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穆特说:“我对小提琴有一种近乎于本能的热爱”,但“小提琴并不比我的孩子们重要!”

2017-04-28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74juyeo4&width=500&height=375&auto=0穆特演奏勃拉姆斯《A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




穆特丨小提琴并不比我的孩子们重要1、原谱=原作?从穆特的勃拉姆斯看演奏家对作品的再创作问题丨“演奏者的主观与原作的客观怎样平衡?对原谱能在怎样的情形下进行在创作?” 2、穆特谈门德尔松丨“他懂得音乐在生活中的必要性,还有弘扬巴赫音乐。作为音乐家,你不仅要去改变音符的高低快慢,还有义务影响社会。”


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安排,第三次莅临上海的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用全场勃拉姆斯的艰深曲目毫不遮拦地彰显了自己“小提琴女神”的地位与野心。 



2010年4月15日,拿到曲目单的乐迷们不免有些吃惊——尽管穆特已经是第三次来上海,这仍是一场深邃内秀备受期待的音乐会。47岁的穆特与老搭档钢琴家兰伯特·欧尔吉斯,大胆将勃拉姆斯的《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和《d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融汇在整场音乐会上。 ——1、悲伤的暗恋: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2、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Op.78,Op.100,Op.108);3、原谱=原作?从穆特的勃拉姆斯看演奏家对作品的再创作问题丨“演奏者的主观与原作的客观怎样平衡?对原谱能在怎样的情形下进行在创作?” 4、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

此前几乎没有小提琴家有勇气这么做。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写过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在这三部晚期力作中,作曲家的柔情、宿命观与雅致一一展现。小提琴家们普遍会选取其中之一安排进自己的音乐会,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性颇深,逐一演奏下来非常吃力。像穆特这样一口气全场演绎的,既是罕见的自信,也是巨大挑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17sjxl92&width=500&height=375&auto=0穆特演奏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



还记得两年前访沪时的穆特,身着黑衣黑裤,戴着十字架项链,在媒体面前极为低调。演出那夜,她穿着黑色抹胸长裙登台,以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安可曲献给刚刚经历过地震冲击的中国人。 

今年,穆特将自己2010年最新巡演季“勃拉姆斯计划”放在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的唯一一场演出。主办方透露,早在春节时,就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通过网络订票。跟过去两次的盛况一样,穆特尚未踏足上海,其音乐会门票早已售罄。 



关注穆特的乐迷会发现,这位卡拉扬当年极力庇护的小女孩,正不断以一系列大计划稳固她在乐坛的地位。最近十年,穆特陆续推出“贝多芬计划”、“莫扎特计划”和“门德尔松计划”,此次最新的“勃拉姆斯计划”,算得上她最具雄心的步伐。 

对小提琴家们而言,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宛如三部哲学著作。年轻一辈不敢尝试,出于对思想深度之畏惧;而上了年纪的演奏家们,又犹疑在技术的难度上。相比之下,47岁的穆特似乎正以最合适的年纪和资历去接纳勃拉姆斯的作品,开展她的计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772b1e09&width=500&height=375&auto=0勃拉姆斯双提琴协奏曲(苏菲·穆特/Hornung)



穆特记得,在她初学小提琴时,接触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勃拉姆斯的奏鸣曲。 

上世纪60年代,著名犹太裔小提琴家戴维·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到访巴塞尔,与钢琴家弗列达·鲍尔一起演奏勃拉姆斯的三首奏鸣曲。坐在台下的穆特完全沉浸于音乐中:“我想那种感动不仅是因为奥伊斯特拉赫的个人魅力,而是那温暖的琴声和充满激情的表现力,还有我对小提琴的热爱。从那一刻起,我就将勃拉姆斯的音乐铭记在心。我认为这样的音乐对于小提琴来说是最完美的,作曲家完全理解了小提琴所具备的歌唱性。” ——1、纪念奥伊斯特拉赫丨“他演奏、他教学、他指挥,没有一样不是拼死拼活的!”;2、为何从1937到1968年,奥伊斯特拉赫在舞台上的演奏都显得非常拘谨、内敛? 3、海菲兹、奥伊斯特拉赫、帕尔曼演绎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5岁时,穆特开始演奏勃拉姆斯的奏鸣曲。时隔30年,她又决定将勃拉姆斯作为自己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 

“在我生命的各个阶段,总会迷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几年前,我一直演奏莫扎特的作品;1998年时,我专注于贝多芬;而在更早的青少年阶段,我便十分喜爱勃拉姆斯的作品,例如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为小提琴、大提琴而作的《双重协奏曲》,以及奏鸣曲,这也许和我与卡拉扬曾一起录制了这些曲目有关。就演奏小提琴的舒适度而言,演奏贝多芬的音乐远不及演奏勃拉姆斯,因为勃拉姆斯知道如何去拥抱小提琴。” 

