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食界的“杠把子”,你知道多少?

不通 地道风物 2018-08-06


茶与食物的相遇,岂止好味丨



- 风物君语 -


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
最吸引我的不是剧情
而是放在桌上
没人吃的精美茶食

来客上茶上点心
《甄嬛传》里齐妃娘娘做的栗子糕
是我的最爱
(虽然是有毒的)
吃这方面,还得向古人学

春天将至,新茶将出
喝茶时来上一份精致茶食

美滋滋






 1 

茶食简史:古人的下午茶




中国人爱喝茶,更讲究喝茶:茶几铺上织锦桌旗,渐次摆开茶具,一桌子琳琅满目,挑选茶叶、水源,才得了一壶好茶来品。

但光喝茶实在是有些单调,自然也就得有些小食来佐。好比喝可乐得配薯片,喝茶也要配茶食。


▲ 宋人洪皓《松漠纪闻》曾有关于茶食的记


从生煮羹饮到茶宴,茶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茶果、茶膳、茶点等多个称谓


早先,人们“煮茶为食”。到了魏晋南北朝,喝茶和吃饭才分化开来。晋代的茶宴则开始有了佐茶食物。


▲ 南唐“夜宴茶

唐宋时期,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饮料,佐茶的食物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点心”一词就出自唐代,茶食就此成型

唐代有茶果,白居易《谢恩赐茶果等状》中记载:“今日高品杜文清奉宣进旨,以臣等在院进撰制问,赐茶果梨脯等”。佐茶点心则可以从日本饮食文化中去追溯,有“环饼”“油饼”“八种唐果子”等。


▲ 清明上河图中的茶肆


宋代茶肆众多,供应的佐茶点心也非常丰富,面点食品也开始成为了茶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宋时期还出现了点心与茶食的区分概念,“点心”本指点茶时杯中放置的食品,后来才逐渐混同


这一点周作人在《南北的点心》中也有讨论——




茶食是喝茶时所吃的,与小食不同,大软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则明系蜜饯之类了。从文献上看来,点心与茶食两者原有区别,性质也就不同,但是后来早已混同了






▲ 《甄嬛传》里最贪嘴的就属淳儿,每次甄嬛都备着不少茶食给她。图/截取自电视剧《甄嬛传》


元明清是茶食发展的成熟阶段。


明代茶馆供应各种茶点、茶果,且其茶点因季因时不同,品种繁多。《竹屿山房杂部》中提到面食制、粉食制、蓼花制、白糖制、糖缠制等茶点,也以佐茶食品为主。


▲ 宝玉、黛玉等人联诗片段,桌上放着各式茶食。图/《红楼梦》影视剧照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则收录了更多精美的点心,如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萧美人点心:“仪真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红楼梦》中更是记载了不少茶食,第三十七回里,袭人端来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光听名字就让人心痒。


🍵



 2

天南地北的茶食,哪一种最好味?


了解了古人的茶食,现在的我们又有哪些精致的茶点可食呢?


虽说点心和茶食的概念早已混同,连许多点心师傅或许都不太清楚分别,但茶食大抵仍要遵循着“不喧宾夺主”的概念而存在。不可过于甜腻酸辣、咸口浓重,方能成为茶的合格CP。


当然,也不要忘了“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的要诀。


湖州丨茶食四珍


▲ 图/视觉中国


江南人把喝茶说成是“吃茶”,因为除了茶,还有茶食相配。


在湖州,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被称为传统的茶食“三珍”,加上今人创造的合桃糕,这就是现在著名的“茶食四珍”了。


▲ 玫瑰酥糖


玫瑰酥糖是个同心圆,最外圈是白色的麦芽糖浆裹以米面粉,中间的灰色是黑芝麻粉,心子是玫瑰加粉,香甜润滑酥于一身。


▲ 牛皮糖


牛皮糖则是以韧且晶亮的糖体裹着白芝麻,一个个盘成大铜钱似的。吃的时候可以解开扯断,放一段在嘴里可以嚼个半天。当地有安吉白茶,最是滋味清爽,与牛皮糖的滑润香甜相得益彰。


▲ 椒盐桃片


椒盐桃片是黑芝麻粉盐糖相混合成薄片状。不仅特别薄脆,每片外面都有一圈白色米粉,起甜咸调和作用,而且每片中央都有三四丁胡桃肉,金黄透亮,入口满嘴生香,甜咸相济。


▲ 南枣合桃糕


合桃糕则分南枣、桂圆、阿胶的多种类别。口感偏硬,极有嚼劲。


苏州丨四季茶食


▲ 图/视觉中国


《吴门表隐》(苏州地方志)有云:“或粉或面和糖制成糕、饼、饺、馓之属形式,名目不一,用以佐茶,故统称茶食、亦曰茶点”

