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8)

史学研究 2020-10-18

史学研究公众号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著为目标,已拥有近15万的订阅者。新书单是常设栏目,主要推介当年新出版的历史学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我们不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0年第28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古代法制的思想世界


 

作者: 何永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定价: 58.00元


天、神、君、民是建构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制的四种基本力量,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分歧,就集中体现在对这四者关系的不同理解上。中国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道 (规律和规则)。天有天道,神有神道,君和民作为人都得遵循人道,君治理国家,对天、神、民均要有所交待和安顿,*终形成了以王道和霸道为主要形态的君道(治道)。天道、神道、人道和君道,正是建构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制思想的基本思想,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法制,就是建立在这四道基础之上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制的思想世界。

何永军(1974—),四川省南部县人,法学博士,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以及政治哲学的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法制的思想世界》《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等。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


 

作者:作者:陈力祥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年8月

定价: 89.00元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阐发的过程中,他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存天理”等基本问题落实到现实的可以践履的“遵礼”上来,形成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枢纽性作用的“遵礼”系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的转化过程的呈现,便形成了他的“遵礼之道”。《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一书即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全书将文献资料与文化诠释相结合,形上构思与形而下的建构相结合,以遵礼之气、遵礼之理、遵礼原则、遵礼德性、遵礼策略、遵礼旨归七个环节为线索,试图构建起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其中,气化流行章主要讨论船山遵礼之道的形上学基础,遵礼之理章主要阐释船山遵礼的重要理由,遵礼原则章探讨船山遵礼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遵礼德性章探讨遵礼之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遵礼策略章探讨遵礼的具体实践路径,遵礼之规章探讨遵礼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开拓礼学思想研究的新转向,发展船山礼学思想的研究内涵,并为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

陈力祥,湖南邵东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著有《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等。王志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陆游的乡村世界


 

作者: 包伟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页数: 242
定价: 79.00


《陆游的乡村世界》一书试图利用陆游的诗篇为主要资料,来展示南宋时期浙东山阴、会稽地区的乡村社会。除引言与结论外,全书共分六章,侧重于历史叙述,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1)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2)关于士人在乡村的社会角色的某些侧面,(3)由陆游所感知与描述的当时农村基层社会的一些基本生活场景。本书的写作在恪守学术规范、努力从深入观察生活的细节中发现更多历史真相的同时,尽可能用平易的语言和相对全面的知识,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包伟民,汉族,出生于1956年,浙江宁波人。198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出版著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八仙考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20-5
页数: 127
定价: 27.50


现在民间常说的八仙是指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八位神仙。  关于八仙的来历,有的历史上实有其人,经过民间演绎而成仙,有的则纯粹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仙人的传说,有的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有的则到了元代才出现,在道教传播的过程中,经过民间传说、文学创作的改造,把这些仙人拼凑在一起,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八仙的形象经过了世俗社会的无数次加工、提炼、想像与传播。

张方,1982年生,河南遂平人,哲学博士。现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道教研究。曾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神武军容耀天威


 

作者: [美]鲁大维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明代皇室的尚武活动
原作名: Martial Spectacles of the Ming Court


和大多数帝国一样,大明朝廷也致力於王朝力量和军事实力的盛大展示。涵盖明朝前两个世纪(1368-1644),明朝的军事奇观的展示包括皇家狩猎、马球比赛、射箭比赛、马术表演和皇家动物园,此书并涉及这些军事奇观是如何在诗歌、散文和画像中表现出来的。这项研究表明,军事景观是高度消費的竞争场所,在那里,明朝皇帝和高级朝廷大臣对统治地位、统治者与大臣的关系以及军队在政治中的作用提出要求。同时,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著名的社交活动和权力声明,军事奇观旨在表明统治者的个人慷慨、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然而,他们受到相互矛盾的解释,往往超出皇帝的控制甚至知识。作者将明朝军事奇观放在欧亚大陆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比大明宫廷与蒙古人和满人,但更广泛的是,明朝宫廷与其他帝国宫廷,如帖木儿王朝、莫卧儿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可比性。

