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摇篮曲》的意境丨大仲马如何描述这部作品?
“摇篮曲”不仅仅是为了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
而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刻划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
肖邦《摇篮曲》的意境
肖邦的这首曲子不是很流行,但是倒也清淡流畅。肖邦大半生流亡海外,孤独一人。他的音乐中永远是透着凄美,浸着几分的乡愁。他多病的身体,难以忍受法国寒冷隐晦的天气。会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冬日的冷雨中,他步履踉跄地走过巴黎的街头,那个大都会的声色犬马,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奢华与他的心灵无关,他心中永远是他十九岁那年记忆中的祖国,是他对爱情和家庭的向往......
肖邦的降D大调《摇篮曲》OP 57是一首意境深远的钢琴音诗。作于1843年,为其仅有的一首摇篮曲。乐曲采用降D大调,行板,6/8拍,表现手法极其单纯。左手从头到尾是一个稳定和弦和一个不稳定和弦的不断反复。描写摇篮的摆动,这种不断反复的短小旋律或和声,叫做固定动机。右手是一个乐句的不断变奏,全曲根据一个乐句的旋律,用变奏的手法连绵不断地展开;在固定动机的衬托下,由一声部单独进行发展为二声部重迭;由单纯的、匀称的节奏发展为轻巧的华彩旋律。右手好象风吹杨柳,婆娑起舞;而左手则象稳固的树干,岿然不动。全曲始终保持着安静的气氛,而又充满微妙的色调变化。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一部戏剧作品中讲到肖邦的摇篮曲时,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他说:“静穆的音乐渐渐弥漫于大气之中。把我们笼罩在同一种感觉里,这种感觉可以比得上洗过土耳其浴后,一切意识都被驱散,进入了一种平静状态。这时和谐地耗损了的身体,除了需要休息以外,再没有别的欲望;心灵看到囚禁它的牢门已经统统打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但它总是趋向于蓝色的梦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390x4my7&width=500&height=375&auto=0米开朗杰利演奏肖邦《摇篮曲》
作者得心应手地不断运用钢琴化的旋律进行,恰如其分地用上装饰音、花腔式的走句、颤音、或有时添上半音阶性上行的旋律,或变成华彩段落,从而使乐曲丰富多彩,内容充实,乐曲至始至终是连成一体的扣人心弦的抒情旋律,犹如慈爱的母亲,轻轻推动着摇篮前后摇荡。最后,乐曲在充满抚爱的宁静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