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2017-01-11 潘教峰 战略与政策论坛

  新年伊始,为了体现中科院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作用,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智库建设的理论方法,本报开设“智库”专栏,总结传播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路。我们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潘教峰院长为本栏目撰写开篇文章,结合长期从事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实践,分享他对科技智库研究理论方法的思考。


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潘教峰


  科技智库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着眼于促进科技发展,从科技规律出发研判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方向;着眼于科技促进发展,从科技作用和影响的角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提出咨询建议,有效服务宏观决策,有力引领创新方向。因此,科技智库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复杂、综合的战略和政策问题,不仅仅涉及科技问题,而且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仅就科技问题而言,也往往是跨领域、跨学科、综合交叉的问题。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地观察分析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国家有关规划布局、战略重点、政策措施等,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咨询建议和研究报告。

  科技智库研究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这既是一项专业化的研究工作,又是一项系统的组织和综合集成工作。首先,要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将研究对象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具体科技问题、经济社会问题、政策问题或管理问题,组织相关方向的专家进行前瞻判断。其次,要用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科学归纳和综合集成科技专家、政策专家、情报专家、管理专家的判断,最大程度地凝练共识,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整体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方案。

  由此可见,科技战略和政策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研究过程需要遵循一般的方法,这就是要准确客观全面地把握发展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符合实际与发展要求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2008年初,在总结多年科技战略和政策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把这一研究方法概括为DIIS理论方法,即收集数据(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综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如图所示)。2016年12月出版的《智库理论与实践》第6期对我的专访《从智库研究理论到科技智库建设》一文中,我又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论方法。

  一个完整的智库课题研究过程,首先要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全面收集各类相关数据和相关现象(Data);然后进行专业化的挖掘、整理、分析,形成客观的认知和知识(Information);再引入相关专家学者的智慧对这些认知进行研判(Intelligence),得到新认识、新框架、新思路;最后在问题导向下提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Solution),最终为宏观决策提供高质量、有建设性的智库研究报告。在DIIS研究的不同环节和全过程,也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包括文献计量、情景分析、社会调查、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2007年开展、2009年发布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和2012年开展、2013年发布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作为新时期中国科学院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遵循的正是这样一套理论方法。

  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为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数据情报进行专业化的采集、整理和挖掘、分析,形成客观知识后,结合专家学者对前沿趋势的研判、问题导向的政策思考,将这几者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为宏观政策决策服务的高质量、具有建设性的智库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对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区域发展、空间、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纳米、大科学装置、重大交叉前沿、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跟踪扫描和计量分析收集数据(Data),为各领域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再通过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从历史和未来走向的视角,揭示科技发展演进的脉络和内在逻辑,揭示各领域科技发展方向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状况与关系(Information);再次,将情报分析与300多位权威专家的智慧和专业研判(Intelligence)结合,对2050年中国的现代化进行情景分析和构建,研判未来40年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的重大判断,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战略构想,设计了支撑八大体系建设的18个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最后,面向205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着眼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革命性突破方向,以问题为导向,从战略和政策视角,凝练出22个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在系统深入思考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的系统政策建议(Solution)。

  再比如,2013年发布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战略研究报告,在系统收集科技和国内外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和行业数据(Data)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形成了对科技发展整体状况、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Information),结合200多位各领域专家的研判(Intelligence),分析提出未来10年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前瞻预测出未来5~10年世界可能发生的22个重大科技事件和我国可能发生的19个重大科技突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面向2020年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政策建议(Solution)。

  上述系列研究报告的成果就是智库研究DIIS方法创新的典型应用,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一项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只有走完Data-Information-Intelligence-Solution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提出有效服务决策的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如缺少DIIS理论方法中的任何一环,对智库研究而言都是不完整的。

  方法正确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作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和支撑机构,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及集成中国科学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建设的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在智库研究工作中将始终坚持方法创新,坚持基于专业知识和科学证据的科学精神,在DIIS研究的不同环节及其全过程,用好技术预见、路线图等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管理决策技术、融合汇聚技术、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系统工程、复杂科学等研究的最新成果,创新发展科技战略咨询研究的新方法、新模型、新工具,如科学结构地图、虚拟现实工具、政策模拟工具、可视化决策支持平台等,发展形成有特色的DIIS理论方法体系,不断提高战略咨询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成果质量,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咨询建议和系统解决方案。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1-09 。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智库建设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要?

  2. 总书记对智库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

  3. 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的8个判断和对智库建设的4点指示

  4. 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

  5. 白春礼:担负起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

  6. 国家使命  智库担当

  7. [专论]服务国家宏观决策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8. 李静海:探索知识体系的逻辑与架构

  9. 李静海院长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年会

  10. 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

  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正式揭牌

  12.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3. 中科院组建事业法人机构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1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获中央编办批准

  15. “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专题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召开

  16. 共享创新发展:第一届"中英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牛津大学举行

  17. 民进中央和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创新型国家建设专题务虚会"

  18. 日本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团访问中科院战略咨询院

  19.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学者应邀在第16届国际熊彼特学会会议做主旨报告

  20.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重大咨询项目研究进展交流研讨会

  21. 战略咨询院代表出席中日韩“三国五方”科技政策研讨会

  22.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科学前沿揭示与发现新工具研讨会

  23. 潘教峰院长应邀出席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并做主旨报告

  24. [专论]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25.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26. 发挥科技战略情报在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7.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思想新实践

  28. 【专论】智库属性与范畴界定

  29. @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30. 大数据时代的基础科学新变

  31. 【专论】筑牢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基础

  32. 奥巴马宣布投资3亿美元推动科技创新

  33. 深圳先进院十年发展汇报会暨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34. 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

  35.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36. “2016亚洲科技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37. 2016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科院举行

  38. 《2016研究前沿》受到英国权威科学期刊关注

  3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全文)

  40. 权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41. 中国科学技术“国家智库”的十个“首次”

  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43. 院士关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挥智库作用,促进科技决策

  44.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45. 习近平的科技创新观

  46. 习近平细解科技创新“三昧”

  47.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相关典故

  48. 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

  49. 张晓强: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高度专业化和机制创新

  50.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51. 杨卫: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

  52. 王乃彦院士: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

  53. 姚檀栋院士: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54. 丁仲礼:应对雾霾,源头减排是关键

  55.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56. 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57. 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58. 潘教峰专访:从智库研究理论到科技智库建设

  59. [专论]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与智库建设科学应对的探讨

  60.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重大咨询项目研究进展交流研讨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