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论]大学应重构科研与教学关系

2016-10-30 王耀东 战略与政策论坛

新学期浙江农林大学的教师将课堂搬到科研实验室。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高等院校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责任。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高校在制度设计上,要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重新思考大学教师职业活动的评价标准,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纳入大学教师的聘任、发展与评价体系之中。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从理论上讲,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大学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中,但实际上它们却经常表现为对立。关于二者的关系人们争论已久,国内外相关著述不计其数,但至今仍未有定论。

  20世纪50年代,围绕这个问题,我国教育界也曾经引发过一场大的争论。到70年代末,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认为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一个教师的水平应该体现在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钱伟长院士曾经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不过,20世纪后期,由于教师们承担了过多的科研任务,教学受到了挤压。尤其是近年来,在高校的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工作中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被弱化,有的教师把教学任务当成了额外负担,不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对上课敷衍了事。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张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呼声似乎越来越高。

改变职称评定主要与科研挂钩的倾向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考核评价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克服教学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困境,改变职称评定主要与科研挂钩的倾向,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投身于教学的积极性。

  今天大学的改革当然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社会的呼声,重新审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搞好教学。是否重视教学反映了一个教师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态度。现代大学作为教学机构,应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业取向,重视教学是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要求。

  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组织和学术机构,还担负着生产和创造知识的重要使命,这必然要强化科研,科研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所在。重视教学并不意味着忽视科研,恰恰相反,要做好教学就一定要搞好科研。能否取得以及取得怎样的科研成果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进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一个教师的能力往往被认为是由科研决定的。

  19世纪初,德国的教育改革家洪堡提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大学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纳入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其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学。

  美国当代学者伯顿·克拉克曾说过:“现代大学教育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更为根本,也没有任何问题在学术界内外有如此肤浅的想法和倒退性的批评。”的确,我们需要对那些以重视教学为名而忽视科研的论调要保持警惕。

  但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述,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搞好教学。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

教师做科研能帮助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大学教师在其特定的专业领域成为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者和研究者,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帮助学生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引导学生展开对可能性的想象,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培养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首先,大学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早在20世纪60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著名学府之所以成为学生们的目标,是因为这里有创造知识的大师。大学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次,还要拓展到更高的层次,正如我国学者刘献君等所总结的,教师要“展示理论如何用于实践、开启学生对概念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感知”,还要“从不同的视角探索理解方式、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等”。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几十年前,拥有一定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知识的人都被视为人才,都可在知识普遍缺乏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拥有知识并不能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社会需要的是勇于迎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的使命。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乃至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的科研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教育价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大多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多着眼于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就是学科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科本身完善化的需要。应用研究多着眼于现实的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的需要、环境的需要、医疗卫生的需要以及文化的需要等。科研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是对许多基础问题认识深化的过程。

  如果教师不做科研,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即使投入再多的时间、再多的精力恐怕也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最后,重视科研在大学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可避免要以科研水平作为重要依托,要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因此,要大力提升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切不可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以重视教学为名而忽视科研,不但搞不好教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恐怕也将拉大。

  因此,大学的改革要重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视科研在大学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成为大学教师职业活动的基本原则。

  (作者系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社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8日 10版);作者授权刊载。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

5.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6.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7.“高精尖”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土壤

8.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

9.创客们的最新灵感缪斯是什么?

10.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

11.我们的伯乐和千里马在哪?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6.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

17.走向全面创新时代

18.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

19.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

20.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了啥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解读

22.中国创新成就与未来五年部署

23.李克强:既要保障教育公平又要提升教育质量

24.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25.澳大利亚工业创新科学部长提出科技领域工作重点

26.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获中央编办批准

27.国科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附"未来科技大讲堂"第一期公开课)

28.龙应台在北大的演讲:免于恐惧的自由

29.《思想的力量》和人的力量

30.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31.刘鹤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

32.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

33.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

34.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

35.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

36.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

37.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基础性任务

38.以全球史视野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39.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40.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

41.有些人可能会被历史淹没,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

42.吴晓莉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

43.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

44.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及解读

45.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及解读

4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及解读

47.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解读

48.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解读

49.热点||预测诺贝尔奖,是否有章可循?

50.【专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