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札】王文斌,崔靓《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
研究问题:英语的时间性为何如音乐?汉语的空间性缘何似绘画?音乐与时间、绘画与空间怎样相通相连?
研究基础:英语本质上具有时间性,汉语本质上具有空间性(王文斌2013a,2013b);民族精神与民族语言互通(Humboldt 1999)。
论证过程:
1.简述英汉句子的时空性特质: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借助丰富的形态变化和关联词,使句子延续不断,紧密勾连;汉语句子以义驭形,对离散和块状的语言单位作直观布局,堆砌铺排,鲜有显性连接词,呈现出流散疏放的特点。
2.对比中西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并从艺术特征的不同类比到思维范式的差异,再用思维差异引出语言差异: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音乐/绘画存在内在关联。
3.详述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西方音乐的同质性:首先归纳西方音乐具有鲜明的时间特性:西方音乐以主调音乐占优势,表现出对时间的依赖;西方音乐具有富于逻辑性和功能性的和声体系,无法脱离时间存在。其次,结合例句论证英语的句构表征与西方音乐的相似性:二者均具延续性、勾连性和不可逆性,英语句构和西方音乐在表现形式上不谋而合。
4. 详述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与中国绘画的同质性:首先简述中国绘画具有空间性特性:中国绘画讲究虚实相生,塑造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中国绘画要求“计白当墨”,给读者以大片想象空间。其次,用例句证明汉语的句构表征与中国绘画具有相似性:二者均具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的空间性质,其表现形式并无二致。
离散性用例:
(1)嗖,(2)一皮带,(3)嗡,(4)一链条,(5)喔噢,(6)一声惨叫。……(7)飕和嗡,(8)皮带和链条,(9)火和冰,(10)血和盐,(11)钟亦成失去了知觉。(王蒙《布礼》)
以上例子虚实搭配,独立语块堆砌而成,除了(11)有主谓结构,其他均是松散独立的名词短语,又无显性的关联词语连接,‘链带相加,血肉模糊’的残忍场景跃然。
王文斌教授认为,因为块状性的特征,汉语言才可以拆开、搬运、堆叠。中国绘画的“计白当黑”技巧与此相通。如唐诗《清明》拆开重组:(1)清明时节雨,(2)纷纷路上行人。(3)欲断魂。(4)借问酒家何处?(5)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看可逆性:我写好字了,字我写好了,我字写好了,写好字了我。
5.得出结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西方音乐的时间性特质一脉相承,其句构表征与西方音乐均具延续性、勾连性和不可逆性; 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与中国绘画的空间性特质一脉相通,其句构表征与中国绘画均具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
启发与思考:语言的结构跟语言的功能密切相关,对语法现象应从语言结构之外去寻找解释(沈家煊1999)。本文从西方音乐和中国绘画中得到启发,采用“精神(思维)——语言”的研究路径,从句构层面出发,考察了英汉语、西方音乐和中国绘画在时空特质上的关联。但本文对于精神和思维的联系还可以一步阐释:民族精神如何影响思维范式?再者,对于“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音乐,民族的音乐即民族的精神”这一理论延伸未作详细论证。还有,本文对比了两类艺术和两种语言的时空特质,按照思路,中国的音乐特征和西方的绘画特征是否与英汉语言也具有相似性?这些都是王文斌老师留给我们的一些未完待续的课题。
(广西民族大学 胡晋阳)
读书小札|推荐阅读
【读书小札】 实证类研究语步设计与相关分析SPSS统计软件操作视频
【读书小札】融入大生态的文体学超学科研究 ——张德禄教授《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读书小札】翻译史研究的方法论典范:读廖七一《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
【读书小札】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读书小札】追古溯今、放眼世界:王宁教授谈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及翻译研究
【读书小札】Metaphor in Culture:LIFE IS A SHOW in Chinese
欢迎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招募读书小札栏目小编,感兴趣者请阅读【读书活动】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读书小札招募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