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中国最好吃的43个行李箱

朱若淼 地道风物 2018-08-06

丨其实我们中大多数,带回来的故乡是分享给别人的丨



今天,春运结束了

大部分人已经回到了上学、工作的地方

他们的行李很多、很沉

装着即将挂念365天的“故乡”


为了知道人们都怎么把故乡带回来

我们开了43个人的箱子

↓↓↓






过完年,从山东回北京的设计师酥胸只带了10个羊肉包子,这是他妈妈塞给他的,“我妈怕他刚回来那几天,北京饭馆不开门给饿着”


做新媒体的火花拉回来了一箱新鲜的柴鸡蛋,那是她大姑给她装上的。带回北京的时候,有几个鸡蛋已经破了。大姑说了:“在北京吃的都是假鸡蛋!”


……


返程时的行李,比节前回家时候还要重、还要多。


你是不是也这样?



春节前,我们就开始策划了这个“返程行李箱”的专题。


我们发动了身边所有朋友的关系,找到了来自北京之外的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43个人


他们有的人,下了火车或飞机就扛着大包小包,来到风物君的办公室;有的人,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品尝家乡风味……


他们来自这些地方: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职业:



他们,是你,也是我。






生活在北京的马场,喝着林芝的松茸汤

@措东
西藏自治区 林芝丨马术教练丨来京26年


- 神秘行李箱 -

藏红花、藏香、牦牛肉干

奶茶、奶渣、啤酒、松茸

 ▲ 桌上摆的香格里拉啤酒味道里有股特有的香味,大概那是青稞的味道吧。


措东的行李箱装的就是一个“舌尖上的西藏”。


来北京26年了,每年回西藏,他还是会专门托人带松茸回来,“用一两片做汤就特别鲜。今年忘了带贝母回来,贝母可以常备在身边,可以治咳嗽。”


和措东见面是在顺义的一个马场,那是西藏马术队在北京设立的一个训练基地。



“尝尝我们那边的甜奶茶”,他一边坐下一边招呼我们尝桌上的藏族零食。


屋内的设计完全遵照藏族传统的室内设计。屋里最里墙的木柜上摆着供品、奖状和电视机。沿墙的两面是两条矮矮的木床,木床前的木桌上摆着甜奶茶、香格里拉啤酒、3瓶珠峰冰川矿泉水,一叠牦牛肉干和一盘奶糖。都是从西藏带回来的。“这些东西都很难在北京买到”,措东说



 马场里带窗户,空间大的是马房里的VIP。我们路过一匹白马时,措东说如果你熟悉马,你会看出这只马更忧郁,因为它怀念草原。摄影/贾亦真


今年48岁的措东在林芝出生。16岁那年,念中学的他正好赶上西藏自治区组建马术队,他报名并通过了选拔。那一年,他跟着马术队离开了西藏开始转战内蒙古、新疆等地训练。

1992年,他免考进了北京体育大学。当年跟他一起出来的很多马术队员很多都回到了西藏,但他留了下来。



马场是他最喜欢呆的地方。


虽然生活在北京,但是措东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这片空旷的土地。这里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没事的时候,他可以在这里看看马,状态好的时候会自己骑一骑。
 
那天,我们离开时,刚好赶上日落,太阳从马场边上滑下。马场很安静,安静得让人忘记这里是北京。



 他说我们跟这幅唐卡有缘。这幅唐卡是帮朋友求的,光画这一幅唐卡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摄影/贾亦真




故乡,就是那几颗常带在身边的葡萄干

@耿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丨电影摄影师丨来京18年


- 神秘行李箱 -

打囊、俄碧、俄碧扳指、俄碧珠链、戈壁玛瑙、和田玉坠、金丝玉镯、辣椒、马肠、墨玉扳指、葡萄干、杏干、且末玉石坠、石伴玉、风凌石、石榴、塔吉克族帽子、陶罐、黑蜂蜜、玉手链、玉坠

耿艺的行李箱是我们开过的 43 个箱子中东西最多的一个。



 

“一般情况下,我会告诉他们过来(来乌鲁木齐)吃,因为没有多余的(马肠)给你”。这个乌鲁木齐的摄影师特意从箱子里找出了一袋马肠,展示给围观的好奇客人。

 

那是哈萨克族的特产。人们把马肉灌进马肠里,再用山上的松树枝和柏树枝熏制而成。耿艺很爱吃这马肠。每次带回北京,做进抓饭里,或者煮熟切成片下白酒吃,都是再美不过的待客美食。

 

