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虹:房企三大能力助推市场稳健发展,拓新要把握两个窗口机遇


秦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本文刊发于3月18日房天下。



本文字数:316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两大方面助力房地产市场强韧发展


从2004年开始评价百强房企,到2020年这十八年,整个房地产行业有了巨大的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从2004年的1万亿增长到现在的17万亿。在这个过程中,前一百强房企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中所占比重是稳步提升的。


对于如此强韧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比较好的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经济的增长、城镇人口的增加、货币的支持,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指标都非常良好,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23年。另一个方面,一些房企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它们的很多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开发企业对市场布局研判的准确性


房地产企业跟踪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精准定位市场所做的工作非常多。这些年来商品房开发企业的销售和拿地紧扣了全国人口流动的趋势,拿地的位置和主要销售的产品跟人口集聚的区位高度吻合,这是企业研判市场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支撑了整个房地产企业、整个行业发展的稳健性。因为房地产就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产业和人口,没有产业,没有人口,这个载体是不可能稳健发展的。


2、开发企业很好的把握了开发节奏


房地产行业既受宏观的人口、经济、货币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自身行业政策、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在政策频繁调控,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很好地把握了开发节奏。


观察整个行业发展情况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房地产开发的投资额和商品房的销售额之比,另外一个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之比,2016-2020年这五年这个指标都在平均线以下。也就是说,这五年的房地产企业虽然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整体的开发节奏远远好于前五年,这是开发企业成熟的标志,开发企业不断成长,研究能力、以及对行业把控能力提高。而这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3、开发企业的产品迭代升级


这些年很多企业都是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来改善产品的供给,不断地通过创新创造需求。从无到有,实现住有所居;从有到优,匹配住有宜居;从优到智,通过智能化、信息化迈向住有智居;从重物到重人,重视人的精神需求,让人们居住得更加舒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创新的产品在激发和创造需求,才导致房地产行业在政府不断严控的情况下,在金融控制、价格控制、限购限售等不断控制情况下,整个市场仍能不断创新高。


另外,除了精准定位、开发节奏把控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这三点,开发企业的融资能力、销售能力等也很重要。


“十四五”是房地产固优拓新的关键时期


2021年,是新十年的起点,也是“十四五”的第一年。而“十四五”是房地产固优拓新的关键时期:开发企业的优势要巩固,同时要拓展新的领域。


按照国家大的部署,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65%,这五年,可以确定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同时在全球目前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在“十四五”期间还会保持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这是房地产发展依然保持非常良好的外部环境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珍惜这样一个机会。


虽然“十四五”期间很多涉及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不过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是不变的,不变的方向很清晰,就是要让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金融、土地双控制的发展态势。对开发企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开发管理,一方面会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会更加微观。过去管宏观,管总量,现在管结构,管比例。对开发企业来说,虽然我们未来还有市场,但是大致可以判断的是开发企业的利润率会越来越低。这对开发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十四五”我们还有机会,房地产还会继续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要固优,依然要坚持过去整个行业对区域的研判,对节奏的把控和对创新产品的创造。


除了固优,房企还要拓新,因为在需求层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房价与M2相关性的研究发现,不同城市间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而这些差别表现对开发企业未来选择投资、精准研判市场需求挑战更大。因此需要开发企业的未来投资、市场研判更加细化。


两个窗口机遇需要关注


房企在拓新的时候有两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一是窗口机遇,至少有两个窗口机遇,企业需要关注。


1、城市更新。在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规划建议里面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今年3月15日之前,各个地方已经发布的关于“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发展规划或者是规划建议一共有242个省市,其中提出要搞城市更新行动的,或者要搞城市更新的有182个省市,关注度达到了75%。


2、城乡融合发展。从政策层面来讲,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一个讲话,他说“2020年我们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工程,当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就要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要把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围绕美好生活如何创新供给非常关键。什么是美好生活?总书记说到八个方面: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八个方面,实现美好居住是基础,这就要求房企在未来打造美好居住生活的时候,考虑到如何把教育、医疗、环境各方面配齐,让美好居住环境能配合其他美好居住的方方面面。所以未来房地产企业的拓新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要有城市思维的能力。要有城市思维的能力,不能仅仅开发房地产,城市不仅要有房子,还得有教育、医疗、商业配套等各方面。


(2)要有资源整合的能力。


(3)要有价值转换的能力。一些看似和房地产没有关系,但它的价值会转化。比如说生态价值、文化价值都能转化为居住价值。


最后,为打造美好生活,希望整个行业开发企业协力共同研究,共同为美好生活尽行业的力量,也希望看到百强房企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延伸阅读

连平:年内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消费可能较快回升,但尚存外需替代、成本上升和房地产三大隐忧


陶冬:全球经济面临迅速反弹,国内经济修复需关注中小企业和房地产行业


郭磊:经济复苏有亮点亦有风险点,预计货币供给回归中性,金融政策相对收紧,财政政策保持弹性


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经济复苏凸显制度优势,政策尴尬呼唤深层改革


王晋斌:“过渡期”的平衡: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


李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点是债务泡沫问题


刘元春:提升消费,需要系统筹划


黄石松:实行“弹性退休”或是更好选择


【预告】刘元春 杨瑞龙 连平 陶冬 郭磊 李湛 刘瑞明联合解析: 经济复苏凸显制度优势,政策尴尬呼唤深层改革


刘元春:从“十四五”框架理解政府工作报告


王晋斌:美联储应该会较大幅度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


郑新业: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目标和举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余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