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评价要自信自立务实管用

2017-03-17 黄庆桥 战略与政策论坛

科研评价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唯论文导向,特别是SCI及其影响因子评价盛行的当下,开展对科研评价的广泛讨论是有益的。在笔者看来,科研评价要确立自信、自立、务实、管用的原则。
  评价导向要自信自立。以在国际高端学术杂志发表科研论文、以发表的科研论文在一定期限内是否具有较高的被引次数来衡量某些学科、某些领域的科研工作成果,是可行的。比如在基础科学领域、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高端学术杂志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是说明一个科研人员实力和价值的最好方式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揭露,SCI及其影响因子评价是有重大缺陷的,如果奉之如圭臬,则贻害无穷。
  目前,这种指标化、制度化甚至体制化了的高端论文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渗透进中国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比如在医疗卫生领域,即便是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患者眼中妙手回春的神医,如果没有高端论文,也很难评上主任医师。一个佐证就是,这几年,媒体频频爆出,屡有国际高端医学杂志,成批撤销已发表的中国医生的论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冷峻的现实。
  如果我们在为什么搞科学研究这个根本问题上认识模糊,在科研评价的导向上不能自信自立,那么我们就只能还在跟踪型、模仿型科研的老路上打转转。更要命的是,仰人鼻息的科研评价导向会扭曲中国的整个科研体系。
  多年来,我们中国人有着很深的诺贝尔奖情结,尤其是对于诺贝尔科学奖。我们太需要这个奖了,因为在我们看来,如果我们获得了这个奖,就意味着我们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科研成就获得了国际主流科学界的承认。2015年,中国本土科学家得了这个奖。可是,这个获奖又让我们中国人极为尴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获奖者屠呦呦在中国并不算高端人才,至少并不是中国科技体制所承认的高端人才。比如,她都“没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在中国算不上高端人才,至少算不上顶尖人才的科技工作者,却获得了国际科学界认可度最高的诺贝尔奖——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评价体系要务实管用。很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不是SCI论文及其影响因子能够衡量的,而且他们要比发表SCI论文重要得多。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很多核心技术、工艺、配方等并非所谓的“国际前沿”,发达国家甚至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掌握进而视为绝密并垄断的核心技术,很多我们并没有掌握,而解决、攻克这些核心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并不是高大上的“高端论文”,甚至攻克这些核心技术都不具备发表“高端论文”的资格——因为人家早已攻克,它们早已不是“国际前沿”。
  比如,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亟待完善,不管从国家安全、军事装备、民用市场等任何一个角度讲,航空发动机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还比如芯片技术,也还需发展。多年以来,中国芯片进口额一直超过石油,长期居中国各类进口产品之首,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芯片核心技术还不过关。再比如,航母舰载机弹射技术,早在1950年代,这种技术就已经应用到美国航母上了,可是,至今我们也还没有完全攻克并应用。还有机器人技术,中国已经成为并将持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但却不是机器人制造强国,机器人四大核心关键部件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和控制器目前主要是从日本、美国和欧洲进口,售价在我国大多为原产地售价的两倍以上。
  这些高技术是世界科技前沿吗?显然不是。攻克这些技术很难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攻克这些技术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因此,我们要打破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不要以为不是国际前沿科技就没有价值,就不值得做,事实并非如此。能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当然重要,但攻克已经不是国际科技前沿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对于中国的发展更为重要、更为紧迫、意义更为重大。
  中国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在全世界也多为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解决中国面临的科技问题,也就具有世界意义。因此,在进行科技评价时,一定要务实,要管用,要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要,国际科技前沿的成果我们当然要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不是国际前沿却是“卡住我们脖子”的关键科学技术,更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攻克这些关键科技和工艺,同样应该得到严肃而应有的甚至更高的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科研评价方向和旨归在哪里?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就是要求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首先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和实际问题,让国家强盛,让人民幸福。在此前提下,争取引领世界科技前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这个逻辑顺序不应颠倒。自信自立务实而不是照搬西方标准,应该成为重建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共识。

来源:《学习时报》,2017年01月04日 第A6版:科技前沿。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2. 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研究与建议

  3. 网络竞争的重要性已超核竞争

  4. 奥巴马声称中美网络战“美国想赢就一定能赢”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集体学习

  6. OECD部长级会议提出采取行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7. 习近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8. 习近平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9. 建立国家金融安全机制

  10. NSTC发布《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

  11.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12. 【专论】筑牢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基础

  13. 信息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14. 习近平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5. 【专论】抢占网络信息技术高地

  16. 傅莹:“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有三个支柱

  17.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18.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获中央编办批准

  19.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调研战略咨询院

  20. 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四

  21.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2017年度职工大会

  22. 习近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

  23. 国家最高科技智库呼之欲出

  24. @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25.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26. 丹麦发布报告总结未来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趋势

  27. 科技发展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转型

  28. 【专论】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治理

  29.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30. 《习近平时代》(廿四):熟知传统文化的领导人

  31. 《习近平时代》(廿七):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改革

  32. 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33. 李克强:第三方评估整改结果要向国务院汇报

  34. 李克强总理谈第三方评估报告

  35. 汪洋听取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成果汇报

  36.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37. 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38. 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39. 法国评估2000-2015年间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

  40. “创新英国组织”评估英国增材制造研究与创新状况

  41. 兰德公司提出评估科研影响力的综合框架

  42. 美国科学院发布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评估报告

  43. 澳大利亚发布“研究参与评估”试点报告

  44. OECD报告评述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重点

  45. “高精尖”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土壤

  46.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47. 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48. 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49. 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5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51. 讲好中国故事 必须建构全面透彻有力国际的话语

  52. 【任仲平】未来五年,中国如何处理好“最艰难的工作”

  53. 《自然》提出中国要促进科研与创新需加强科学基础

  54.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55. 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56.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57. 中美未来的科研潜在贡献度和潜在引领度分析

  58. 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59. 杨卫: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

  60. 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61. 姚檀栋院士: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62. 丁仲礼:应对雾霾,源头减排是关键

  63. 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64. 【专论】雾霾倒逼危机治理

  65.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6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67. 刘卫东: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68. 津渡:诗三首《穿过沼泽地》

  69. 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演说(中英文+视频)

  70. 布鲁金斯学会为特朗普政府提出50项创新政策建议

  71. [专论]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与智库建设科学应对的探讨

  72. 穆荣平:转变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从创新角度思考问题

  73.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74. 该怎样增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75. 大数据时代的基础科学新变

  76.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77.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78.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英文)

  79. 感恩2016,祝福2017

  80. 迎春祝福,新春再见

  81. 丁酉鸡年,新春大吉!

  82. 【元宵诗词赏析】祝大家元宵快乐!

  83. 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84.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85. 坚定改革信心注重精准施策  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86.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87. 深化改革的动力在激励机制问题的解决

  88.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89.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

  90. 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91. 统筹推进国企改革和双创工作

  92. 中央出台意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93. 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94.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95. 白春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96. 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的规律研究

  97.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98. 鲁白:急功近利的评价对科学创新和合作的伤害

  99. 王乃彦院士: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

  100.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