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读沙龙“私享会”推荐书单 No16
经过长久的宅家+在线分享模式后,海读沙龙“私享会”终于迎来了线下相聚!11月8日下午14:30,秋意正好,16位小伙伴围坐在落地窗前,边享受午后阳光,边畅谈读书收获。大家有从事教育、医疗、景观设计、IT、媒体、法律等各个领域,来自留美、留法、留英、留苏等等各个分会的学长。
线上再方便,也比不上面对面交流更深度、更热闹、更亲切,先来听听本次海读沙龙“私享会”学长们的感受吧:
云优:我是第一次参加,很有收获!换书的伙伴知识领域广泛,充满真知灼见。大家观点虽有不同,但是气氛真诚热烈,让人欣喜。祝愿越办越好!
张胜杰: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读书分享会,感觉脑洞大开。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兴趣点,时不时会接收到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希望以后多多参加!
齐琛冏:已经加入海读沙龙第四个年头了,却依然感觉自己是个新人,每次读书、换书、“云走读”都是全新的体验。知道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知识浅薄,就更有了读书的动力。在这里交到了有才又有趣的朋友,会继续参加!
希望大家推荐的书单对你的2020年、2021年阅读有帮助。如需查阅前面各期的推荐书单,请点击文末的各期书单链接。
----------哲学----------
《理想国》(柏拉图)
推荐人:孙琦
推荐语:柏拉图黑格尔说到了希腊人那里,就有了一种回到家园之感。在这个哲学家林立的家园里,柏拉图是古希腊第一个建构了庞大,深邃的系统性哲学家。所谓系统性哲学,就是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出来了一批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具有原创性,这些原创的思想成为后世哲人的出发点。柏拉图仿佛是一个蓄水池,既是他之前无数小溪的一个终点也是他之后无数大河的起点。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高峰,柏拉图几乎在所有的思想点上都启发了后人。这是一笔巨大的思想遗产。柏拉图思想不是一个死教条,而是一个活的哲学,至今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必采用的通识教材。
就像怀特海的曾说,“西方哲学史是一连串对柏拉图思想的脚注,欧洲人目前仍然活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身影之中”。
柏拉图的思想还深刻的影响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教父哲学的代表奥古斯丁说“我读了柏拉图派学者的著作,懂得了在受造物之外,看到了形而上中的神性”。
历史上的柏拉图既备受赞誉,也是备受批判,赞誉柏拉图的人认为他的正确是深刻的正确,不是肤浅的正确,批判柏拉图的人也认为他的错误是深刻的错误。总之,没有谁能忽视他的存在。
回到柏拉图的理想国这部作品,堪称一本小型的思想百科全书。欧洲历史上第一部乌托邦著作,第一部心理学著作,第一部考察政府起源的著作,第一部教育著作。在欧洲出现了柏拉图的阅读现象。这部作品的结构主题有三条线索,伦理,政治,哲学,三条线索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了十卷内容。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
推荐人:李正轩,脑科学博士在读
推荐语:本书前半部分列举了大量生动的隐喻现象,分析了诸如“理解是看见(see),高兴是上(high),伤心是下(down),爱是能量(来电/火花)”等等隐喻存在的身体基础和内部一致性,以及它们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感知,思维和行动。正如“时间是资源”的隐喻也许会让休闲时间变成和劳动时间类似的东西一样,隐喻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事物的某些维度,也指导着我们的行为甚至人生方向。本书后半部分,作者基于“隐喻对生活的渗透”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其对“是否存在客观现实,何者构成真理,什么是理解”等哲学问题的看法,并将这种理解延伸到生活中重要的经验领域,包括自我叙事,审美,社会文化构建中。
从很早开始,我自己就深切感受到语言对思维的构建和引出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对某事物的概念越丰富那么对其感知也越细腻,抽象事物的名词性表达使得人们追求其背后的实体。最近重新读了这本书,意识到这本书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思维习惯,让我关注起人们认知背后所借助的隐喻和模型。书中对隐喻的系统性论述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究其他语言现象对思维对情感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提供一个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思维的内部,对世界的理解以及追求的真理。
----------文学----------
《局外人》(加缪)
推荐人:云优,律师。
