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研习 |十七年“红色经典”考研宝典,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导引
上一年文研青年推出的“百年新诗”专题研习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梳理了新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诗人及其作品,既为考研的复习点明了重点,也以专题研讨的形式更加深入了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收到了一致好评。2020年新上线的“古代戏曲及小说”专题研习活动也在文研青年会员群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文研青年将陆续在公众号上推出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专题研习,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不管是短篇小说的秀丽,还是长篇小说的厚重,都以不同于诗歌、散文与戏剧的独特样式与审美向度,吸引着众多的文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同样,小说也一向是中文考研中的“重镇”之地。从作为中国古代小说雏形的魏晋笔记,到日渐成熟的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世情小说,直至吸收了古今中外之营养的近代、现代、当代小说,无一不是考察重点。如果说”诗歌古国“的称号已经暗示了古代文学史的考察重点,那么现当代文学史部分的半壁江山则毫无疑问由小说占据。
本篇推文将聚焦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长篇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研读重点,带领大家走进十七年的红色经典。
在“十七年”文学中,描绘现代革命历史风云的小说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真切记录了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革命人民求解放的光辉斗争历程,不少作品至今仍享有盛名。其中,尤其又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文学成就之高峰,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三红”指的是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及梁斌的《红旗谱》;“一创”则指柳青的《创业史》;“青山保林”分别指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曲波的《林海雪原》,无论是贯穿于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旋律,还是作家们对于史诗性、民族气派、个性风格的自觉追求,都让这些“红色经典”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像《红日》、《红岩》、《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这些作品,都是作家亲身经历的文学写照,更加具备动人的情感力量。
《保卫延安》
17年英雄史诗型的战争小说奠基于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这部发表于1954年的长篇战争小说,不仅成为17年战争小说的重要模板,也成为17年战争小说的经典范式。
小说以陕北战场为背景,通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的战斗,表现各种类型战争的特点,以一个连队的军事活动为主线,从其撤出延安到返回延安半年的战斗生活,展示延安保卫战的历程。
史诗性的追求
延安保卫战是在毛泽东的统帅下, 由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亲自指挥进行的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役, 题材本身就已具备了宏大的气势和不凡的规模。
为使《保卫延安》具有史诗的品格,杜鹏程“瞩目于西北战场、瞩目于全国各战场,以至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周大勇的成长历程为中心,围绕他所在的连队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斗生活作纵向展开,以李振德老人一家在战争中的遭际和与人民军队的血肉联系及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终归失败的过程作横向拓展,突出“史”味;以对事物本质正确、深入的理解和对战斗主体充满激情的叙述作深度开掘,见出“诗”情 。
人物塑造
《保卫延安》主要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人物从惨烈战争、残酷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英雄主义典型塑造原则。
革命英雄主义是《保卫延安》的思想基调。小说以周大勇及其连队的活动为全书结构中心,塑造了从战士,连、营旅、纵队各级指挥员,直至彭德怀的英雄群像。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在周大勇的身上得到了最突出最集中的体现。
在具体的典型环境中用典型情节强烈集中地刻画典型性格,是《保卫延安》中最常用的人物塑造方法。作为全书最着力刻画的人物,周大勇就是从一系列尖锐突出的情节刻画中表现出自己的典型性格的。从作品的开端过黄河起,到高潮的沙加店战役和结局的向延安大进军,周大勇始终处于战斗的最前线,始终置身于以少对多的连续战斗中。一个比一个更紧张的矛盾冲突,一个比一个更艰难的任务,一个比一个更严重的生死考验,使他的性格得到了突出展示。
《红旗谱》
以“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的革命斗争为背景,通过滹沱河畔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斗争,即“朱老巩大闹柳树林”“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学潮”等主要事件,集中描绘了当时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及革命运动的历史场景。
史诗性的追求
《红旗谱》充满着冀中平原浓厚的地方色彩,洋溢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传统精神,风格雄浑,语言亲切朴实,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凸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称得上是一部反映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北方农民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作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在我国整个民主革命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绘制了冀中人民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长幅画卷。既有冀中人民血泪的生活史和光荣的阶级斗争史,又能从他们“反割头税斗争”、“保二师学潮斗争”和“高蠡起义”的英雄业绩中看到一代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砸碎奴隶的枷锁后迅速地觉醒。
