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熊英:曾经年少

2017-09-05 熊英 在场主义散文


(设计:丁简)


曾经年少

/熊英


悠长的夏日尚未走远,九月已挟着丝丝凉意来到眼前。

我的一切,譬如伤感、浪漫、唯美,缘自38年前的一个初秋之夜。

此前,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女,不知道裙子的妩媚,穿着肥大的球服,偶尔还会和男生动手,因为一些小小的碰擦。

那个异乡的夜晚,刚成为少年大学生的我,读到了一本琼瑶的书。

它和以往的小说不同,当我看到第十页眼睛开始湿润,当我看到高潮部分泪水已经狂流。小说中的男女爱得死去活来,我的心也随之怦怦乱跳,当读到他们接吻,读到他们和好如初紧紧拥抱,我浑身亦如过电一般,飘飘然有一种飞天的感觉。

我整整一夜未合眼,看完了那本书。第二天上课脑海里全是书中的人物。然后中毒了,到处疯狂地找琼瑶的书,因为里面的情爱吸引着我。

若干年后,我看到了琼瑶安静的照片,温柔的眼神,不明白小家碧玉的她为何似一座火山时刻能爆发,也知道不少影视明星因她而一夜成名。那些演绎琼瑶故事的演员中,我最喜欢的是刘雪华,她大大的眼睛让你无法释怀。

岁月沧桑,他们都老了,我也走过了很多。前些年芒果台热播琼瑶剧,我只看几分钟就走开了。因为明星化娱乐化,我感受不出那份淡淡的忧伤。

浅秋,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微微的变化,俯身拾一片梧桐叶,细数脉络,回望昨日。读琼瑶小说长大的女孩,即将步入老年,仍喜欢长发和优美的诗句,仍希望有手持玫瑰花的王子向她走来。


(责任编辑:钱昀  终校:袁志英  制作:王金梅  546字)

者简介:熊英,湖南平江人,从医多年,未忘初心,世俗人生,伴雅而行。

在场微散文第十六期主题

秋天又到了,我们反对秋日谈秋的落俗,却逃避不了秋影的美伦美奂。

在词典里,秋影有两种解释:一是秋天的日影;二是秋日的情形。可僵硬的词典,又怎么诠释得尽秋影丰富美丽的内涵。在王实甫的诗里,秋影是梧桐细雨,是伤感;在辛弃疾笔下,秋影与飞镜隐喻爱情与美好;元好问借助秋影哀叹岁月易逝。在秋影中发现收获的,更不计其数。面对秋影,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秋影,就是多维的社会人生。

在场微散文同主題征文竞赛第16期(2017年9月)命题:秋影

用在场的姿态,发现和呈现你秋影里的生命际遇。

在场微散文第16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9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2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3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4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5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90014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相相、王金梅、宋小铭、谭丽挪

在场宣传鸣谦(组长)、雷永鸣(副组长)、东方坏坏、詹晓明、魏巍、张倩男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从七月起,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征文之外,1800字以下的散文,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