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安夜空】第55期|洪波:巅峰上的坚守

胡青丝 黄山日报
2024-08-28


新安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夜空






青丝有言


有些话总要有人来説;

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

有些东西总要有人来坚守;

有些美好总要有人来记录。


洪波




无上清凉 

 上坦观

歙县三阳镇白石源村上坦组,坐落于国家级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千米之上的山腰处,那里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小学。


阳春三月,那里的千亩油菜花已进入了盛开期,梯田层层接云天,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暖日送微香。


今天是周一,我特意赶了个大早,晨光熹微,一路上的风景宛如仙境一般,一层薄雾飘荡于山谷间,似乎给梯田上的金黄披上了一条白丝带,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要不怎么会上了央视新闻呢?


今天此行的目的,我不是为了来这里赴一场花期,而是来上坦教学点走访,去参加一次看似简单却独具意义的升旗仪式。


早在2008年的国庆节,上坦小学的升旗仪式,就上了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卫视,各级报刊社也陆续聚焦这里,先后进行了报道,让这个高山上的教学点着实火了一把。



与我同行的是张观春老师,身材消瘦的他,虽已退休几年了,可走起路来,依然不亚于一般青年。


今年,离开上坦教学点已有10年之久的他,又被重新请上了这个村小的三尺讲台,成了10个留守娃的孩子王。从2006年9月至2013年的8月,他就在这里坚守了整整7年。


他告诉笔者,2013年8月他被调入金石小学后,党员张子达老师主动请缨接替了他,2016年张子达老师退休后,中心学校因为教师紧缺等种种因素,这里的很多孩子都选择山外的学校就读,冷清的上坦教学点不得已关门了。


那年,距离上坦15里的竹铺中心学校农村寄宿制试点开始了,一些家长跑去一看条件还好,就把孩子送到了竹铺中心学校就读。上坦教学点处于休眠状态后,一位当地的高中毕业生,在家办起了民办看护点,没有教育资质,没有资金投入,这样也只能是权宜之计。




一方水土

一方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外闯荡的上坦人,收住了忙碌的脚步,先后折返而归,在家办起了农家乐或作坊,在家就能挣钱,何必背井离乡呢!


大人回家了,他们的孩子去哪儿学习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上坦有800多人口,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村了,它是周边的里南庄、外南庄、大圣堂、中垅头、瓦窑垅5朵“金花”的统称。


中心学校已意识到上坦生源数逐渐增多的问题,上坦教学点的大门要不要重新打开?校门一开,中心学校的老师都在吃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又怎能抽调教师来这里安心任教?



要知道,这里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小学”,倘若上坦教学点撤并、民办看护点又按规定取缔了,孩子上个幼儿园就得去山脚下的金石小学,那是离上坦最近的学校。


这样弯弯绕绕的路,孩子上学你说方便吗?孩子在上坦没有学上,那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无疑就是纸上谈兵了。


方法总比困难多,考虑再三,中心学校配合相关部门取缔了当地的民办看护点,上坦教学点的门又被再次打开,找人利用寒假时间维修了校舍。


寒假一过,又到了开学季,上坦教学点又响起了孩子们的欢笑,整洁、明亮、簇新的教室里书声琅琅。



与童为乐 

 其乐融融

从金石村到上坦,足足有6里路,个子不高的张观春老师每天都是徒步而上又步行而下。他说这样,一路上可以接送几个路远的孩子。


今天早上,我把电瓶车停放在了山下,与他一路同行。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从他口中我也了解上坦小学的办学历程。


快到上坦了,我看他脸上冒汗了,裤脚已被露水打湿了,便问:“累吗?”他莞尔一笑,“习惯了,这点路不算啥。”


他告诉笔者,现在比退休前来这里任教好多了,以前哪有这水泥路,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晴日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我说:“来这里教书寂寞吗?”


