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思想新实践

2016-10-25 谢光锋 战略与政策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也积极响应,发挥专业优长,努力推进智库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建言献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蓬勃发展、积极作为的崭新局面。
  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对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踏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提出,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批示精神是我国智库建设的总遵循:一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二是服务决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根本任务;三是适度超前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关键;四是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是重要前提和发展途径;五是高质量是建设的努力方向和落脚点。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辩证统一于智库建设的实践中,对于政府、智库和社会(公众)等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工作职责、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智库而言,重要的是以影响和服务决策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做好在研究选题、组织构架、运行机制、作用价值等方面的超前谋划、超前部署、超前设计,而且是要“适度”的。事实上,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发展的确面临着许多未解决的老问题、硬骨头,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国智库以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前瞻思维、科学方法抓住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思路和方案,同时这些情况和问题也为我国智库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明确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在“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方面的要求是,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提出咨询建议,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在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智库建设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智库的研究重点和基本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写入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文件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为全党意志和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等方面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为其拓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将智库融入国家决策的开放平台中,使之成为中国政策决策体制的一部分,这是观察本次会议历史性意义的重要视角。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智库建设上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智库”概念;二是提出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将智库建设从原来的机制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三是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高度来认识。
  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时将政府、政党、议会交往与智库交往并列为标志,进一步把智库建设提升到国家外交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后续的多次国事出访、外事活动和外交行动中,一再强调与相关国家合作要加大政府、政党、议会、智库交往,提出要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传播中国声音等等。“智库外交”作为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第二轨道”,将在国家战略层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事实上,许多智库在这方面已经作了积极的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策划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以“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为宗旨,每年策划不同的主题举办一次,搭建起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围绕南海仲裁相关问题主动策划议题,走出去开展智库间公开讨论、交流,发挥了智库外交的独特作用;今年G20峰会主场外交,许多智库学者在议题设计、政策建议、成果解读等方面“露了脸”也“长了脸”,效果和作用十分明显;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举办以“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主题的闭门研讨会,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中美智库高端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主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的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共同主办“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并启动“丝路国际智库网络”,等等。
  以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标志,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走上全面系统设计、整体协同推进、高端试点先行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在肯定近年来我国智库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认为: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智库的重要地位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缺乏,提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够多,参与决策咨询缺乏制度性安排,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够科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创新,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25家首批试点单位,其中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有10家。这些试点单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稳步推进高端智库建设。

链接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实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规划。加强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统筹整合现有智库优质资源,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支持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协、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军队系统重点教学科研单位及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21日刊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来源:《学习时报》,2016年10月24日 第A4版:思想理论;作者授权刊载。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专论]服务国家宏观决策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2.[专论]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3.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正式揭牌

5.中科院组建事业法人机构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6.李静海院长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年会

7.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学者应邀在第16届国际熊彼特学会会议做主旨报告

8.@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9.日本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团访问中科院战略咨询院

10.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

11.发挥科技战略情报在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12.以天下观天下——全球顶尖智库研究方向与趋势

13.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的8个判断和对智库建设的4点指示

14.傅莹:国际战略智库期待“转型革命”

15.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16.总书记对智库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

17.张晓强: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高度专业化和机制创新

18.傅莹谈中国新型智库建设

19.智库建设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要?

20.傅莹:智库发展大有空间潜力

21.中国智库的时代责任

22.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2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24.NSTC发布《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

25.中国科学技术“国家智库”的十个“首次”

26.民进中央和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创新型国家建设专题务虚会"

27.国家使命  智库担当

28.建设有影响力的国家科学思想库

29.美军智囊启示录

30.成思危论智库建设和金融改革

31.李稻葵: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大风险

32.习奥会迎来中美智库合作的春天

33.院士关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挥智库作用,促进科技决策

34.新型智库建设可以从阿里巴巴那里学到什么

35.上海的大学智库应该怎样建设

36.李稻葵:变革的竞争

37.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8.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39.2016年上海院士专家峰会9月27日在浦东举行

40.城市咨询专家李忠:知识分子有责任帮助公众辨别真相

41.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42.本.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43.国科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附"未来科技大讲堂"第一期公开课)

44.《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京发布

45.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46.2015年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聚焦9大战略领域之观察

47.【专论】智库属性与范畴界定

48.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

4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50.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