推荐语:《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加缪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有27岁。加缪曾著有《西西弗斯神话》、《鼠疫》等传世之作,但是,世界性的经典作家加缪则是从《局外人》开始的。这本书篇幅不长,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故事主干清晰,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里稀里糊涂的犯了命案,最终被判处死刑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其中涉及到司法审判,这也是我的专业和职业,当然这本书中所反映的是法国战前黑暗不公的司法审判;另一方面是这本小说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局外人是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这本小说不仅是在批判司法的黑暗,让当事人成为了司法审判的“局外人”;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生活的局外人,一个没有进入自己的角色的“局外人”。具体点说,例如,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去世了,他竟然不清楚他的母亲究竟多大年纪了;默索尔的老板准备调任默尔索去巴黎担任一个更好的职务在征求其意见的时候,默尔索的回答是“去不去都可以”;女朋友建议结婚的时候,默尔索的回答也是结不结都行之类的话;最后在法庭上,默尔索已经感到自己蒙冤,但是当法官问他是不是有话要说的时候,他却说“没有”,任凭法庭定案。他永远是一种冷淡、散漫、没有激情、温吞吞、肉乎乎、庸庸碌碌、安静而无望的生活态度。
看到了默尔索这一类“局外人”,我提醒自己,永远不能成为这类消极、被动、无为的“局外人”。总之,简单而完整的故事,荒诞、有点幽默的叙事风格,读完后让你不感觉沉重的微思考,成为我推荐它的理由。希望你们也能喜欢上这本《局外人》。
[小编插话:巴黎索邦大学李轶伦学长给我们领读了加缪的《鼠疫》读书会,欢迎点击蓝色字体链接阅读活动总结]
《伦敦的崛起》(Leo Hollis)
推荐人:郭宝明,通信行业工程师,留法。
推荐语:该书作者描写得很生动,集中了历史学、空间规划、建筑学、艺术等多学科。圣保罗教堂在伦敦崛起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是各种观念冲突的产物,也是从王权的旧时代到新时代的产物(天赋到王权到人民契约赋予王权)。这本书以1666年伦敦大火为背景,描述王权衰弱、战争苦难的背景下,伦敦因商业交易而重获新生,王权逐渐退出伦敦。书中提到促成伦敦崛起的5个重要人物:1)重修的圣保罗教堂是现代建筑家雷恩运用力学原理完成的宏伟巨制。2)投机房地产商人巴蒲在伦敦首创了连栋建筑这样的形式,为伦敦大火之后城市建筑快速标准话重建提供了经验。3)反封建革命者洛克为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思想依据。4)在牛顿之前的伟大科学家胡克一直在和牛顿pk,是实验室科学家,见证了科学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5)艾佛林精通园艺。他们都是皇家学会成员。
1666年伦敦大火过后,他们是以理性和几何学为主导、在巴黎和罗马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现代风格,重建伦敦,通过空间规划促成伦敦经济的崛起、思想的活跃。建筑家雷恩把皇家交易中心当成城市的心脏,让金钱(资本)从这里出发,经过商业区到泰晤士河中间的海关大楼和其他市政机构;并把城市的动力中心——同业工会,沿河岸排列成富丽堂皇的连栋大楼,全部采用石材建筑。在伦敦崛起的尾声中,各种各样的启蒙思想跃跃欲试、呼之欲出。亚当·斯密在1776年(110年后)写成了《国富论》。
《切尔诺贝利的哀鸣》(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推荐人:谢依霖,公务员
推荐语: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带着自己最纯粹的民族情怀与人文关爱,不顾危险亲身回到了那个充满悲伤却又依旧为爱而生的土地,去探寻被人们遗忘的世界,写下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记录了切尔诺贝利人的故事。透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对幸福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每日电讯报》是这样评论的: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尽。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
《成为》(Becoming)(米歇尔·奥巴马)
推荐人:齐琛冏,媒体人,爱好读书旅行与摄影
推荐语:这本书根据米歇尔人生角色的转换,分为三个章节——Becoming me, Becoming us,Becoming more.成为我,成为我们,成为更多。
第一部分《成为我》讲述的是她的成长求学故事。把“优秀”当做座右铭的米歇尔是个学霸,她为闺蜜放弃名校、环游世界而生气,直到有一天,闺蜜告诉她,自己得了癌症,米歇尔眼睁睁看着闺蜜在自己眼前死去。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判断别人的行为、左右别人的想法,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也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努力很重要,但身体是本钱。
第二部分《成为我们》,讲述了她毕业后与一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巴拉克·奥巴马相识相爱、裸婚、艰难备孕、从家庭和事业艰难抉择的过程。