《红旗谱》正因为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农民由个人自发的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展现了这些反抗的农民由古典的英雄到现代革命战士的成长和转变过程,而具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和较高的思想深度,在艺术上也具有一种“史诗”的气魄和规模。
同时,《红旗谱》还展示出了对传统文学的借鉴。对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上,注意表现北方农村的风俗习惯。在艺术手法上,注意情节的连贯性,侧重用人物的行为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而较少抽象的叙述静态的描写和内心分析;注意粗线条的勾勒和工笔白描相结合,故事的讲述与人物的刻画相结合。在语言运用上,注意对北方农民语言的提炼加工,使之带有地方色彩,又不过分方言土语化。
人物塑造
《红旗谱》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成功塑造了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在注意挖掘人物性格的民族积淀,又带上时代的色彩。
作者把这个人物放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一民族土壤中,放到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阶级斗争的广阔背景下,描绘其性格的发展和成长。十几岁时目睹父辈自发反抗惨遭失败的小虎子,怀着深仇大恨离乡。二十五年的飘泊生涯造就了他比其父更深沉、更老练的性格。严酷的现实与党的启发教育使朱老忠认识到冯兰池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反动政权作靠山,而穷人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力量。于是他便自觉地、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共产党指引的革命道路,从一个草莽英雄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
严志和是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普良朴实,还有逆来顺受的软弱,然而反动统治和地主的剥削逼得他家破人亡,连最低条件的温饱生活也难以满足。受压迫的地位和苦难的生活也必然使严志和身上进发出反抗的火花,在动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在党的教育和朱老忠的帮助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严志和的遭遇鲜明地概括了广大破产农民的历史道路,他性格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局限性和受压迫地位所产生的反抗性格错综复杂的交织。
朱老忠、严志和是农村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革命农民的典型。这两个形象的对照地表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林海雪原》
1946年冬天,牡丹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被我解放军打垮后,残存的敌人不甘心失败,藏匿于深山老林,对人民群众和新生的政权进行凶残的报复,制造数起大血案,为了有效打击敌人,我军派出了一支由团参谋长少剑波、侦查英雄杨子荣等三十多人组成的小分队,深入奶头山侦查作战。小说以这支智勇精悍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为主,描写了一场特殊军队所进行的特殊战斗。
小说利用民族文学的传奇因素表现战争,属革命传奇类小说,在艺术上倾向于中国古代的通俗小说,叙述和描写多采用传统手法,尤其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技巧。
传奇性
《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所领导的小分队就是一个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英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孤胆英雄假扮匪徒深入虎穴,雪地追踪深夜埋伏侦察河神庙,跨谷飞涧、攀壁跳岩、打马滑雪,追歼顽敌。剿匪小分队们如天兵天将,异常神勇,个个身怀绝技,神机妙算,出神入化,非常人所能比肩。他们在险象环生,奇境迭出的故事中,上演了一场又一场传奇。
加之小说叙事描写常用的夸张笔法,和林海雪原的迷人景色、神话传说,以及少剑波与白茹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正反两方强烈对比,都为小说增添了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小说仍然也留意到英雄人物的平凡之处,写出了英雄性格中的人情味,有一定细腻的情感与心理表现,使得这部革命战争的传奇增添了许多生活的平实感和人情味。
民族性
小说在许多方面都刻意向中国传统古典小说学习。故事性强,常有巧合,场面热闹,善恶美丑鲜明,人物性格单一,这些特点里都可以看到传统小说的影子。
这支 36 个人的小分队打下了一山又一山的这种故事结构上的单线发展, 步步推进, 类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破了一关又一关;结构上, 长篇中包含可以独立的中篇, 大圆圈套中圆圈, 中圆圈套小圆圈, 类似《水浒传》。
在人物塑造上,《林海雪原》明显受《三国演义》“五虎将”模式与《水浒》108条好汉模式影响,以“忠诚、勇毅、胆识、粗犷、朴实耐劳”五种性格构成主要英雄人物的基本模式,又同好汉模式一样,各怀绝技,各俱个性。《林海雪原》在人物描写上重视人物行动语言而轻心理活动描写,同样也是中国古典传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描写自然环境的多姿多彩、可爱与恐怖,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 以及引用与景物有密切联系的优美民间传说等方面, 也类似于《西游记》。
传统小说中常见的复仇模式,在《林海雪原》的开场就得到了重现。小说开篇就被浓烈的“复仇”情绪所笼罩: 土匪洗劫了衫岗站, 残忍地杀害了包括少剑波姐姐在内的数十人,在这一背景下家仇迅速上升为阶级仇。围绕这一仇恨而展开的“复仇”的故事, 自然地成为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另一常见的英雄美人模式,在《林海雪原》中也有回音:英俊精干、智勇双全的少剑波身边,就有一位年轻美丽、温柔多情的卫生员白茹。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十七年文学”中一部不得不提的长篇小说,它是用女性之笔书写的女性解放的完美之路,和以往男性作家以启蒙姿态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寻不同,这是一部女性自己的自我总结,同时也是一部革命成长叙事小说。
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青春之歌》正面描绘了北平的爱国主义运动,记录了林道静等一批有着不同追求和不同命运的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小说的中心集中于林道静的人生之路,通过这一个有着丰富性格内涵的女青年,揭示了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共同特点。
小说带有明显“自叙传”的色彩,既是写“革命历史”,又是写知识分子“成长”的长篇,通过林道静表现一个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林道静的成长之路
