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吕虎平:从夏开到秋

2017-07-26 吕虎平 在场主义散文


(设计:丁简)


从夏开到秋

文//吕虎平

  夏日烈阳,等待秋的心情如流波。推开窗户,一股淡淡的幽香,浸入鼻息。阳台的兰花开了,洁白的花朵,纯净、雅致,淡黄色的花蕊,透出少女般的娇羞和妩媚。

  我对养花一窍不通,即使生命力极盛的榕树、菊花,都会被我养得早夭。我家的阳台,摆满了大盆小罐,大多花去盆空。那些花,有时开得正茂盛,突然就谢了。我找不出原因,也就不再搭理它们。花总会有开有谢,只要能绽放一季,阳台就会呈现一季的生机。那盆兰花是我在一处拆迁工地顺手捡起的,也没有打算它能如何美丽,只是把空置的花盆,拔出死根,再将兰草壅土、浇水,盖上浮土,一个春天过去,竟如雨后春笋。

  我曾在江南的一位朋友家呆过一段时日。朋友住在市郊农村,村外有大片的茉莉园,翡翠似的叶子衬托着白色花蕾,分外耀眼。每天早起,在朋友的陪伴下去园里散步。澄澈的阳光,刺穿轻纱似的薄雾,在晶莹的露珠上闪耀。我深深地呼吸着花香,便有难以名状的快意,生活也被染上了芬芳。

  外出的那几日,家中无人,兰花蔫头耷脑的,没了精气神,刚刚撑开的蓓蕾,也夭折了。我给它浇了水,权当尽心,将来到底如何,看它的造化。说来奇怪,第二日早起,再次看到几朵花蕊,像即将脱去的羽衣,欲脱还羞。或许是因为我的疏忽,让兰花推迟了花期,今年的花期格外长,从夏开到秋,总有几朵,在夜晚悄然绽放。


(责任编辑:钱昀  制作:小铭 535字)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4期2017年7月命题:寂寞夏花。


吕虎平获奖作品

《昨夜烟花》吴海燕朗诵

作者简介:吕虎平,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西安作家协会理事,长安作协副主席,西安市首批签约作家,获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称号。作品先后获首届《手稿》散文奖、《十月》《延安文学》联合征文散文奖、2016年度《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全国散文论坛征文二等奖、中外散文诗歌大赛佳作奖等十余项散文奖。出版散文集《棉花》《吹进院墙的风》《散碎阳光》《篇十二》,诗集《镜与像》,长篇小说《单面人》等。作品收入《2010年中国散文年选》《稻草人的信仰》《九十九极》《九作家散文选》《中国散文名家散文精选》《我的恋爱》等选本。

在场微散文第十五期主题

盛夏,是阳光的季节。烈日炎炎,骄阳傲天。阳光不只是一种存在,而且是生命之父,代表了刚正、明丽、坦荡,是正能量的象征。"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在唐寅诗中,阳光是风景;"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在白居易诗里,阳光成了情感寄托;而曹植的"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则景由心生,借助阳光,表达了一种世事慨叹。阳光是可敬的,也是丰富的。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5期2017年8月命题阳光不锈

用你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当下发现,写出你心中的不锈阳光。

在场微散文第15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8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三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2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3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70084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从七月起,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征文之外,1800字以下的散文,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