就算聚光灯下恩爱的神仙总统眷侣,日常也是一地鸡毛,加班养娃。哪有那么完美的爱情和婚姻。我相信,每个人的爱情和婚姻都没有完全相同的路径可循,但是总能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给我们参考,帮助自己少走弯路。
第三部分《成为更多》的故事起点,是从丈夫奥巴马决定从政开始。陪伴丈夫竞选总统过程中,包括成为第一夫人后,闪光灯能带来人们的羡慕,也会带来谩骂与霸凌。
八年美国第一夫人的生涯,给米歇尔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正值壮年就退休,回忆起前半生,她最多的是感激,因为当第一夫人所接触到的大部分人都是真诚的,各行各业的人的故事打动着她的内心,无数陌生人敞开心扉欢迎她,给她温暖的拥抱,不断激励她,让她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继续前行。
用米歇尔自己的话说,“你们总能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给自己理由,对生活充满希望。
《女不强大天不容》(六六)
推荐人:张胜杰,在媒体工作。
推荐语:今天,11月8日,恰逢记者节,作为一名记者,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媒体人一步步成长的故事。这本书该主要讲述了郑雨晴大学毕业后,以社会新闻记者的身份进入新闻行业,在经历了传统媒体的极盛与衰落,最终和团队走出一片新天地的故事。
我认为,生活中的女强人不是职位有多高,不是统领多大一个团队,而是内心的强大。和古代的女人相比,我们承受了职场的压力,但是我们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女人突然可以翻过身来的好时代,一个不努力都对不起的好时代。清晰地记得,我上大学时候,作为校园记者,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印字时,特别地开心。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父亲的后,他比我更激动,“丫头啊!不错,咱家几代人都实现不了的梦想,你却实现了!”
回想自己的这些年,大学毕业后,先去媒体单位实习,再进入省会的媒体,然后又来京考研,最后应聘到目前的报社。一路走来,着实不容易,但采访多很多人,去过很多城市,也领略过各种风土人情,正如白岩松所说:“痛并快乐着”。
纵使工作中有那么多的磕磕绊绊,但我始终告诉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拥抱变化。”是的,这个社会就是很现实,你有多进取,生活就会多眷顾你!以此和所有的女性共勉吧。
----------社科&经管----------
《隐形冠军》(Hermann Simon)
推荐人:李博瀚,湖南飞沃公司董助,留美
推荐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产业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原始动力。这本书调研了多家在细分市场占领巨大市场份额的冠军企业,揭示了冠军企业的成长逻辑。即:
1. 精准定义细分市场(可以用Mekko图等工具)
2. 理清产业链上下游
3a. 使用SWOT分析确定采取纵向沿产业链发展还是横向进军近似领域分散风险(书中还提到特定领域占有率过大向相近领域扩散的情况)
3b. 积极国际化寻找国际上具有共性的客户
4. 利用创新研发扩大自己的行业优势
etc.(文中还提到亲近客户,反应快速等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传统中国企业的战略模式是单一且自成体系,甚至改变了迈克波特的五力模型,即发现细分领域,计算成本,只要售价是原材料成本的3-4倍就可以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20%的价格杀入该市场,挤掉对手的份额,而隐形冠军正式这些中小企业走到转型期的指路牌,即在获取一定市场份额后,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继续做精做细产业链还是做广门类领域,是有机发展还是投资并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也不是一支军队建成,装备制造业只有做精做深产业链,精益化管理,不断创新,才能在获得规模优势之后持续增长。即:战术上崇尚精益,动态PDCA最优化每一流程紧跟市场步骤,战略上不断细分市场,找准机遇做深产业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调整。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迈克·贝克特尔(MikeBechtle))
推荐人:陈昱笠,Intel工程师
推荐语:“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单身狗能轻松愉快地找对象,上班族能大大方方地和老板谈加薪,夫妻之间能和谐相处快乐生活……书名既然敢于这样拟定,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其神秘色彩。
在《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城堡的第一站,我们看到一条名为“误区”沼泽,里面养了三条巨鳄,分别叫做“假定”、“沉默”和“自责”。先说“假定”,人们往往在沟通前,会有不切实际的假定,担心别人会不会讨厌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害怕“沉默”,而不停地找话说,还弄得自己尴尬。而在沟通之后,人们又会感到沟通效果不好,认为都是自己的错而自责。这几条巨鳄其实只是长得吓人,真正勇敢起来面对他们,将能轻松将其斩杀。
