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以美元计,2020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9.9%,预期9.0%,前值9.5%;进口同比13.2%,预期0.1%,前值-2.1%;贸易顺差370.0亿美元,预期600亿美元,前值589.3亿美元。核心结论:年底前出口增速有望保持高位,但难有明显提升;伴随外需回暖,叠加基数低,2021年出口增速大概率进一步走高。
1、8月出口增速继续抬升,医疗物资仍是主要支撑项、但拉动率下降。9月出口增速继续抬升,外需回暖叠加低基数是主要支撑,防疫物资出口的贡献继续下滑。以美元计,9月出口同比增速为9.9%,高于预期值9.0%和前值9.5%,为连续第四个月抬升。外需回暖和低基数是主因,具体来看:>外需回暖:防疫物资方面,9月纺织品、医疗器械出口增速分别由8月的47.0%、38.9%下降至34.7%、30.9%,对总出口的贡献进一步下滑;但机电产品、服装的出口增速与上月持平,家具、玩具、灯具等传统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明显提升。与之相对地,9月全球制造业PMI由8月的51.8%提升至52.3%,显示外需进一步回暖。
>低基数:9月出口同比的基数为-3.2%,低于8月的基数-1.0%,低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月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2、9月进口增速超预期大升,得益于内需改善、人民币升值和低基数。以美元计,9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3.2%,大幅高于预期值0.1%和前值-2.1%。进口大幅抬升主要缘于内需改善、人民币升值和低基数,具体来看:>内需改善: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5%,高于8月的51.0%,连续7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同时,社零增速已连续6个月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并在8月仍处在高位,均显示内需在持续改善。此外,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重叠,相关进口需求也集中到了9月。>人民币升值:9月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均值为6.81,环比升值1.7%,同比升值4.3%;自5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升值超过6%,对进口形成了有效拉动。>低基数:9月进口同比的基数为-8.2%,低于8月的基数-5.5%,低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月进口增速形成支撑。
3、往后看,四季度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但难有明显提升;鉴于外需回暖和基数低,2021年出口增速大概率进一步走高。此外,近期美欧疫情再次反弹,可能成为出口超预期的因素。
>年底之前:外需回暖将带动传统商品需求继续回升,但防疫物资对总出口的贡献仍趋减弱。同时考虑到10月和11月的出口基数较低,12月基数明显提高,我们判断10月和11月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但难有明显提升,12月出口增速大概率小幅下降。
>展望明年:外需是出口的变量,数据上表现为OECD综合领先指标与中国出口增速高度正相关。截至9月,OECD综合领先指标已连续5个月回升,但仍大幅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未来2-3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大方向比较明确,外需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同时叠加今年出口基数较低,2021年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
>关注美欧疫情反弹:在报告《海外第二波疫情来袭,对出口影响几何?》我们曾指出,3-5月出口表现大超预期,主要原因是医疗物资出口大幅增长。近期美国和欧洲疫情再次反弹,叠加疫苗迟迟没有推出,对医疗物资的需求可能再度增加。虽然海外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但由于中国生产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在全球市场占有40%左右的份额,中国医疗物资出口增速有望止跌甚至反弹,并可能带动总出口表现继续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研究员;何宁,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2]出口连续3个月强韧性,未来怎么走?,2020-7-15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0年10月13日发布的报告《年底前出口有望保持高位,明年呢?》,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