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看这本书,孩子的历史和地理水平将双双提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首都教育 2021-06-23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孩子,除了会背历史朝代顺序表,知道几个代表人物、故事外,还会什么?他们了解自己血脉中的历史吗?又了解自己脚下的这方土地吗?下面,请思考如下问题:

 

为什么说五岳的确立,跟中国的王朝体系相关?中国各省、市之间的划分又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为什么说南宋的灭亡,与气候变化有关?再说当下,为什么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这下欧洲可能真惨了?为什么说叙利亚的问题,还是需要叙利亚本国自己来解决?为什么说“多难兴邦”,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十年了,十年,我们又能从历史的经验中寻找到什么?!

 

而翻看今年新的中考、高考大纲中,大家不难看出,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越来越被重视了!这也说明,当今社会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是更加的关切!


本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老师将以《给孩子的历史地理》这本书为例,切实地告诉您,如何打通各学科间的壁垒,综合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 打通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有哪些好处?如何从小培养?

■ 历史与地理,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搞懂两者之间关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 北京大学的唐晓峰教授,为什么要写一本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 为什么李晓风教授说《给孩子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我们家长、老师更应该读?!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习历史地理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学问是如何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看李晓风老师怎么说!请点击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649w1e7h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晓风:我特别想给学生的,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若有启发,欢迎转发!

 

其实我特别想给学生的

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它可能跟教材没有任何关系

但从这本书里头

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国家山河的壮美

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国家人文的深邃

 

这些鲜活的知识完全都可以用来

去印证 去升华

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那些东西

我是希望读了这书以后

我们再去学历史这门课的时候

我们更加自由

我们更加深刻

 

这本书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

看一下也是很好的

只有看了书里的一些内容以后

我们才知道有些问题

怎么去给孩子讲更合适

                                    --- 李晓风




关于本书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是绝佳的作为了解华夏文明的入门读本。

 

本书以时间、空间双重视角,讲述中国古老伟大的文明进程。作者选取文明空间、地域社会、环境人文、乡土风俗、王朝变迁、地图与人等各个维度,让您在历史中认识华夏大地,在地理上了解中华文明。

 

在本书的序言中,本书作者唐晓峰也曾这样说道:

 

“介绍一下什么是历史地理学,自打我做了这个专业,就不断有人问:“什么是历史地理?是历史+地理吗?”他们接着感叹:“你又懂历史,又懂地理,真不容易!”他们讲的不大对,但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说起吧。在专业上的说法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问题,就是历史地理学,可以研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也可以研究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

 

不过,“历史+地理”这个直观的说法也不是不能用,要看怎么加,要加得合适。比方说,卫青北征匈奴,这是历史;朔方郡、阴山山脉,这些是地理,把它们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题目:卫青大军北征的路线。再比如,唐代幽州城(今北京),是地理;安史之乱,是历史,这两者也可以加起来,说明安禄山起兵的位置。其实,许多历史事件都应该把地理加上,加上了,问题才完整,才更明白。如果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知识都认真地,再加问一个地理问题,那一定是个好习惯。(引自《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书中第11页,第2、3自然段)

 

这里要说明一点,也许您会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交叉学科、是门更“专业”的学问,离孩子有点远。其实不然!

 

视频中李晓风老师也提到:中学这个地理真的是很少涉及到历史。但是我们的历史学科差不多每一节课,每一天都要涉及到地理问题。就比如历史学核心素养中,强调一个时空观念,这个时间是一条,那么空间的话,不就是要在地理中呈现吗,如山川形势的变化,它可能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说“历史地理”有别样之处,那就是这门学科可以把“时间”与“空间”相互的联系起来,把曾经历史中,一个个远去的故事,在空间上再次呈现。所以如果我们能打通学科之间的关系,用历史的眼光指导地理的学习,用地理的认知掌握历史的发展。那么拥有了这种能力,不单单是对孩子的学习,甚至对我们人类、我们社会的发展,好处都是无穷大的。

 

(“地理的问题不都在地上,还有一部分在人的脑子里。”若有兴趣,建议找来原著阅读!)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目录)


关于作者

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

 

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著有《人文地理随笔》、《文化地理学释义》等。


(本书作者:唐晓峰)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学生一提起地理、历史都面露难色,觉得是自己全科考试路上的一个大坑!无论自己怎么学、怎么背都取得不了高分。而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而现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五大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您家的孩子又都具备吗?

