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卫峰·虚妄的盛宴·中国70后诗歌回眸

诗歌杂志 诗歌杂志 2022-06-15





虚妄的盛宴

中国70后诗歌回眸

赵卫峰



此文原作于2004年


   

 

一、概述


进入九十年代的诗歌随环境与处境变化突然降温,它某些曾经的先导或先行作用似乎在市场经济的火车呼啸而来之时嘎然而止!低迷持续一段时间后,七十年代出生诗人开始上阵,不,一个概念上阵了。这时已是世纪之交。 

    

与别的体裁不同的是诗歌的“70后”概念始于也发展于民办刊物,大约由陈卫在南京所办的民办刊物《黑蓝》(1996)始明文提出“70后”这个概念。数年后,陕西的一份民办诗报则直接命名为《七十年代》(1999),而将这个概念推到极致的是广东的两份民办刊物《诗歌与人》(2000)和《诗文本》。这时已进入新世纪。这个时间不是偶然的,除了市场经济时空这个前提,它还和写作者的年龄(心理与写作的成熟程度)有关,这时,大部份60后的写作者因各种原因退出或休息,“70后”群体开始随着年龄优势纷纷上场,并在世纪之交迅速使“70后”这个概念连同洋溢的激情四下散布开来。


“70后”概念知晓率的提高,重要前提是时空背景,其中包括民办媒介的昌盛和主流文学传媒的迎合;这时,许多民办刊物都或多或少打出了“70后”标识,很多评述文章也顺手将此概念牵扯进入。这一群体自我和集体的宣传意识及方式其时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种力量几乎可使一份公开刊物迅速改弦易帜,像公开出版的《诗选刊》等媒介不仅直接设有诸如“七十年代出生”等栏目,在内容上也即时调整,主动向年轻写作者审美趣味倾斜,随后《诗刊》《诗林》《星星》 《山花》《创作》等也先后为“70后”敞开。


不过这种接纳与配合其实有限,今天的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里面仍然是“60后”占主要位置。毕竟“60后”写作者的写作心态、技艺相对要练达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持有相对稳定的以诗为轴心的一整套成熟的观念,这正是绝大多数“70后”写作所没有或需要花时间寻找的。


观念的尚待完善与稚气,加上与前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力度,其实也使七零后的写作在热闹的同时面临一种身不由已的被动,并可看出“70后”的另一面:它可能会终于文本,但却不是始于文本的!这确是件尴尬的事,当我们提到诗人时,是以作品为潜在前提的,而“70后”显然不是这样,这一群体是以“事件”出场的,或者说是行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本,这种先声夺人式的方式可以“下半身”为明显例子。


可见,“70后”这一群体的“上路”的首要前提是年龄及与此相合拍的行为艺术,而不是“纪念碑”式文本,迄今,“70后”文本给诗坛留下的仍是泥沙俱下的数量而非质量。这种怪诞的现象,虽使不少年轻的写作者迅速提高知名度,但其实留下的印象仍只限于其名字!当然,在路上只要认真,肯定会有在途中提高自身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这需要过程,坚持到最后并有成效者定是少数。 

    

七十年代出生到底是什么概念? 我们只能从社会这个大背景来码算,不,甚至也不能准确地界定,比如七零年出生的与七九年出生的人,生活在京沪城区与云贵边陲的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比较其实是无法建立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因此“70后”的界定除了年龄还是年龄。转型期后的复杂社会气候,使这一拨的生活和建立在此之上的身心经验、话语方式、写作倾向、人生观与世界观、历史观与审美观不仅与此前的写作者有明显差距,内部间文化背景也是参差不齐,其写作也因此呈现众声喧哗的气势、枝叶纷披的形状。也即是说,“70后”这个标签可以适合每个七十年代出生的写作者,也可以说它对每个年轻人其实都不适合!