▲ 黑蜂蜜也是他给各位看官重点介绍的特产,用的是当季无花果泡的。他说是新疆的朋友送的,买都买不到。


45岁的耿艺总称自己是个“单身老头”。但他家里的客人却不少。每年在北京的家里,光抓饭就能做二三十顿,以前常合作的杂志编辑是家里的常客。

 

如今,他来北京也快20年了,但他一开口,多多少少还是能听出他从西北来。他们家并不是祖祖辈辈都在新疆,父母老家是河北的,当年随建设兵团来到新疆。

 

1999年之前,他生活在新疆,主业是画画。后来到北京考上中央美院研修班之后2002转向专业摄影。6年前,他从平面摄影师转去了影视圈。“刚好是个10年”。去年9月,他担任摄影指导的小成本电影在院线上映。



 如今杂志社如果跟他约图,只要时间合适,他还是愿意帮忙去拍。摄影 / 贾亦真

 

如今在北京,他有不少朋友。摄影圈的、电影圈的、杂志圈的都有。从乌鲁木齐带回来的箱子里,他装了很多玉石,俄罗斯碧、戈壁玛瑙、和田玉坠、风凌石、石伴玉……这些玉石带回来,等到朋友结婚、出国、还人情就会送出去。


▲ 耿艺爱吃新疆的葡萄干,有时候早上懒得做早餐,直接从袋子里抓一把就当饭了。每年妈妈都会寄好几次葡萄干、杏干来北京。


离开故乡之后,他在北京有了新的朋友和事业,摄影师本来就四处漂泊,他也习惯了到处跑的生活。故乡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但它从来都在。

 

它就像耿艺每年都要消耗掉的那 30 多公斤家乡的葡萄干。





瑞士糖是香港的甜,面膜是香港的润

@关永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丨印厂助理经理丨来京16年


- 神秘行李箱 -

红瓜子、淮盐花生、老婆饼

炸脆、牛轧糖、全蛋面和瑞士


粗略算来,在北京的香港人有十几万人,56岁的关永生Wilson是十几万分之一。


来了北京16年,香港的瑞士糖依然是他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小时候进口糖贵,家里过年买年货时会掺着买一些糖回来,他总爱从一堆糖里挑瑞士糖吃,这感觉可能和现在内地的80后对上海大白兔奶糖的念想很像。


所以当我们打开他的行李箱,瑞士糖赫然在目。



▲ 从香港带回来的红瓜子,一磕就开的那种白瓜子他在香港很少吃到。在大陆呆久了,现在他也爱颗白瓜子了。


瑞士糖的甜味虽很诱惑,但“北京发展的机遇挺好的”这个理由还是把他拽离了家乡香港,关永生曾经在香港的总公司的印刷厂里做高级机长。2002年,香港总公司在北京开了厂,关永生作为技术骨干被调来了北京。


至今,北漂16年,他仍旧是一个人在北京,和其他两个香港同事一起,住在公司提供的复式公寓里。



▲ 炸脆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关永生还是最喜欢家里的味道。


老婆孩子虽然没跟着过来,不过老婆的话关永生是不敢忘的,老婆让带的东西也是一定要带的


比如,在这个见过半百的香港大叔的公寓里,我们还发现了一盒面膜和一只洗面奶!“面膜是老婆让敷的”,难怪56岁的他脸上的皮肤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皱纹。


  他不抽烟,但每周朋友来的时候会一起打打麻将。摄影/贾亦真


十几年里,关永生一直在过着香港北京双城记的生活。春节之外,他每年调休时会回香港三四次。对于北京,孩子们没有特别的记忆,只有小女儿很小的时候来过北京,对那时候北京的可乐记忆犹新,因为觉得比香港的甜。

这种甜的记忆,就像关永生对香港的瑞士糖一样顽固。



“打算什么结束工作回呢?”
 “不知道。”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北京客的回答可能都是一样的吧。





一个京二代,乡愁是椰子味和川普的混合

@林明浩

海南丨图书馆工作人员丨7岁定居北京


- 神秘行李箱 -

椰球、榴莲糖、芒果糖、牛轧糖、椰子粉

椰子糖、椰糯糕、椰香酥卷、炭烧咖啡

椰汁软糖、椰子脆片、椰子榴莲香蕉薄


44岁的林明浩,他的行李箱是椰子味的


不过,今年他最遗憾的是,因为当地店里缺货,没能带椰子酱回来。“椰子酱最受欢迎”,小时候父亲从海口带东西回来,椰子酱就很受欢迎。工作以后,他回海口会专门买些椰子酱送给同事。


