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在滇南小城之春的豆腐香里

luyao 地道风物 2018-08-06


丨总有一些地方,学会了把慢生活刻在骨子里


 建水的石榴也有名

风物君语 -


春天

身体醒了

也终于厌倦了每天的日常轨迹


有的人去公园,有的人去乡间

有的人下江南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

这里很多城市

把“慢”刻进了骨髓

那是另一种生活智慧

比如建水



驾车穿过云贵边界之后,天空的颜色似乎被大自然调高了好几个饱和度,春天才刚刚在中国大地上拉开序幕,云南却已是一幅繁花争艳的模样。


从昆明一路往南去往建水,红河州的炙热阳光扫去我从冬日里带来的一身阴霾,建水这座小城的故事远比表面上的丰富。



▲ 春天适合浪

 1 

建水美,是穿透时间的那种安宁

初到建水这座古城,穿过一条长长的挂满红色彩旗的街道,临街的房屋里传出锅碗瓢盆相碰的脆响,骑摩托车的大叔向路边的老人亲切问候着。对我来说,这幅简单的生活图景恰是一颗定心丸,打消了我到达之前的担忧和疑虑。



 “慢”下来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无非是家长里短里多点人情味。


走在几百年前用青石铺成的临安路上,我总是无可避免地寻着豆腐香四处张望。吃货说建水的豆腐离了建水便不是同一物,建水人则说离了西门那口大板井便没有他们挚爱的味道。


被称为“古井博物馆”的建水至今依然保留着多口古井。它们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建水人,水质上佳的大板井水被建水人用于制作豆腐。他们坚持认为这口井里涌出的甘甜井水是做出上好建水豆腐的关键。



 到了建水,怎么可以不吃豆腐?


建水人吃豆腐自有一套方法,豆腐放入蘸碟后先从中间戳破,让热气散出,待豆腐吸饱酱汁后再将其慢慢放入口中,发酵带来的微臭味很快会被浓郁的豆香取代,有着和芝士类似的微妙口感。


嚼完嘴里的豆腐,舔舔嘴边残留的酱汁,眼睛却不忘在烤架上找寻下一块表皮微微爆裂的烤豆腐。



 豆腐好吃,因为水特别。


走在建水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否是饭点,总有三四食客围坐在豆腐摊前,在我看来。吃豆腐的建水人像极了喝盖碗茶的成都人,豆腐和茶叶看似是主角,实则不然,这围桌而坐为的是闲话家常。邀人一起吃豆腐喝盖碗茶听起来比一起聊聊自然许多,吃喝之事不过是被请来做闲聊的配角。



 建水人吃豆腐,跟成都人喝茶是一个道理。


吃豆腐,是建水人的舌尖记忆,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注脚。与其说吃的是这豆腐,不如说是在细嚼是那快被时代遗忘的古城生活。


这样的生活,我曾经在重庆码头边的露天火锅店里见过,也曾在成都小街巷道里的盖碗茶杯里寻到过。


而现在,城市人的慢生活无非是在咖啡馆里品一杯手冲,城市的个性已然消失殆尽,我们只能在类似于建水古城这样的地方找寻传统生活的气息。


 2 

建水,彝族建在水边的城池

 

本土作家于坚在《建水记》的开头这样写道:





云南建水城,古称临安。临安本是杭州,那个中国天堂的旧称,云南建水这个临安是明代命名的。就像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陆,沿用欧陆地名而取的‘新奥尔良’‘新英格兰’一样,建水这个临安是一个新临安。







▲ 建水是个古城,它的秘密就藏在名字里。


相较于建水这个名字,我更喜爱临安这个称呼。一个旧时临摹而建的临安城如今可真正配得上临安这种带有古韵的叫法。


那“建水”又从何而来呢?


建水一带曾被称作“惠历”和”步头”,“步头”意为水边的码头,而“惠历”则是彝语里大海的意思。



 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的一座城。


位于红河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建水自古就多民族聚居,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占据了这里人口的大部分,彝族人在此居住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


“惠历”翻译成汉语就是建水——大海子边上的城市。如今的惠历海早已干涸,却成了这里的一种象征。

 

彝族人的古歌里歌颂它:

 




建水坝四方,周围都是山,流水无处出,涨溢成海子。建水坝子里,坝里的海水,到了春天呢,清凉凉的呃。




 

