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隐入尘烟》,再带你认识真实的农村! | 外国人拍中国㉚

葫芦君 西芦葫 2022-09-15

乡村舞蹈表演。



最近,一部农村题材电影《隐入尘烟》刚刚上映就突破亿元票房,也引发广泛争议。到底这是“致敬朴素的乡村生活”(人民日报),“感悟乡村力量”(农民日报);还是“抹黑农村”(观察者网)、“丑化农民”(网易号评论)?
回到过去认识中国乡村,我觉得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角度。我们今天选发的是50年前的中国农村一组影像,拍摄者为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在1971年和1972年两次中国之行。
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在麻省剑桥成立的,它以关注亚洲问题研究为名,但当时关心的重点还是中国问题和越南问题。这些美国学者在两次中国之行中拍摄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大量影像。照片当然是一种语言和态度,但是镜头也记录了真实。
我们或许不知道,刚刚1970年代时,中国人口总量突破8亿人,达到82992万人。197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6856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82.62%。“1970年,人均粮食年消费量只有187.22公斤,人均植物油、猪肉、鲜蛋、水产品年消费量分别只有187.22公斤、6.02公斤、1.32公斤、2.94公斤,人均布匹年消费量只有0.04米,完全不能缝制成做一件衣服。”
或许正是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1970年代底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起步的。
这种当时被称为“包产到户的”改革是比较单薄的,经过此前近20年的运动,农村的基础已经坍塌,重建不可能由简单的“包产到户”来完成。
半个世纪前的这一组影像,极少数人应该还有一些印象。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陌生和不可思议的。


收工,1971年。

劳动,1971年。

农村的社交平台。

农村娱乐。

农村小伙子和牛。

在干活的大人膝下嬉闹的幼童

回家。

农村的小孩子。

农村的娱乐,等着看电影。

农村霸气的标语牌。

标语牌无处不在。

打补丁的房子。

种菜。

自留地吧

砖房一角。

老村。

泥坯房。

室内一角。

入门。

幽静的乡村

农田

不错的房子。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盐碱地?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北方乡村一瞥


更多阅读:



点关注,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