▲ 他父母都是搞生物学的,但他和哥哥长大后都没有继承父母生物学的专业。现在,林明浩在社科院的图书馆工作。摄影/贾亦真


林明浩的老家是海南的。更准确地说,海南海口是他父亲的故乡。当年父亲念完大学后,在中科院研究蕨类植物,留在了北京。但父亲几乎每年都会找各种机会回海口。现在年纪大了,每年10月北京天气转凉,家人就会送他回海口,第二年开春后四月再回来。


林明浩回海南,基本是为了老人。


 小鱼干是今年他第一次带,因为有朋友张罗着要吃。摄影/贾亦真


每次从海南回北京都能带回海南岛的味道,除了那些各种椰子味的好吃的,还会给在北京的球友带点小鱼干。


林明浩的身体里还有一半四川的血液,相比海南,北京、四川更像故乡,因为母亲是四川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为了安全考虑,家人把他送到四川母亲老家生活了三年,直到七岁才回北京念小学,所以他的口音里留下了四川的痕迹。聊天的时候除了京腔里的儿化音,他还喜欢在句末加一个“嘛”,像个川娃子。


不过,四川的故乡不常回去了,因为母亲老年痴呆之后,父亲决定将她接到海口自己照顾。


“她也想回四川,但是没办法,回不去了”,林明浩说。




腊猪腿和那股家乡味,可快递不出来

@方文娟&刘镔夫妇

浙江杭州丨快递从业者丨来京5年半


- 神秘行李箱 -

红薯干、年糕、清明果、山核桃、咸肉粽

 每天吃饭的时候就会做一些,一家5口人,带回来的这些肉用不到一个月就能吃完。摄影/贾亦真


坐标:北五环外的快递配送站。几大条猪腿肉和腊鱼跳进了我们的视线,他们的色泽与这干巴巴的北京郊外格格不入。

这是方文娟和丈夫刘镔经营的一个韵达配送点,送往望京写字楼的部分韵达快递就从这个站点里分发。他们初六就回北京了,因为初六是节后正式上班的日子。


▲ 结婚七年但他们认识已经有十几年了,方文娟和刘镔是中学同学。 摄影/贾亦真


“我们是杭州的,桐庐,就是中国快递之乡”。


刘镔说,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四大快递公司的老板都来自浙西北的这个县城。



“那是从亲戚那买的猪,不到5000块一整只,有340斤”。刘镔看着快递库房外墙挂着的腊猪腿说。


每年过年前的几个月内,方文娟都会打电话给亲戚,订上一只过年的时候杀。那样的新年才有年味。吃不完的猪肉被做成腊肉带回来挂在院子里。

现在这个配送站既是方文娟和刘镔工作的地方,也是居住的地方。跟他们住在一起的,除了6岁的儿子,还有刘镔的父母。


▲ 站点的很多快递员也来自他们老家浙江桐庐。有时候过节,他们会从老家买些清明果回来送给快递站的老乡。


他们在站点里有个自己的办公室。房间将近20平米大,电视机在角落里正放着似乎永不过气的《西游记》。办公桌上零零散散地放着几袋子红薯干和山核桃,那儿都是他们老家浙江桐庐的特产。“我喜欢吃红薯干,跟(北京)的味道有些不一样。”






带来了大理的扎染,却带不来洱海边的房子

@寸丽香

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丨机关工作人员丨来京20年


- 神秘行李箱 -

普洱茶、酒、黑蒜、话梅、橄榄果脯、扎染布白族服饰

寸丽香离开大理鹤庆的家乡有30年了。这次听说要拍老家物产,他特意带来了扎染布的白族褂子



“还带回来了些果脯,年轻女孩子爱吃,你们尝尝”。见我是个女生,寸丽香又从行李包里掏出了一袋橄榄果脯和两袋情人梅。

寸丽香在武汉读军校。毕业后在广东和西安呆了一段时间,1998年他来了北京读书、工作,“北京是几个城市里他我最喜欢的城市,因为年轻人多,总能接触到新鲜的东西。”



不过,有了孩子后,生活还是出现了很多变化,5、6年前他跟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妻子结婚,孩子出生后一年,他们在大理洱海边上买了房子,把孩子送回云南读书,
 
小孩一走,北京的家人都跟着“逃离北上广”,47岁的他,在北京又回到了一个人生活的样子。


他不怎么喝酒,却总爱带酒回来。最近几年,他喜欢这种小包装,因为外包装让他感觉还挺有创意,也带着些民族特色。





“我是谁?” “你是北京”

