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呼吸专栏 | 有痰咳不出危害多?专家教你怎么办!(下篇)

周剑平 瑞金医院 常笑健康 2023-03-08

阅读提示:阅读本文大约需要 5分钟。

导读:

  1. 体位引流法具体怎么做?

  2. 叩背排痰有什么技巧?

  3. 那么,如何有效咳痰呢?

  4. 正压振动治疗仪是什么?

  5. 体外振动排痰机排痰法(手柄式)的优势以及适应禁忌症有哪些?

  6.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7. 作者介绍:周剑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上一期呼吸康复的话题,我们谈到有痰排不出的危害,举了一些有效咳痰的方法,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可有效增强和提高呼吸肌肉的活动,提高气道内压力,改善呼吸效率,使肺换气更完全,肺活量增加,从而改善全身缺氧的状态,进而使咳痰更有力且有效。

呼吸专栏 | 有痰咳不出危害多?专家教你怎么办!(上篇)


缩唇呼吸(左),腹式呼吸(右)

其实,除了缩唇收腹深呼吸的自主排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体位引流的方法辅助排痰,通过体外振动治疗仪等外力提高排痰效率,这些方法具体如何操作呢,不同患者适合哪种方法呢?


问:体位引流法具体怎么做?


体位引流法又称重力引流,是指患者将身体摆放不同的体位,通过重力作用引流痰液。 这些人可以尝试:


  • 由于身体虚弱(特别是老年患者)、高度疲乏、麻痹或有术后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

  • 慢性气道阻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肺脓肿;

  • 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等。



这些不能应用:


  • 内科及外科急症,疼痛明显或明显不合作者;

  • 明显呼吸困难及患有严重心脏病者;

  • 老年体弱者 。


然而体位引流也不是万能的,它的缺点是无法引流出粘稠痰液,并且病人一开始引流不能很好代把握自己的体位,需医务工作者纠正致正确体位,以达到肺部不同位置有效的痰液引流。在体位引流前,如果给患者做雾化吸入及促进痰液稀释的药物,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患者病情,体位引流每日频率为2-3次,一般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


问:叩背排痰有没有什么技巧?


叩背排痰法是指由他人辅助,手呈杯状,用手腕的力量,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叩击背部,使得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内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得以排出的方法。

传统的用手叩背排痰法,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在家中排痰无力又无仪器设备的病人。


但由于使用手叩背的力量不均匀,患者家属需要把握好叩击的力量:过轻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力量过重病人不易接受。


此方法禁用于:咯血、心血管重症疾病、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病史的病人。


而科学研究表明,相比较传统的叩背排痰,工具辅助排痰法能更有效的使患者排出痰液。常用的有:体外振动机排痰法(手柄式)和正压振动治疗仪。


他们间有什么差异,适合什么样的患者,哪个方便家用?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


问:体外振动排痰机排痰法(手柄式)的优势以及适应禁忌症有哪些?


体外振动治疗仪排痰法(手柄式)是通过将体表机械振动能量传导至肺部,使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的痰液松动,使痰液排出。


由于体外振动排痰机的功率较大,具有深穿透性的特点,并且可纯振动或者单纯扣击,也可以两者混合使用,研究表明其使用效果较显著。


这些人推荐使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脓肿、肺部手术后无力排痰的患者。


虽然它效果显著,但也有相对的禁忌症:如接触部位皮肤感染、胸部肿瘤、肺结核、胸壁疾病及未局限的肺脓肿和出凝血性异常等疾病。


问:正压振动治疗仪是什么?



正压振动治疗仪是一个便携式家用小仪器,主要的使用方法是患者对其进行呼气,它的原理是当病人对其呼气时,气流通过该仪器产生了阻力和振动,促进纤毛摆动,推动了肺内痰液使其咳出。纤毛是人体内痰液的清道夫,纤毛的摆动可以促进肺内的痰液排出体外。 此治疗仪同时有振动和雾化的功能,与此同时它还可有效改善肺不张,肺部通气,增加肺容量。


这些人推荐使用:排痰困难、有分泌物潴留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阻肺及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等的患者。


对于不会正确排痰的患者,通过仪器使用,也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痰液排出。


医用版的正压振动治疗仪,还具备雾化的功能,可以通过药物和物理的双重作用,使得痰液得到湿化,再通过呼气,机器产生振动,使痰液排出体外。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痰液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在现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医学也在不断进步,针对不同疾病、不同性质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排痰方法,即是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需要患者了解,特别是需要随访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选择合适的排痰方法,在医院通过医疗与机器干预,在家通过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排痰方法,双管齐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往期回顾:

专栏 | 注意!冬季流感可能正在加速赶来!

专栏 | 备孕怀孕期间感冒发烧了,吃不吃药如何抉择?

专栏 | 又逢感冒高发季 小心“药驾”昏了头

专栏 | 感冒反反复复?竟然是因为这些原因!


作者介绍


周剑平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分会青年委员


互动提示: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参与【寻医问诊】,在线免费向专家提问。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常笑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