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镇江在江南很特殊?

伊森 地道风物 2019-05-24


丨最不江南的江南


▲ 焦山,芦花袅袅江风起。摄影/Crangye


-风物君语-


江南的塞北






江南与塞北总被当做一组反义词来用,两者被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对立”,好像它们就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一样。


 镇江市。摄影/Crangye


如果这两个词汇有什么交集的话,除了在各种文学作品里,就是在镇江这个地方了。镇江很奇怪,明明生在江南,却显出不一样的气质,简直是最不江南的江南

 

 

南北碰撞,造就镇江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镇江地处长江以南,是真正的江南。而塑造她独特气质的,也正是地理位置。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

——《隋书·地理志》




 

 镇江地理位置示意图。制图/刘昊冰


镇江紧邻长江(从地名也能感受出两者的关系),整座城向北突出,好像在用力抵住长江的喉咙。京杭大运河也在此与长江交汇,镇江与北岸的扬州一起,构成中国古代黄金水道的十字交叉部。


 镇江地形示意图。可以看出长江南岸有宁镇丘陵自西向东延伸,东南部则是无险可守的一片平原。制图/刘昊冰

 

比位置更加紧要的是地形。城北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京口三山,虽海拔不高,却成掎角之势俯瞰长江。还有京岘山、云台山等山峰,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天然堡垒,北方的敌人一旦试图南侵,必会遭受居高临下的直接打击。镇江万一陷落,富庶的太湖流域便无险可守,门户洞开。同样的,自南而北,镇江直接威胁扬州;溯长江而上,南京,乃至两湖平原,都在攻击范围之内。

 

▲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有“江中浮玉”的美誉。初夏时节,这里碧波环抱,林木葱郁,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浮江。图中远处的水域即为长江。供图/图虫·创意


因此,镇江3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各方军事势力争夺的焦点。也因此,相比江南其他地方,镇江总是和衣而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也不可避免地少了一分江南温柔乡的松弛自在。


镇江丹阳,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也是十二个帝王的“归根”之处。帝陵前的神道石刻精美绝伦,如今已散落在乡野田间,徘徊在这些石刻中,深感岁月沧桑,唯有石刻神兽默默地守护着那些昔日的英豪。供图/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是个不断变迁的概念,从最早的两湖地区,到清末近代的太湖平原,江南忽大忽小。镇江的江南血统也不断受到质疑,她不讲吴语(南京笑而不语),不是财赋重地,很少在诗文中露出温婉气质,在江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与这种身份上的分裂类似,镇江的起落,源自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土分裂。

 

 

想当年,金戈铁马


▲ 宝华山隆昌寺2013年传戒法会首坛受戒现场。隆昌寺始建于南北朝(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万历年间明神宗赐名“护国圣化隆昌寺”,该寺为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美誉,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供图/视觉中国


中国的历史足够长,长到总有一些人死了几千年,还不断被人提起。比如秦始皇,在他巡视刚刚统一的国土之时,发现这片土地充满不一样的气质,认为这里有“王气”,下令由三千身着赭衣的囚徒凿断京岘山,修筑驰道,这里也就被叫做丹徒

 

统一在中国是主流,但并非常态。秦末,项梁和他那个自负的侄子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兵从丹徒渡江,加入了逐鹿天下的战局。似乎从此以后,镇江在历史中大放异彩,都与割据的态势息息相关。

 

▲ 火烧云下的北固山。因刘备招亲的故事,以及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名句,这里名声大噪。摄影/Crangye


镇江第一次被真正作为军事重镇,是在公元208年。坐断东南的吴主孙权选择镇江(时称京口)作为治所,在此筑“铁瓮城”。探马、使节、将军、大臣,进进出出,端庄的坚城内部如机器一般运行,这是大战之前的氛围。不久,一封书信捅破了窗户纸:“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寄信人是曹操,收件人自然是孙权。双方大军最终在赤壁相遇,一场教科书般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孙权手下的文臣武将还曾劝他扣下刘备,如果他听从了建议,三分天下的格局也许会生出另一种变数。总之,镇江作为剧组重要成员,参与策划了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分裂大戏”。


