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口径不改趋势,信用拐点尚需等待——9月金融数据点评

熊园观察 2019-10-17

事件:9月新增信贷1.38万亿,预期1.27万亿,前值1.28万亿; 9月新增社融2.21万亿,预期 1.55万亿,前值1.52万亿;9月M2同比8.3%,预期8.3%,前值8.2%;M1同比4.0%,预期3.9%,前值3.9%。

核心结论:

1、总体看,新增信贷延续高增但贷款质量仍差,调整口径但不改社融放缓趋势,M1、M2小幅回升但剪刀差持续告负。一句话,2.2万亿的社融只是“虚火”,货币传导机制仍然不畅。

  • 新增信贷环比同比均多增,票据融资和企业短贷是主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则继续下降;居民短贷持续回升,应还是变相流向了房地产;

  • 央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纳入社融统计范畴,但新老口径社融存量增速均延续了放缓趋势;分结构看,表内贷款仍为社融主力,表外融资持续萎缩,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时隔3个月再度环比负增;

  • M1续创近3年低位,M2增速回升主因是居民存款大增;M1-M2剪刀差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为负,且缺口维持高位。

2、继续提示预判信用拐点的三个维度,并稍微修正此前“拐点将至”的预判为“拐点尚需等待”:我们预计,年内“紧信用”难以全面转为“宽信用”,也即:社融虽有望逐步修复,但只是降幅收窄、存量增速很难明显回升。

  • 维度1:跟踪城投平台、城商行、大企业等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标志性事件。城投平台打破刚兑的可能性下降,后续大概率只会零星地发生几起,或者说叫“定点爆破”;需警惕的是,三季度企业债券违约的数量和金额均显著高于二季度,表明破刚兑仍是信用风险改善的硬约束。

  • 维度2:跟踪M1-M2剪刀差向零靠拢甚至转正。经验规律看,负的剪刀差还将至少延续数月(过往最短为10个月,当前已连续8个月为负)。

  • 维度3:跟踪企业债信用利差。当前企业利差收窄更多源于“宽货币”带来流动性溢价下降,机构风险偏好并未得到切实提升。

3、维持此前判断,我国政策已全面转向为稳增长、稳就业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预计,接下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相继出台,包括:

  • 今年底明年初可能再降准,也不排除明年会降息;

  • 减税已经在路上,预计最快10月份;

  • 促消费细则未来1-2月有望陆续公布;

  • 基建补短板进入第二阶段,将从中西部和农村扩散至东部沿海地区;

  • 房地产结构性、差异化放松仍是当局的可选项,预计最快明年上半年;

  • 民营经济破局可期,后续大概率会有相关的更高级别文件或会议。

风险提示:经济失速下滑;监管力度超预期。

正文如下:


一、信贷高增但质量仍差,改口径仍难改社融放缓趋势,M1-M2剪刀差连续8个月告负

(一)新增信贷强于季节性走高,企业短贷和票据是主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弱

9月新增信贷1.38万亿,高于预期值(1.27万亿)及前值(1.28万亿),环比多增1000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再创近5年同期新高,但贷款质量仍旧较差,票据融资延续高增,企业短期贷款环比回升。

 

分结构看,9月居民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195亿至7544亿,其中:短贷同比多增597亿,增幅较上月扩大,应还是变相流向了房地产;中长期新增贷款延续同比负增长趋势,较去年同期减少477亿,指向地产销售仍旧受到一定的压制。往后看,受棚改货币化收紧、地产政策管控仍未放松等压制,居民中长贷增速预计继续放缓。

 

9月企业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2137亿至6772亿:中长期贷款3800亿(环比多增375亿、同比少增1229亿);企业短期贷款1098亿(环比多增2846亿、同比多增1619亿),连续两个月负增之后首次反弹;9月票据融资环比虽减少2356亿元,,不过同比增加1764亿元,仍是信贷高增的主支撑(5-9月分别为1447亿、2947亿、2388亿、4099亿、1743亿)。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冲量成为新增信贷高增的主因,大概率指向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事实,企业融资意愿仍较弱。

 

综合看,9月新增信贷虽继续保持高增长,但连续5个月的“票据融资高增,企业中长贷萎缩”趋势并未得以扭转,贷款质量仍然较差。9月企业短贷的回升有助于企业在经济下行中维持现金流稳定,但总体看当前银行风险偏好仍较低,缺乏可授信的合意项目仍是制约信贷投放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尚不通畅。



(二)社融延续下行态势,表外持续萎缩,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时隔三个月再转降 


央行9月拓展了社融统计范围,但不改社融下降趋势。由于今年8月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因此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以央行统计口径看,9月纳入统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为7389亿元,占新口径新增社融的34%,是本月新增社融的主贡献。需注意的是,7月和9月央行两度调整社融口径,但均未扭转社融存量增速的放缓趋势。


  • 新口径下9月新增社融2.21万亿,同比少增397亿(5-8月同比变化分别为-3678亿、-6271亿、-2822亿、1772亿、-397亿);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0.6%,较前期下滑0.2个百分点,连降11个月。

  • 若仅剔除新增专项债的影响,9月新增社融1.47万亿,同比少增5269亿,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9.7%,较前期回落0.4个百分点。

