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代钢,石湾人的“狂想”
撰文 | 霍达炎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
持续三年的“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来自各地的代表参观陶瓷路轨产品 (陈叶熙摄)
“以陶代钢”是在 “大跃进”运动时期,石湾陶瓷业提出来的一句令人亢奋的口号,也是石湾人富有想象力的技术革新活动。其实,它是源于1956年石湾耐酸厂青年工人陈垣、陈妹率先试制出陶瓷炼泥机之后,在特定的年代里而引发的群众性技术革新热潮。
成立于1954年11月的石湾耐酸陶器厂(1958年更名为“佛山市地方国营石湾耐酸陶瓷厂,简称耐酸厂),是石湾镇内第一家公私合营试点企业,工人有300余名。公私合营后生产力得到大释放,工厂规模扩大了数倍,主打产品耐酸缸开始使用辘轳机成型,代替落后的手工印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靠人力反泥的泥料供应不上。于是1956年工厂决定从外地购买几台练泥机。然而,在钢材严重紧缺的年代,想拥有一台练泥机并非易事。当时厂长找到市长帮忙,拿着市长的字条再去找物资局局长,局长说:现在钢材很缺,省里给市一年钢材指标才10吨,你一台炼泥机就需近一吨的钢材指标。在厂长费尽唇舌的恳求之下,局长格外开恩地批准工厂买了一台炼泥机。
机修师傅安装炼泥机时,刚20岁出头的陈垣心生好奇地认真观看,然后突发奇想: 能否自已动手做一台陶瓷炼泥机?炼泥机的构造并不复杂,由铸铁外壳、钢轴、钢刀片和推进器组成,其中外壳用铁量最多。 陈垣大胆提出练泥机外壳用陶瓷造,其他部件还用钢材。为解决陶瓷外壳在炼泥时所承受的压力问题,他和工友陈妹一起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设计和制作出厚度5厘米(铸铁1.5厘米),形状与铸铁外壳相反,即入口小、出口大的陶瓷外壳,与其它钢材构件组合成一台完整的炼泥机。经过实际操作效果较好,一个小时能炼出1500斤泥,每班(按6小时算)达9000斤,原来一个强壮劳动力每天反泥最多1500斤,几百号人的陶瓷厂只要配置两三台练泥机就能满足泥料供应,且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陶瓷水泵在抽水 (陈叶熙摄)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吸取教训,盲目地大批量生产“代钢铁”产品,只要数量,不讲质量,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生产,窑灶烧不了大量的半成品,就搞起了所谓的“跃进窑”,把一些废品陶瓷管、耐酸塔等砌筑成一条坑道,来代替龙窑烧制“代钢铁”的陶瓷制品。据统计,1959年全行业积压的代钢铁陶瓷产品销不出去,报废损失共达320多万元,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石湾陶瓷业也因此曾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
陶瓷乐器首创成功留影纪念(林棠供图)
钢材和陶瓷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材质,各有千秋。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以陶代钢”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如化工厂用的耐酸容器、管道阀门、耐酸泵。陶瓷除了大家常见的应用于日用生活、建筑装修、艺术装饰、机械电子零件等方面以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途无量,比如功能瓷砖、特种陶瓷等都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开发。
相关链接:
美国摄影家镜头中,改革开放前的石湾原貌
石湾东平河北岸西段拆迁方案出炉!投资149亿东平云谷来了
石湾行会:石湾缸瓦“二十四行” ,顶峰时期“三十六行”多图看莲峰书院丰宁寺修缮细节 领略石湾瓦脊风采
纪念石湾陶塑宗师刘传诞辰一百周年文献、作品展开幕
石湾公园南大门前左右两幅巨型”龙凤浮雕“疑似被拆
石湾公园门前“龙凤呈祥”陶瓷壁画为地铁施工让路进行保护性拆除暂别街坊
石湾旧六景和新八景
实拍石湾最后的红砖屋
石湾公仔的派系之战
广东佛山石湾佛陶集团,时光一逝永不回,佛陶集团的辉煌只能回味
看骆秉章石湾西瓜路口食西瓜破了西瓜路悬案
石湾有个三友岗,三友是什么三友呢?
1978年佛山老照片 “鬼佬”拍摄的南国陶都石湾镇
走进石湾三友岗,再觅慢时光……
石湾大雾岗宝峰塔重建工程启动
石湾柏林艺术馆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美猴王”石湾贺年生肖陶艺迎春巡回展在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展
魏华先生百密一疏矣!石湾莲峰,不是莲丰。佛山地铁昂99,为乜咁都出得街?
石湾何在?- 追寻质朴古拙的瓷之美,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