这就有些尴尬,即使作为“共性”的年轻诗人的热情与冲动可以理解,即使以年龄划分这种沿袭在目前暂算科学的办法,但美学标准与艺术追求这两个基本前提的缺省,使诸如“七零后诗歌流派”的命名不能不是一种虚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它采取了接受并挽留的态度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命名会凭空出笼并热汽腾腾呢?总的看,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写作大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叶始,至今。


因此,假定这种命名或划分最多能指代一个时段的诗歌的一部份状况(具体则是中国诗歌可能恢复生气之前的过渡时段),我们在对待它时,有必要客观和冷静——显然,这种现象也是值得深思的:“七零后”出场后,先是受到冷落,随后便得到大面积的赞赏和推崇,颂声一片,却又缺乏思想学术角度的深掘!


可以说由于年龄和人数原因,“70后”成为这一时期诗坛的主体,当然,也是群众演员!命名是为了区别,命名也反映了诗歌写作、中国诗歌和理论建设的历来的局限性或畸型。因此,中国诗歌可能的旧有的功利和实用主义等不良病症也无理由地掺杂进“70后”的命名边同他们的诗歌及行为中,从这点讲,“70后”与诗歌的改革与创新,或进步并不能真正挂上钩。毕竟,他们还年轻,并未脱离前面的六十年代人的影响,他们的努力,似乎真像深圳民办刊物《外遇》(1999)“中国70后诗歌版图”专号的编后语所宣称的:“你们不给我们位置,我们坐自己的位置;你们不给我们历史,我们写自己的历史”


年龄给“70后”带来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因为这是一个诗歌写作的同源多元时代。今天,我们已看到,诗人中一部份人宣称回到自我、平民化、拒绝神圣、自娱自乐等观念,这无可厚非,却又更多表现出反其道而行的故作姿态;一部份“70后”诗人则与“60后”拉开了距离,视写作为新社会中个我灵魂的娱乐与自我提升,自享词语的盛宴;一部份,则延续着旧有的传统写作生态,自觉皈于东方式的智慧与意境。而综合看,身临其中,作为现在诗歌写作者主体的70年代人必须正视有些“事实”:


第一,作家走在了诗人前面。文体的窒梏使诗歌的更新通常困难,对转型期大众文化的摄制和改造也很有限。小说(故事类、影视图本和更具想像与愉悦因素的音乐)对诗歌或者说是对诗人的影响反而加大,如新状态小说与通俗诗歌,身体写作与色情诗歌,甚至“70后”作家的提法也早于“70后”诗人;等等,这本身已反映出诗和诗人在坚硬的物质压制得难以维持原形的今天的难度,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与危机及之后的随遇而安,更反映出今天诗人的触角的敏感度在变弱——当理想成为一个虚词,责任心被自虐与反讽一次次拆解,精神怎么能不麻木下去?!


第二、诗人的队伍主体虽然以“70后”为主,但是,这种数量仍然只与年龄有关。近年来的国内诗歌写作的“观念、主义”及相关诠释或权威定义及由此派生的各种倾向,并不是由“70后”得出或者展开有成果的研究的。比如近年来诗坛出现的旗号派别,几乎都是“60后”的“杰作”,像“第三条道路”“中间代”“新死亡派”等。也就是说,“70后”群体本身并不能自行解决“理论”上的问题,苛刻些说,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他们尚缺乏理论自觉,充满的倒是随时随地影从之的青春情绪?


第三,“70后”的诗歌选本起的作用仅仅是一些同仁的诗歌作品的集中,是“视觉产品”,和绝大多数民刊一样,更多只是简单的承载体。是娱乐式的相互安慰。而这种圈子化的集中的作用有时却又起了混淆事实的反作用。    


第四、通俗诗歌是近年来现代汉诗的“主流”,拒绝和嘲笑崇高、历史、理想、英雄之类是潜流于通俗诗歌中的主要倾向,但不是“70后”诗人的自发性行为,只是部份有成绩的“60后”诗人的承递,比如非非、他们、莽汉、日常性口语等“流派”的影响对“70后”诗人的影响仍然显著。因此,大部份“70后”充当的更多是配角,是链结,是响应,从这个角度上说,革命尚未成功。从当下主要诗歌“流派”也可证明这一点。


