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谭丽挪《返程》郭万梅朗诵

2017-07-28 谭丽挪 在场主义散文


(设计:丁简)


返  程

文/谭丽挪


  太阳从楼顶上一露出圆脸蛋儿,早晨的微凉便无影无踪了。

不知道是闷热的天,还是莫名烦躁的心情,迫使我推门而出,买了张到最近城市的车票.

座位靠窗,凝神窗外,任思绪信马由缰。   

离开山东老家,远嫁内蒙古,这座陌生的城市成了“住址”,老家成了“籍贯”。从少女到少妇,为人妻,为人母,似乎瞬间,又似乎那么漫长。

一家三口,老公早出晚归,儿子一直由我接送。

作为80后,没有攀比过裙子和高跟鞋,时装和化妆品。

一切为了房子,车子,将来要上大学的儿子。    

我的“家庭主题影院”开业三个月了。形形色色的客人,时常出难题的设备,还有主管部门和客户的关系,都得亲力亲为。

不经意间,看到玻璃上托腮思索的自己,很像我的母亲,我的姥姥,我的胸口更加沉闷。  

越想越委屈,眼圈湿润,视线模糊了,我决定就此下车。

眼前有草原,绒绒绿草如毯,点缀五颜六色的花。有清泉叮咚,唱着歌儿跑向远方。阵阵凉风掀起了我的衣襟,风是朝城市的方向吹的。

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远处,几个顽皮的少年,光着屁股在河水里嬉戏,撩起亮闪闪的水花。

我已经融入这盛夏草原的风景里……

女人啊!苦了累了委屈了,跑出来看看风景,和自己倾诉一下,心里敞亮多了。开始后悔自己这任性的小情绪来了。

邻居家小妹陪我打理着 影院,她一人能忙过来吗?

我拦截到了返程的车,回到店里,一切照常。


(责任编辑:钱昀  制作:四季芳  540字)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4期2017年7月命题:寂寞夏花。

作者简介:谭丽挪,在场制作,80后,现居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喜阅读,爱文字。

主播简介:郭万梅,在场主播,天津市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在场微散文第十五期主题

盛夏,是阳光的季节。烈日炎炎,骄阳傲天。阳光不只是一种存在,而且是生命之父,代表了刚正、明丽、坦荡,是正能量的象征。"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在唐寅诗中,阳光是风景;"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在白居易诗里,阳光成了情感寄托;而曹植的"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则景由心生,借助阳光,表达了一种世事慨叹。阳光是可敬的,也是丰富的。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5期2017年8月命题阳光不锈

用你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当下发现,写出你心中的不锈阳光。

在场微散文第15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8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三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2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3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70100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从七月起,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征文之外,1800字以下的散文,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