 3 

通往南亚的大门

 别看它现在生活节奏慢,曾经也快过。作为滇南重镇,也曾车水马龙。


曾经是被海甸环绕的建水也就被称为了建水坝子。坝子是云南人对于山间草原的称呼。自古以来,坝子都是农业兴盛,水土肥沃的地区,曾经的建水坝子靠着惠历海成为滇南重镇。



 建水东门城楼,又名“小天安门”。建成于明朝,城楼西面牌匾上的“飞霞流云”据传是清代官员从外省拓印的唐代张旭所作的四字狂草。


它牢牢把守着云南通往南亚的大门。到唐朝时期,建水更是成为了滇南地区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依托着丰沛的水系和开凿的古道,唐朝和南诏政权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唐代人的《云南志》里写建水:

 




安宁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夷人不解舟船,多取通海路,贾勇步入真、登州、林西原,取峰州路行。




步头路和通海城就是两条连接着南诏与安南的古道,古人们利用这红河之水开凿之道来往通商,不仅为建水坝子带来繁华盛世,还“内抚诸夷,外控交趾”。

 


 4 

有水必有渡,有渡就有桥

云南人说“建水看桥,石屏看庙”。


 双龙桥有 17 孔洞。


在建水众多大小桥梁中,双龙桥最有名。它是今天中国十大名桥之一。


它位于建水城西五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俗称“十七孔桥”。双龙桥初建之时仅是一座三孔小桥,后因沪江、塌冲河洪涝连连导致河床加宽(建水多水患古而有之),政府官员才决定将其扩建为十七孔长桥。


这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上目前还遗存两亭阁,桥中间的大阁楼为三层坊式结构,屋顶琉璃黄瓦,底层可通车辆。现存的南端小阁楼则为重檐攒尖露个,檐角高高翘起,很有古典建筑的韵味美感。


▲ 这座城慢还带有古典的韵味。

 5 

民居里的移民史


建水的美,是古桥渡古村的美。



 团山民居的美是内敛的。


过双龙桥往西行十公里就是保存完好的滇南民居代表——团山民居。


不同于徽式建筑典雅的黑瓦白墙,也不同于潮汕民居让人眼花缭乱的嵌瓷金漆。团山民居就像是二者的结合。美得内敛却也不缺精致,在云南这片四季如春繁花盛开的土地上,它们更散发着活泼与生气。



▲ 这里的美多了高贵典雅之外的一抹亮色,少了富贵大气之外的那丝艳丽。

 这里的民居就像建水的历史,藏在滇南的通道上。


历史上的团山村曾是彝族的居住地,被彝人称作“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村庄建在面靠西庄坝子的小山坡上,村子的北面便是后来兴建的寸轨个碧石铁路。


从明朝开始,中央政府大力鼓励中原居民往偏远地区迁移,建水的汉族移民也随之增多。



 建水城兴起的历史离不开移民,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和民族。


迁于团山村居住的张氏家族凭借红河土地下丰富的锡矿发家致富,族人们皆回乡盖起豪宅,光耀门庭,团山村里雕梁画栋、装饰精美的民宅拔地而起。它们见证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见证了团山村、建水坝在滇西这片土地上的命运起伏。


站在团山村的制高点,2003年结束客运业务的个碧石铁路和2004年贯通的鸡石高速依稀可见,它们像是两条美丽弧线,无缝衔接般地串联起这片土地与外界的联系。2013年玉蒙铁路的全线贯通预示着泛亚铁路大通道的设想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时光曾在这里驻足不前。


而似乎,它将再次将这片土地带往历史舞台的中央。



 建水文庙,云南省内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文庙。


常与人讨论如何保护古建,这次的建水之行倒带来了一些新的想法。


对传统建筑最好的保护理应是在不破坏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它的功效,好比已经作为旅游对外开放的团山村。老宅里依然有当地人居住着,为这些如今有些沉寂的建筑带来一丝难得的生气,好比烟火之气俯拾皆是的建水古城,传统营生和市井之气才是衬托古建筑之美的关键。


每次来到如同建水这样还保有传统气息的地方,我都忍不住赞赏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



 中国很大, 总有那么一些城还顽固地保留着它们“慢悠悠”的个性。


我们在高速发展之中收获了财富,却似乎,渐渐丢掉了慢下来体会生活之美的能力。而坐在街道的犄角旮旯处,日啖豆腐三十颗的建水人,何尝不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文丨luyao

编辑丨逸骁

图片由作者提供


 点击下方图片,去别的地方看看!




                              


🕗

风 物 精 选

在地·城市

蒙自徐州义乌汉中帕米尔呈坎羌塘拉萨

美食·物产

肥肠羊肉生蚝猪油辣椒烩面螃蟹藏面

手艺·工匠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

地道风物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ditor@didaofengwu.cn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在地道风物的工作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