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手记 | 我看到了坚韧——协作者防护物资发放笔记

李真 协作者云社工 2021-10-11



前    言

2020年的春节,不同以往,安静之下,是暗流涌动的病毒传播、全民防护行动!
虽然放假在家,但我和我的团队,却进入了另外一种更加紧张的工作状态。安静的居家环境之外,是硝烟弥漫的在线救援行动,间或插入儿子的喊叫声:“妈妈,陪我玩会儿……”
1月22日,协作者召开关于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协调会议,紧急启动农民工抗疫救援行动,快速完成来自46个困境农民工家庭的疫情期间的需求报告,报告显示,困境农民工家庭生活因为疫情而更加艰难,尤其有病人的家庭,缺少防护物资不能外出,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吃饭、看病、拿药都是问题。于是,协作者加快了对防护物资的采购募集……2月20日,口罩可以到位的消息得到确认,李涛立即召开五地协调会议,要求各地“立刻发放”,因为哪怕一个家庭早一天得到一枚口罩,都会减少一分风险。于是我们上路了。 


   


 2020年2月22日,晴,阵风2-3级。风起时,光秃秃的树枝也会随风舞动,像在召唤藏在某处的春天。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冬春交接时刻。 


物资

中午12:00左右,确定好最后一家的地址,我和李涛带上儿子一起出发,去东四协作者小院取防护物资,准备为亟需防护物资的困境农民工家庭发放口罩。


带上儿子,是因为家里就我和李涛,没有人可以照顾他。刚报名一线发放时,我有担心,也做好了把他寄存同学家的准备,但前天我们在家里讨论发放时,已上三年级的儿子提出请求:带我去吧,我不添乱,说不定还可以帮点忙啥的……因为协作者有防疫专家的指导,我自觉我们的防护工作科学严谨,同时我也别无选择,于是,一起上车吧!


2月18日,李涛接到王铮键处长的电话,他说他让朋友给从国外找到点N95口罩,给我们100个,还有点消毒湿巾,“一点心意……,你们服务的都是最困难的人,先捡最紧急的吧”,第二天,同事取回物资,我们立即结合前期困境农民工家庭访评估紧迫程度进行分配、规划。


2月初我们发出困境农民工家庭需求报告后,青岛协作者志愿者对接口罩生产商,找熟人托关系通过不同渠道寻找,最后找到500个KN95口罩,成本价给到协作者,分配到五地协作者。22日上午,其中的190个口罩到达北京协作者。


所以,今天,我们出发,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把防护物资可以给到最需要的困境农民工家庭。


很多困境农民工家庭,正在随着疫情的变化,从最初没有防护物资,没有收入也可以平安过个年的状态,演变到了没有防护物资不能出门工作,生活、治病都将无以为继的状态——希望大家捐献的爱和我们的救援物资发放,让他们可以在这无法正常去工作(很多家庭从事拾荒、短工等非正规就业)的时刻,内心是有盼头的,心里是温暖的,对未来是有希望的!


小区外,沿街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与以往不同,偶尔看到稀稀落落的行人,都戴着口罩,步履匆匆。


以往走上一个小时也不能保证到东四,今天,半个多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东四七条胡同东口。没有通行证,我们被拦到了路口。打电话给从春节就值守在小院的同事王立宏,她说,马上送出入证过来。几分钟后,立宏骑着共享单车从胡同深处过来,她戴的粉红色的儿童口罩,在众多白蓝口罩中格外显眼。

▲ 胡同口,需要持有出入证,才能进入到胡同内


拿到出入证,下车量体温、登记,我们驶入胡同,进入小院。好久不见,雪球与二狗子(协作者收养的两只小狗)一如平日上班每次见到我们那样,飞奔过来,亲昵地围着脚边转着圈,欢快地摇着尾巴迎接我们。活动室里,平时用于放学后孩子们托管学习、做手工的长条桌上,立宏分装好的物资袋一排排摆放整齐,每个袋子里,按困境家庭现在在京成人与孩子的人数,分装着口罩等物资。我们咨询了医学顾问,了解到医生也实行了防护物资管控,感染科的医生1个N95口罩要用3天,因为我们结合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物资匮乏的现实,按照1个N95支撑1周,假设疫情还需要至少3周才能解除的维持量来准备。

物资袋里,平均每个成人三个N95口罩,一家一盒消毒湿巾,外加一本我们协作者的农民工自助手册、小年历,还有两个儿童口罩——儿童口罩我们一直没有物资也购买不到,第一批发放和邮寄的43个儿童口罩,是立宏在疫情发生之初为自己的女儿准备的。她捐给协作者,说先给到最需要的孩子吧。


