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

2016-10-07 王薇、刘蔚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28j9wxpu&width=500&height=375&auto=0列宾演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Op.21)

瓦汀‧列宾(Vadim Repin),比利时籍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家,1971年8月31日在西伯利亚出生,5岁时便踏上了学琴之路,师从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查克哈-布隆,半年后开始登台演出。年仅11岁时,他就包揽了维尼亚夫斯基所有年龄组比赛的金奖,并先后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举行了个人演出。 1988年,列宾在国际知名的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大赛中成为最年轻的首奖获得者。一直以来,他以“把音乐的美带给观众”为演奏目标,无论是身为现场演奏家,还是作为国际古典大厂DG的专属音乐家录制专辑,他都追求在音色、造句、声量与情感等等的音乐细节上的变化,以符合不同环境下聆听的乐迷。他曾于2002年随瓦列里·捷吉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初次访华,献上了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

 激情、技巧、诗意、灵敏,构成了人们对小提琴家瓦汀・列宾演奏风格的总体印象。2014年1月25日,这位杰出的青年演奏家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为观众演绎了勃拉姆斯的经典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列宾有过颇高评价的小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曾在这部作品的处理上给予列宾颇多启发,并帮助其建立了对该作品成熟的认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80tv6l7m&width=500&height=375&auto=0列宾演绎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音乐史上公认为与小提琴“作对”的协奏曲,作品有别于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风格,一边削减了小提琴“音色一出即成为华丽主角”的风头劲势,一边以融合管弦乐为要旨创造出交响曲曲式的音乐,重点突出小提琴的交响性与平衡感。作品长达40分钟,既要求小提琴家充沛耐久的体力,还要求其能冲出厚重的管弦乐包围,在整体上满足对各个乐章不同表达需求,注重表现力、抒情性及游戏般的情绪巧妙地演奏出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复音。作品分为“快-慢-快”三章,形如时喜时悲的戏剧对比,令听者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1. 第一乐章以D大调奏鸣曲曲式为主,大段中提琴、大提琴、低音管、双簧管以及管弦乐总奏开场,一经独奏小提琴“开嗓”,使整个演奏充满线条之美,而贯穿整部作品的动机,在此乐章中不断加以变形、重组并接连使用,以充分体现勃拉姆斯音乐之美感。

  2. 第二乐章为F大调三段体形式,以管乐器合奏开篇,双簧管于合奏中制造出优美回转、美丽翻飞的漩涡,在看似即将平伏于地平线的寂静旋律中,独奏小提琴才终于出现以承接涡流,奏出永不消逝、不落人间的绝美花腔。

  3. 第三乐章则回归D大调奏鸣曲式,小提琴不由分说地以活力为主题开场,具有匈牙利民族风格的跃动感,此主题音乐在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总奏的对谈中进行自转、升华,于终止段中果断收束灿烂落幕,此处也是演奏者诠释功力高低立判的关键之处。

如此作品重厚如交响乐的声响,细腻如多声部的声奏,表现出作曲家勃拉姆斯难以超越的严谨、智慧、理性的音乐艺术精神,亦是如此时喜时悲作品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润泽心灵的过程。

 I ART:本次来华,你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出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你也曾为这部作品录制过专辑,能否谈谈你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理解及诠释?

 列宾:1878的夏天,勃拉姆斯在奥地利南部的韦尔特湖度假期间创作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每当这部作品的音乐响起,我总会想到那里的景色,积雪覆盖的山顶,绿油油的山丘,水晶般清澈的湖面。勃拉姆斯曾说,那是一个你每次经过的时候都应该格外留意的地方,因为你总会在不经意间错过许多美妙的旋律。我第一次听这部作品的时候,正是我与伟大的小提琴家梅纽因之间友谊开始的时候,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友谊。我曾经向他请教演奏的问题,他毫无保留地将一切告诉我,这让我对演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灵感。梅纽因是不会机械地去改变演奏方式或是让音乐变得凌乱,因为他是一位非常敏感的音乐家。我们曾就这部作品的指法及演奏方面的想法进行过长谈,梅纽因帮助我融入了这部作品。 ——延伸阅读:梅纽因百年诞辰丨傅聪岳父的中国情缘丨傅雷的信丨弟子胡坤丨吕思清丨音乐有生命,要用心演奏,不只用手!

 I ART:激情、技巧、诗意、灵敏,构成了你演奏风格的关键词。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否与你自幼在俄罗斯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息息相关? 

