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嵘婷: 疫情下的埃塞俄比亚

王嵘婷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 2021-02-03
作者简介

     王嵘婷,系非洲研究院政治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于2019年10月赴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留学。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在中国爆发。伴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韩国、伊朗和意大利等国家相继沦陷。2月14日,埃及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是非洲大陆公布的首例确诊病例。但在饱受疾病困扰的非洲,民众起初似乎没有把这次疫情放在心上。

在埃塞俄比亚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之前,甚至有言论认为埃塞俄比亚地处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能够杀死病毒。3月13日,老师课上时还打趣道,也许东非人民对病毒能产生抗体,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遗憾的是,当天上午肯尼亚政府就宣布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下午,埃塞俄比亚官方相继公布首例确诊病例。


疫情下的亚的斯亚贝巴(照片摄于3月14日)


埃塞俄比亚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内陆国家,拥有1.1亿多人口,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享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平均海拔2450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三高的首都。

我所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简称:亚大),是埃塞俄比亚最高学府。1961年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捐出Guenete Leul宫殿(意为“Paradise of Princes”)作为海尔·塞拉西一世大学,成为今天亚大的主校区。

校内有由皇宫改建的民族博物馆,而收藏着“人类祖母”露西(Lucy)骨骼化石的国家博物馆距离学校仅有1公里,这两座埃塞俄比亚著名的博物馆每天吸引着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常常能看见一辆辆旅游巴士开进校园,或停在国家博物馆门口。

埃塞俄比亚在二战期间曾被意大利短暂统治过,许多意大利游客热衷到此旅行。2月中旬,意大利疫情爆发迅猛,我们担心有会有来自欧洲的境外输入病例,因此都尽量待在学校留学生公寓,减少外出。后来,有媒体报道称,35名在埃的意大利游客签证到期后拒绝回国。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道,非洲终于迎来了来自欧洲国家的“非法移民”。

 




疫情下的校园生活

从我在这学习的第一天起,每次进教室前都要和班里同学一一握手碰肩问好。不知道从那一天起,大家默契地不再握手,有时通过碰脚以示友好。

3月16日,总理办公室宣布关闭所有中小学,暂停体育赛事,并取消大型会议。随后,亚大也通知停课两周,但学生们仍可留住校内。校园大门处迅速搭建了洗手台,每天都有志愿者参与监督学生进校先洗手。

3月下旬,埃塞俄比亚各大高校遣散学生回家,但仍有不少残疾学生留在校园内。M同学回到奥罗米亚州之后,时常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他告诉我,首都以外的绝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较差,断水断电断网持续时间更长,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增添许多不便。


 学生进校后必须先洗手(照片摄于3月22日)


首都的高校被陆续征作隔离点,我所在校区也不例外。3月27日,亚大校领导告知留学生,本校区即将作为隔离点,建议大家尽快回国。而就在前一天,中国民航局发布通知,“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一班”。回国航班断崖式锐减,机票价格暴涨,一票难求。

三天后,我们五名中国留学生搬出亚大,暂住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那天,我接到班里D同学的问候。他问:“你觉得这次全球疫情还有希望吗,会很快结束吗?”D的家乡在阿姆哈拉州的州府巴哈达尔(Bahir Dar),他结婚后和妻子生活在亚的斯亚贝巴,一边在教育机构教书,一边攻读硕士。在我们班里,像他这样半工半读的同学是多数。我很遗憾地回答他,疫情在非洲才刚刚开始,希望他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愿大家平安度过。

学校关闭了,我们的课业仍在继续。事实上,埃塞俄比亚高教部一直尝试为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提供线上课程或其他替代方法继续学业。我们的授课老师也借助网上教室(Google Classroom)布置了阅读作业和论文。但时,随着疫情扩散和网络限制,课程进行的并不那么顺利。


亚大学生排队测体温进校(照片摄于3月22日)