事业如日中天的穆特,正慢慢抵达她音乐生涯最严谨苛刻的阶段。她有足够的魄力,冒着市场风险做越来越严肃的音乐,有的作品甚至艰深得让演奏家们望而却步。 



在生活中,穆特最大的精神支柱来自自己的一双儿女,他们是穆特的第一任丈夫、DG公司的法律顾问温德里希癌症去世后留给她的最大财富。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经跟卡拉扬录制了很多勃拉姆斯的曲目。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卡拉扬的情形吗?很多人形容他是一位冰冷苛刻的“皇帝”。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 

穆特:我是13岁时见到卡拉扬的。那时候我甚至不想去见他,因为我毫无自信,觉得自己拉得不好。其实,卡拉扬私底下是个很谦虚、害羞的人,很幽默,任何接触他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魅力。他喜欢一切跟速度有关的运动,当他考上飞机驾驶执照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带进他的机舱。无论是音乐上还是精神上,卡拉扬都是我一生的导师。我记得他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已经实现了所有的目标,那就再定一个更高的。”他对音乐的极度专注,对作曲家作品的研究和谦卑态度,都一直影响着我。他让我坚信,一个好的艺术家要具备一定的反叛精神,在反叛之下你能更好地突破自我。 ——1、卡拉扬加柏林爱乐永远是信心的保证丨他的理想就是融合两大指挥流派;2、索尔蒂、伯恩斯坦、卡拉扬争论谁是最伟大指挥家,居然有人赢了!



日报:对乐迷来说,2002年古典音乐界最轰动的事情莫过于你与73岁的美国指挥家普列文秘密结婚。普列文还为你写下以你名字命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探戈的歌与舞》等作品。能否谈谈你的前夫? 

穆特:我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听他的作品,他是个多才多艺、渊博而且有魅力的男人。他不仅是一位作曲家,也是钢琴家、指挥家和爵士大师。现在我们还是朋友,永远都是。我很感激普列文带我步入现代作曲家的世界。因为他的推荐,我才有机会去尝试伯恩斯坦的小夜曲等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为我的视野开启了另一扇门。 


日报:在舞台上的你,表情凝重、高傲,甚至带着距离感。私底下的你是怎样的?除了音乐还喜欢什么? 

穆特:其实生活中的我并不冷漠。在演奏音乐的时候,人必须要专注、严肃,可能那时候的状态显得有些距离感。我平时喜欢健身、游泳和瑜伽,还喜欢赛车。平时我也听爵士和流行乐,我认为任何音乐类型都值得去研究,动听的音乐是没有类型限制的。 




日报:音乐家们会把乐器视为身体的另一部分。你如何描述自己与小提琴之间的关系? 

穆特:我对小提琴有一种近乎于本能的热爱,小提琴也像是融入我身体一样。但我不希望小提琴成为我永远的爱人,小提琴并不会比我的孩子们重要。现在我一天的24小时,要么围着音乐转,要么围着我的两个孩子转。为了他们,我从来不会在一年安排三次以上的巡演。 

往期小提琴主题:1、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 2、海菲兹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3、帕尔曼与林耀基谈小提琴教育丨对于同样内容的提问,两位大师的回答和而不同;4、小提琴家克莱默丨艺术和名气从来不是一回事丨跨界就像毒药丨演奏家们都应投身室内乐丨真爱音乐,就该远离媒体宣传攻势丨谈挑选曲目的原则;5、郑延益丨追忆用小提琴歌唱的西盖蒂丨巴赫无伴奏之帝丨不听上十年小提琴,想接受他很难?讲硬技巧他在诸大师中最差,但音乐演绎独树一帜;6、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专访丨他的成功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明白音乐比金钱高得多,当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音乐还在我们脑子里面神游。” 7、海菲兹谈拉琴丨我从来不相信苦练,一个人如果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一个曲子拉成形,这就说明他正在把这首乐曲判处死刑;8、郑延益丨纪念胡贝尔曼丨每一位乐迷都应该听听这位怪杰,小提琴真奇妙!9、小提琴教育一代宗师谭抒真丨“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 10、一张小提琴家西盖蒂在上海的老照片;11、穆洛娃谈演奏巴赫的巨大转变丨“持续演奏和研究巴赫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12、纪念小提琴家内弗丨弗莱什对她说:“你从上天得来的才赋,我是不会碰它的。” 13、温暖的琴声丨聆听米尔斯坦最后的音乐会;14、为何从1937到1968年,奥伊斯特拉赫在舞台上的演奏都显得非常拘谨、内敛?15、小提琴家朱莉娅·费舍尔对小男孩说:“再演奏一次,就像你艺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