以“非非”为例,它“打开肉体之门”,延伸“橡皮”及“新非非”,持续一段时间后,培养了一茬茬接班人后,现在改为“果皮”,我很赞赏这一“流派”。但现在我想说的是,在其中,七十年代出生诗人处于什么位置呢?更不要说八十年代出生的诗人了!而非非式的倾向,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变化,它与“他们”在后来有了“共识”,二者的交合,产生的影响更甚,可以说二者杂交出并推动了当下“通俗诗歌”(日常性、小叙事的口语诗歌)的茂盛。


“下半身”(沈浩波、朵渔、尹丽川等)是其中鲜明的一枝。“下半身”几乎以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为主要创作力量,使它独立的是无所顾忌的色情主题,只是,它是凭空出世的吗?当然不。从伊沙那里可以看出前因,而伊沙的前因则是“他们”和“非非”,再往外、往前,下半身群体现在所置身的大气侯和小环境,和“垮掉的一代”是不是有相似之处?


第五、“70后”诗人中少有人能作为典型,虽然深谙办刊之道,擅长自己给自己发奖,善于作为一场聚会的发言者,但不能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他们不能不以“集体”方式出场,异口同声组成合唱团,但不能为自已伴奏和指挥!这是件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即便是这种集体出场中“60后”仍起主导作用。


第六,因此,“70后”诗人的角色主要是:过渡作用。其价值是杠杆作用与乌合效应。


鉴此,“70后”走到前台后,虽然幸运地外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发达时代,网络、民办与公开的刊物和出版物与这一群体自己的宣传方式与渠道,使这一群体一时显得生机盎然,但事实上受社会气候的制约,这一群体的喧哗只是一种不落实的鸹噪,仍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圈子。而在肯定这一群体中部份诗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肯定许多年轻的写作者严肃认真的艺术追求的前提下,今天,更有必要指出,一定时段内的一场虚荣的诗歌盛宴正进入尾声,年轻的写作者下一步面临的是安静,沉淀下来,进入到更新阶段成熟的写作中。


二、作为载体的七零后民办刊物


公办载体的倾向性和局限,一直是个体写作者认为的某种瓶颈,然而,当作为个体写作者的“70后”自办刊物后,情况并未好转,一份民办诗歌刊物就像是一群拥有相近或相似写作倾向诗人的交际处,集约化、圈子化的诗歌阵营必然对“异质”排除,观念的门槛,让其它倾向的个体很难收容进来,从某种角度看,这种现状可能造成自以为是,也可能使写作成为一种自娱和自得其乐。(当然,也不排除可能会促成意外的升华。)


可以再从“命名”的角度看“70后”刊物的这种局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诗歌每距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命名,这些主要由更年的诗人制造,由评论家助推的命名过后看来,大多是限于命名而已。而对于“70后”,其实他们中的大部份并不重视“命名”这种行为;他们可能会在某一时期强调某种写作观点,但并不强求别人赞同。与“60后”以潜在的意识形态情绪为出发点不同的是,“70后”的“强调观点”更多是立足在写作本身,虽然事实上这种写作倾向上的强调很多时候并不涉及实质或并无新颖之处,甚而有时显得稚气。这也使得“70后”的命名是一种通常让自己半途而废的心血来潮,它可能经过了“思考”,但不可能成为“思潮”。


不妨以广东为例,可以说“70后”的粉墨登场与广东民刊的努力绝对是分不开的,既具编辑敏识同时也是写作实践者的少数诗人可以说是“70后”最为重要的代表性符号;如《诗歌与人》曾将“70后”诗人迅速而引人注目地推到时光前台,在2004年夏季,中国南方两位诗人主编的《七零后诗集》出版,在题为《70后:一个年轻的诗歌流派》的编者按指出:“谁也没有想到,在20世纪的诗歌舞台行将谢幕的那一瞬间,还有声势浩大的表演:70后 诗歌流派自己搭起一个巨大的诗歌舞台,舞出耀眼的光焰,让人惊见年轻一代诗人的风华与 诗歌魅力。他们以更为多元的价值取向,使诗歌从两派之争的阴影中走出来,通向更广阔的 天地。70后诗歌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经验演化成我们今日生活中的诗歌,成为更多人的艺术形 式,成为耀眼的文学之光。”