埃塞俄比亚最初的病例都是境外输入性病例,因此,部分在埃外国人表示受到了本地人的骚扰和袭击。总理和宗教领袖都呼吁民众保持理性,不要仇视外国人,更不要被病毒腐蚀了人性。我戴着口罩在学校附近买菜时,大部分时候人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友好。即便会听到一些“China”、“Corona”这样的叫喊,大多都是以开玩笑的口吻,也有因为朝我们喊“Corona”而主动道歉的孩子。虽然有些排外举动叫人不适,却也能够理解。自古以来,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相随相伴,疾病带来的恐慌使歧视和偏见也从未离开过。

 




埃塞的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后,埃塞俄比亚联邦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阻止疫情蔓延。这些措施包括分配紧急预算、关闭学校和娱乐场所、关闭陆地边界、入户检测、消毒街道和公共场所、居家办公、打击非法哄抬物价行为、设立粮食站等。

根据美国国务院最新的关于埃塞俄比亚的年度人权报告,埃塞俄比亚的监狱条件“恶劣且在某些情况下危及生命,过度拥挤,并且食物、水、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不足”。3月25日,联邦政府释放了4,000多名囚犯,其中许多人是因“轻微犯罪”和毒品犯罪被关押,或者还剩不到一年的刑期。这些囚犯包括许多老人和妇女,他们回到家中得到子女们更好的照顾。后,各地方州也相继释放一些表现良好的囚犯,全国累计释放了18,000多名囚犯。


监狱中的囚犯在制作防疫物资(图片来源网络)


无论在哪个国家,街头流浪汉都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群体之一。4月中旬,埃塞劳动和社会事务部将首都的数千名无家可归者安置在不同的隔离点,观察两周。其他地区也在采取这一措施。根据埃塞政府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大约有86,000人无家可归。


亚大校内的集中隔离人员(照片摄于4月13日)


众所周知,非洲大陆医疗体系薄弱,监测和实验室能力不足,重要医疗设备严重短缺,医护人员匮乏。根据世卫组织2015年的数据,埃塞俄比亚医院平均每千人只有0.3张床位,而韩国有11.5张。为应对可能扩大的疫情,埃塞俄比亚建造了可容纳1000名患者的方舱医院。无疑,新冠肺炎疫情会占用埃塞医疗卫生系统中原本就稀缺的资源,从而减少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对其他疾病的投入,比如霍乱、疟疾和艾滋病等。

媒体在提高民众预防意识方面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网民借助社交媒体,观看并分享防疫歌曲和宣传片,学习如何正确洗手、制作消毒液、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保持距离的行人(照片摄于4月22日)


这此席卷全球的疫情如同一场面向全人类的战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补给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疫情期间,全球各地实施飞行限制,多国陆续停飞,埃航也暂停了90%的国际航空客运服务。但阿比总理表示,为避免影响国内物资的供应,“大规模运输禁令”并未也不应包括国际及地区间的物流供应链。作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关键枢纽,首都博莱机场是世界向非洲各地运送抗疫物资和医疗队的重要运输中心。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欧洲、中东、亚洲和非洲设立了八个国际和区域中转中心,在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还有南非和加纳。


马云向非洲捐助的医疗物资抵达博莱机场(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非洲国家需要考虑如何在疫情期间调动国内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年轻的人力资本,增强社会凝聚力,努力实现国家一级的自我满足。在埃塞俄比亚,多家企业转型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以满足疫情需求,一些餐厅自发为有需要的人们准备免费食物,服装店老板将店里剩余的布匹制作作成口罩免费发放给市场附近的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向居民普及防疫科学知识,分发防疫物资,并为生活困难的老人送去食物。宣传车每日巡街用喇叭呼吁居民待在家中,学会自我保护。一些高校的学生协助配制消毒液,为医护人员制作防护服。

街头免费发放的酒精和消毒液


虽是困难时期,我依然经常能看见路人对街边的乞丐慷慨施舍。正如一位志愿者说的那样,“Never too small to give”。







 志愿者在候车区贴上间隔标识(图片来源网络)

 民众到粮食站领取物资(图片来源网络)





疫情下的宗教仪式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宗教氛围及其浓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有近一半的人口信仰埃塞俄比亚东正教(国教),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穿梭在城市中会发现,许多人脖子上戴着十字架,出租车和小巴士的窗户上贴满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图像。每天都能听到从清真寺传来的宣礼声,做礼拜是本地人每天雷打不动的坚持。