 列宾: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但是我不认为激情或灵敏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行素质。而我在新西伯利亚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可能也有同样的功效。新西伯利亚(位于西伯利亚)是一个伟大的城市。这里有杰出的交响乐团、歌剧院、戏剧团、诗社,以及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是俄罗斯三大音乐学府之一,能够在那里接受教育是我的幸运。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在俄罗斯不同的地方旅行演出。到十几岁的时候,我便开始在德国、日本和美国巡演。现今,我们还有即将在3月份举办的Trans-Siberian艺术节。作为该艺术节的艺术总监,我希望自己能够带给他人我的音乐经验,我很荣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这些。 

   I ART:除了对俄罗斯及欧洲经典曲目的诠释之外,你也会不时地将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展现给听众,请谈谈你在这方面的思考。 

 列宾:伟大的英国作曲家詹姆斯・麦克米伦(James MacMillan)为我创作了一部美妙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上的挑战不仅令独奏者感到兴奋,对管弦乐队的成员来讲也同样如此。我十分希望有机会来中国演奏这部作品! 另一位著名作曲家本杰明・尤苏波夫(Benjamin Yusupov)也正在为我创作一部名为《小提琴的声音》(Voices of Violin)的协奏曲――我将在Trans-Siberian音乐节上首演这部作品。现在,观众比以往更愿意聆听当代音乐,音乐会组织者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并不惧怕新的思想,我认为这有助于开发当代音乐领域的新听众。 

 I ART:对一位演奏家来说,拥有一件得心应手的乐器显然十分重要,能否聊聊你目前正在使用的名琴? 

 列宾:我一直对意大利瓜奈利家族的名琴情有独钟。2008年访问大剧院时,我所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6年的名为“von Szerdahely”的瓜奈利小提琴。之后,一位慷慨的朋友借给我一把名为“Bonjour”的小提琴,这把琴由瓜奈利家族制琴大师Guarneri del Gesù于1743年制作。这次我来北京演出所使用的小提琴也出自Guarneri del Gesù之手,这把名为“Lafont”的小提琴是这位制琴大师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我很荣幸用这件美丽的乐器为中国的观众演奏。(采访/撰文:王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66qqs15x&width=500&height=375&auto=0列宾演奏《只差一步》探戈歌曲



刘蔚丨列宾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最近听俄罗斯当红小提琴家瓦汀·列宾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协奏曲,与3年前在国家大剧院开幕典礼上一展琴技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相比,发现列宾的鬓边已有些许白发。虽然琴声依然华丽,却透出岁月赋予的温情与沧桑。

   回到家不禁取出他前些年在DG录的那张勃拉姆斯D大调协奏曲唱片(封面见下图),再次细细地聆赏与品味。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878年。1877、1878年连续两个夏天,勃拉姆斯都来到奥地利南部沃瑟湖边一处山清水秀的小村贝尔察赫度假。淳朴的乡民、美丽的大自然让他的心情非常愉快,灵感如涌,这种愉快情绪反映在他于1877年完成的《第二交响曲》中。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首次公演便大受欢迎,被誉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曲》”。

   而他于次年写完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抒情的乡村田园气息,第二乐章由双簧管奏出的柔美舒展的牧歌风旋律,也有美丽的贝尔察赫村的影子。第三乐章回旋曲的主题,则带有匈牙利民间舞曲的风格,音乐达到辉煌的高潮,然后安静下来,在强音中结束。

   1879年元旦,D大调协奏曲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作曲家的好朋友、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担任独奏。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当时便有评论认为“这部协奏曲可能是继贝多芬和门德尔松之后最重要的作品。”时间已经证明,汉斯力克的预言完全正确。

   列宾非常喜欢这部将古典的曲式与浪漫的激情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他说:“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为了录好这部作品,列宾特邀请夏伊及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一起合作。他和夏伊是好朋友,在一起开音乐会已多年。这部协奏曲的首演就在莱比锡,因此,列宾联手夏伊录制的这张唱片是向历史和先辈的一次敬礼。

   列宾生于西伯利亚,5岁开始学小提琴,11岁获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1987年折桂伊莉莎白女王大赛时年仅16岁。近年来列宾广泛地与世界著名乐团合作,是目前国际乐坛极少数的顶级小提琴家。

   在这张唱片专辑中,列宾发挥了他精湛辉煌的技巧,用他那华丽而精准的琴音,表现出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宏大的气势,并将作品中美妙的歌唱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戏剧性与抒情性恰到好处的对比中,让人体会到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无与伦比的美。