@王博

江苏徐州丨媒体人丨来京3年


- 神秘行李箱 -

包子、炒辣椒、地瓜干、豆豉干

花生、腊肠、萝卜干、肉丸子、鸭掌鸭脖


“我妈总说我太瘦了,而且觉得我在北京吃不到这些,就一直往我行李箱里塞,为了让她开心,就全带上啦。”王博来北京工作三年了,每年都从徐州带回些家里做的东西。地瓜干、炒辣椒、萝卜干之类的。


 基本上每次回北京,她都会从家里带萝卜干回来。摄影/张宏翼


她现在在一家体育媒体工作。今年春节赶上冬奥会,假期基本贡献给了加班。尤其大年三十、初一那两天,比赛结果中午出来后,她就要急着把稿子赶出来。今年春节,家里做的好吃的也没来得及多吃几口。不过,对她来说,这是份既满足兴趣又能挣钱的工作。


从小,王博就爱看各种体育比赛。11岁那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对她来说是个转折。“那一年实在是太经典了,有刘翔、女排决赛大逆转,都是特别经典的比赛”。王博是个安静的女孩儿,但一聊起体育,她的兴致就起来了,原本5个小时回北京的旅途疲惫被这个话题激得比刚见面时兴奋了些。


“那之后又是北京奥运会,那个对我影响实在太大了”。高考完之后,王博无意中看到了体育新闻的专业于是去了上海体育学院。


 大部分家里带回来的东西都像这样用塑料袋包着带回了北京。摄影/张宏翼


对于体育的兴趣细究起来,王博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生起的。只记得很小时候在外公家,电视机总逗留在体育频道。从小她就跟着外公看各种体育比赛。


现在,外公已经83岁了,而且有些痴呆。回家时,外公已经不认得王博了。但她会问外公:“我是谁?”外公虽然记不清了,但却能答上一句“你是北京。”




东北同事回来,办公室变成榛子和粘豆包专场

@小蔷

吉林长春丨Mook编辑丨来京8年


- 神秘行李箱 -

松子、榛子、粘豆包、妈妈做的咸菜肉末


“来吃点榛子吧”,说这话时,几颗榛子在小蔷手里边来回磕着。后来我才知道,那动作是8年前,她在长春的店里学来的。这个动作我已被普及过不下5回了。




她是坐在我身旁的文字编辑。一年以前,她每时每刻面对的是影像纪录片,而现在她每天跟文字打交道。她说话总带有一种莫名的幽默感,认识时间长些后,我把那归纳为“东北人特有的带着方言茬子味儿的”幽默感
 
“这就是专门带回来给你们吃的,我们平时一般不吃。吃起来麻烦,我喜欢嗑瓜子儿”,话音里带着她特有的节奏。今年做特产选题,我特意问了问她关于松子的问题。原来,她在家只有过年的时候会买这些坚果。“松子55一斤,榛子50一斤”,在长春,这价格不算便宜


 “粘豆包是我买的,不是家里做的”,小蔷那天带来的时候说。摄影/张宏翼


今年回家的行李箱里,她妈妈给她多装了两盒粘豆包,嘱咐她回北京给同事吃。“吉林东西不多,粘豆包是我们那儿的特产。”
 
毕业后的两年,她一直跟组在做纪录片,去的都是些偏远的地方,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能上映。做纪录片不是份轻松的工作,它没有商业片有市场,但该熬的夜,却一次也少不了。


每次她跟我聊起自己曾经熬过夜时,小蔷的东北口音让熬夜这件事听起来不那么痛苦。后来,导演转去做了室内综艺,她也换到了我身边。



 小蔷带回来的食物跟这盘酥肉的命运一样,热出来不到5分钟就没了。


在北京工作,从黑白颠倒到规律生活,谁也不知道下个状态是什么样。





台湾泡面是“人间美味”,但我没有带回来

@陈其禄

台湾桃园丨媒体策划丨来京10年


- 神秘行李箱 -

大溪豆干、蜂蜜蛋糕、凤梨酥、高山茶

花生软糖、咖啡、牛肉干、牛轧糖、肉脯

台湾红茶、太汤饼、小羊羹、猪脚贡糖


“有时候我自己都会觉得,我靠,(在大陆待了)这么久!