▲ 长江江苏镇江段,百舸争流。供图/视觉中国


此时镇江只是军事重地,仍谈不上是江南的塞北。毕竟南北的对峙,还没到分外眼红的地步。

 

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中国迎来大洗牌,地分南北愈加明显,加上东晋末年朝代的更替,让镇江的地位日益提升。

 

北方的一片混乱,迫使大量人口南迁,京口作为重要的渡口,接收了众多北方流民。当时的豪族陈郡谢氏把持朝政,谢玄坐镇广陵(今江苏扬州),收编广陵、京口两地流离失所的男丁,因成军之时谢玄移驻京口(又名北府),大军得名北府军。这支军队作风强悍,淝水之战击溃前秦军,甚至一路追击到邺城(今河北临漳),一战成名。


▲ 西津渡,古代素有“吴楚要津,七省粮道,漕运咽喉”之称,兵家必争之地。京口这个地名耳熟吗?宋朝熙宁元年 (1068) 春,王安石从西津渡扬舟出发,北上京城。到达瓜洲(今扬州境内)时,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摄影/啃泥亚平脸人


日后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便是在京口长大的北府军将领。他十分看重京口的战略地位,去世之前也不忘提醒储君,非皇族外戚,绝不可驻守京口。继刘宋之后的齐、梁两朝,也都将京口视为险要之地,派重兵把守。

 

城市功能的强化,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京口的故事也不再满是金戈铁马的杀气。梁昭明太子在此汇编《文选》;祖冲之修订《大明历》,又把圆周率首次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曾长住京口的刘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


▲ 西津渡,尚清戏台。锡剧、越剧、京剧、淮剧,这里是很多镇江市民周末听戏的好去处。摄影/Crangye

 

隋唐的又一次大一统,使得京口的角色更加丰富。江南运河开通,京口可以直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往来的物资转运,吸引了无数商贾,京口一改硬朗本色,得了个润州的新名字。


 

镇江,卸不掉的铠甲

 

如果说城市真的有宿命,那这个宿命多半也离不开地理区位

 

等到南宋偏安东南,中国又一次陷入划江而治的僵局之中。可能到了这个时候镇江才真正蜕变为江南的塞北。


▲ 句容茅山。著名的“茅山道士”出自此处。茅山宗分南北两支,镇江茅山为北茅山发源地,祖师爷为陶弘景。供图/图虫·创意


这里必须说的是,在中国人心中,塞北之所以是塞北,之所以与江南迥异,不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地理景观,更是身临其境所触发的情感。

 

塞北是什么?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而江南呢?江南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瘗(yì)鹤铭摩崖石刻,可能是历史上最有名也最“悲催”的摩崖石刻了。瘗,埋葬意,指书法家因爱鹤死去而留下的铭文。此石刻的不同断石在历史上多次坠江,又被多次打捞,后于乾隆年间,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此石刻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黄庭坚更是奉其为“大字之祖”。供图/图虫·创意

 

镇江也有美景,也满眼江南风光。可文人们到了这里,似乎少有流连于山水之间的雅兴。无论是宋朝的陆游辛弃,还是清朝的龚自珍,都是眉头紧锁,满腹忧愁。

 




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焦山题记》陆游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





 

战争之于镇江,已形成条件反射。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润州易名镇江,这是镇江命名行政区划的开始。换上一个“钅”字旁的名字,就像再一次披坚执锐,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


云台山,即古蒜山,被诸多重要的历史遗存所环绕。山北麓是西津渡;东北麓曾为英租界;东麓向南沿线则公所、商会、教堂密布,是中国近代邮电业的发源地之一。摄影/Crangye


靖康之变后不久,金兵攻陷扬州,兵锋直抵长江,镇江自然是攻击的首要目标。宋高宗赵构早已被金兵吓破了胆,这次他的第一反应依然是逃跑。不过,好在朝廷内仍有愿意挺身而出的人。

 