埃塞俄比亚的法律规定,国家电视台不允许播放宗教相关的节目。但疫情之下,政府放松了广播规定,并让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在四家国营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发表演讲和主持祷告。此举旨在鼓励民众通过电视直播或电台转播,在家中进行祷告,避免任何宗教集会。


 东正教Memhir Girma Wondimu主教在进行网络直播(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禁止大规模礼拜。联邦总检察长表示,任何人违反了紧急状态下的相关规则,都将面临最高三年的监禁或最高20万比尔(约合4.2万人民币)的罚款。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在节日期间参加宗教仪式。

在埃塞俄比亚,宗教动员也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部分。与年轻的现代官僚机构相比,宗教在这个国家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巨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宗教领袖需要承担起在抗击疫情中的关键角色,将民众的信任转化为积极配合抗疫的有效号召力。

 

复活节的那些事儿


4月19日凌晨,我坐在窗边听见远处教堂传来的祷告声。这天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重要节日——复活节“Fasika”。由于埃塞俄比亚遵循朱利安历法,其复活节时间(即埃塞俄比亚日历2012年4月8日)相较于欧洲基督教教徒的庆祝活动晚了一周。

我打开社交媒体的直播平台,想感受一下疫情下的节日气氛。视频中,祭司们在不同的教堂中念诵祈祷经文。而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中,教徒们不断发送“Amen”(阿门)共同祷告,有些人还进行互动,彼此祝福。


在线直播的宗教仪式


复活节的清晨,我像往常打开窗户看风景。平日白天里的喧嚣声不见了,巷子里也没有行人经过,格外安静。对于东正教教徒而言,这一天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人们常常不远万里回家庆祝节日。住在隔壁的埃塞姑娘因为工作不能回家,但在这一天还是穿上了传统服饰。

复活节意味着教徒们长达56天的禁食将在这一天结束,家家户户会从牛羊市场买回活禽,在家中宰杀,准备美食盛宴。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国家限制了城际交通运输,周边地区的产品没有办法运往首都,导致部分产品(如蔬菜、辣椒、洋葱)价格上涨。居住在首都郊区的农户这两周都会赶到集市中心摆摊。透过媒体的图片及视频报道,我们还是看到了人山人海的家畜市场。


复活节期间拥挤的市场(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那些以销售牛羊维持生计的农户来说,复活节期间的销售收入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他们不得不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赚钱。即便如此,许多农户一天的收入还不足以支付当天的交通费。

此前,为防止疫情蔓延,政府几乎暂停了所有的州际公共交通运输服务。4月16日,联邦政府宣布恢复亚的斯亚贝巴六个汽车站的州际交通运输服务,但要求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50%。恰逢复活节前夕,民众归家心切,汽车站一下子涌入大量旅客,此举遭到网友们的批评。


拥挤的汽车站(图片来源网络)


埃塞俄比亚电信公司


“您好!为了保护您和您家人健康,在公共场合请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病毒传播,祝您身体健康!”

近日,经常能够收到埃塞电信平台推送的防疫宣传短信,拨号通话的前十几秒都会听到防范疫情的语音提示(阿姆哈拉语)。作为埃塞俄比亚唯一的电信运营商,埃塞电信公司也积极为支持抗疫改善其服务。某天,我还收到埃塞电信公司推出短信,告知民众可以通过手机募捐,仅需编辑短信(金额的数字)发送至“444”,即可捐款成功,操作十分简单。


本文作者疫情期间在埃塞捐款的回复截图


此外,埃塞俄比亚电信公司推出了新的话费套餐“Stay at Home Mobile Package”,鼓励民众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外出,新的套餐费用与平日套餐价相比优惠了50%左右。