今年29岁的陈其禄9岁就随家人从台湾到了大陆。人生中有20年都在广东、辽宁、北京不同的地方之间辗转。这让他一口南方的口音里觉不出台湾人的痕迹。


 看见有人拍照,他特意放慢了开箱的节奏,说“我这样慢慢,慢慢打开”。摄影/张宏翼


今年从台湾回来,他装了满满一箱东西。大多是一些糖果、糕点,味道跟内地会有一些不一样。台湾的泡面对他来说属于“人间美味”,跟大陆味道完全不同,但他不会特意带回来,因为感觉那会显得“无聊”。



陈其禄2007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念新闻,算下来在北京待了快11年了。从人大毕业起,他留在了大陆,那时候就没有想过回台湾。工作从传统媒体换到新媒体,从文化报道转到科技媒体,跨度还挺大。


大陆的年轻人愿意尝试变化,这是他眼中跟台湾年轻人不一样的地方。而台湾的年轻人对大陆的感受也在发生变化。回台湾当兵的时候,正好是马英九当政,有一次教官点到他名字的时候,身边的战友听说他是大陆回来的,投来好奇的目光。而现在,这样的目光又有些不一样了。
 
“很吊诡的是,我回到故乡感觉是,我是游客”。说着,他摊了摊手。





聊起家乡,不管对面的人有多腼腆,总是能戳破一个口,打开他的话匣子。


以上只是我们打开的五分之一的箱子。还有更多人,他们的箱子让人好奇,也让人觉得温暖



@何亮靓

广东湛江丨图片总监丨来京16年


 每个人见到沙虫干都会上前好奇地问上一嘴,那是来北京16年的何靓亮从湛江带回来的。听说沙虫干有着“小孩吃了不夜尿”的功效,有时候过年回家会去市场上选些回来。



@郝春景

河北石家庄丨建筑公司负责人丨来京20



 来北京20年的郝春景今年带回来一只整鸡,他说遗憾的是没带八大碗回来。



@朱红

安徽丨来京半年


 朱红刚来北京半年,这趟过年回来带了很多东西。老妈自制的咸菜、丸子、腊肉,二姨家自产的红皮花生、红薯粉丝、腐皮、豆干因为那是只属于家里的味道



@李四

湖北武汉丨市场营销丨来京3年


 李四来北京三年了,最近几年她都会带这种方便热干面,跟家里味道很像。今年只带了一袋回来。妈妈说路上安检麻烦,年后再寄些到北京。



@张恒丰

澳门特别行政区丨学生丨来京3年


 来北京读研究生的张恒丰,在这座城市呆了三年了。现在他在学校外面住房子住,喜欢带回一些汤汁、食材回来做汤、烧菜用。毕业以后他打算回澳门。



@夏雪

重庆丨环境教育丨来京2年半


 来北京两年多的夏雪这趟回来专门带了花椒。重庆人、四川人吃饭可以没有辣,但不能少了花椒。离开了重庆,总觉得买到的花椒不够香,于是这趟她索性带了些回来。



@季诚

天津丨来京19年


 天津跟北京虽然离得近,但出了天津就吃不到满意的面筋。来了北京19年的季诚经常往返与京津,几乎没两个月就帮朋友带一大袋子面筋回来。



@刘丽娟

甘肃天水丨心理咨询师丨来京15年


 忍子是种油饼,来北京15年的刘丽娟在家里调凉菜的时候拌进去吃,味道跟北京芝麻酱不一样。离开了家,有些味道就很难吃到了。



@杨慧

山东烟台丨设计师丨来京11年


 来北京11年的杨慧说,“我妈给我带的大多数是加工的半成品,或者直接带的原材料,她觉得北京的外卖用的油都是地沟油,觉得不卫生对身体不好,所以带的东西主要是为了让我自己做饭”。



打开了43个人的箱子

我们还有一些别的发现,

戳→妈,别给我塞了

过年带回来的东西都送完了么?

来唠唠↓↓↓



选题策划丨地图君&地道风物&中国国家地理

文丨朱若淼

摄影师丨贾亦真、张宏翼

设计丨五月

后期版式丨酱子

特别感谢程远、尹琬琰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它是风物君的小伙伴,地图君

这一周多采访,全靠地图君拖着我们四处跑




点击下方图片,尝“舌尖上的南北年味”



                              


🕗

风 物 精 选


在地·城市

蒙自徐州义乌汉中帕米尔呈坎羌塘拉萨

美食·物产

肥肠羊肉生蚝猪油辣椒烩面螃蟹藏面

手艺·工匠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地道风物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ditor@didaofengwu.cn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下方图片,2018惊喜大礼包在等你!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