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美国柯盖德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讲座亚洲研究暨历史教授、富布莱特(Fulbright)学术交流基金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蒙古帝国史、军制史以及近代东亚的外交实践等。著有《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匪徒、宦官与天子:明中期的政治叛乱与经济暴动》、《乱中求治:韩国理学家郑传道及其时代》等论著。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流轉的紫禁城


 

作者: 王一樵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副标题: 世界史視野下的明清宮廷文化
出版年: 2020-9
页数: 328
定价: NT$420
装帧: 平装


《流轉的紫禁城:世界史視野下的明清宮廷文化》從珍貴的域外文獻,爬梳出外國使節留下的豐富紀錄,嘗試由世界史的觀點,在各種流動與轉變的文化元素中,重新探索明清宮廷生活與歷史事件。  從皇家御宴上的雅緻菜色到京城百姓的日常點心;從來自歐洲的自動人偶到西域進獻的獅子;從高僧法骨串成的御用念珠到皇后親手縫製的刺繡荷包,王一樵以生動淺顯的筆觸,描寫古代旅人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們對明清兩朝的深刻觀察。域外之人,往往提供了一扇窗口,讓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雙眼,找尋到這些發生在紫禁城中,令人神往不已的有趣故事。

王一樵,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講師、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人文講座專任助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專欄作者,長期從事明清歷史研究,以及東亞文化交流的研究與探索,也參與「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當中的「弱勢者的歷史」專案計畫。著有《紫禁城裡很有事:明清宮廷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祠堂


 

   

作者:    [德]恩斯特·伯施曼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译者:    贾金明    
出版年: 2020-8
页数: 412


本书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祠堂建筑的著作,初版于1914 年,共收录250余幅插图和照片、数十万字的文字描述和阐释。作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祠堂建筑,从历史、民俗、宗教和建筑等角度,对其整体设计规划和各种陈设作了细致的描述。由于战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等因素,书中呈现的很多祠堂建筑实物已经不复存在,伯施曼的一系列著作因而成为中国古建筑史领域极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恩斯特·伯施曼 (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 年至 1909 年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 14 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 8000 张照片、2500 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中国祠堂》《塔》《普陀山》等作品。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图像的来世


 

作者: [美]韩瑞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译者: 栾志超 
出版年: 2020-8
页数: 285
定价: 56.00元


作者试图就一个抽象的问题做出切实的回答,即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一刻板印象是如何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型的。全书重点考察了在华医学传教士早期的医学话语和图像,正是这些话语和图像将罹患疾病的、恶疾缠身的中国人的形象——“东亚病夫”——带到了西方。同时,通过对不同案例的研究,全书还描绘了这样一个历程,即经由传教士的活动,又经由早期译介至中国的西方医学文本,最后再经由中国民族主义的文学书写本身,这些观念又最终回流至中国,同时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作者调动文学研究、医学史、艺术史、批判理论和科学史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视觉文化材料来建构叙事,阐述了19 世纪为现代中国自我身份认知所用的医学表述、概念和意象带给后世的影响,并试图挖掘、激活医学绘图在医学史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韩瑞(Ari Larissa Heinrich),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文学与传媒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The Afterlife of Images: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Duke,2008 ;三联书店,2020)和Chinese Surplus: Biopoli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Medically Commodified Body(Duke,2018),在中国和跨国视觉文化、医学插图和酷儿理论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时是多部小说的译者。是ARC 未来奖学金(2012)和安迪•沃霍尔/ 创意资本艺术作家资助(图书部,2019)的获得者。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晚清政治小说


 

作者: [美]叶凯蒂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
译者: 杨可 
出版年: 2020-9
定价: 45.00元


19 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政治小说在世界各国风靡一时。这种新文学类型发端于英国,最初为迪斯累利所采用,很快就风行欧洲大陆,梁启超于1898 年将这种文学类型从日本介绍到了中国,并称之为“新小说”,发展出了能够被国人所接受的叙事策略,同时还保留了和世界文学的关联 。政治小说占据晚清小说翻译和创作的主流大约十年的时间,成功将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纳入中国文学的脉络中来,创作出了丰富的作品和人物形象。政治小说虽然昙花一现,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叶凯蒂(Catherine Yeh)  美国波士顿大学现代语言与比较文学系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在十九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媒体与视觉文化,并着重探索文学、文化、艺术观念的跨国流动。著有《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1850—1910》。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