图 14 埃塞电信公司推出折扣话费套餐

注:4月19日,人民币对埃塞俄比亚比尔(Birr)汇率4.70。

未知的全国大选


2020年还是埃塞俄比亚的大选之年,此次大选被认为是埃塞俄比亚首次具有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受疫情影响,埃塞俄比亚国家选举委员会宣布推迟原定于8月29日举行的大选,新的大选时间仍在讨论中。推迟选举的决定得到许多反对党和民众支持,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8月正值埃塞俄比亚的雨季,不便于各政党开展宣传和成员招募工作,尤其对于那些长期遭到政治压迫的反对党和成立不久的新政党来说,由此可能损害选举的自由和公正,进而削弱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第二,疫情的扩散和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增加了选举工作的困难和不确定性,选民和监督员的登记工作无法进行。




然而,议会于4月10日批准通过了国家紧急状态,但并未对推迟议会选举作出相关规定。根据宪法规定,本届议会任期于10月初届满,总理任期与人民代表院的任期相同。对此,有人建议在本届议会任期结束后至举行新的议会选举之前,成立一个临时政府,避免国家在权力过渡时期陷入权力真空状态。另一种方案则是延长本届政府任期,直至新的政府产生。在此期间,执政党就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之前需与各反对党进行协商。阿比总理曾表示,若疫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他更倾向于按期举行选举。无论最终采取哪种措施,无疑此次疫情打乱了埃塞俄比亚2020大选的准备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族群冲突频繁、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渐升级的埃塞俄比亚来说,防疫委员会的成立和各政党为共抗疫情举行的系列会议,是发挥在野党作用,推进政党合作,增强互信的良好契机。

 




粮食危机

疫情下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病毒,还有东非地区70年一遇的蝗灾。本次蝗灾始于2018年阿拉伯半岛的两次飓风带,以及去年12月非洲之角的另一场罕见飓风。持续的强降雨使植被快速生长,沙漠蝗虫通过消耗农作物迅速繁衍并向周边地区移动。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移栖植物害虫,一只覆盖一平方公里的小型蝗虫一天可以吃掉相当于3.5万人的食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在六个受蝗灾影响最严重的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约有2000万人正处于严重的粮食危机状态。国际货运中断限制了用于消灭蝗虫的杀虫剂的进口。在整个粮食供应链中,农民、加工厂、卡车司机和码头工人的工作都因疫情受限。


非洲之角受蝗灾影响的地区(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了许多非洲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而蝗灾正在使本来就脆弱的国家面临更加棘手的情况。


4月22日街景


穆斯林斋月的前一天,我带着口罩出门买些水果。街上的人少了许多,大多数人并未戴口罩。






 水果摊和杂货铺都用绳子或木架将店主与顾客隔开(以下照片均摄于4月22日)


亚的斯亚贝巴于20日实施了单双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但从街上行驶的车辆能看见这项措施未得到严格实施。


大多数小巴士中的乘客并未佩戴口罩


餐厅和银行门口都摆放着水桶和洗手液,室内员工大多有佩戴口罩。


 正规餐饮店中佩戴口罩的员工


 银行门口的洗手台


银行业务经理将办公桌移至门口


 一名妇女抱着孩子乞讨


树荫下还能见到不少擦鞋的年轻人,擦一次鞋能挣5-10比尔。






街头擦鞋的年轻人


 路边手工补鞋


 售卖恰特草(埃塞俄比亚茶)


街头路人与小商贩


生活中在一个贫困的国家,不可能完全关闭所有店铺、限制人们的行动,并要求他们时刻呆在家里,因为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是靠每天的收入谋生。埃塞俄比亚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失业金或社会保险可依靠,没有收入就意味着在疾病降临时他们无法购买和享受到医疗服务

埃塞俄比亚已经进入雨季,首都开始降温。站在楼顶眺望远处,城市依然安详。阳光、山丘、街道、汽车和建筑物,似乎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变化。旁边的建筑工地传来规律的施工声,裹着围巾的大叔在巷子里叫卖扫帚,不同年纪的男孩女孩在空地上一起踢球嬉戏……和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一样,这里到处都是那些想好好生活下去的人


亚的斯亚贝巴的天空


尽管抗疫之路漫漫,但埃塞俄比亚人民也是幸运的。非洲是被病毒侵袭的最后一片土地,埃塞俄比亚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评估世界各国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历史表明,当人类面临最大的威胁时,也就是人类进行反思和吸取教训的时候。这是一个好时机,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大胆地思考、质疑和改变旧的制度和习惯,学习新的经验。无论是政府领导人还是普通民众,都要动用他们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迎接这次挑战。

