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心法 系列综述|彼岸
Coquilles Fleurs, 1929
Max Ernst (恩斯特)
远行者说
布氏心法系列是《研发客》彼岸栏目的第三个系列,共8篇文章,均由美国生物科技风险投资家布鲁斯·布斯 (Bruce Booth)博士撰写,以博文形式,介绍他自己多年来的行业观察与心得体会。布斯是著名生物科技风险投资公司阿特拉斯(Atlas)的合伙人,公司位于波士顿地区的剑桥。他和团队专精于早期的生物科技投资,并在多个项目中成功退出,获得高倍数的回报。
布斯文笔独到,有自己的博客LifesciVC,是《福布斯》专栏作者,在美国乃至全球生物科技投资领域负有盛誉。在国内也为许多医药行业同行和投资者所关注。
初看起来,布氏心法系列的主题与新药研发似乎没有直接关联,更多是关于研发投资合作架构的专业讨论。然而,过去30年,美国生物医学科技界得到的惨痛教训一再证明:在需要长期大量持续烧钱的领域,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与架构十分关键。
随着创新药物研发成本持续升高,欧美医药行业逐渐认识到,新药研发不再是一场单人马拉松,而是团队接力跑。一个生物科技公司将一个创新药物从发现做到上市商业化,然后在资本市场上再退出,这种看起来理想化的途径,对创业科学家与投资人越来越遥不可及。
布斯及其阿特拉斯风投公司针对新药研发周期长、退出机制有限的挑战,设计了灵活的,以项目资产为核心的交易结构。本系列有多篇文章阐述以项目资产为中心的虚拟研发公司,体现出美国生物医药风险投资者慎密的思维方式,角度十分独特。在阿特拉斯所投资的创业公司中,有许多该类型的成功案例,所以他现身说法心得体会,富有说服力。
本系列文章的配图选自德裔法国画家、雕刻家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的作品。他是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灵魂人物。他以极端多变的风格和技法称著于世。他尝试过拓印技法,用画纸和画布在带有各种纹样的物体上用色笔或滚筒按压磨擦。他认为,这能够将创作者的主动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的配图是恩斯特采用拓印技法画成。
恩斯特在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技法,风格,和表现手法。相比之下,布斯极其冷静,理性和持之以恒。他文如其人,强调以数据为决策基础,并且能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维度来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用恩斯特的画作搭配布斯博士的文章,算是混搭对照吧。
美国的明星投资人中,不乏思想深邃又文笔流畅的大家。从世界首富巴菲特到硅谷著名早期风险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他们的文章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布斯的博文篇幅长,数据多,尺度宏观,对了解生物科技投资的前沿观点和案例十分有益。相信阅读了本系列的读者,能感受到全球顶尖生物医药风险投资人的思路与视野,也希望对中国有志于在全球生物科技领域一展身手的投资人有所借鉴。
本系列文章之间有关联,但不必严格按顺序阅读。其中,第四和第五篇文章是来自同一篇长文章的不同章节,适合连读。第六和第七篇文章也是如此。
点击题目阅读彼岸|布氏心法系列文章
前瞻:技术投资的机会潜力
点击题目阅读彼岸|系列综述
药物发现方法学的演进
首创新药与最佳跟进式新药的商业价值与研发风险
彼岸系列文章都收录在研发客内刊
欢迎读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