对封建家庭、封建伦理道德超越——对旧我超越——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①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出走到九•一八事变阶段——林道静的成长起点,从个性解放开始。
②从除夕茶话会到林道静第二次被捕,是林道静成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小说的主干,叙述林道静成长道路上的转折、发展。
③从出狱到一二•九运动(小说结束),林道静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一阶段江华替代了卢嘉川的位置,培养了林道静的革命性格。
从反抗封建家庭、要求个性解放到谋求民族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从对劳动人民同情到为劳苦大众奋斗;从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而这正是“五四”以后,特别是30年代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 “林道静”走完了五四文学中女性没有走完的道路,完成了把个性解放的追求纳入民族历史命运道路的历程。
爱情与政治的双重主题
浅层义:爱情小说
“革命+恋爱”一向是革命文学中重要主题之一,《青春之歌》也可以说是革命时代的爱情故事。从余永泽到卢嘉川、江华,林道静的爱情也从幼稚肤浅逐渐走向了成熟,小说对于林道静爱情生活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女性对于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从表层意义上来看,《青春之歌》可简化为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隐喻义:政治小说,民族、国家的成长历程。
《青春之歌》也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资知识分子,通过改造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指出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追求、痛苦、改造和考验,才有出路,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对林道静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个男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思想和“主义”:
余永泽——骑士英雄,拯救了林道静的肉体生命,唤醒了林道静生命中爱与美的意识,人性、人道主义;
卢嘉川——革命知识分子,精神英雄,是林道静革命的启蒙者,阶级意识(斗争),精神的拯救;
江华——工人阶级,革命英雄。林道静的并肩战斗者,在卢嘉川精神拯救的基础上唤醒了林道静的斗争意识和女性意识。
从这一深层的隐喻意义中可以认为,《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国家的成长过程,林道静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在中国现代史上,充满着人道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基本的冲突。最后,卢嘉川、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
被压抑的女性话语
在整个成长、改造的过程中,林道静是被动的,始终处于被爱、被改造的地位。三个男性有着不同的改造话语,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造就一个属于自己的林道静,要在精神上占有她。
她的成长过程是在被三个男性的拯救、唤醒、肯定中完成的,她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在每个阶段都是通过男人来界定、建构和阐释的。
《创业史》
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各阶级和各阶层人物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农村阶级关系及各阶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新排列、新组合,完整地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特别是他们对待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私有制所持的立场和感情的飞跃。
史诗性追求
柳青曾明确表达过自己创作《创业史》的意图:“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农村的各阶级人民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
出于这样的创作动力,《创业史》的史诗特点也是相当明显的。首先,小说正文开始之前的 “题叙”就将艺术的笔触伸向历史的纵深处,通过回溯梁三老汉在建国前的个人奋斗历史以及他破灭的创业梦,揭示了农民阶级艰难创业的漫长历程。《题叙》叙述了梁三老汉一家三代在旧社会满含血泪的创业史。梁家祖孙三代的创业史, 也就是整个中国贫苦农民的创业史。《题叙》将叙事延伸向历史的深处,使《创业史》所描写的当代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农民的历史联接起来,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结尾处,小说又将目光引向了对合作化运动下一个阶段的展望。由开头的“题叙”和“正文”之后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出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创业道路的不同结果,在历史时间、现在时间与未来时间的范畴中展示出小说的史诗特性。
其次,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小村庄与更宏阔的外面世界联系起来,以小见大,昭示村庄的发展变化与整个社会的深刻联系,强化村庄在社会时代中的代表性意义,借此显示出小说宏远的主题意图。
最后,小说主要采用了俯视的全景式叙述,叙述者经常跳出故事发展之外,站出来对人物行为或思想作评点和指导式的评论。这种居高临下,掌控全局的叙述方式加强了作品的理性色彩,也增添了其史诗效果。
人物塑造
在刻画人物时,小说十分重视心理描写,重视人物心理活动和心理历程的揭示,对农民的心理把握得比较有分寸。这在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人物的刻画中都有较充分的体现。人物心理空间的开拓,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塑造。这在五六十年代的小说中,尤其是当时农村题材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
梁生宝,是小说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人物,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他思想性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业者的本质所在。小说就紧紧围绕这一性格核心,对人物进行了多侧面的刻画,有理想化的色彩。
这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生产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既着力刻划了作为梁生宝性格核心的共产主义优秀品质:大公无私,对党无限忠诚,甘于自我牺牲;又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纯朴、善良、喜怒哀乐。