——且先不管“七零后流派”之说是否可行,在之前,在其他60后诗人的帮助下,该书编者之一曾主编了主张“完整性”写作概念的大型专刊,他在其中高声呼唤“消除人类精神中的黑暗”的“完整性”的诗歌写作;更在之前,他又主编有《中间代》专辑,并言“中间代流派”;在这几期专刊里,不少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身影均在其中——这是不是会让旁人不解,也有些恍然:类似的“70后”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事件、活动及传播?


当然,必须肯定“70后”时期的民办刊物的优良部份,这种优良首先是一种“以诗为本”和兼容并包,像广东澳门合办的《中西诗歌》“致力于打造一个自由兼容的平台,呈现并探索多样性诗歌写作的可能性。”像同样以70后诗人为主的浙江《野外》“印刷一本‘野外’,对我们而言,相当于一个被保留的希望。”是的,今天一部份诗人的写作正在远离庙堂与尘嚣的心灵一隅自娱自乐和自修,这是相对稳定的必然的值得肯定的发展过程,是纯粹的诗的过程。   

 

对于“70后”概念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民办刊物都有一些共同的局限,比如,一份刊物艰难出世了,却只是一种无主张、无创新的简单的面向诗友的承载体!此外,除了年龄外,它的标准是“朋友们”,因此泥沙俱下的情况难免存在,就难免出现“70后”诗人的集中地成了一种精神超市、年轻的失眠者惺惺相惜的情况!事实上,就从《诗歌与人》等七零后诗人专号的文本看,里面的名字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凑数的,总是朋友,总是朋友的朋友们,只要名字而不重文字,这也许正是于坚所言的“七十年代的平均面孔”之意?


此外,一部份“70后”民办刊物貌似独立,实为“60后”民刊的翻版或延续,这种延续不仅是文本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克隆,这类民办刊物经过时光的检验和主办者自身和“努力”,将类若“民间”“自由、民主”的旗号最终弄成了一种青春大骚动和无理小取闹的玩具。这样,民办刊物及其作用处在翘翘板状态,很少有一本刊物一直在质量与重量上保持平衡。在此我把“60后”与“70后”分割得似乎明显,只是因为前者在本文中是为相对的合适的参照物。


像武器一样的民办刊物的兴盛是“70后”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在当今传媒时代,整理与研究却显出落后,在大多数民刊见证者那里,一直强调的是“入史”,是一份民刊的起始与过程的细节,其言动心,其情感人,让人不得不想起一个企业的曲折的发迹史!这种意识的雾障却恰恰有意无意就挡住了真正的砝码——诗歌文本和思想的更新!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中,常见的潜在指导思想仍建立在与公办刊物的对比上,常见的方法仍是将小事视作大事,罗列名字,分排座次,这一方面反映写作者自身的缺乏自信,一方面是一种期待和需要认同招安的潜意识的延续?


显而易见,这一时期“70后”自办的刊物少有真正的自身的“独立”,这一时期民办刊物的兴盛的意义,只是将“70后”这个概念推到了时光的T型台,它的意义对于“70后”诗人写出的诗歌本身并不显著,它真正的作用是帮助推动了这一时期公开诗歌媒介的自我调整,它也让诗歌写作更可能趋于纯粹,它在社会转型期为不同年龄段的写作者提供了广场式的交流场所,当然,也为后来的眼睛留下了逼真的有意义或毫无意义的原本。


三、作为文本的七零后诗歌写作


“70后”写作的真实状况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当下,而要科学和准确地对“70后”诗歌作出分类是徒劳的。在此的分类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1、带有色情因素、口语色彩和日常性取向的通俗语境。


