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南汉子的柔情全部化成了釉水
火与土的邂逅,便是你
一个字就够了:美!
风物君语
在这些器物面前,所有评述都有点苍白
因为它本身已在诉说了
这是初见葛昊翔所做宜均釉的第一感受。
那些小东西
有着宋瓷的简静,亦难掩陶器的朴拙
有着汉子的磅礴大气,也有女子的精致细腻。
他桌上摆满大大小小的山子,每个都不同,每个都动人。
老祖宗没来得及做的,让我来
葛昊翔是个思维极其敏捷、语速超快的人。很少反复听采访录音的我,采完他之后,回去可是要做功课了。以往印象中对于手艺人的关键词一般是“静”和“慢”,而他不是——迅敏、豪爽、自信不疑,是硬汉一样的气场。与他聊天,脑子要飞转,聊着聊着,屋里就烟云缭绕了。
生于宜兴丁蜀陶瓷世家的葛昊翔,自幼受祖辈熏陶、耳濡目染,喜爱传统陶瓷工艺。他做的宜均釉,就是要以传统窑变工艺为主,做老祖宗没来得及做完的东西。
葛昊翔,一个很酷的70后手艺人。
宜均釉,是宜兴仿钧(瓷)釉的简称。它繁盛于明清,并以明“欧窑”、清“葛窑”之作饮誉中外。
《陶雅》称赞:‘欧窑妍且姱,绚丽同趁葩’。”这等夸赞,去看看那些传世的宜均釉便知晓了。古代宜均釉以天青、天蓝、云豆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并以灰蓝釉最为名贵,色彩丰富,美艳绝伦。日本在晚清时曾大量进口宜均釉,后有英、法、美、德等国争相抢购。
釉,就是覆盖在陶瓷表面,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2015年,葛昊翔的宜均釉“三阳(羊)开泰瓶”作为国礼被送予威廉王子,随之进了英国王室。这瓶子我见了好多次,宜兴陶瓷博物馆见过、在葛昊翔的工作室也见了,短颈、圆腹,肩上三个羊头使人想起国博藏的那件商代四羊方尊。它以紫砂为胎,以天然海蓝宝石入釉,那瓶上斑斑驳驳的窑变,真是美。
满眼古意。
葛昊翔的工作室有超多作品,真如他说的那句:“我想把自己 42 35689 42 15231 0 0 2145 0 0:00:16 0:00:07 0:00:09 368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老祖宗精华传递下去。”那些作品流传了太多历史的经典,商代的青铜鼎、明代的宣德炉、怪诞不羁的山子笔架、玲珑的马蹄杯……应有尽有。
不只是老祖宗的技术,还有历朝历代各类工艺品的造型、纹饰,在他的作品里,似乎都找得到痕迹。
葛昊翔曾为许多明星定制过作品。除了送给威廉王子的国礼,还有“宜均釉瓜棱长颈撇口瓶”,也被选为国礼赠给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
一个小杯,跨越2个陶瓷产区,
5次进窑,10几道工序
葛昊翔给我看了他做的小杯子,就是刘嘉玲、谢娜、杨幂等明星手里拿的那个,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万花金盏”。这杯子,也是他为恢复宫廷若琛杯技法而制的。
紫砂为胎,外绘粉彩,内里施金。
别看是个小杯子,工序繁琐着呢。首先要拉坯,他捏着图纸跟我讲:“这杯口口弦要收一下,这样才能体现出裹腹的饱满和张力,杯的尺寸不能太大,高度和口径都要在8厘米以内。因为这样倒茶时的手感和喝茶时的感受是最好的。”造型弄好了,还要用一个晚上的时间阴干、修坯,才能入窑。
待阴干的过程他也不闲着,他要和徒弟做最重要的事——制釉。他工作室下面的厂子里堆满了宝贝——玛瑙、绿松石、水晶等,这些全都是他用来制釉的原料。他拿出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指着上面的黑点点,告诉徒弟一定要捡出来,因为这里的铁质会影响釉色的纯度。
海蓝宝石、南红玛瑙、水晶,各类宝石都是他做宜均釉用的原材料。
由于捣碎的工具硬度还没有宝石高,制釉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粉碎宝石的工作就用最原始的了——手工。捣碎这些宝石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要从外往里捣,这样的颗粒才更均匀。
若琛杯要用月白釉,它是宋五大名窑中钧窑的一个釉色,这个釉水的比例是葛昊翔花了很久才研制出来的,也是他做“均陶釉”最核心的东西。要加多少南红玛瑙、绿松石等宝石,估计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月白釉龙纹太白尊,器正釉润,隐约露出紫砂胎,透露着朴拙之感。
等坯体干了,就可以入窑素烧了。素烧结束后,便要上釉。他的面前放着一盛满釉水的桶,他说:“浸釉的时候要控制时间,不能太长,那样釉太厚,很难干,会出问题;当然时间也不能太短。”
他拿起专用夹子,将烧好的素坯放在釉水里,荡了两下。这些釉上好后,要再进窑烧。烧好后再出窑的样子,就靠天成了。因为所有原材料在火的高温烧制下,所产生的变化,基本没法掌控。
黄釉窑变撇口碗,如薄厚不均的釉色,如中国画的留白一般,清透舒畅。
人们形容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确,窑变是一种很抽象的美,“每次开窑的时候我们自己所施的釉,每次都会有惊喜。”葛昊翔说。
这次烧完后,他带着作品去了趟景德镇,找到当地一个画粉彩的师傅,将若琛杯的造型与景德镇的粉彩结合起来,将它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作品。再画、再不断打磨,几次火与土的邂逅,终于才能凝练出这样一个小小的杯子。
如此走近窑变。
英雄不问出处,美就好了呀
今日,我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有许多历史遗珍或当代艺术,有的令人赏心悦目,有的也使人观后一头雾水,看不懂?!
葛昊翔做陶有一观点,我特别认同,就是“看见一件作品时,即使你并不了解他的技艺、历史及文化底蕴,但它美就好了呀!”是呀,艺术更重要的功能,不就是要作用于人的审美感受吗?
这件豆青釉凤尾尊,以商斛为形,摹宋人风貌,采用宜兴特有紫砂为原料,天然绿松石入釉,意取素雅、平静、古朴、和谐之文人气韵。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孤品。因为他的创作过程,也是试验过程。作品在制作的各个环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非全如设计者所料。
若干年前,葛昊翔就开始尝试用紫砂上釉,这种工艺在宜兴其实很少有人会做了。他以宋代官窑作为审美理念,反复试验各种釉色。他厂房内堆放着各种宝石,在他初期尝试做出美丽的窑变釉时,是用玛瑙入釉的,在不断的烧制成功之作后,他开始用绿松石、猛犸象牙、珊瑚、海竹、南红等入釉。
每一个小器物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今日干他这行的手艺人,做陶瓷已并非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古代的匠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过世界,那是宫廷才能实现的事,今日常人很容易实现,比如产区间的合作。
他说自己有个大志向:“继绝学,传承精神的东西。”多年来,他一直醉心于国粹,琴棋书画茶他都学、也都玩,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着灵感。
葛昊翔这几天刚做的酒器,酒器不美,何来美酒?
他的工作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美物,与画家合作个小本本、没事给自己做的酒器……他的使命,就是要完成与古人的对话,然后将古人未诉说完的美,传递下去。
文/婷哥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导航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