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一节课读一本书”的导学样本 | 名师好课
小学语文特辑
亲爱的老师,今天与您分享的是陈秀娟老师执教的导读课,教学内容来自于台湾知名漫画家幾米的作品《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在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传统是以规定的课文为内容的。然而在教育重在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当下,营造“书香童年”成了一条不可或缺的绿色通道。因此,也就有了教师的自选课文,包括在一节课里指导“读一本书”的尝试。
然而一本书的大容量和一节课的短时限,构成了这类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就有了只以简介内容为主的,或只以选读部分章节为主的,或只以交流读后感受为主的一些课型。尽管这些课型会各具特点,各有功能,但在生成阅读体验这个事关核心素养问题上,往往很难落实,容易捉襟见肘,显得顾此失彼。
陈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读完一本书,而且有了相当生动、丰富的阅读体验的展开,堪称“一节课读一本书”的导学样本,是颇具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她以获取阅读体验为主体,以“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为两翼,构成了课堂运作的艺术特色,使这堂课获得相当不错的效益。
所谓阅读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以切身的经验对读物意义的新的建构。这是读者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读物的内容、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正是阅读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所在,也才能最大化发挥阅读教学功能之所在。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本书,是几米的漫画作品之一,它以近乎箴言的形式,以纯真的儿童的心里话,表达了对大人、对事物的不同意见。
在学生开心地读这本图文并茂、有趣的书的过程中,陈老师着重引导孩子们的体验焦点是“几米的心里话是怎么说的”,这些话“当中又藏着这样的秘密”(运用“对话描述”“对比”“反问”“婉转”“含蓄”“选择角度”等等),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你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方式、技巧,将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密切结合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327ge5z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当然,对学习者而言,语言唯有回到他们的生活情境中,在使用的情况下,才真正具有意义。为此陈老师设计了创意学习单,让学生投向自己的生活,直面自己的心灵,聆听自己的心声,开始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精彩作品也再次验证了儿童的语言学习,只有回到情境回到生活中,语言才容易学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32oca3te&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完成书面的写作(自己的箴言)之后,再配图,还把作业纸设计成“书腰”“藏书票”“书签”等,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充满了浓浓的“读书文化”的典雅情趣。这确实堪称是“立体化”的阅读体验活动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32qjij0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当然,在一节课的时限里要实现以充分的阅读体验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无疑是相当困难的,这就必须以“泛读”全本与“精读”重点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这也是本节课在整体运作中的关键所在。而这自然又关系到教师能否选对书的问题。因此让儿童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本书就成了智慧的选择。因为它没有在情节上严格的连续性,更适合“点”的精读与“面”的泛读作和谐的融合,从而为丰盈的阅读体验的生成创造了时空条件。
如果说,教师自选教材以补充课本、扩大阅读量正在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开辟新的空间,那么教师自选好教材,并能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则是为实现这样的培育提供了应有保障。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担当。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
福建省小语专委会理事
本文根据周一贯老师评课文章整理而成
如果喜欢今天的分享,记得点赞支持
欢迎您留言互动
完整课堂实录
长按获取
往期回顾:
声明:本文素材已获授权,感谢作者,转载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邹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