再往前走城堡的第二站,看到一个暗室写着“难以沟通的原因”,这里住着凶猛的双头龙,两只头上写了“解读”和“兴趣点”。就解读而言,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因此对于同一词汇的理解不同,比如"这是一个好主意",在我们中华意味着赞许,而在日本则意味着友善拒绝。再说"兴趣点",同一个话题交流的双方,兴趣点可能完全不能,请看看这一次的老美选总,一个人喊着"Trump,Trump, Trump!",而另一个人嚷着"Biden,Biden,Biden",这样的沟通自然无效。
城堡的最后一站是藏宝室,这里有两大利器,“共同话题“和“好奇心”。共同话题而言,是双方都能理解且感兴趣的,如果以此为出发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再进一步交流其他的话题,沟通将是妙不可言的。“好奇心”来说,这是我们长久以往缺失的。让我们忘记成年的身份,回忆起童年时候的好奇求知欲,抱着这样的心态与人交流,沟通将是有趣而极具成效的。
----------艺术&旅行----------
《斯里兰卡——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之旅》(单琳、张茵)
推荐人:闫维,同传译员,留英
推荐语: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大家都很难出国旅行,借助曾经旅行的回忆和想象,仿佛回到温润的斯里兰卡,重新打开一段关于好奇心的勇气的旅程。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来抛砖引玉的效果,打开大家心中的好奇心,寻找你的“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位于南亚,岛国虽小,有山有水,景致俱全,恰似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坐上火车(乘客多到扒在车门上!!)环岛,可以感受海边城市加勒的风情,也可以体验霍顿平原“世界尽头”的一望无际……
“1988年,霍顿平原成为国家公园。2010年,霍顿平原以‘斯里兰卡中央高地’的身份,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就是那成功入选的砝码。”“理想的美妙一天是这样的:清晨雾气飘渺;正午是蔚蓝天空和无际的视野;落日时分为橙红与葡萄酒般的深红色浸润;待到暮色降临,则是静谧的紫色时光。”
[小编插话:疫情以来,我们组织了近10场云走读,欢迎大家点击查看:京都樱花、跟着朱自清游瑞士、仲夏风物诗里游走岚山、西班牙,超越你的想象、追寻丰臣秀吉的成长与足迹 等等]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推荐人:皇甫鹤群,职业技术教育协会。
推荐语:本书是一本音乐理论自学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音乐美学主要研究音乐美的本质和规律,是探寻音乐何以美的学问。本书系统论述了音乐美学的重要议题,包括音乐的感性材料、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创作、欣赏和表演,音乐的功能、美和审美。
没有人不爱音乐,音乐予人愉悦、慰藉和启迪。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外,我们大部分人是用感性听音乐的。只需听,无需懂,便可以领略到音乐带来的美,这是音乐艺术的魅力。然而,仅仅用感性听音乐限制了我们欣赏音乐美的范围。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究竟美在哪里?为什么我不觉得好听?应该如何“科学”地欣赏?对音乐的本质和规律有所了解,将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读了这本书,你将系统了解音乐美学的知识,收获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拓展音乐欣赏的边界——如同品酒师的解说让你尝到了全新的滋味,愿你的生活因能欣赏新的音乐而更美好。
----------心理学----------
《厚道》(星云大师)
推荐人:刘丽,留学俄罗斯,在医院工作
推荐语:人心是海洋,站在岸边你才能知道她的宽广;人心是大地,攀上山巅你才能领略她的辽阔;人心是蓝天,飞出云端你才能感受她的深邃与蔚蓝。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中,厚道都是基石。它不图一时一事的小利,而当别人回味过来后却会对其赞赏。处世本无方法,但有超越方法的智慧。不要处处贪图人家的便宜,每件事都要厚道地对待,这就是品格。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经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这本书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追求厚德载物——人生修养最讲究的就是律己。一个“厚道”的人,在德业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能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
厚道的含义就是做人要不刻薄、待人要好。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吃老实饭,干老实事,做老实人。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诺曼•怀特(H.Norman.Wright))
推荐人:王欣,心理咨询师,从事医疗行业,留法
推荐语:一位享誉美国的婚姻咨询师 ,心灵导师,婚姻家庭顾问向世人分享婚姻经营的智慧,而自己本身也是“婚姻经营”的受益者,与妻子携手相伴,恩爱如初。
从恋爱的惺惺相惜到逐步沉淀,认定与对方组成家庭,朝夕相处,这个过程中还有年轻的冲动与爱情圣洁的光芒,而当光芒在日常的琐事与冲突中消散,本我与自我的坚持就是婚姻中战争的“隐患”。言语的伤害,沟通的障碍在最亲近的,最在意的人那里总会无限放大,深深地灼伤了卑微的自尊,于是有了沮丧,悲观,或是歇斯底里的宣泄。