往期勃拉姆斯:1、纪念阿巴多丨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丨穆洛娃演绎丨柏林爱乐丨1992年;2、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Op.78,Op.100,Op.108);3、音乐短札丨勃拉姆斯《摇篮曲》的作品分析丨“水晶般宁静的音如同柔和轻缓的和风,又象母亲慈祥的手拂过,让身体在轻轻晃动里安睡。” 4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No.4 Op.98);5、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Op.45);6、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7、原谱=原作?从穆特的勃拉姆斯看演奏家对作品的再创作问题丨“演奏者的主观与原作的客观怎样平衡?对原谱能在怎样的情形下进行在创作?” 8、齐默尔曼:勃拉姆斯第一钢协;9、勃拉姆斯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第三钢琴四重奏,作品60号);10、悲伤的暗恋: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11、古典派的勃拉姆斯与未来派的瓦格纳;12、余华谈勃拉姆斯的两首大提琴奏鸣曲丨在舒曼与克拉拉那里,他终于知道自己寻找的音乐是什么丨他是如何在李斯特与瓦格纳时代回归贝多芬的?13、哲人维特根斯坦论勃拉姆斯、门德尔松与布鲁克纳;14、勃拉姆斯丨“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但“我不得不极力控制住自己那双悄悄伸出去渴望抱住她的手……” 15、勃拉姆斯,何许人也?16、古典与浪漫中的勃拉姆斯;17、富特文格勒谈勃拉姆斯;18、勃拉姆斯的经文歌《为什么》(Warum?)

欢迎关注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群加入联系微信17098908309

北上广音乐会转票群开放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公众号推荐购买的音乐图书

作曲家:【古典+爵士】摇摆巴赫音乐会“音乐”是人类喜乐之源丨哈农库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与口》(BWV147)【研究】圣乐与灵性:论巴赫的宗教音乐【观点】富特温格勒评价巴赫的音乐【巴赫专家】不用眼睛看天堂:管风琴家瓦尔哈【访谈】邓泰山:巴赫会是我的最后一座高峰321巴赫生日快乐丨他的音乐使我感到愉快丨我们可以安静的吃草啦【小传】巴赫养成记(上)【小传】巴赫养成记(下)【历史】“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C.P.E巴赫论巴赫音乐的埋没与复兴丨看完《马太》后,黑格尔说:“从欣赏伟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价值,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天才般的坚定和博学。”【周末乐谈】巴赫与灵魂的虔诚【音乐资源】巴赫作品目录(改编自维瓦尔第的作品说明)【贝多芬专题】《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分析音乐父亲节丨看贝多芬的父亲是如何培养贝多芬的音乐兴趣的【笔记】席夫讲座: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每晚古典讲堂丨席夫讲解贝多芬丨上海大师班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贝多芬与《英雄》丨他的作品唤起对无限的渴望丨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贝多芬专辑】贝多芬晚期的音乐把听众变成了诠释家【研究】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哈农库特的天鹅之歌丨贝多芬的《命运》与“命运”无关?【比较】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论文】严宝瑜: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初探(一)【脑洞】王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德国民法典必看丨耳聋的贝多芬指挥《欢乐颂》的视频?【唱片】重听拉杜·鲁普的贝多芬【音乐研究】朗陶尔米:“论舒伯特与贝多芬” (摘自《傅雷家书》)【主题】保罗·亨利·朗论莫扎特(一)/杨燕迪译奥地利女钢琴家海布勒丨专为莫扎特而生丨她像操控木偶般演奏丨深知木偶的优雅与脆弱丨她不会刻意求新求变丨只是诚挚地面对内心之美。【视频】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视频】莫扎特250周年萨尔茨堡节日庆典音乐会【作曲家专题】莫扎特的作品 :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上)【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下)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教会了乐器歌唱”,聆听郎朗的《莫扎特》【版本】莫扎特《安魂曲》版本比较音乐父亲节丨看莫扎特的父亲是如何规划莫扎特的音乐教育的电影中的莫扎特丨让子弹飞丨走出非洲丨莫扎特完成的天鹅之歌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分析】莫扎特《安魂曲》详细分析【城市】莫扎特在维也纳【纪念】卡尔•巴特:论莫扎特的自由——莫扎特诞辰260周年!陈丹青论莫扎特丨不强迫自己孩子听莫扎特丨《陈丹青音乐笔记》选读丨霍洛维茨之死【简论】莫扎特《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创作特点【视频】莫扎特声乐作品音乐会【视频】莫扎特歌剧《魔笛》看“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的公众号多久更新一次?朱晓玫演绎舒伯特四手联弹(钢琴二重奏)【音乐与城市】贡布里希:舒伯特与他那个时代的维也纳【音乐资料】罗伯特·温特上音舒伯特讲座:第一讲:“舒伯特的维也纳”詹姆斯·列文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夸斯托夫的舒伯特《冬之旅》(Winterreise)【作品】舒伯特《菩提树》(D911:5)用音乐倾诉内心深处的温柔呢喃: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丨作曲家是如何创作的丨巴赫及其音乐对人的教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丨 音乐真的能够提高人的品格吗?崇高音乐就能使人心向善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