最后,希望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困难的时期依旧保持乐观精神。借用本地人常说的一句话:愿上帝听见我们的祈祷,赐予你健康和长寿

END

图文 | 王嵘婷

编辑 | 孙崇斌

审核 | 非洲研究院科研办


抗疫专题
中国为世界树立典范,国际社会应携手抗疫 l 我院南非籍学者格特大使在China Daily刊文

如何战胜疫情大流行 | 我院尼日利亚籍学者阿德昆勒在China Daily刊文

国际合作与中国担当 | 我院兼职研究员乌比博士在CGTN刊文

我院学者约罗在布基纳法索媒体TingaNews撰文《战“疫”——中国向世界展现团结的力量》
我院兼职研究员乌比博士在CGTN撰文《“疫情之下的非洲及其未来令人担忧”》
Can China-style quarantine against COVID-19 go global?|迈克尔称赞中国经验
China Leading the Fight of the COVID-19 | 我院留学生爱德表示中国战“疫”为世界提供典范
Increasing shining beacon of hope by statistics  | 迈克儿为中国抗疫打CALL

Hodan: A call to humanize people's suffering  | 和丹呼吁:全球应同舟共济克服疫情

非洲来信之二:我们一直牵挂着你们 | We are keeping you in our thoughts

非洲来信:“我与你们站在一起” | I Stand with You in This Critical Time

中国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 我院非洲学者约罗参赞在境外力挺中国抗疫工作

我院尼日利亚学者迈克博士等全球汉学家祈福中国:我们的第二故乡,加油!|“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Foued Larby :The Patriotic Dragons |非洲研究院非洲留学生为中国抗疫点赞加油




非洲情怀

中国特色

全球视野

长按关注

关于我们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IASZNU)是在教育部、外交部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的中国高校首个综合性、实体性非洲研究院,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非洲研究机构与国家对非事务智库,成为国内首个拥有非洲研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学术机构,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和“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方智库、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单位、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

      近年来,非洲研究院连续第四年入选《全球智库报告》“最佳区域研究中心(大学附属)”,还先后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国高校智库百强A+、《2018年中国智库报告》高校智库(特色)系统影响力排行榜第4、《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8)》高校智库影响力排行榜第9,等。

About us


Established in 2007, the Institute of African Studies a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nd substantive African Research Institute based in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e decade since its founding, the Institute has remained focused on both producing influential academic output, as well as cultivating scholars in African Studies from both China and Africa, gaining reputation as a highly influential academic institu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onset of its second decade, the Institute of African Studies intends to move towards a more regionalized, nationalized, distinctive and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direction in its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titute will continue to encourage young and upcoming scholars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support.

Qui sommes-nous

L’IASZNU a été fondée en Septembre 2007 sous les auspices du 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MOE) et le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MFA). Parmi les Universités chinoises, c’est le premier Institut complet créé spécialement pour les études africaines. Après plus de 10 années de développement, l’IASZNU est devenue un Institut d’études et un Think Tanks très influent sur les affaires africaines en Chine qui possède un « Savant du Chang Jiang » des études africaines. Il est le Think Tanks chinois sur le  « Plan Think Tanks du Partenariat Chine-Afrique 10 + 10 » et un des établissements guides sur le « Plan de Recherche Conjointe et d’Echange Chine-Afrique » du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Il est sélectionné par le 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pour « La Coopération Universitaire Chine-Afrique 20+20 », en tant que base principale pour des études du continent et des études spécifiques de pays. Il est également sélectionné par la Province du Zhejiang comme le Centre d’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2011, la base de recherche de la Philosophie et des Sciences Sociales dans la province de Zhejiang. L’IASZNU a été classé parmi les meilleurs Think Tanks (affiliés à une Université) au monde pendant deux années consécutives, en 2016 et en 2017, par le Global Think Tanks Index publié annuellement par la Pennsylvanie Université. En 2018, l’Institut a été classé comme l’un des meilleurs Think Tanks affilié à une université en Chine avec le classement A + du système de classement chinois (CTT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