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作家研究】姚新勇 | 诗:个体、现代性与族性 ——读《康若文琴的诗》

第184期 文星学术 2021-09-22


(本文原刊于《阿来研究》第九辑)

(本文作者:姚新勇教授 )

 

         面对一个具有少数族裔身份的诗人,我们很容易从他或她的族裔身份出发去阅读她或他的诗作,而且所打开的诗集也往往会满足我们的期待,敞开诗人、诗作的族裔性,从而让我们得出族性充沛的阐释。《康若文琴的诗》似乎将再次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们按照诗集所安排的顺序从前往后地展开诗卷。

         请看它的开卷:

在高原

心一下放低了

由不得自己

 

天近了

人静了

望一眼

便蓝得通体透明

 

云朵还是在高高在上

手不可摘

却能听见它的呼吸

自由自在

                                                          ——《在高原》

        高原、蓝天、白云、将整个身心沉浸于其间的人,从而自在徜徉。这是多么典型的高原书写、藏族诗情呀!

        然而幸好我不是按照诗集的排序从前到后地阅读,而是从最后一页开始阅读。

     《康若文琴的诗》的排序与写作的时间恰好相反,以成长或发展来审视事物演变的思维惯性,让我从最后一页开始阅读,这带来了一个超乎预料的发现——一个女性视角不亚于族性色彩的诗人的发现,一个诗性相当纯粹的女性诗人的发现。





 

        按照《康若文琴的诗》的印刷排列,第一首是《高原》,而排在诗集末尾的写作时间最早的却是《落叶》,诗人从对落叶的细腻观察,来张开她的诗眼:

 

落叶

 

落叶如伞

太阳影子的斑点

是你的梦想

大地的裙子

因为曾经的思绪

光怪陆离

 

大雁并不在意

一寸绿色的丢失

携眷南飞

笑容随季节脱离枝条

融在枯叶里

1988年10月


        短短的诗篇,两节,不过11行,却既有着敏锐细腻的捕捉,又富于含蓄阔大的达观。如伞的落叶、太阳的斑点与梦想跳跃,绿叶、大雁、远方、枯叶、季节转换在一笑间完成。这究竟是女性诗人独具慧眼的发现,还是拈花观物的菩萨之慧根?若以《秋日小憩》《黑夜之约》等诗作来看,答案似乎是后者,或许可以把这归之为细腻的女性诗眼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自然融汇。这当然不只属于藏传佛教,还是历史久远的与佛教信仰相关的跨族裔性的诗歌传统。比如《秋日小憩》《阳光下的雨滴》读来都有王维诗的意境,某种程度上甚至也可以联想到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但不管是我们更看重细腻的女性诗眼还是佛教文化的自然熏陶,康若文琴的早期诗歌都表现出女性细腻的观察与大的时空视野有机融合的特点,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从其早期创作起,就呈现出这样一种结构特色:诗歌的篇章都比较短小,常常是两到三节,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常以细腻的笔触半观察、半想象性地捕捉某种物象或景致,而后一部分,则将诗行从眼前的观察或联想转移开来,进入到更为阔大的时空意境中。比如下面这首:

 

愁如细雨

 

愁如细雨

在山腰处蹑足走来

雨脚

踩出一条小径

走来远山渐渐清晰的身影

时断时续的雨声

是夜的阴霾

打湿路灯间的昏黄

 

手握细雨

树叶上舞动唐代胡旋

激情暗涌

击碎蓬草窄窄的梦

1990年7月

        的确是一首极妙的诗,其妙所在,不仅仅在于化细雨为轻蹑的脚步,穿行、敞开空间,还在于纤细之手握住这细雨的脚步而旋转历史的画卷。

再来看下面这首:

 

秋风的补丁

 

只要还看见我的眼

便会记住这个秋天

你手指划过的那丝颤抖

从风里走向风里

 

荡漾的时光

把贫瘠的思念养肥

无须用秋的声音

向我诉说一片飘忽的云

一双在秋风中颤抖的手

更无须用飘零的黄叶

给曾经的记忆打上补丁

 

