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鹏:人工智能,从“工具”到“伙伴”
人工智能,从“工具”到“伙伴”
——访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光明日报》记者 王海磬
【人才访谈】
10分钟能做什么?看一段手机新闻,还是喝一杯咖啡?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机器人,却用10分钟时间为一名60岁的女性患者诊断出了很难判断的白血病类型,并提出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见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以沃森机器人为例,阐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阿尔法狗的出现带动了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但人工智能的展现形式,不仅仅限于深度神经算法,也不仅仅是下棋或者智能推荐,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垂直领域的纵深,必须要能直接服务于大众。”
“人工智能在安保、公交、金融等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谁的人工智能可以在非常窄的纵深领域充分发展,能解决应用中的具体问题,谁就会变成这一轮人工智能变革的领跑者。”刘若鹏说,“相对于喧嚣的言论,如何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大众,让人工智能对每个人都触手可及,显得更为重要。”
刘若鹏认为,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最大变革不是算法到底有多复杂,也不是人工智能能否跟人一样,关键在于机器和人之间的关系,“机器从原来人类的‘工具’变成人类的‘伙伴’。而这种变革,会对整个社会层面上三个维度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产生根本性冲击。”
首先是时间维度,人工智能可以节约人类直接劳动或者直接利用机器劳动的海量时间。以沃森机器人为例,其在10分钟里所做的诊断,凝聚着全美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医生的诊断经验。再如未来战争中,智能作战系统及辅助作战系统的准确率和反应已经是人类的50倍,曾经有美国高校研究者,通过人工智能用第三代战斗机打败了第四代战斗机。人工智能对相关领域进行变革与改造的速度和时间,比前几次工业革命要快得多。
其次是空间维度,人工智能可以让人对空间的感知、理解、影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小到对空气的分子、水的分子、微量元素等化学元素进行更精细化的区分、识别、控制;大到对城市空间、地球结构、临近空间甚至外太空的认识与理解。
第三是社会维度。现在的社会治理、公共治理、公共安全、交通出行、工业制造、仓储物流、金融等等这些领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工智能更容易让一些术业有专攻的工作岗位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如无人驾驶,是从“人驾驶汽车”到“机器驾驶汽车”的改变,人只要开发能驾驶汽车的“工具”就可以了。
刘若鹏强调,对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要清醒地看到以下三点:首先是从产值来看,现在人工智能行业还未开始充分发展,远未达到传统行业的万亿元级别,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产业潜力巨大;其次,人工智能的价值将体现在细分垂直领域,不同领域都可以深度布局人工智能技术,所以人工智能行业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最后,人工智能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诞生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虽然这种革命也会带来社会层面的冲击,例如就业。”
谈及光启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刘若鹏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长期持续的研究和投入一直是光启的核心战略。光启的创始团队中便有关于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算法及人工智能的专家,积淀了多年的技术和经验。随着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的创立和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光启全球创新总部的成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团队陆续加入光启。”
(本报记者 王海磬)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0日 15版)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