通过这本书所讲述的真实而有趣的故事,你会读懂男性与女性大脑的差异,表达的差异,你会更懂你的伴侣,也会更懂自己的需要。如果你的婚姻尽在你的掌握之后,游刃有余,总能得到身边人的爱与支持,那么你会感到被生活眷顾,幸福享有每一缕晨光,每一抹晚霞。推荐给在爱情与婚姻中探索的朋友,成为一个会沟通的,拥抱爱与希望的温暖的人。
《性格的力量》(詹姆斯·希尔曼)
推荐人:聂海瑜,在高校工作,专业化学。
推荐语:这本书探讨了为什么人要经历衰老的过程,衰老对于人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人在中年时离世,旁人的感叹总是:走的太早了。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这本书从性格层面提出的观点是:人的性格是需要几十年的时光来塑造的。人年轻时是往未来看的,年老时才能停下脚步回首看,才开始有时间来完成自己性格的塑造。因此性格造就了衰老,衰老则揭示了性格。
老人由于未来的时光比较短暂,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需求和依赖都会减少。因此他们会开始回忆过往,整理过往人生的事件,给曾经的过往增加很多的想象来进行自我性格的塑造。曾经性格中隐藏的很多特质,无论好坏,都会一一浮现出来。曾经的性格造就了现在的他们。因此对性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坚持也就成为他们价值感非常重要的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人很容易把老年人想象成理想中的智慧、平静、有同情心和宽容的老人,然而现实中的老人是易怒的,忍耐心很差的、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也就是性格的强大力量导致。
这本书从一个冷静有距离感的角度去探讨衰老过程,让我更加理解人在衰老过程中的状态。
《动机心理学》 (爱德华·伯克利)
推荐人:李一淼, 规划设计, 留美
推荐语:这本书是研究人类动机的书。说到三个人类的核心动机,自主,胜任和归属。这本书也是教材系统的介绍了很多心理学理论,是一个理论的汇总,其中有好理论也有一般的后续引起人质疑的理论。我们辩证的去看。
对于人类动机的类型,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由内在动机生发的行动能更让人体会到幸福感。
书中也梳理一套有效的促进实现目标的理论:执行意图。简单说来就是心理模拟要达到目标的过程,预想到中间可能发生的障碍,然后用if...then...来表示。比如如果起床就去称体重等等来克服障碍。这个执行意图理论在各方验证中都比较靠谱和站得住脚,对很多人行为有所改善,帮助他们实现一个的小目标。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推荐人:亢峰,IT研发人员,留美
推荐语:《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群体的一些心里特点。
首先是如何定义群体。随机的找一群人凑在一块,并不构成一个群体。要想成为群体,要满足:1)群体中的人有统一的方向。2)个体特性的消失。人的意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有意识的部分,主要是理性,存在于一个人中的历史较短。而无意识的部分,从原始人开始,就存在于个体中,而且是主要的部分。在一个群体之中,人的有意识的部分,很容易消失,体现出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部分。
群体的特点:
1)智力下降:群体的智力低于个体的智力。
2)被情感控制:无意识在支配群体的行为,和原始人一样,受外界的刺激而反应。个人孤立的时候,也会受刺激,但是会用脑子,理智的思考,而群体不会。
3)群体的道德可能高,也可能低。某些平时表现很温顺的人,在一个群体之中,也可能变得非常的暴力。但是,群体也可能让一个人表现出一些高尚的品德,比如为了群体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群体表现出这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
1)群体中个人的责任感会消失。群体中的人,心中可能会有一种想法,所做的行为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责任的承担人是群体,而不是自己。
2)传染性,一种观念很容易在群体中传播,个人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群体而不被感染,于是,一个有理智的人,在群体中也会变得失去理智。
3)群体容易受到暗示,冲动地把想法转化为行动。人多会给人一种有力量的感觉,而更容易冲动地做一些事。
[小编插话:我们曾请霍普金斯大学冯杰学长领读过这本书《乌合之众》,由飞沃董助李博涵学长进行总结,请点击蓝色字体链接查阅活动总结]
往次私享会推荐书单: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5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4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3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2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1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10 海读沙龙私享会书单NO9 海读私享会书单NO8 海读私享会书单NO7之二 海读私享会书单NO7之一 海读私享会书单NO6 海读私享会书单NO4 海读私享会书单NO3 海读私享会书单NO2 海读私享会书单NO1 海读私享会书单NO5
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力量!