 

作者: 石涛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0-8
定价: 128.00


自17世纪以来,中国茶叶凭借资源禀赋优势垄断国际市场,创造出“茶叶世纪”的传奇,却在19世纪中期之后逐渐受到挤压并走向衰落。在此期间,政府曾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振中国茶业,但收效甚微。本书从经济学视角对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和中国茶业的发展进行专题式分析,探索中国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全书共五章,内容涉及中国茶叶的海外贸易、内地贸易以及中国茶业建设中茶叶生产、运输及产业化程度。本书有利于对中国商业发展路径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石涛,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毕业,200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2010至2011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晋商研究和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山西大学学报》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务院教育部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博士后特别资助,及各类省级、校级项目,文章著作多次获奖。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修昔底德的苏醒


 

作者: 陈莹雪 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古史写作与希腊民族认同转型
原作名: 陈莹雪
出版年: 2020-7
页数: 287
定价: 52.00元


对于现代希腊人来说,古典文化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而且直接关系到希腊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建构。启蒙运动时期,希腊人的古史写作十分繁荣,而且有意识地在公共教育中引入古希腊史的教学。在这种古史写作中,希腊启蒙知识分子努力建构出全新的、世俗的现代希腊民族意识,而且将这种民族历史意识通过公共教育社会化。

陈莹雪,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博士,主攻现代希腊史,著有《阿塔那修•帕里奥斯与启蒙运动:一种教育价值观的对立》,并发表论文数篇。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无罪之罚:美国司法的不公正


 

作者: [美]亚历山德拉•纳塔波夫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司法的不公正
译者: 郭航 
出版年: 2020-8-1
页数: 282
定价: 78.00


无辜的人被套上了不公正的枷锁:有的人尚未被定罪就受到了处罚;有的人虽然没有犯罪但也受到了处罚;有的人即使偿还了社会债务,仍然会被处罚。事实证明:对于轻罪刑罚而言,判决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无论是罚款、缓刑、还是监禁等正式的法庭判决,都只不过是人们真正所承受的一部分经历。其实,一旦公民个人陷入了轻罪程序,他所受到的一系列惩罚性对待可能会超过任何法律判决。他将被逮捕和监禁,罚款和监管,他的行为将被告诉家人和雇主,并且留下犯罪记录。而且他还可能失去工作、信贷、福利,移民身份或者住房——所有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他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与大多数重罪不同,这些负担可能会比判决本身更糟糕。无论这个人的行为是罪有应得,还是仅仅应该被谴责,轻罪制度都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无罪之罚”。

亚历山德拉•纳塔波夫(Alexandra Natapoff)  现为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2016年度古根海姆研究员,著有《告密交易:美国司法黑洞》,荣获2010年度美国律师协会图书荣誉奖项银槌奖,参编《刑事司法新思维》,荣获2017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译者简介:郭航,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201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研究兴趣为刑事诉讼法学。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国死神


 

作者: [美] 理查德·席克尔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译者: 李默识 
出版年: 2020-8-1
页数: 248
定价: 48


成立于1862年的美国国家税务局(IRS)隶属于美国财政部,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税收的机关,也是美国最大的官僚机关,雇员将近8万人,掌握着美国人的社会安全号和银行账号,权力甚至超过国防部、中情局。  本书讲述的是IRS不希望被人知道的秘密。这个故事独一无二,是关于美国政府中最受谴责和憎恶的机构,它让你无比震惊。IRS让大多数人不寒而栗,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每年“合法”夺取许多美国人数千万美元的现金、债券、银行账户、房屋、商铺和汽车。IRS是一架恐惧机器,一直以来它对人群区别对待。16%—20%的美国公民从没交过所得税和其他种类的税。IRS知道这一点,但与其抓捕他们,它更愿意把这些打工仔放到盒子里,用恐惧、愤怒和贪婪烧热了的棍子拷打他们。IRS对纳税人和不纳税的人滥用权力。作为回报,公众用欺诈性索赔和虚假退款的方式,从国库中至少偷取500亿美元。  作者在IRS工作过三十余年,退休时是一名高级税务官员,同时也是一个滥用权力者,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甚至摧毁过人们的生活。他写这本书只是为了“教纳税人一课”,将IRS的秘密和盘托出:职场文化、工作流程和潜规则,以及他们如何训练员工思考。

