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黄绍书 物理与工程 2021-03-24

摘要:高考改革往往是紧跟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改革必须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否则将会产生诸多不良效应。即将普遍实施的“3+3”高考模式,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也不甚健全。从浙江和上海率先推行的实践结果可以预想,这一举措必将造成高中学校选择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而高等院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直接面临招生困难的境地。然而,若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3”高考模式的评价机制,那么,由此引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样,改革也必将良性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 “3+3”模式  物理教育 困境 评价机制

 

1 问题的背景

自2006年以来的十多年中,高中学校的教学是实施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1],高考采取“3+综合”模式。这当中由于各学科都存在高考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导致大中学教学出现知识体系不相衔接的现象,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工作的不适应性[2]。其中,理工类专业特别是物理类专业更为突出。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于2017年修订完毕[3],原计划将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施行,标志着新一轮次的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在这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随之启动编写与之相对应的教材。这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充分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其课程结构设定有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系列。如表1所示,是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设定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程3个模块和选择性必修课程3个模块、选修课程3个模块等共9个模块。其中,将高中学段的基础内容放在必修课程、拔高内容放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拓展内容放在选修课程。所有学生学完3个必修模块后就参加合格考试即学业水平考试。之后,有志向理工类发展的学生继续学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后参加等级考试即高考。选修课程的3个模块均属于自主开设课程,用于各高中学校自主抉择。

这一轮次课程改革相应的高考采取“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或其它小语种)3个学科为必考科目,另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学科(或增加技术成为7个学科)中任意选择3个学科作为选考科目。但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的考法和赋分方式都是不相同的。

根据教育部预定,自2014年至2019年,各省、市、自治区将逐步全面启动“3+3”高考模式,如表2所示。

从课程设置和高考要求看,这一举措可以解决高中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教材及教学不相衔接的矛盾。但物理学科纳入6选3或7选3范畴,必将导致高中物理教学和高等院校物理类专业招生出现新的困境。这从浙江和上海近两年来的高考报考中物理学科出现冷门可以得到一些印证。同时,“3+3”高考模式与当下学生家庭的升学愿景及高中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的实际不相吻合。


2 浙江上海尝试现状

浙江和上海已于2014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一年级就着手启动按“3+3”模式的指导下展开教学。2017年和2018年分别是这一高考模式下的首届及第二届高考.

2.1 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颇多

2017年和2018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绝大多数高校及专业必须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如图1所示,是2017年和2018年在浙江招生的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统计[4]。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选考自然科学类科目的高校明显多于非自然科学类科目,特别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比例更大。

2.2 选考物理的考生颇少

上海的选考科目为6选3,共20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如表3所示是2017年上海近5万高考考生选考科目组合统计5-6。其中,纯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搭配组合2744人,占比6.14%;含物理科搭配组合的总人数19556人,占比43.74%.

浙江的选考科目为7选3,共35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其中,选考物理学科的考生比例比上海都还要低得多,全省2017年约30万高考考生中,选考物理学科的不到30%。

2018年,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报考统计看,物理学科同样不容乐观。

3 大中学物理学科教育困境

根据浙江和上海的试验统计不难得出,在“3+3”模式下,考生的选考与高校的愿望是严重脱节的。即选考物理的考生少,而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多,形成严重的供需不融洽矛盾。因此,在目前的“3+3”高考模式下,将会使高中和高校的物理教育走入困境。

3.1 困境的表现

在高中学校,由于选择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这样必将造成原本较多的物理教师更为过剩。多数物理教师没有课上,只能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对于高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直接面临招生困难。也就是招不了学生或招不了好学生。这必将使得将来国家物理尖端人才短缺,在自然科学方面会远远落后于世界科技强国。

3.2 困境的根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选考科目中各学科的难度系数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而又用相同的评判机制进行评价。而学生选择学科主要依据,不是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而是在高考中容易获得最理想分数的学科。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学科的难度过大,其难度系数比其它学科要低甚至低得多。因此,选择物理的学生自然就会很少,高考出现物理冷门是必然而非偶然的结果。

3.3 矛盾的解决途径

高考总是左右高中教学和高校招生的指挥棒,但矛盾必须解决。否则,将会出现与愿景相悖的结果。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首先,鉴于物理学科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广泛性,可考虑将物理学科设定为高考必考科目(相反英语学科或其它小语种可设定为选考科目)。这样,就强化了中学阶段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同时就为高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的招生与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根据对历届高考各学科得分情况分析,可看出物理学科的得分率都是很低的,说明物理高考试题的难度偏大。然而,高中学段并不需要对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多深,但要求有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结构或体系。因此,可考虑调整高考物理学科命题思路,降低试题难度。

第三,鉴于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难度上的较大差异,也可以这样考虑,将目前的选考科目的评定方式去等级制,实行实分制,同时较大幅度提高物理学科的赋分权重。这样,学生可以针对高考实际强迫性的选学选考物理。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而非根本之策。

第四,鉴于高等院校与高中学校的教育衔接,可以考虑拓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的范围,加大自主招生力度。目前,个别高等院校在一些高中学校开设大学物理先修课的尝试就是拓展和加强自主招生的举措。


4 结语与思考 

制定“3+3”高考模式的初衷是“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这本身是很好的构想。然而,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性,加之评价机制的不尽完善,高中物理教育必将出现形如上海、浙江式的选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的局面。也从而导致高校物理类相关专业招不了学生或招不了好学生的困境。

另外,由于考评机制的不完善或不合理以及其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还必然会导致多方面严峻的负面效应和弊端(这里不宜展开)。

然而,若能进一步改进高考模式或健全和完善评价机制,那么,由此引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样,改革也必将良性发展。上述“矛盾的解决途径”中给出的观点仅供参考。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的比较基础的学科。物理学在诸多领域(生物学、医学、化学、地质学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其它自然学科的发展。尖端科技总都与物理学息息相关,高校物理类相关专业院系肩负着培养或输送尖端科技人才的重担,理所当然必须偏重招收选考物理学科的高考考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黄绍书.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物理专业毕业生工作不适应性引起的思考[J].物理与工程.2018(3):117-1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12/23/609179_686630971.shtml[J/OL].

[5]http://www.sohu.com/a/217222597_99899536.shtml[J/OL].

[6]https://www.sohu.com/a/204563574_181741.shtml[J/OL].

 

引用格式:黄绍书.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物理与工程,2019,29(03):101-104.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