严家炎批评梁生宝形象的塑造中存在着“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 ,性格刻划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性议论多, 客观描写不足”),其实也源于作者对于理想性现代农民的寄托,以及作者政治立场与政治态度的传达。
梁三老汉则是小说塑造最为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典型。概括起来,这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背负因袭重担而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老一辈农民形象。
在他身上,体现出老一辈农民的双重性格:作为老式农民,私有制观念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他因循守旧,对合作化道路不理解;但他的阶级地位、旧社会艰难的创业经历及对新时代的印象,使他本能地在精神上与党和政府贴近。正因如此,梁三老汉的形象,概括了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真实再现了老式农民告别私有制,接受公有制所经历的艰难痛苦的思想历程,是一个真实度、典型性很高的形象。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小说对这一人物复杂微妙的性格心理把握,使得人物思想的转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山乡巨变》
小说以1955年到1956年合作化高潮背景,描写了湖南省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
作者通过细致展示出变革的浪潮是怎样波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方方面面,触及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和情感深处,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
抒情笔调
《山乡巨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政治主题,但却不是完全的政治演绎,而是与乡村文化、民间生活方式密切地联系起来,传达出强烈的民间气息。
小说通过设置游历线索形成了纪游式叙述结构。清溪乡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首先是在入乡干部郑秀梅眼前展开的,她在这里的山山岭玲中从这一家到那一家,视线所及,山乡人物风景如诗如画,农业合作化的风俗画卷逐渐展开。这样的结构设置,相对而言缓解了合作化运动中两相对立的矛盾与尖锐感,使得《山乡巨变》成为一部极具抒情色彩的风俗画卷式作品。人物、情境、故事乃至细节都具有抒情特征,叙事体现出鲜明的诗话社会生活的叙事个性,作品显然有着更富人情意味的内蕴。
小说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急切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其中对乡水墨画式的描写,对人物思想行为细腻人微的刻画,对生活细节的富有情趣的表现,形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那楠竹、茶子花,那山水人家,弥漫着迷人的气息,都写得情趣盎然。
《山乡巨变》因此也就生动地再现了乡村的劳动与休闲生活,将乡村传说、民间生活习俗融合在现实叙述之中,许多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情调,乡土气息浓郁。充满全书的艺术情趣,产生了引人人胜的艺术力量。
人物塑造
《山乡巨变》与其他合作化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以一个有鲜明的矛盾高潮的故事模式,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片段化故事构成,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它以写人物为纲,集中一定的篇幅写一两个人物,在刻画人物中叙述故事,加之作者对农民的熟悉和娴熟的技巧,因而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被正面塑造的新人们,有着自己的感情世界,并未被神话;如基层干部邓秀梅,她精明能千热情好强,善于团结干部和群众,又处处带上女性的细致和对妇女利益的偏袒。对于运动中的落后分子,作者也始终充满着善意和理解;如对犯过所谓“右倾错误”的李月辉,小说在有所讽喻的同时,又写他关心群众,沉稳求实,风趣幽默,因而“全乡的人,无论大人和小孩,男的和女的"都喜欢他。其中亭面糊写得最好。他热爱共产党,响应号召积极申请人社但又有私心,常为私利打打小算盘;他身为贫农,为翻身做主人而自豪,但又怕别人看不起,吹嘘自己也曾“起过几回水”;他去侦察坏分子龚子元的动静,却因贪杯误事。这一切表明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投影,又保留了旧社会的印痕。这种精神上的矛盾性和他特有的面糊啰嗦结合在一起,常常演出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喜剧。作家带着善意的揶揄、写出了这一人物的转变过程。
对于人物不做简单的一刀切、二元划分,而是始终以一种亲切和缓的态度去写他们的多层次性格与主要性格的转变,这是在十七年小说中极为难得的特色。
相关真题链接
1、 结合柳青的《创业史》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谈谈60-7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变化。(北京大学2001)
2、 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北京大学2002)
3、 简要概括《三里湾》、《创业史》在任务形象、语言风格、借助的文学传统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并分析其农村想象的各自特点。(北京大学2007)
4、“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名词解释。(浙江大学2016)
5、 结合分析《创业史》梁三老汉形象的典型意义。(武汉大学2002)
6、《创业史》艺术成就。(复旦大学2008)
结语
中国当代文学从十七年起始,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首先出现了一个兴盛的繁荣期,涌现出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至今仍具魅力的长篇小说佳作,这些作品同诸多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戏剧一起,都以其突出的思想艺术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册。在后革命年代里,“红色经典”回归当代文化生活,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意味着昨天的革命英雄主义没有过时,同时还显示出世俗化生活中人们对于革命往事的浪漫缅怀。
文研青年简介
文研青年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
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已经帮助数百位同学圆梦中文重点名校。2020年,文研青年将扩大全国中文专业咨询范围,2020年会员席位也已经开始预定(回复“会员”查看会员制度,回复“全程班”查看课程),欢迎大家关注。
更多中文考研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文研青年!
(文研青年客服号)
(文研青年中文名校考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