通俗并非贬意。正如社会发展的显态常是大兴土木、歌舞升平、音画成为时尚……当诗歌进入到通俗阶段,其表象便是随地充满调侃、自虐、讽喻、自嘲、粗糙、自满、游戏的分行文字小品,这场颇具声势的以日常生活为主题、以口语为主要工具的新民歌运动时期可以概称为通俗诗歌时期。这一类诗歌的主要载体仍是以“60后”主办的为主。如《诗参考》《唐》《诗江湖》及《下半身》《原创性写作》和“他们”、“北京评论”网站等。


从内部看,它是内心梦想、生活、生存与写作在现实化和物质化层面上的简化,无原则,无条件,无向度,无底线,他们沉迷于犹自不知的现实主义的泡沫,诗国的市民阶层大幅度拓展,大河上下闲游着新一代精神上满不在乎的莽汉——河继续流,而其时一些宝贵的东西已变成稀有。“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经典、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些属于上半身的词汇与艺术无关,这些文人词典里的东西与具备当下性的先锋诗歌无关”—— 此为一位颇具代表性的60后口语诗人所言,在此,这位“60后”诗人的说法与“70后”的作家陈卫多么一致——后者的理想是“逐步脱离政治、改良、社教、道德、宗教、文化、功利野心以及时尚的左右”!而安徽“60后”诗人余怒在网络上公开的为某刊物“先锋专栏”的选稿标准是“拒绝:流行色、抄袭、庸常、虚名、浪漫、神性、打油、讲政治、讲道德、讲正义、没有感觉、又臭又长。”这让人好奇,这位“70后”编者兼诗人写作的和需要的到底会是什么?何谓先锋?先锋只是具体编者的单方面意见? 


而这些倾向或标准仍挡不住诗界自在的“双百”态势,众声喧哗值得赞成,但凡事皆要有度。《中国新诗年鉴》编者曾说:“……众声喧哗既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个体化的,其间最响亮的是侵入生命内部、紧贴大地的声音。”事实上,这些年来成堆的克隆式的通俗诗歌里到底有几首是“最响亮的”呢?而大众文化的出现其实正是建立在个体的衰微之上的,当通俗诗歌像音乐、体育和时装风光地蜂拥而上“占领”大众舞台的同时,也逼迫真正的“代表”后退。


那么,在肯定这一类型里的少数诗歌佳品之外,貌似旺盛的通俗诗歌大潮能体现得出“70后”创作的成绩吗?显然不。当然了,我相信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正常过渡。


2、带有情爱、神性、家园色彩和具有明显抒情倾向的传统型语境。


将此列为一类是缘于它们较多地保存了诗歌传统。爱情是个永远说不清讲不明,随时间、空间不断变异的老怪物……在这方面,七零后取得了成绩——时空的复杂让他们感觉复杂,对语言技艺的认真和观念的包容等因素,使这一领域的写作明显超越了前人!乡土抒情更能体现“传统”,虽然近年来城市化、市场经济和写作者自身视野及认识的变化使它受到一定扼止。八十年代乡土抒情事实上当时诗人们不安和躁动的心灵一时无所适从的寄托,而且,当时由诗歌媒介、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种寄托是以讹传讹,个体从属于公共意识的。而对转型期的科技、商业、城市化进程里“打工”的今天的“70后”,他们笔下的生活则更为真实和落实,这种拓宽和深化改变了以住地域颂歌、乡土抒情的空浅和对地理特征的流连,但仍未出现真正的扛鼎之作。而且具愤懑的社会不公的城乡差别,稍带自慰的乡土日常化描述仍然七零后写中大量存在。同时,海子式的唱法在“70后”中仍有相当丰厚的土壤。 而如果我们的要求不只是“挺住就意味一切”或“表明还在写作就够了”,是不是可以说,青春的“70后”在此仍是精神上的呀呀学语,是另个层次的席慕容或汪国真?