他笑笑说:“每天都围着10个孩子转,怎能寂寞呢!其实,任教的也不光是我一个人,中心学校的老师也会隔三岔五地来这里走教。当地的退休老教师,有空也会来学校义务服务的。”


到了上坦,这个点孩子们还没有来,校园里冷冷清清的,张观春老师开始烧水了,不光是为了自己喝,还得为10个孩子准备着。


水开了,泡上一杯茶润润喉时,孩子们便陆续由家长带着走进了校园,他的一天工作便开始了。



授业廿载

清风化雨

坐在校园里,透过窗户,我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我曾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看到过。


满头乌发、一脸笑容,谁能猜到他已是古稀之人,我知道他早在2006年就退休了。


张观春老师笑着说:“那是王孝清老师,在家闲不住,又来我这里了。”


“来学校转转吗?”我问道。



张观春告诉我:“不单是!他是本地人,家就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他的心里一直都惦记着这些孩子,经常来学校转转。有时,帮着升旗,教教音乐,带着孩子们做做游戏。”


等王孝清老师走近后,我便迎上去一阵寒暄。从他的口中,我了解到上坦教学点创办于解放后,风风雨雨已走过了70余个春秋,期间迎来送往了许许多多老师的身影。


他是执教时间最长的,从1976年10月教书,到2006年11月退休的30年里,他在上坦就教了24年。可以说,他把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都留在了上坦小学。



扎根乡村 

 无愧师魂

历史上,上坦小学一度是一个完小,高峰时有学生120余人,老师就有6位。一打听,自2000年后,来上坦任教的年轻老师只有3位,当年两位新分配的老师仅教了一个学期就下山了。


教书时间最长的新分配老师是2001年9月来的,2004年6月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年轻老师来接力了。王孝清老师退休后,把接力棒递给了张观春老师。园丁接力,演绎着巅峰上的坚守。


2006年,人民日报记者来到上坦村采访了王孝清老师。那位记者在他的采访稿里饱含深情地写道:“王孝清是唯一的老师,在此教学已有30年。”


“虽然只有7名学生,却分为三个年级,同在一间教室上课,体育、音乐、美术、自然……一门不少,王老师还是学生们的‘全职保姆’,照顾他们的起居。”



《师之魂》

CHRISTMAS


聊起当年获得的荣誉时,两位老教师都笑着摇头,他们说哪想过荣誉不荣誉的,学生有出息就是最好的褒奖了。


是的,一心扎根山村的老师们,又有几个去为这纠结呢!


老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园丁。不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山乡,都有一批又一批从事天底下最阳光事业的身影。


特别是那些坚守在贫困山区的老师,他们很多人一从教就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翻开《师之魂摄影作品集》,我看到了当年王孝清执教时的身影,校舍破破烂烂的,大家穿着简朴,可孩子们那一双双大大的眼睛却明亮有神,迎着朝阳升起的五星红旗却是那么鲜艳、夺目!




云开雾散

红旗飘扬

“您是一颗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没有宝石的光艳,却让孩子们在您成就的坦途上奔向锦绣前程,您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铸起江淮大地师之魂。”


这是该书扉页序言上的一段文字,读之让我怦然心动,此刻站在我眼前的这两位老师,不就是这段话的真实写照吗?


操场上有个简易的没有篮筐的球架。孩子们太小,还不会打篮球,只能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类的小游戏。


这个时候,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阵阵笑声弥漫一个村落。站在操场上,可以望到村后那高耸云端的白云岩,也可以俯瞰雾气里蜿蜒而上的水泥路。



在这样一个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一个学校,一个老师,10名学生,在我们看来,正是有了王老师、张老师的坚守,才让这里的孩子避免了长途跋涉上学的困难。


听说我在上坦,当地的洪晓明老师,通过微信给我发了一首他爷爷洪坐顺的一首诗。


“从教生涯数十载,知足常乐自无忧。愿将壮志栽桃李,犹有豪情到白头。”


在上坦当了一辈子的民办教师洪坐顺,工资不高,心态却好,能从事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自然知足而常乐了。