一缕秋阳

从你的眼中溢出

秋风中满山的白桦

变成古老的手

将秋风的丝絮

编织成一件失意的背心

等待即将抵达的冬寒

1991年11月

        一如既往的细腻之感,敏锐地捕捉住细若游丝的颤动,一种莫名的心悸渗出诗行,又被从眼中溢出的满山白桦收容。




 

        细腻,尤其是细腻而沉浸性的抒情,往往是现代女性诗歌的共同特点,比如写下《死》《舞蹈》《静夜》等诗作的郑敏,再如以组诗《女人》著称的翟永明,两人诗歌的规模虽然差别甚大,但细腻的又具有内倾性沉浸抒情的特点,是颇为相通的。当然,更为相通的是两者共有的“黑暗中凝视的意识”或“凝视黑暗的意识”,那由鲁迅的创作所确定的现代性的意识。将康若文琴的早期诗歌放在中国现代女性诗歌的谱系中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共同的抒情、感知之眼的细腻,但是郑敏、翟永明的细腻有着极强的往下往深往内心往灵魂乃至往肉体的渗入感,而且伴随着不断的内在性的渗入,惊悸、黑暗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淤积,扩大,加厚。而从康若文琴早期诗歌的细腻之笔中,虽然有时也会渗透出几缕惊悸之感,但它们不是淤积性、渐增性的,更没有与存在的黑暗意识接通。相反,它们是化解性的,或转换性的。如果说康若文琴早期的细腻、精致之笔触,不时会渗出几缕令人心悸的感觉的话,但它们马上就会被转向阔大时空的笔触而消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前半部分的紧张或心悸,本身就不是很突出,往往只是微微地渗溢,更是因为那些阔大的时空,往往空间性更为突出,且往往是与季节转换、自然山水相关的空间。季节转换的亘古不变,自然山水的“自在”、“永恒”,就为诗人,也为读者提供了情感、身体、灵魂的藉慰之所。或许《放飞日子》是少有的例外。就此而言,即便早期康若文琴的诗是更为个体性的,但藏地文化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内敛而深厚的。


(诗人:康若文琴)


       后来这种内敛性的文化因素,就逐渐成为主导性的诗歌之眼,让“她的诗”,逐渐变为了“我们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收录了1988年10月到2013年7月25年间创作的88首诗,平均下来每年所收录的还不到4首,因此,我们自然不好轻易依照这本诗集来断定诗人诗歌创作的变化,不过如果不是那么严格的话,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变化的节奏。粗略地说,或许1994年9月到1995年底,是康若文琴诗歌创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节点。从分别创作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的两首诗中——《最初的守护》《开放在刀刃的菊》——可以感觉到诗歌明显地从女性个体的抒情,转向了族裔性情感的表达,观念性书写的意味增强。我不清楚在作出这样的转换中,诗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但创作于1995年4月的《寻绎》却透露了一些信息。



      《寻绎》是含有寻找的意思,但它更强调的是“抽引推求”、“追思”,即对一种普遍性、规律性的寻找,或通过追思去理出过往生命的头绪或轨迹。当然,这是就一般性的意义而言,但对于一个诗歌写作者来说,对于一个对语言有着细腻的体验与敏感的诗人来说,“寻绎”自然更应该具有“语言”的隐喻及本意的共在性,对存在的寻绎而言,语言自然应该本体性地隐喻性出场:

 

我蜷缩在语言的巢中

风和日丽中一股暗流汹涌

蚂蚁成群结队地迁徙

辨不清绿叶后的躁动

结籽的蒲公英十面埋伏

沙砾掩盖了曾经

目光翻不过记忆的崇山峻岭

                                                                   —— 《寻绎》

 

        探寻、彷徨、突围、困陷的焦灼与挣扎跃然纸面。假想,如果康若文琴有足够的耐力、足够的勇气长久地沉浸于这样的“语言突围之阵”中,将会写出怎样的诗篇,将会形成何种新颖的风格?她的诗是否可能真正汇入主流汉语现代诗歌的谱系,在高原边地/中心绽放独特的诗情?