  • 若剔除“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和“地方政府专项债”,9月新增社融1.22万亿,同比少增6176亿,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9%,较前期回落0.5个百分点。



从社融结构来看,9月表内贷款仍为社融主力,表外融资持续萎缩,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下降。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环比多增1214万亿,同比多增2469万亿元。但由前述分析可知,9月新增信贷质量并不高,主要依靠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表明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意愿疲弱态势仍未缓解。表外融资继连续2个月缩量收窄之后小幅走阔,9月新增表外融资-2891亿,环比少增217亿,同比大幅少增6817亿。往后看,在政策“呵护”下,表外融资规模下行趋势有望放缓。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在连续三个月回升之后,由于9月债券发行利率走高,规模再度缩水(5-9月分别为-412亿、1337亿、2185亿、3376亿、142亿),成为拖累本月社融增速的因素之一。

 

总体看,当前整体信用仍然偏紧。在货币相对宽松的背景下,信贷增速好于社融也反映了货币传导机制的不畅通,说明当前亟待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钱真正流向民企、小微、“三农”等领域,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



(三)M1增速续创3年低位,M2增速小幅回升,M1-M2剪刀差连续8个月为负


9月M2同比增长8.3%,高于前值(8.2%),符合预期(8.3%),主要是居民存款大幅增加,具体看: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多增2944亿至13269亿;企业存款同比少增324亿至3104亿;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少增823亿至-9498亿;季末财政存款季节性减少,9月同比多增499亿至-3473,环比则大幅少增4323亿。其中,9月地方债发行较8月增加1474亿元,是财政存款上升的主支撑,不过这一放量被财政集中支出所抵消。换言之,与上月相比,财政存款上升对M2的拖累幅度有所缓解。此外,8月M1同比增速较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4.0%,继续处于3年来低位。

 

M1-M2剪刀差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为负,且缺口维持高位(2-9月剪刀差分别为-0.3%、-1.1%、-1.1%、-2.3%、-1.4%、-3.4%、-4.3%、-4.3%)。在银行票据融资高企,企业短融发行加快的背景下,M1、M2均趋于下行,且M1下降速度更快,反映的仍是经济活力衰减、投资需求下滑。



二、继续提示预判信用拐点的三个维度:信用仍紧,拐点尚需等待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持续提示了预判信用拐点的三个维度:一是跟踪城投平台、城商行、大企业等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标志性事件;二是跟踪M1-M2剪刀差向零靠拢直至转正;三是跟踪企业债利差走势。目前看,这三个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均未出现明确信号,意味着紧信用转为宽信用的拐点尚需等待。由此我们预计,年内“紧信用”难以全面转为“宽信用”,也即:社融虽然有望逐步修复,但只是降幅收窄、存量增速仍很难明显回升。需要指出的是,上个月点评报告我们曾预判“拐点不远”,应该说,我们当时还是对宽货币传导至宽信用偏乐观了点(主要是因为看到了货币实打实在放松,加之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也确实放缓了),我们最新的判断“拐点尚需等待”其实是稍稍修正了此前观点。


  • 维度1:跟踪城投平台、城商行、大企业等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标志性事件。基于3个区县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的会议精神,化解隐性债务的期限应被拉长至5-10年,再结合7.23国常会和7.31政治局会议精神,我们预计,城投平台打破刚兑的可能性明显下降,后续大概率只会零星地发生几起,或者说叫“定点爆破”。然而,三季度企业债券违约的数量和金额均显著高于二季度,表明破刚兑仍是信用风险改善的硬约束。

  • 维度2:跟踪M1-M2剪刀差向零靠拢甚至转正。经验规律看,负的剪刀差还将至少延续数月(过往最短为10个月,当前已连续8个月为负)。

  • 维度3:跟踪企业债信用利差。当前企业利差收窄更多源于“宽货币”带来流动性溢价下降、而非信用溢价收缩(图表6),换言之,机构风险偏好并未得到切实提升。


维持此前判断,我国政策已全面转向为稳增长、稳就业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预计,接下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相继出台,包括:

  • 今年底明年初可能再降准,也不排除明年会降息;

  • 减税已经在路上,预计最快10月份;

  • 促消费细则未来1-2月有望陆续公布;

  • 基建补短板进入第二阶段,将从中西部和农村扩散至东部沿海地区;

  • 房地产结构性、差异化放松仍是当局的可选项,预计最快明年上半年;

  • 民营经济破局可期,后续大概率会有相关的更高级别文件或会议。



风险提示:经济失速下滑;监管力度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18511580215);何宁,国盛宏观助理研究员;王梅郦,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国盛宏观熊园团队,化解隐性债务期限被拉长,信用拐点将至,2018.9.13

[2]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三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最坏的时候未到、但已不远2018.8.14

[3]国盛宏观熊园团队,再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2018.7.15

[4]国盛宏观熊园团队,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跟踪维度,2018.6.13

[5]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以稳为主,政策正式放松—逐字逐句解读7.31政治局会议,2018.8.1

[6]熊园.下半年经济工作以稳为主,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8.1

[7]熊园.高质量发展不靠“大水漫灌”,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7.25


具体分析详见2018年10月18日发布的《宏观点评:改口径不改趋势,信用拐点尚需等待——9月金融数据点评》

分析师熊园 分析师执业编号S06805180500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