▲ 清点待发放物资
 

细心的立宏,不但把今天需要发放对象的名单打印好,还在每一家的物资袋上写上了名字。这为我们后面的发放,大大节省了时间,也让发放可以非常精准。


近14:00,我们清点、装好所有物资,离开东四七条胡同。出去比进来容易很多,离胡同口还有很远,我就看到戴着红袖箍的社区值守志愿者把栏杆升起来了。


驶上东四北大街,十几年来上下班必过这个路口,第一次感觉到这里交通是那样畅通,车少人稀,基本可以全速前行。


联络

感谢现在网络通讯的快速发展。


17年前的非典时期,协作者作为最先回应农民工非典紧急救援的社会组织 ,也像当年这样,把防护物资送到他们居住的社区、家庭。


那时的联络,我们主要依靠电话。发放物资的前一天晚上,把电话号码打印出来,上车后在路上用手机联络,一些打工朋友还要通过有公用电话的单位传达室或居家附近的小卖部去叫人接电话,约定见面地点。今天,最大的不同,是微信,几行字、1段语音,年轻点的家长还能给我们发定位,手机导航一搜,就为你规划好了路线。同时,我们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同事雷廷也在昨天完成了一份包含所有待发放物资的困境家庭所在位置的专属电子地图。我们只需根据导航,就可以直接前往目的地。路线的精准确规划、良好路况以及顺畅的联络,保证了这次发送的效率与精确度。

▲ 手机导航到服务对象家


然而,现实证明,也有很多农民工家庭居住在高楼掩映之下,加上社区一些路口封闭,地图上的标记点近在咫尺,但依然需要绕几个圈才能找到。


车子刚驶过张自忠路地铁站的时候,我就开始联系要发放的人家。“你们原来走过的那个路封了,到xxx的路口吧,现在村里只留了这一个口……”几轮微信文字加语音,加上电话(有些年龄大点的困境家庭老人不怎么用微信,就仍用电话联系),确定下面要对接的时间、地点等。“谢谢你们,路上慢点……”每次通话的最后,他们总是这样告诉我。


发放


我们发放的第一户,是协作者开展困境助学三年多的小楠家,在东三旗。


东三旗位于北京东北部,在昌平区天通苑以北,是当前聚集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之一。像东三旗这种外来人口居聚区,外来人口之多、社区规模之大,北京已没有几个。


▲ 为小楠家发放救援物资


小楠自出生不久,父亲因一次意外入狱,至今未出狱。母亲在她不到一岁时离家再嫁,小楠由奶奶爷爷抚养长大。奶奶爷爷现在都已近七十岁,奶奶有长年的腰疼、腿疼病,高血压,白内障,一只眼已丧失视力,另一只眼如果看手机需要把手机拿到距离眼睛不到五厘米的地方还有可能看不清;爷爷身体算好点,但也是一身老年病,没文化。所以,在北京的十几年里,靠收废品,支撑着家里四口人的生活住行——对了,小楠还有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叔叔,基本没有工作能力。


今年已读三年级的小楠开始越来越懂事。2017年我第一次见她时,还怯怯得躲在奶奶身边基本不与我说话。随着协作者服务的开展,小楠只要有时间,便开始参加我们的很多活动,如夏令营,如户外郊游等。她参加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我们的民众戏剧小组,从排练到上舞台表演,那个怯怯的小姑娘,在协作者2020年的新年谊会上,落落大方,把生活中的自己可以演到真实、动人。


给小楠奶奶的手机发语音,小楠帮着奶奶给我们发来具体地点,我们确定了邮局旁边那个通往村里的路口见面。


小楠奶奶和小楠从路边走来,两人都戴着因为佩戴时间长已经变型的一次性口罩。短暂的寒暄后,我递给他们分装好的物资袋,简单说了下口罩怎样用等,嘱咐她们注意防护,便让她们尽快回家。这是从认识她们以后,最短的一次会面了。


同时约在这个地方见面的还有另一位家长,发放完之后,我们去了东沙各庄,东沙各庄也是北京较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我们要去的小雪家,妈妈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需要长年服药,如果没有药物控制就容易大出血而不易止血导致死亡。


小雪爸爸从十几岁就在外打工,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2012年因为小雪妈妈一次大出血来到北京,因为只有北京的一家中医院开的药对小雪妈妈有效果,于是全家开始定居在北京。小雪爸爸有电工证,也可以出苦力,但因为每个月拿药需要4000元现金,他只能找当天干活当天可以结钱,甚至可以提前预支工资的短工。而受疫情影响,小雪爸爸不能外出工作,成为这一家最大的困难。访谈小雪爸爸时,我问他如果疫情要两三个月才能过去的话,怎么给小雪妈妈拿药,这位每次见面都对我们充满感激的五十多岁的河南汉子说:“还好还好,这个月没收入,就靠一起打工的朋友周转周转(借钱)也还能过……”


