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鲁宾斯坦丨聆听四首肖邦钢琴《叙事曲》

2016-12-20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经典音乐歌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1269hpsah肖邦《降A大调第六号波兰舞曲》Op.53



今天是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 January 28, 1887 – December 20, 1982)的忌日,我们一起来聆听他演绎的肖邦叙事曲!肖邦总共写了4首叙事曲,在他单乐章大型体裁中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叙事曲与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是他音乐中形式最完美,内容最丰富的作品。在他的叙事曲中充满了民间风格,音乐主题都是民歌性质的,并且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变奏手法。总体而言,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具有广阔的交响性发展,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气质。



纪念鲁宾斯坦丨肖邦的四首钢琴《叙事曲》




Ballade-Chopin

Arthur Rubinstein 




第一首 g 小调,作品 23 号 


肖邦在写作《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时,他面临着由新的体裁和新的内容所提出的新的创作任务,他需要通过奏呜原则来表现叙事曲戏剧性的内容,但传统的奏呜曲式规范又不能完全符合创作构思和音乐形象发展的要求,把主题分解为动机和乐节、模进转调的奏呜曲式展开手法,对于气息宽广的抒情、叙事性体裁已不适应,他需要把传统的奏呜曲式结构进行适应音乐内容的调整,他用主题变奏展开的手法处理音乐的发展,避免主题发展过程中的尖锐对立。他的音乐形象发展是递进的过程,而非平衡的过程。还有此曲再现部中,副部先再现、主部后再现,这就形成了集中对称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曲式两端能以相同的主部主题来概括,不仅强调了作为主要乐思的主部主题所代表的形象,也加强了曲式收拢的感觉,主部主题作为被最后肯定的部分,随之不再出现对比因素,这就有助于获得完满的结束。





Ballade-Chopin

Arthur Rubinstein 




第二首 F 大调,作品 38 号


肖邦告诉舒曼说本曲灵感来自于斯唯替兹湖(the switez)。舒曼送给肖邦梦幻曲,肖邦则回献此曲,而且亲自弹给他听。湖面是平镜如滑的,夜晚的星星照在湖上极美。湖在很久以前是座城市,因为被鞑靼人围攻而陷落。城中少女誓死不愿受辱,向天跪地求死。此时,地面突然裂开一个大洞,形成一湖,少女们跳到湖中自尽。天神把少女变成湖边的花,凡触到花的人不久都会遭到不幸死亡的命运....


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采用奏呜曲式主题对比的原则和回旋曲式的原则相结合的作法,这也是创作构思和音乐形象发展的线索所决定的。此曲具有鲜明的形象,开始是牧歌式的、幽静的音乐。有一支很纯朴甚至天真的从容不迫的旋律,此后充满了惊慌不安情绪的急板闯入,一阵狂风骤雨过后又出现了开始时的音乐,这里对前面主题进行紧缩。这之后对此主题进行了展开,运用复调及变奏手法对其进行发展。舒曼在《音乐新报》评论肖邦《第二叙事曲》时写到,我们必须注意到《叙事曲》是一首最出色的作品。肖邦已经写过一首同一名称的作品,那是他最狂热和最有独创性的作品之一;新的一首是不同的---艺术性逊于第一首,但幻想及情趣则并不多样,其中热情奔放的插部似乎是后来加进去的。我记得很清楚,当肖邦在这里演奏这首《叙事曲》时,是结束在F大调上,而现在则结束在a小调上,由于此曲最后有开头主题"回光返照"式的再现,所以回旋曲式的因素是很清楚的。





Ballade-Chopin

Arthur Rubinstein 



第三首 降 A 大调,作品 47 号


故事标题为『水妖』:一个年轻人在湖边遇到一位女孩,两人一见锺情。年轻人对女孩发誓将永远爱她,但女孩怀疑他的爱情而离他远去。然后,女孩一变成为姿色迷人的水妖,再度出现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忘记了誓言,水妖大怒拂袖而去,年轻人一路追赶,却不慎跌入湖里溺毙....


索洛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一书里谈到肖邦《Ab大调第三叙事曲》Op.47的形式时说:"Ab大调叙事曲的形式非常独特。这是集中的结构,非常严谨而且极有逻辑。无疑肖邦在这道叙事曲里是以奏呜性原则为基础的,但同时这里也有回旋曲的因素和自由的变奏;要想把这首曲子的结构放进任何一种古典形式的框框里是很困难的。这是浪漫派把传统形式加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范例。"此曲一开始是带有幻想性的歌唱性旋律,前四小节问句从右手旋律开始,由左手旋律结束,而答句则相反,这是"谈话"式的形式,强调了音乐的叙事性质。