        当然,这只是猜想,一个更看重现代性个人书写者的猜想,或许这种猜想只是一个外来者的遐想,其实对于生活于高原中心的诗人来说,事情无需那么复杂,亘古的高原、厚积的雪山、无边的草原、徜徉的羊群、舒卷的白云、代复一代的转经人,都一齐向诗人昭示着方向,显现着奥秘,平凡而厚重且沉默的奥秘。于是我们看到,成群结队的语言之蚁,幻化成了高原的《星星雨》,困陷的焦虑,也被“不经意”的“捕捉”、“行云流水”般“柔曼的手指”所替代。



        然而,然而将自己毫无保留地交出去,交给高原,交给雪山,交给草原,交给煨桑的轻烟,就可以得到终极的答案或一劳永逸的自在吗?翻看整本《康若文琴的诗》,感觉诗人是有这样的想法,似乎也是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不过,对于我来说,对于我这样一个更靠近鲁迅、更时常沉浸于现代性焦虑的个体来说,我还是更喜欢一种未完成的中介性的状态——

 

风吹凉了我的背影

月色穿过我的头发

 

你游弋的思绪随晚香玉的叹息若隐若现

绕梁的曲子如猫咬人们千年的听觉之鼠

高踞在空中的是风源

音符上下左右窜动

                                                                 ——《星星雨》

        

        当然这主要是我的阅读感受,当然这也不纯然是我的阅读感受,可能也是诗人的比一个漫长的冬季还要漫长的交出、托付自我的隐隐的挣扎——

 

冬夜

冬夜阴冷着脸

撒满天空的星星都在颤抖

炉火和壶水在身旁歌唱

为远方唱歌

 

远方的夜空是否闪烁着一样的眼睛

你说月亮挽弓射冷冷的箭

日历的呼吸比数九的泥土还要厚重

 

时钟的背后出门

心情是路标

日出催花草发芽青棵饱满

日落吹云聚云散风雨雷霆

用眼睛追逐闪电的心情

我看见时针追赶分针

 

霜的长矛刺向了小草

我的歌声在每户人家的烟囱中弥漫开来

可远方的人们没有炉火

 

经过了这长长一年的寻绎——

 

蓦然

我找到了你,千万里

你知道吗

你看到的都是笑意

 

我走过电闪雷鸣

时光的刀剑中保留着微笑

只为了与你相见

 

你的笑隔着瀑布与深潭

战火风驰电掣

太极的旋涡吞没过火的楼群

暴雨的引擎消匿在铅静的湖面

雪霁后无声的鸦雀

四处觅食

导火索如影随形

 

然而,

 

我们的时光就在今天

今天上午

这样的上午根本没法预约

也没法预见

更看不清明天

                                                    ——《早餐后的上午》

 

        这仿佛是穆旦的诗《我》的遥远的回响。

       或许,或许只有真正注意到了处于这种中介状态的康若文琴,才能更好的体味、欣赏她后来诗作的托付、优秀与独特,也才能看到那“平静后仍是混浊的河水”(《阅读河水,雨后》)。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往期链接:

【四川作家研究】段从学 | 康若文琴:从“世界”的方向看

【四川作家研究】李怡 | 康若文琴的“高原抒情”

【四川作家研究】张叹凤 | “马尔康从不躲避欢乐” ——论康若文琴诗歌的地标意义

【新作热评】马杰 | 人性、母性与神性的叠合 ——谈阿来《蘑菇圈》中的斯炯形象

【新作热评】吴金梅 | 阿妈斯炯和她的“洛卓” ——阿来小说《蘑菇圈》的“洛卓”叙事

【新作热评】张帆 | 蘑菇圈的“三重唱”       ——浅析阿来《蘑菇圈》的审美内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