按约定来到东沙各庄村口时,远远看到戴红袖箍的社区工作人员在村口排成一排,一些刚返城的人员身边立着拉杆箱,等着房东来接。这种情况下李涛按奈不住,停下车后等小雪爸爸的空隙他决定下车去了解一下情况,无论我怎么提醒也不行。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照片。

▲ 等待房东来接的拉着行李箱的返城人员

昌平县城边上的小峰家,我在车上给他妈妈联系时才知道,小峰与他爸爸前几天才从老家河北回来,现在正在家自我隔离。路上我有些紧张,毕竟,我们的医生专家告诫我们发放的家庭尽量避免是从外地刚返城的,因为病毒潜伏期长,这样会有风险。但前期已联系好他们家,知道他们家亟需口罩,我们还是决定前往,要不他们也会紧张的。

▲ 前往六环外距离市中心36公里的白浮村为小峰家发放救援物资


发放完物资后,李涛从车上下来给我喷酒精消毒。这时的儿子真的帮忙,他在车里给我们拍照——一路儿子不添乱,一直乖乖地呆在车里。谢谢勇敢的儿子!


之后,天逐渐暗下来,我们前往顺义李遂镇,寻找今天发放的最后一个家庭。快达到时,天已完全黑透了,村子里路灯稀少,我们错过了唯一一条没有被封闭的路口,导航到的另一个路口被铁皮封死了。通了电话后,在我们返回的路上,看到他开着平时卖菜的三轮车向我们驶来。


按照之前的约定,李涛负责开车,我负责下车发放物资,尽可能避免两人都接触,但由于这里地处偏远,且天太黑了,李涛坚持由他下车发放。于是,在黑黢黢的路边,李涛把物资交给他——他是老魏,2003年非典时,我们的救助对象。那时的老魏,在朝阳区张万坟村租种当地人的土地种菜为生,三个孩子就在地边的菜棚里学习、成长。17年间,老魏一次次外迁,现在来到北京的东北六环外,依然租种当地人的菜地种菜卖菜。三个孩子,两个已考入大学,最小的今年高三,正在家里准备高考。


▲ 为老魏家发放物资时天已全黑


车灯下,依稀看到老魏脸上的皱纹和白发。从当年的三十多岁,到今天,17年的岁月给这个父亲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交谈中,能感觉到,无论时日如何变换,于老魏,过好当下每一天,看着孩子长大,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脚踏实地,为孩子和自己的家庭换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就是为父的本份,是他人生中亘古不变的坚守。这份坚韧与承担,就在他那满是尘霜的双眼间。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无论疫情特殊时期,还是平时日常岁月,何尝又不是如此?!

 

后记



回程的路,在路灯的时明时灭中,显得有些长而远。车里一片寂静,在后座上进入熟睡的儿子,发出弱弱的均匀的呼吸,我与李涛都没有说话,一路紧绷着的神经有了短暂的放松,疲惫感来得更快更明显。一段时间后,车驶上东六环,耳边开始充满白噪音,李涛说:“你说点什么,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犯困……”我再次拿出出发前立宏打印出的发放家庭联系表,没话找话让车内有些声响:“今天我们发放了5家,明天还有11家,立宏已装好物资的有5家,明天需要我们再分装另外的6家……”


作者注:协作者的一线防疫物资发放,是基于对发放的困境家庭疫情情况以及他们居住社区疫情情况的全面掌握,然后结合协作者防疫专家的具体指导意见,针对一线发放人员做详细培训,做好防护措施,并慎重检查之后才出发。而发放过程更需要严格遵守规范指引的要求,确保风险管理措施到位。疫情面前,每个人的健康都需要呵护!


感谢每一位协作者之友。在这个非常时期,即使人与人之间必须要保持距离,总还有生命的希望和力量迸发在我们心间。谢谢有你们!


支持协作者,

你可以加入协作者之友,成为协作者月捐人



查阅往期链接,了解更多协作者抗击疫情信息:

协作者视线 | 请听,那些重压下的深呼吸

疫情下的深呼吸|新冠肺炎疫情中困境农民工家庭需求分析报告(摘要)
疫情下的深呼吸 | 不识字的我,心里压力很大
疫情下的深呼吸 | 我担心孩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学上
协作者致打工朋友的一封信(一) | 病毒面前,我们该做什么协作者致打工朋友的一封信(二)| 疫情期间,如何面对返城务工

协作者致打工朋友的一封信(三)| 疫情面前,社会工作者为小朋友们支招

协作者致打工朋友的一封信(四)|疫情期间,如何关爱我们的孩子

协作者致打工朋友的一封信(五)| 紧急时刻,我们该如何寻求帮助





协作者云社工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协作者云社工

说明:“协作者云社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使用文中内容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