韩世忠是其中之一,他率军守卫镇江,在城郊的黄天荡,以八千士卒围困十万金兵48天*,最后金军不得不撤回江北。在镇江碰了个钉子,金国改变了直接渡江南下的战略,转而进军川陕,宋高宗才得以在东南一隅稍稍稳定了心神。


*此处采用《宋史》的记载,《金史》中的数字为金兵4000人被围困30天。


▲ 镇江博物馆。釉陶房宿俑(左)和釉陶毕宿俑(右),溧阳竹篑公社北宋墓出土。供图/图虫·创意


南宋152年内,始终被压制在秦岭淮河以南,镇江扼守长江,一直作为江防前线存在于版图之上。之后的漫长历史中,元军与宋军、郑成功与清军、清军与英军,凡有大战爆发,镇江都会成为争夺的焦点。新四军深入江南,打的第一仗也选择在了镇江西南的韦岗。

 

环境能够塑造人,城市同理。江南是安逸美好的,因为她是水乡,是古代商业与手工业的中心。镇江则是个异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她多次被顶上前线,战争的锻打,令镇江筋骨硬朗。虽然拼死抵抗入侵之敌,在许多江南城市都有发生,但唯有镇江的强硬外化得最明显。

 

 

镇江,有的是故事可以说

 

▲ 镇江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内工人在展示香醋制作过程中的翻胚。供图/视觉中国


如今,我们已不需要镇江做个带甲武士了。甚至对不少人来说,镇江这个名字只出现在课本里和醋瓶子上。

 

其实,镇江的内涵当然不止于一身军功章。沈括在这里完成了《梦溪笔谈》;写出《老残游记》、《铁云藏龟》的刘鹗是镇江人;翻译《水浒传》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曾长居镇江;中国第一个航运业组织——江苏商船总会成立于镇江;中国第一条长途邮路——津镇骑差邮路以此为起点;民国时,因为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镇江还曾接过江苏省会的大旗。

 

▲ 1938年,赛珍珠凭借描写中国农民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供图/视觉中国


这里也是很多传奇故事的背景地。历次大战前文已提过,不过这里还有更富戏剧性的故事。刘备在甘露寺招亲,为诸葛亮三气周瑜做了铺垫。金山寺住持法海,对许仙白娘子的关系横加阻拦,才引得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种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故事,这里都有。

 

▲ 俯瞰金山寺。摄影/李琼


镇江可能也有些军人的坚韧品质吧,见惯风浪,宠辱不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上满了发条,各地都鼓着一股劲。1983年,苏南地区在发力之前迎来了一番大调整。镇江地区被撤销,原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溧阳三县划归常州市;镇江市改由省管辖。虽然镇江地区与镇江市并不能等同(镇江地区也曾被称作常州专区),但这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后,镇江全省最小地级市的格局被固定了下来。

 

我想说镇江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又觉得未免言过其实,也太惨了些。镇江GDP总量在江苏13个市中排第十,可人均能排到第五,镇江人有自己的手段。最难得的是镇江特殊的经历,使江南这片土地,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历史,显得更富意味,更可触可及。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镇江美食时间到~从左至右:刀鱼(供图/视觉中国);六角铮铮京江脐(供图/图虫·创意);锅盖面和肴肉(供图/图虫·创意)


-END- 


文丨伊森

图编丨Geethan

设计 | Q年

地图编辑 | 刘昊冰

封图摄影丨Crangye


📖

参考资料

1.《镇江市志》

2.《中国国家地理·江南专辑》

3.胡克诚《何处是江南:论明代镇江府“江南”归属性的历史变迁》


地道风物郑重向图虫摄影师发出邀请

邀你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手工艺专题百科的特约摄影师!

点击下面的图片小程序

了解项目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去其他地方看看

                              


🕗

风 物 精 选


文化地理

南阳山东义乌贵安建水安康南昌湛江

物产美食

糯米饭春笋湖南米粉蕨菜青团菌子红膏呛蟹

匠人手艺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

|新 媒 体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ditor@didaofengwu.cn


👀

|工 作 机 会|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招聘”,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