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17-03-14 新华社 战略与政策论坛

  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会议结束时,习近平亲切接见来自基层部队的部分军队人大代表。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李宣良、王经国、王玉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会上,厉延明、唐宏、李贤玉、冉崇伟、张育林、王波、华明、高尚国、戎贵卿等9位代表,主要就推动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提升新型作战力量创新能力、推进联合战役训练创新发展、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推进国防交通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军围绕实现强军目标,统一思想,抓紧工作,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我军建设呈现崭新气象。

  习近平强调,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科技兴军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要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加快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习近平强调,推动科技兴军必须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加强同国家战略规划对接。党中央已经对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出战略决策,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为推动科技兴军提供了重要指导。我军要结合贯彻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找准目标、路径、重点和突破口,坚持实战牵引、体系论证,运用先进理念、方法、手段,发挥专家智库体系作用,提高战略筹划水平。

  习近平指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强化军事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发挥国防科技转化运用最大效益,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

  习近平强调,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对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和我军院校特色,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构建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要继续走下去,同时要坚持军队需求主导,聚焦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势学科,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要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在中央层面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集中统一领导。要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要弘扬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汇聚起科技兴军的强大力量。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方面要强化国防意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支持。

  会议结束时,习近平亲切接见来自基层部队的部分军队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学习工作情况,勉励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技运用能力和水平,为科技兴军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2017-03-12.


附录1: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附录2:南方时论: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3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聚焦军民融合,突出科技创新,对全国各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围绕军民融合发展,习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开辟了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境界。“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牢记我军根本宗旨,严守群众纪律,自觉拥政爱民,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特点规律,深刻阐明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指明了根本路径。

    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习主席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就必须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使军民融合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深刻领会、自觉遵循习主席的指示:“要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加快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贯彻落实好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一是必须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科技兴军,找准目标、路径、重点和突破口,坚持实战牵引、体系论证,运用先进理念、方法、手段,发挥专家智库体系作用,提高战略筹划水平;二是必须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发挥国防科技转化运用最大效益;三是必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今年年初,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主任,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坚定决心,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做好接下来的工作,要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要弘扬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汇聚起科技兴军的强大力量。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2017-3-13.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2. 《习近平时代》(廿二):为什么要党指挥枪

  3. 杨卫: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

  4. 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5.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7. 科学》杂志:特朗普与科学之十大疑问

  8. 樊春良: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不确定性

  9. 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10. 国家最高科技智库呼之欲出

  11. 王作跃:冷战时期到奥巴马时代美国科技决策咨询研究

  12.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13. 中美未来的科研潜在贡献度和潜在引领度分析

  14. 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演说(中英文+视频)

  15. 布鲁金斯学会为特朗普政府提出50项创新政策建议

  16. 特朗普接受共和党提名演讲和希拉里接受民主党提名演讲

  17.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中长期规划研讨会

  18. 2016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科院举行

  19. 《2016研究前沿》受到英国权威科学期刊关注

  20. 白春礼:分类施策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21. 白春礼院长谈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2. 《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京发布

  23.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24. 白春礼: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5. 白春礼: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

  26. 白春礼: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

  27. 白春礼:担负起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

  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29.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30. 白春礼赴青岛进行工作调研

  31. 白春礼:科学精神 百年弘扬

  32. 白春礼: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

  33. 白春礼辽宁纵论创新、合作与改革

  34. 白春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35.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风险的创新活动

  3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37. 国务院五大举措促转化:“幸福来得太突然”

  38. 影响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39. 上海交通大学一年内可能造就十几个千万“科技富翁”

  40.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维度评价

  41.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供给侧改革

  42. 韩国制定促进基础与原创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方案

  43. “互联网+科技大市场”——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44. 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的规律研究

  45. 奥巴马宣布投资3亿美元推动科技创新

  46. 美国科学院发布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评估报告

  47. 美国NIST对商务部提出进一步推动技术转移的改革建议

  48.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49. 【科技书廊】《知识、技术和社会的会聚:超越纳米、生物、信息和认识技术的会聚》

  50.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51. 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提出改革国立大学科研经费的10条建议

  52.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53.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54.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55. 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56. 演讲稿 | 政策与科技的力量:执行主任在东京

  57.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58. 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

  59.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60.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2.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布局

  63. 习总讲话透露“十三五”哪些重大改变

  64. 习近平谋划“十三五”的足迹

  65.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66. 李克强谈十三五纲要编制

  67. “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十大转变

  68. 杨伟民谈“十三五”规划建议与国企改革

  69. 制造强国 创新先行

  70.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71.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7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7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与工作思路

  74. 互联网思维、企业家精神与经济转型

  75.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76. 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77. 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8. 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79.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80.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81.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82.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英文)

  83.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84. 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85. 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86. 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87.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调研战略咨询院

  88.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2017年度职工大会

  89. 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四

  9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91. 坚定改革信心注重精准施策  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92. 鲁白:急功近利的评价对科学创新和合作的伤害

  93. 王乃彦院士: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

  94. 大力加强智力投资  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95. 冯之浚: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96.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97.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98. 智库建设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要?

  99. 习近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

  100.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10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102. 中科院学部:科技领航六十年

  103. 白春礼:国家使命  智库担当

  104. @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105.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106. 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107. 日本智库评价中国经济形势和科研实力

  108.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30多处提及创新

  109.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110.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111.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112. 最新各国GDP排名和31个省份GDP排名

  113.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14. 英国议会报告分析脱欧对科研的影响与挑战

  115.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16. 杨卫: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头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