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啊,我又找到了你”:百年新诗专题研习回顾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自1917年《新青年》二卷六号刊登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至今,中国新诗踏着蹒跚的步履走过百年,以其丰富的文史景观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中,新诗是绕不开的话题;在中文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考察更占有不小比重。  


为帮助考研学生深入学习中国新诗,掌握相关考点,文研青年于2018年暑期在武汉大学文学考研会员群内开展新诗专题研习活动,并由文研青年2018年会员、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凌萱学姐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作为专题研习的一部分,文研青年邀请专人进行新诗赏读并撰稿发布。本文将对新诗专题研习成果作出总结性回顾,感谢文研青年2019年文学考研会员群专题研习主持人的细致准备与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专题研习自2018年6月底至2018年9月底,每周六晚准时进行线上讨论,历时三个月,共讨论了十五位艺术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突出的新诗诗人及他们的诗作。


在会员群专题讨论之余,文研青年微信公众号同步发表了十五期专题诗人诗作赏读,包括: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及其诗歌

精英与民间:盘峰论争下的两种写作姿态

几千里风雪的穿越:王家新的诗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及其诗歌

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及其诗歌创作

呼唤历史的“回答”:北岛及其诗歌创作

“诗歌与哲学是近邻”:郑敏及其诗艺探索

等候“黎明的通知”:艾青及其诗作

“探险的风旗”:穆旦及其现代主义诗歌

“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冯至及其诗歌

“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废名的现代诗歌

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何其芳及其诗歌

“距离”如何“组织”:卞之琳的知性诗歌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戴望舒的诗

闻一多与中国现代格律体新诗

李金发与象征主义诗歌


百年新诗,传奇未完。从李金发、徐志摩到盘峰论争、余秀华及当下诗歌热点,几代诗人通过艰难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诗歌经验,逐步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现代审美风尚。如今,诗歌走向新的世纪,面临更复杂的时代形势与发展困境,正呼唤着更多诗人与诗评者作出积极的诗歌探索、建构新的诗歌话语。

文研青年将于2019年暑期在会员群内继续开展专题研习活动,2020年的考研小伙伴,我们六月再见!希望每一位努力奋斗的19考研人都能学有所获、一圆研梦!


往期精彩回顾

保研分享|考研经验

武大考情|书目|真题

华师考情|书目|真题

阿来|贾平凹|余华|迟子建


策划 |文研青年

图片 |网   络

编辑 |Sound

审核 |青   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