 

毕竟,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是更加关切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绝不是曾经的背一背就能学好的。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呢?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求真,给人以理性;艺术求美,给人以感性;而人文追求的则是善,给人以悟性。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三点缺一不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 在阅读中培养


从小养成阅读和鉴别好作品的基本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一生受益。对于大部头(注释:篇幅长、规模大的书) 图书的阅读,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大部分孩子可能无法持续面对这个过程,往往半途而废,影响了阅读效果。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在阅读“大部头”前先制定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

 

如阅读《给孩子的历史地理》这本书,就可以利用午间、自习课、晚饭后半小时的空闲时间,每天根据孩子的阅读速度读10到20页,坚持一个月下来,一本厚厚的书就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


  • 在艺术中培养


多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和熏陶,培养孩子的绘画技能,提高孩子的审美品位。孩子绘画的过程是欣赏和热爱这个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审美情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多动笔创作,多欣赏多评判,通过室内临摹、参观画展,既可以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又丰富了孩子的课余文化生活。在《给孩子的历史地理》这本书的第五章,就已“山水艺术”作为专门的一章,引导孩子去感受艺术、拥抱艺术。


  • 在大自然中培养


孩子通过亲近自然,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汲取力量、完善自我。不仅能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最大限度地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人文感染力,能给孩子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同时也能为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离他脚下的土地不要太远。

 

  • 在情感中培养


这本书还有一点就是让孩子,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这片自己祖辈生活过千万年的地方,见过天地,才知生命的脆弱;见过众生,才知自己的渺小;见过自己,才知自己的珍贵。在阅读中,培养一颗悲悯之心。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悲悯之心呢?

 

十年前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共造成我同胞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次偶发灾难事件,但要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一场地震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方向。

 

西周,最可怕的一次大地震:岐山地震。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发生大地震,震级超过里氏7级。这是中国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周语》),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其实早在周文王时期,便有地震在王都镐京周边发生,而这次地震后,整个王朝更是一蹶不振。十年之后,周幽王被入侵的犬戎所杀,他的儿子周平王将都城迁移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可以说,周幽王时期这次毁灭性的大地震,成为中国历史分界的间接因素!

 

而在欧洲,1755年11月1日9时40分,葡萄牙里斯本,在距里斯本城几十千米的大西洋海底发生里氏9级地震,里斯本城破坏极其严重,死亡约10万人。这次地震引起海啸近30米高,袭击了里斯本海岸,并使英国、北非和荷兰的海岸都遭受损害。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又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时也令葡萄牙的国力严重下降,殖民帝国从此衰落。它造成的影响首次被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的诞生。

 

十年,很多伤痛还未抹平,很多苦难无法忘却。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而在汶川地震之前,四川龙门山地震带,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大地震?!


(汶川地震说明图 龙门山地震带说明图)



四川龙门山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沿断裂带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这是一条特别要命的裂缝。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
 

在一亿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如下图)

 

而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龙门山地震带)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


5·12汶川地震,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此次的地震同样是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

 

地震来临,地动山摇,天翻地覆,只有经过地震灾害防范学习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求生机会。只有了解更多的地震过程、特点,了解哪些地区是地震的高发地点,才可以让人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若有孩子因此愿意为研究、预报地震,愿意终生致力于地震预报学的发展,那岂不是全人类的福祉。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如同台湾省也属于地震高发地震带上,但在防御、抗灾等方面都值得其他省市学习和借鉴。而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在之后的应对4·20雅安7.0级地震(2013年)、8·8九寨沟7.0级地震(2017年),在地震预报、抗灾、防灾、减灾等方面,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与进步。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黑点为历史上有记载发生过7.5级以上大地震地点)


由此看来,有时候因为环境的改变带来的苦难,也并不一定全都是坏事,它会激发人类的勇气和智慧,创造出新的人文、科学成就。用历史的眼光对待地理的学习,用地理的认知分析历史的发展,而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十年祭5·12汶川地震,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怀着悲悯的心,去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重新认识脚下的这片大地!


热爱阅读,可以让孩子,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可以让孩子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为此,首都教育《师说》栏目将在未来的两个月中,每个周末晚19:30,推送名师推荐阅读节目。

 

我们将邀请了景山学校、人大附中、101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五中、中关村一小、北京小学、中关村三小、史家小学等名校特级教师,为我们的孩子推荐了一系列开启智慧,不流俗众的书籍。


(点击【往期回顾】可查看之前节目)

 

一期一师一本书

用一份好书单来抵抗岁月的腐蚀

在喧嚣的世界中

带着孩子静下心来阅读

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


往期回顾

1.  101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学习有难度?看了这本书你就开窍了!

2.  四中历史特级教师:坚持读完这本书,会给学习带来巨大改变!

3.  中关村三小特级教师:家长的三观里,藏着孩子20岁以后的样子!

4.  北京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孩子成绩差距越拉越大,只因这一点!

5.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数学不开窍,真是孩子“笨”吗?!

6.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中高考名著阅读高分怎么拿?必先搞定这三点!

7.  中关村一小语文特级教师:层次高的父母,都会陪孩子做这件事!

8.  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比起怨气,教育孩子更需要的是底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