在这个大的范围内,一枝独秀的是“下半身”式的色情与准色情写作,色情诗歌确实是昔日“爱情诗”的敞开。由于写作者自身原因,这类写作内容与形式上仍止于玩笑水平,与其说涉足色情的写作具有“先锋”性质,不如说这种假嬉皮伪朋克只是针对写作内容上的禁区而言。它谈不上反文化,只是反所谓“传统道德”,是荷尔蒙沸腾的青春后期的产物。这类写作使诗歌有了快感。而只有快感是不够的。


3、其它的混合型写作。


这一类的写作呈阶段性摇摆状态。从技巧、内容看,他们置身本土,并不拒绝传统,却又深受西方影响,理智领导着情感,对他们而言,诗不是强加的道义任务而是自发的一种精神乐趣,比如凌越、颜峻、北大诗群、“他们”和“橡皮(果皮)”中的极少部份和一些默默的认真的写作者。


——实际上,这三种粗略的分类也可是大众化的(通俗唱法)、传统的(民族唱法)、和介乎这两者间的先锋的(美声唱法)。而现在,主题明确、指向单一、节春单调、情绪化明显的写作除了作为诗歌普及教材还能有多大价值?“70后”的写作者中当然也有人发现了这个症结:“基于对虚无的极端厌恶,我反对任何意义上的乌托邦写作,尤其反对神学写作和英雄主义美学。……我强调写作的实用性或实践性。”(黄金明)


“我将怀着羞怯向你诉说/春天。草地。同样羞怯的花朵/蝴蝶飞过院墙/向你诉说空气中悄悄增加的湿度//我还将向你诉说童年/长眠的鸟儿/变浅的河流已不能淹过双膝/哦,上升到树冠的乡愁//愿你乐于倾听,牙齿/轻轻咬着手指,沉迷的眼神/有细细的温暖、柔顺//我会沉迷得更深/带着你,也带着风筝,你看/有人一溜小跑就回到了昨天”(黄啸)


“有时我是记忆里不曾出现的陌生人/有时我无缘无故地想念自己……我所知的事物越多/听说过我的人也越来越少……”“……别问我能带走什么/别问我带走的属一谁//我是一小部份一小部份地离去/先是阴影,骄傲,然后是船和梦境//最后是我的上唇和下唇/它们仍坚守着相爱的方式:缄默……”(芷泠)


——这些字句像是在秋天黄昏的某个无声的角落缓缓滑出心房,它“情”到深处,语言得心应手;它是经历,也是经验;它安静,也冷静;是爱,也是恨;它提炼得如此随意而干净,节奏如此简单而又动人;也就是说,其实,从文本看,几乎可以这样讲,“每一类”好的诗人、“每一个”好的文本,无一不包括综合了可能的既有写作观念和方式,从技艺讲,诗也许才真正更“诗”了!从自身讲,这也许是因为“人”太复杂了,而今天,恰好处于“复杂”时空的年轻的写作者才真正地也是“碰巧”地发现了这种“复杂”!


这种“复合式抒情写作”的重要特征是:搅拌。它以抒情为主线,语言至上,现时与现实支撑的文化关怀,审美与批判并重推进的潜在的乌托邦情绪,技巧完好,当作为文本的它应是立体的、复调的、多维的,可以分别应对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眼睛。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叙事与否、口语与否,上半身或下半身,多是方法和倾向问题,情绪与感觉无处不在,最后的指向也是同一个目的,因而根本的问题其实是语言。所以不妨认为,这方面仍是六零后站在前面,所谓七零后中的绝大部份写作在时间面前都是无效的,是半成品。


不只是“70后”——今天,同被数字联通,同居地球村庄,我们的思和想要想更一步,相互间拉开差距,多么困难,因此不难看见,和“60后”诗人所面临的一样,“70后”诗人在诗歌上的努力,多以诗歌技艺为止。这也是观念口号林立的缘起之一。所以,整个地看,由于形式与内容的不和谐,所谓“70后”的文本绝大部份是平淡甚至平庸的。他们最大的“贡献”是,使诗歌园地不至于空白,作为这一时期的并不成功的实验者,实践者,他们对前产生压力,促进自觉的有才情的坚持着的少数“60后”更上层楼;对后则对就要勃起的“80后”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我们将会看到这个作用。 