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整个校园。阳光下,孩子们整齐地站立着。


国歌声嘹亮地响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春风徐徐上升,飘扬在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小学里。


国旗下,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笑容。




作者简介


洪波,坚守乡村小学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二十余载。左手教学,右手文学,教的是数学,爱的是文学。

毕业至今,已在《黄山日报》《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教师报》《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汇》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篇,并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一些文章曾被收入各类文集。2014年加入安徽省散文家协会,2019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


标题题字  洪振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配文摄影  洪  波 (安徽省作协会员)



守望者

王孝清

王孝清老师1976年10月至2006年11月退休,除中途在上坦之下的茬头小学执教几年外,一共在上坦小学坚守了24年。

张观春

张观春老师2006年9月从王孝清老师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在上坦小学坚守到2013年8月。今年开春,得知上坦小学将重新恢复办学,为缓解学校困难,主动申请,成了上坦小学的退休返聘教师。



1

END

1




 · 黄山日报 ·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李漱晴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

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

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项其敏


往期推荐

🔗

【新安夜空】第1期 |  许春樵:那一刻连烟灰都不敢弹落

【新安夜空】第2期 | 程鹰:启蒙三昧

【新安夜空】第5期 |   陈先发:黑池坝笔记(节选)

【新安夜空】第6期 |  洪振秋:江南忆,最忆是徽州

【新安夜空】第8期 |  胡建斌:雨中,邂逅徽州

【新安夜空】第11期 |  黄山诗院:美丽四重奏

【新安夜空】第13期 |  孙婉君:好的……

【新安夜空】第14期 |  程亚星:黄山五绝

【新安夜空】第15期 |  许若齐:乡村小酒店

【新安夜空】第16期 |  黄山诗院:蝴蝶停在火车上

【新安夜空】第17期 |  谢光明:玉竹

【新安夜空】第18期 |  吴炯:温暖的木头

【新安夜空】第20期 |  李萍:嵯峨野

【新安夜空】第22期 |  袁良才:石耳王

【新安夜空】第23期 |  孙洁:朱村烟锁春满埠

【新安夜空】第24期 |  叶文俊:四季里的浪漫歌者

【新安夜空】第25期 |  汪远定:不负天地与江南

【新安夜空】第26期 |  吴宏庆:土匪来了

【新安夜空】第27期 |  汪燕燕:蓝墙

【新安夜空】第28期 |  黄良顺:黄山——始信峰的秋

【新安夜空】第29期 |  王建屯:岁月如“哥”

【新安夜空】第30期 |  许春樵:被修改的胃口

【新安夜空】第31期 |  王正忠:老街的眷恋

【新安夜空】第32期 |  李欢:路

【新安夜空】第33期 |  董改正:留梦到徽州

【新安夜空】第34期 |  紫苏:西递,在一朵山菊花里等你

【新安夜空】第35期 |  曹必冉:看 水

【新安夜空】第36期 · 特制版  |  掬水月在手——2020“新安夜空”文学活动撷英

【新安夜空】第37期 |  “青春诗会”的黄山之光:一度与叶丹

【新安夜空】第41期 | 程鹰:名士四题

【新安夜空】第42期 | 李漱晴:哪怕只有一点光,我也想照亮你

【新安夜空】第43期 | 倪有章:遥远的村落

【新安夜空】第44期 | 叶兆言:旧式的情感

【新安夜空】第45期|洪振秋:徽俗过年杂忆

【新安夜空】第46期|汪华华:渔村春晓

【新安夜空】第47期|龙建雄:印象徽州三月天

【新安夜空】第48期|许若齐:走西街

【新安夜空】第49期| 南坑诗歌雅集

【新安夜空】第50期| 刘菁兰:五里桃花入梦来

【新安夜空】第51期| 章小皖:我在徽州等你

【新安夜空】第52期|叶文俊:樱花约

【新安夜空】第53期|胡青丝:大隐得丘

【新安夜空】第54期|许若齐:徽州老中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