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

2017-03-24 万劲波 李培楠 战略与政策论坛

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今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共识,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是最后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历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和接续环节都存在制约协同创新的瓶颈和要素配置的障碍,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供给质量,培育壮大新动能?

不同创新阶段有不同的创新任务

国内外创新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与创新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对资源投入和制度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其价值创造需基于不同主体的资源投入与风险承担进行合理利益分配,使相关主体的创新活动和资源投入得到有效激励、持续衔接和深入推进。目前许多国家在科研管理中引入了技术成熟度(TRL)指标,这一指标将技术发展分为九个等级,政府根据技术发展状态确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我们参考TRL评价将创新链延展为五个阶段,与主要任务和通常理解相匹配,如下表所示。

不同创新阶段有不同的制度供给需求

针对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和主要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优化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促进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接续转换。

科学探索阶段(前技术阶段)。主要任务是探索性研究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我国重视科技发展趋势跟踪和新原理阐释应用,但缺乏孕育源头技术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前沿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始终处于“跟踪状态”。未来要促进以跟踪引进为主的科技体制向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科技体制转变,探索支持“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增加高端基础研究供给。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稳定支持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与宽松的研究氛围,支持一流科学家团队开展面向长远的探索性研究和突破性原始创新研究,源源不断地孕育新的科学发现、原创性科学思想和前沿技术。

概念验证阶段(1-3级)。主要任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我国R&D经费支出持续快速增长,支出总量占全球比重上升为20%,但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总量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而发达经济体平均为17%左右。我国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大学和科研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占比约79%,R&D经费支出占比约81%,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体力量。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实力和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发展,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占全球比重已上升为20%,但相关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还有很长距离。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论文而非贡献为评价导向,使得科研人员不愿意从事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剧了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脱节。高新产业核心技术仍依靠进口。未来要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引导创新企业联合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带动原创性基础研究,厚实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科学基础。

原理验证阶段(4-6级)。主要任务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示范。随着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延伸,来自产业部门和社会资本的份额逐渐增大,公私创新伙伴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以48%左右的速度增长,总量相当于美国(第二)、日本(第三)的总和;但中国PCT国际专利授权量仅相当于美国约50%,日本约70%,且大部分集中在广东(主要是深圳)。中国专利实施量只占专利授权量1/4左右,与国外高达80%左右的实施率差距明显。我国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的零部件对外依存度依然比较高,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高精尖源头技术”的消费需求大量“外溢”,拉动了国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未来要引导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更紧密的协同创新关系,共同瞄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攻关,让更多自主研发的前沿技术及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逐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性能验证阶段(7-9级)。主要任务是系统开发和运行测试。我国大部分企业多年来过分重视引进和使用国外成熟技术和工艺,自主技术开发形成新产品的能力弱,产业技术工程化能力弱。原来隶属于各部门的转制院所转制为企业后,对行业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弱化。虽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运行多年,但系统开发运行测试的工程化技术和综合集成能力仍然薄弱。未来要以公私合作模式建设开放共享的系统开发运行测试平台,提升民生科技和公共科技供给,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体系无缝衔接,使新颖的创意与原型、发明创造源源不断地得以实用,源源不断地形成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

应用推广阶段(后技术阶段)。主要任务是社会化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已经打破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协同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更加开放、普适和互联共融。未来要充分发挥社会化创新和用户创新的作用,促进“双创”与科技创新融合,形成产学研用全面推动协同创新的新格局。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工具组合,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社会化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激发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等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同时也能激励大企业重视早期介入创新创业,通过全球收购和并购等方式获得更大竞争优势,汇聚起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传统研究和传统产能过剩背景下,我们应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协同创新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好市场、政府、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形成“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与“高精尖技术研发需求”良性循环。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平等保护各类创新者权益,开放协同创新的薄弱环节,让市场来创造新供给、补足薄弱环节、打造新动能、满足新需求,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形成新动能蓬勃发展和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双引擎”。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制度和新模式来转换技术经济发展范式,强化新经济快速成长对传统经济下滑的对冲作用,使“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新动能与传统动能”在“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中实现有序接转和平稳过渡。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3日 13版)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国家最高科技智库呼之欲出

  2. 习近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

  3. 白春礼:国家使命  智库担当

  4. @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5. 王作跃:冷战时期到奥巴马时代美国科技决策咨询研究

  6. 智库建设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要?