四、小结


作为现象的“70后”的一哄出场,实际也是对今天我们的诗歌理论建设的一个提醒。一方面,的确像部分70后诗人所指出的,对于“70后”“有些诗评家处于观望的状态,有些诗评家以剖析以往的诗歌流派的方法来批判,似乎已与时代相脱节,一些陈旧的概念和规矩一直禁锢着批 判者的头脑。70后诗歌缺乏与创造紧密关联的批判”,这一方面也同时反映另一方面,评论的无从下手和虚晃一枪。而一位评论者曾在《边缘的呐喊》里说道:“70后是一个较为单纯的概念,时间是它的依据,因此在诗人群体的划分中比较容易,但另一方面则比较麻烦,70后既然不是一个诗歌美学的概念,就很难对其进行美学指认”,他认为原因是:社会空间上,“70后”所处的是一个集体失聪的时代,其次是诗人自身资源匮缺,导致没有产生纪念碑式的重要诗人和作品;因此“七零后只能是任重道远!”


对于“70后”本身而言,一代人的价值,应由上一代和下一代共同评判才有效。诗歌毕竟不是应时的商品,虽然经过数年的经营,一部份“70后”诗人努力烹制的盛宴看似热汽腾腾,实则只是势,是时势,也是自我造势。可以狂热,可以自擂,但须清醒,中国的诗歌,在第三代之后,由于综合的因素,一直在下滑,在衰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70后”时期(上世纪末至今)总体看实际上只是一个平面化的过渡期,一个怀孕期。这也许不全怪我们,但肯定是我们也是诗歌的不幸。我们接着前人继续,我们可能无功而退,但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我们填补了岁月的空白,使后来者的继续能更好更快,我们只是默默付出的一代,是拾垃圾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场虚妄的宴席已近尾声,即使不是丧钟,警钟也已经响起!当然也有可能是,晨钟!结束,是进入更为成熟阶段的开始,是另一场盛宴的开始,是从少年到青年,从而立到不惑,是知识的、智慧的,是实现“创造、艺术、真实、自由、思想和美的文学创作,以及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深刻美好、触动我们心灵的文学理想的追求”(陈卫)!当酒气血气和热气冷却,“70后”方阵将自行散去,群体将被过滤,个体也许突现,拭目以待,可以相信他们中的一部份将成为热风过后的真正脊梁! 

(2004年) 


   



链结    

文盲这名称太好了·色盲决不学绘画,文盲常谈文学

从诗人相轻到诗歌的地位

被劫持的私生活·爱情,婚姻与性

克尔凯郭尔·女性的魅力无穷无尽

他们中的他们·四川70后代表诗人选粹
70后诗考⑥|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70后诗考⑦|镌刻诗歌的纪念碑:陕西70后诗人写作

70后诗考④|我上了床,他们拿起了手枪

70后诗考③|70后诗歌的重量

70后诗考⑤|论70后诗歌的现代性特征

70后诗考②|论七十后诗人及其写作策略

70后诗考①|一代人,更是一个人

70后女诗人小像·诗歌是种毒品

他们·说出·七零后诗歌圆桌

他们·和解·七零后诗歌圆桌

谁在神话张枣?

图影:器官般,与生或与身俱在的手机

图影·每一张床都已被诅咒

图影·空间别扭,行为艺术

图影·街道

图影·所谓爱情…在床边,门边,在窗边,夜晚

图影·张洹行为或观念艺术
图影·情色之书,缪斯之灵

图影·魔都的烟火,上海的褶皱

图影·我有喜欢的人了·在某个城市的某处

身体地图·器官想象·诗意表达


 •   • 

诗歌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