有趣的灵魂终将在海读沙龙相遇!
【海读沙龙是欧美同学会学长们发起,历经60场读书会,32场主题沙龙,16场海读私享会,10次云走读/实地走读,5场HIGH TALK,36场“相约星期三”线上分享(临时微信群),5场电影观享会,以及不定期诗歌会、博物馆参观和户外郊游、摄影等等,期待您的加入,一起分享、学习、成长!】
欢迎来QQ群392226001加入海读大家庭 投稿或参与线上交流(需填写成员登记表哦~)
有问题请联系hireadingsalon@126.com
欢迎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询以往分享!
回复“NO+数字”或者“读书+数字”查阅往期读书会总结,例如:NO20 或者 读书21
NO1 | 乡土中国 | 费孝通 |
NO2 | 量子飞跃 | 夏洛特谢尔顿 |
NO3 | 自私 生命的游戏 | 弗兰克施尔马赫 |
NO4 | 大数据时代 | 维克托舍恩伯格、库克耶 |
NO5 | 王阳明大传 | 冈田武彦 |
NO6 | 正见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NO7 | 失控 | 凯文凯利 |
NO8 | 21世纪资本论 | 托马斯皮盖蒂 |
NO9 | 西藏生死书 | 索甲仁波切 |
NO10 | 越南密战 | 钱江 |
NO11 | Odyssey | Homer |
NO12 | 亲密关系 | 克里斯多夫 孟 |
NO13 |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 谢里夫 |
NO14 | My contry, my people | Lin Yutang |
NO15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实际 | 斯塔夫里阿诺斯 |
NO16 | THREE-BODY PROBLEM | Liu Cixin |
NO17 | 人类简史 | 尤瓦尔 赫拉利 |
NO18 | SONNET | William Shakespear |
NO19 | 种族主义的边界 | 阿里亚娜·舍贝尔·达波洛尼亚 |
NO20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西蒙•蒙蒂菲奥里 |
NO21 | 重新定义组织 | 马成功 |
NO22 | 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问题 | 蔡雄山 |
NO23 | 史蒂夫 乔布斯传 | 沃尔特·艾萨克森 |
NO24 | 想象的共同体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NO25 | 无言的宇宙 | 达纳·麦肯齐 |
NO26 | 林徽因传 | 陈新华 |
NO27 | 邓小平时代 | 傅高义 |
NO28 | 草原帝国 | 勒内·格鲁赛 |
NO29 | 妈妈,请这样爱我 | 林巨 |
NO30 | 未来简史 | 尤瓦尔 赫拉利 |
NO31 | THINK, FAST AND SLOW | Daniel Kahneman |
NO32 | 货殖列传 | 司马迁 |
NO33 | 创业维艰 | Ben Horowitz |
NO34 | 军人与国家 | Samuel Hengtington |
NO35 | 从1到无穷大 | 乔治 伽莫夫 |
NO36 | THE ACHIEVING SOCIETY | David Mclelland |
NO37 | 人伦的解体 | 吴飞 |
NO38 | 原则 | 达里奥 |
NO39 | 创业者的7堂法律必修课 | 张洪江 |
NO40 | INVISIBLE CITIES | Italo Calvino |
NO41 | 浮士德 | 歌德 |
NO42 | 世界秩序 | 基辛格 |
NO43 | 君主论 | 马基雅维利 |
NO44 | 中国建筑史 | 伊东忠太 |
NO45 | 饥饿的盛世 | 张宏杰 |
NO46 | The Little Prince |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
NO47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Stephen R.Covey |
NO48 | 心火 | 陈为 |
NO49 | 乌合之众 | 古斯塔夫·勒庞 |
NO50 | 非平面 | 尼克·索萨尼斯 |
NO51 | 刷新 | 萨提亚·纳德拉 |
NO52 | 超越战争论 | 汪涛 |
NO53 | 黑客与画家 | PAUL GRAHAM |
No54 | 美国陷阱 | Fred Pierucci |
No55 | 终极理论之梦 | Steven Weinberg |
No56 | 当下的启蒙 | Steven Pink |
No57 | 印度史 | 林承节 |
No58 | 鼠疫 | 阿尔贝·加缪 |
No59 | 心灵、语言和社会 | 约翰·赛尔 |
No60 | 空间与政治 | Henri Lefebvre |
如果喜欢我们,请帮忙点亮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