  7.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8. 潘教峰专访:从智库研究理论到科技智库建设

  9.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10. 言辞与实践的差距还有多远

  11. 科学》杂志:特朗普与科学之十大疑问

  12. 樊春良: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不确定性

  13. 杨卫: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

  14. 杨卫: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头支撑

  15. 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16.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18. 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19.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20. 中美未来的科研潜在贡献度和潜在引领度分析

  21. 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演说(中英文+视频)

  22. 布鲁金斯学会为特朗普政府提出50项创新政策建议

  23. 特朗普接受共和党提名演讲和希拉里接受民主党提名演讲

  24.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中长期规划研讨会

  25. 2016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科院举行

  26. 《2016研究前沿》受到英国权威科学期刊关注

  27. 白春礼:分类施策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28. 白春礼院长谈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9. 《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京发布

  30.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31. 白春礼: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2. 白春礼: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

  33. 白春礼: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

  34. 白春礼:担负起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

  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36.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37. 白春礼赴青岛进行工作调研

  38. 白春礼:科学精神 百年弘扬

  39. 白春礼: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

  40. 白春礼辽宁纵论创新、合作与改革

  41. 白春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42.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风险的创新活动

  4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44. 国务院五大举措促转化:“幸福来得太突然”

  45. 影响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46. 上海交通大学一年内可能造就十几个千万“科技富翁”

  47.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维度评价

  48.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供给侧改革

  49. 韩国制定促进基础与原创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方案

  50. “互联网+科技大市场”——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51. 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的规律研究

  52. 奥巴马宣布投资3亿美元推动科技创新

  53. 美国科学院发布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评估报告

  54. 美国NIST对商务部提出进一步推动技术转移的改革建议

  55.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56. 【科技书廊】《知识、技术和社会的会聚:超越纳米、生物、信息和认识技术的会聚》

  57.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58. 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提出改革国立大学科研经费的10条建议

  59.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60.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61.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62. 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63. 演讲稿 | 政策与科技的力量:执行主任在东京

  64.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65. 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

  66.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67.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9.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布局

  70. 习总讲话透露“十三五”哪些重大改变

  71. 习近平谋划“十三五”的足迹

  7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73. 李克强谈十三五纲要编制

  74. “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十大转变

  75. 杨伟民谈“十三五”规划建议与国企改革

  76. 制造强国 创新先行

  77.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78.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79.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8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与工作思路

  81. 互联网思维、企业家精神与经济转型

  82.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83. 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84. 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85. 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86.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87.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88.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英文)

  89.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90. 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91. 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92. 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93.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调研战略咨询院

  94.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2017年度职工大会

  95. 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四

  9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97. 坚定改革信心注重精准施策  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98. 鲁白:急功近利的评价对科学创新和合作的伤害

  99. 王乃彦院士: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

  100. 大力加强智力投资  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101. 冯之浚: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102.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103.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104.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105.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106. 中科院学部:科技领航六十年

  107.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108. 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109. 日本智库评价中国经济形势和科研实力

  110.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30多处提及创新

  111.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112.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113. 最新各国GDP排名和31个省份GDP排名

  114.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15. 英国议会报告分析脱欧对科研的影响与挑战

  116.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117. 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118. 习近平: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119.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20. 科研评价要自信自立务实管用

  121. 潘教峰:加强智库建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2. 用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

  123. 中国经济新战略、新动力和新能力

  124. 潘教峰: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125. 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126. 材料科学基金项目布局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27.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自信

  128.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六大误区

  129. 用文化自信支撑中国科学文化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