苏州茶点品类众多,逢农历四时八节,均有它的时令品种,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产销规律之称。


春饼有酒酿饼、雪饼等,夏糕有薄荷糕、绿豆糕、小方糕等,秋酥有如意酥、菊花酥、巧酥、酥皮月饼等,冬糖有芝麻酥糖,荤油米花糖等。


▲ 绿豆糕


▲ 酒酿饼


酒酿饼每年只卖一季。春节一过,满街都弥漫着它的酸甜芬芳。


酒酿饼外形似小月饼,馅料有豆沙、芝麻等。许多人尤其偏爱玫瑰馅,白皮红瓤,咬下去尽是脆嫩喷香、馅甜味糯,让人沉醉。


此时应有一壶鲜雅清醇的碧螺春,酒酿的香、馅料的甜、茶的清,随意两口都是翩跹春色。


▲ 猪油年糕


苏州茶食大多细腻,恰如江南女儿,色彩上也大多缤纷,都是极精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猪油年糕,有四味、四色。


玫瑰猪油年糕,配玫瑰花,花香四溢,又增添了红色;桂花猪油年糕,配用了桂花,在糕的表面增添了点点的金黄色;薄荷猪油年糕,配用了薄荷粉鲜绿清爽;枣泥猪油年糕,配用了黑枣肉,呈黑棕色。


北京丨京八件


▲ 《茶馆》影视剧照


老北京们的生活,决绕不开喝茶。茶点也自然是少不了的。


京式茶点,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滋味各异,具有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最具代表的要数京八件,又分大八件、小八件、细八件



大八件包括福字饼、太师饼、寿桃饼、喜字饼、银锭饼、卷酥饼、鸡油饼、枣花饼。不仅味道上佳,更是有着特殊的内涵。有的是谐音,鸡油饼喻意“吉庆有余”,有的则直接带着字。


八件各喻意福、禄、寿、喜、财、文等,既文雅又形象地把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现出来。


老北京人爱喝花茶,这是长久以来的传统。无论何种口味的茶点,都能在花茶的香气里绽放自己的风情。


▲ 图/视觉中国


扬州丨维扬细点



过去,扬州人走亲访友,总要拎上几样茶食。江淮之间的扬州,在南北的交流中逐渐产生了兼具南北特色的茶食。

扬州茶食选用上等细粮、优质油脂、精致食糖和蛋品等作主料,以果仁、蜜饯、肉类、乳制品、芝麻、松子等作配料,辅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制成了形态各异、风味不同的饼、糕、酥、片等品种。


扬州人不大喝红茶,多为绿茶,有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等。茶点甜香,绿茶清爽,正是相宜。


▲ 水发糕


▲ 素枣糕


在扬州,古今茶食店门面常书有一副楹联,上联“维扬细点”,下联即是“四时茶食”


春有春香糖、素枣糕、乔片、玉兰片;夏有薄荷丁、水发糕、潮糕、绿豆糕;秋有月饼、重阳糕、五谷糕、巧果;冬有蜂糖糕、浇切片、寸金糖、董糖、牛皮糖等……划分之细,令人叹为观止。


▲ 寸金糖。图/视觉中国


香港丨干湿相配


▲ 图/视觉中国


在香港,早上见面打招呼,通常的问候语都是“饮咗茶未”(喝茶了吗),足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茶食则更是种类繁多。

小时候看港片,绝少不了茶餐厅的场景。人影浮动,隔着屏幕也看得到那些精美的小食。



早茶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从头盘到甜品,一应俱全。


与之搭配的茶水以红茶为主,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同时也与味道浓郁的茶点形成绝佳组合。



最独特的还得属虾饺


广东人以及香港人饮茶,少不了来一笼虾饺。上乘的虾饺,皮白如雪,薄如纸,半透明,肉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虾饺更是和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组成了港式点心文化里赫赫有名的“四大天王”



茶食,早已成为中国人饮食文化里绝绕不开的记忆。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早已将茶食的精髓道出: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过去喝茶,喝的就是个烟火气,与如今许多人追求的“禅意”正好相反。茶食,也并非如正餐般精致,是生活中的“无用之笔”恰是无用才有趣



你喜欢喝什么茶?吃什么点心?

来留言区和风物君一起惬(造)意(作)啊~



文丨不通

编辑丨酱子

图编丨砰砰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网络


点击下方图片,吃掉最美味的春天




                              


🕗

风 物 精 选


在地·城市

蒙自徐州义乌汉中帕米尔呈坎羌塘拉萨

美食·物产

肥肠羊肉生蚝猪油辣椒烩面螃蟹藏面

手艺·工匠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地道风物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ditor@didaofengwu.cn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在地道风物的工作机会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