Ballade-Chopin

Arthur Rubinstein 




第四首 f 小调,作品 52 号


肖邦《f小调第四叙事曲》Op.52是他此体裁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创作于1842年。这首叙事曲有两个主要主题,第一主题在此曲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他酷爱它,他在此曲中对它进行了四次变奏,此曲总的骨架是奏呜曲式原则,但用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而且运用此方法造成主题的色彩性变化,又因为主题的多次变奏之间加进了其他的成分,因此它又具有回旋曲式原则。除此之外,此曲第二主题在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两次的调性及性格截然不同。第一次调性为Bb大调,性格为安谧宁静的;这里悠扬的音调和温柔的和弦配置,使它具有圣咏般的意境,第二次调性为Db大调,性格是明朗、欢快的,但低声部的上行音阶给它带来某些惊恐,这是一次主题的升华。如此看来,此曲是多种结构原则混合的结果。此曲具有奏呜曲式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结构,但它又没有遵照古典奏呜曲式的调性规范。副部在呈示部中出现在Bb大调上,在再现部中则出现在Db大调上,再现部中的副部调性同此曲主要调性没有统一。从奏呜曲式主、副部调性对比与统一和主题展开两大特点来看,此曲主题展开的特点占优势。在展开部中,主部富于诗意的幻想性因素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这里即兴性的展开和华丽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而且引子以完整的形式在犃大调上再现作为展开部的结束。引子后面加上了轻巧、柔和而透明的华彩,好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引子的回声。再现部中副部进行了戏剧性的处理,低音部奔腾的音阶改变了原先的柔弱性格而变得生气勃勃。由于音域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强,音乐充满了坚毅的力量和悲愤的热情,旋律被淹没在响亮的和弦与琶音的浪涛声中。这之后是狂风暴雨般的尾声,这是肖邦大型作品中所特有的悲壮激昂的形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0125vy8bxu
《黑键练习曲》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美籍波兰钢琴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1906年第一次到美国与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演奏F.F.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C.圣-桑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3个月内举行了75场演奏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小提琴家E.伊萨伊举行音乐会为同盟国募捐。1916年到西班牙和南美洲演出后,他成了西班牙音乐的积极宣扬者。1946年入美国籍。


鲁宾斯坦生来赋有灵敏的十只手指,读谱能力之强也是超群的。他的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有时又细腻而富于诗意。其演奏细腻而富于诗意,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曲目极为广泛,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见长,弹奏法国和西班牙作家作品也有其妙处。


鲁宾斯坦毕生献身于钢琴艺术,1970年以83岁高龄出现在音乐舞台上,1976年4月举行告别演奏会,正式退出舞台。1977年庆祝他90岁诞辰,美国总统福特授予他自由勋章。他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在演奏风格上,对于古典乐曲倾向华丽而不炫耀,弹奏肖邦作品则充满诗意和乡土气息,是20世纪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晚年写了一部自传,共分3卷,分别叙述他的青年、中年和晚年3个时期的演奏生涯。他录制了很多唱片,尤其是肖邦全部作品的唱片,已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他录制的L.van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一份贵重的遗产。



*本文由尚音爱乐公众号整理制作;往期古典歌单精选:1、古典音乐歌单首发丨世界钢琴十大难曲;2、古典音乐歌单丨起床困难户的叫醒神曲!3、歌单丨寻找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乐;4、歌单丨可以净化PM2.5的古典音乐;5、歌单丨柴可夫斯基入门曲目与经典版本聆听;6、歌单丨冬夜里,温暖你的古典音乐!7、歌单丨心情抑郁的时候,听什么音乐?8、歌单丨十首令人销魂的经典爵士乐;9、歌单丨阿什肯纳齐给儿童推荐的古典音乐;10、歌单丨那些经典电影中的古典音乐;11、舒伯特入门歌单丨八首即兴曲;12、歌单丨十首让早餐香溢融通的大提琴名曲;13、歌单丨十首不一样的法语情歌,听听别人的爱情故事;14、歌单丨聆听杜普蕾的快板乐章丨“难以置信地充满张力和生气蓬勃!” 15、歌单丨四首《卜算子》与傅聪丨“不是信念、信仰至上,而是情感至上!” 16、歌单丨“鬼”迷心窍的经典音乐;17、霍洛维茨精选歌单丨“当他停止演奏时,没有人能继承他”!18、歌单丨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丨从头到尾聆听门德尔松的《无词歌》;19、无敌歌单丨据说每天听这些古典音乐的考试都过了… 20、歌单丨让人静下来的十首经典民乐;21、歌单丨电影配乐里的十大古典音乐;22、歌单|古典音乐作品里的女性美;23、歌单丨红楼一梦绕心间,聆听十首经典红楼箫曲;24、歌单丨冬季吃茶,搭配这二十首古曲吧;24、歌单丨巴赫音乐的终极体验,聆听《天主是我们的太阳与盾牌》(BWV79);25、歌单丨萨蒂、莫扎特、杰苏阿尔多的奇葩人生;26、歌单丨爆款钢琴曲《伊斯拉美》到底谁弹得好?27、歌单丨让一切人都爱上贝多芬的10首经典作品;28、歌单丨艾莉·奈伊(Elly Ney)夫人的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29、富特文格勒论贝多芬丨“有些人乐于用贫乏的文字形容(他的音乐)思想”;30、歌单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还可以怎么听?(一);31、歌单丨为何最爱米尔斯坦的巴赫小无(BWV1001-1006)?32、歌单丨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第1-5号,布赫宾德演奏)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一张音乐CD

期待您加入自由分享的古典音乐交流微信群

与我们一起聆听音乐,请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