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具有继续保持稳定的坚实基础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本文刊发于4月19日中国财经报。
本文字数:3396字
阅读时间:9分钟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的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2月末下降258亿美元,降幅为0.8%。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自201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绝对数量基本稳定,保持在3万亿—3.2万亿美元区间。事实上,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决心和政策取向、跨境资金流动及外汇市场的总体平稳运行,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具有继续保持稳定的坚实基础。
多种因素导致目前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2022年1—3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了三连降。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6亿美元,比2021年底下降285亿美元,降幅为0.88%;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比1月底下降78亿美元,降幅为0.24%;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80亿美元,较2月底下降258亿美元,降幅为0.8%。
外汇储备规模三连降引起市场一定程度的担忧,但在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规模不断上升的态势下,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不足2%的减少不会带来金融市场的风险。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的数据,截至2021年4季度,全球已分配的外汇储备总量约为12.05万亿美元。2021年底,我国持有外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接近27%。即使根据今年3月底的外汇储备数据计算,我国也约持有2021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26.5%。今年1—3月,我国外汇储备总计减少约622亿美元,相较2021年底的外汇储备规模下降1.91%。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稳步上升,截至2021年4季度,其他国家持有3361.05亿美元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达2.79%,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外汇储备小幅回落,主要是因为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引发了估值变化。今年以来,在部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经济体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外汇资产组合投资估值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美元指数上涨,由于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因此非美元货币组合投资折算成美元后金额会出现减少。此外,近期资本市场上规模不大的资金外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汇储备的数量。
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从我国对外贸易情况来看,依据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2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5734亿美元,进口4989亿美元,顺差745亿美元。从直接投资来看,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7%。由此可见,直接投资实现净流入220.8亿美元。
从短期跨境资金流动来看,依据WIND数据,截至4月8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10.66%,深证成指下跌19.51%,外资持股市值比例出现下降。2021年底,外资约持有我国股市A股流通市值的3.75%,2022年3月底下降至3.4%。其中,2021年底外资通过陆股通(包括沪股通和深股通)约持有我国股市A股流通市值的3.66%,2022年3月底下降至3.4%;QFII/RQFII在2021年底约持有我国股市A股流通市值的0.09%,2022年3月底下降至0.0004%,仅持有约2.63亿元人民币A股。从债券市场来看,依据中央结算公司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余额为3.568万亿元人民币,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4.16%,占所有统计市场的3.98%;2021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余额为3.68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4.41%,占所有统计市场的4.22%。因此,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来看,从去年底至今年3月末,在外资通过QFII/RQFII渠道大幅度减持我国股票资产的同时,通过陆股通渠道和进入债券市场的外资也出现了小幅度的减少。不过,外资通过QFII/RQFII渠道进入我国股市的比例很小,截至2021年底,占比不到A股流通市值的0.1%。而且,跨境证券投资短期波动,不代表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逆转。总体而言,跨境资金流动整体保持了平稳。
从外汇市场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78亿美元,2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42亿美元。1—2月份结汇率为62.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售汇率为6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与2021年月均水平相差不大,外汇市场主体结汇和购汇意愿基本保持稳定。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体现的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截至2022年4月8日,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上涨了4.03%,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13%,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仅贬值0.07%。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健,呈现出强势货币的特征。
从我国对外债务来看,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底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7466亿美元,本币外债余额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比重为45%。本币外债占比提升有利于降低我国外债的币种错配风险,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提升的结果。2021年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5%,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77.3%,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5.9%,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4.5%。上述四个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因此,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韧性强、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5%,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数据,充分体现我国政府稳增长的决心。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我国坚持了“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疫情防控不可避免地对供应链、产业链、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但只有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才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2月数据显示,我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长加快,稳增长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内生动力在持续恢复。
不过,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性骤然加大,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48.4%和48.8%,分别低于上月0.7、3.2和2.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降至临界值50以下,显示经济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目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央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增长,主要通过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可以看到,多部门协同发力支持市场主体,尤其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做好农资保供稳价保障粮食安全,保障能源供应、保障物流畅通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保持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支撑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科学客观研判外部形势助力外汇储备稳定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客观研判外部形势的变化,畅通外部循环,助力形成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高通胀的压力下,其货币政策进入了紧缩周期,但是紧缩的速度和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全球资本流动存在不确定性,从而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持续性扰动甚至冲击。同时,地缘政治不稳定性还在持续,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在短期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存在持续上涨预期。此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新冠病毒的变异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这会进一步导致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出现新的困难,世界经济复苏因此放缓,并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科学客观研判外部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财政积极有为、精准作为,连续两年经济增长领先全球。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实现高增速,对外开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外汇储备从2019年底的31079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底的32502亿美元。
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由于币值估算等原因导致的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属于正常波动。未来,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提高外部融资能力和抗击外部金融风险冲击的作用,继续在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系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延伸阅读
聚焦中国社会保障,CMF“中国社会保障报告:现状评估与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发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余永定5000字长文最新阐述:应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平衡财政与货币政策
刘尚希:解放“财政货币须隔离”思想,结合中国实际推动理论创新
管涛:MMT理论的可行性值得商榷,但中国确应加强财政货币政策联动
CMF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报告发布:货币与财政关系视域下的现代货币理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