理查德·席克尔曾在IRS工作了33年,退休时已经是一名高级税收官员。作为IRS内部导师,他撰写的《资产回收指南》被IRS指定为国内税收财务分析部门手册。他的工作获得过IRS和财政部的65项奖励。除了征税人,他还是收款人、心理学家、信贷顾问、贷款人员、拍卖人、营销专员、婚姻顾问、财务策划师、社会工作者、律师助理、调解员、资产评估员、谈判代表、法官、陪审团和执法人员。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故土的陌生人


 

作者: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
译者: 夏凡 
出版年: 2020-5
页数: 436
定价: 69.00


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困惑不已的美国国民翻开《故土的陌生人》,试图了解保守派的阶级、种族、教育背景、宗教环境,以及工业、政府、媒体等社交领域对其政治之下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在大选前五年深入茶党大本营——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一带的社区,以环境污染为锁孔问题,探索保守派人士的一个个深层故事,寻找攀越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间“同理心之墙”的可能性。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美国社会学家、作家,现已出版《第二轮班:职业父母与家庭变革》《时间困扰:工作家庭一锅粥》《被管理的心:人类情感的商品化》《外包自我:市场时代的私人生活》等多部著作。她的四部作品被选为《纽约时报》年度值得关注的书。霍赫希尔德的著作已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故土的陌生人》已被翻译成7种语言出版。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病床边的陌生人


 

作者: 【美】戴维·J.罗思曼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法律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策的历史
译者: 潘驿炜 
出版年: 2020-9
页数: 412
定价: 79.00元


在曾经属于医生的私人领域中,患者开始听从陌生人的建议。而由陌生人组成的这束耀眼的聚光灯不但形塑了医学实践的外部条件,还触及了它的实质——医生在病榻之侧所做的决策。曾经在自己的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医生,怎么就被迫站出来直面委员会、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动出击的患者了呢?本书将读者带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实验室、诊疗室、法庭和书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情绪此起彼伏的大潮中,还原一场深刻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变革。  戴维·J.罗思曼教授不仅是一位社会与医学研究者,更是一位历史学家,这也意味着他拥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围绕健康照护、法律与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戴维·J.罗思曼(David J. Roth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伯纳德·舍恩伯格社会医学讲席教授、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发现庇护所》(The Discovery of The Asylum)和《良心与便利》(Conscience and Convenience)等作品。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欲望之地


 

作者: [美] 威廉·利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72
定价: 69.00元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 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美)威廉·利奇(William Leach,194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美国文化史。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Thriving in Crisis


 

作者: Dewei Zhang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Buddhism and Political Disruption in China, 1522–1620
出版年: 2020-6
页数: 360
定价: $65.00


Late imperial Chinese Buddhism was long dismissed as having declined from the glories of Buddhism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589–907). In recent scholarship, a more nuanced picture of late Ming-era Buddhist renewal has emerged. Yet this alternate conception of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has tended to focus either on doctrinal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masters or the roles of local elites in Jiangnan, leaving unsolved broader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dynamics and mechanism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m into the renewal.  Thriving in Crisis i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ate Ming Buddhist renewal with a focus on 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enabled it to happen. Dewei Zhang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the boom in enthusiasm for Buddhism in the Jiajing-Wanli era (1522–1620), tracing a pattern of advances and retrenchment at different social levels in varied regions. He reveals that the Buddhist renewal was a dynamic movement that engaged a wide swath of elites, from emperors and empress dowagers to eunuchs and scholar-officials. Drawing on a range of evidence and approaches, Zhang contends that the late Ming renewal was a politically driven exception to a longer-term current of disfavor toward Buddhism and that it failed to establish Buddhism on a foundation solid enough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 groundbreak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Thriving in Crisis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terns of Buddhist history in China.

Dewei Zha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Jinan University in Guangzhou. He holds two PhDs, first in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Peking University and then in East Asian Buddhism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往期内容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4)

(点击原文查看)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0)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1)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2)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3)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4)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5)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6)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7)

编辑 (文) /  史之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