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札| 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金胜昔/林正军)
本研究以1994—2014年间国内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博士论文、会议论文为语料,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翻译认知研究进展予以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1)国内翻译认知研究论文呈现出波浪形逐年上升的趋势;2)不同级别的科研基金助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3)已经形成稳定的科研共同体,其研究成果集中刊发在语言学类核心期刊和高校综合性核心学报上;4)研究热点包括翻译、认知、隐喻、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等25个话题;5)内省思辨为主流研究范式,实验实证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可对国内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1.研究问题
国内翻译认知研究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是什么?
2. 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法。步骤如下:首先利用Excel表格工具对年发文量、来源期刊分布以及基金资助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使用CiteSpaceIII(版本号:3.9.R12.64-bit.public.8.29.2015)软件对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热点、核心作者群进行图谱分析。
3.数据来源与收集
参照邱均平、王日芬(2008:2-3)提出的数据来源分类标准,我们确定数据来源为科技期刊、会议文献和学术论文;根据卢卫中、王福祥(2013:606)关于认知翻译学的定义确定“认知”与“翻译”为检索项和筛查标准,最终从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共收集核心期刊论文427篇、会议论文73篇、博士论文18篇,文献数量总计为518篇。
1.总体发展趋势
通过Excel对三类文献在时间和数量两个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制成1994-2014翻译认知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曲线图。该图表明这段时间国内的翻译认知研究呈现出波浪形逐年上升的趋势。
2.文献期刊分布
经过对期刊的分类统计,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国内129种核心期刊上。排名前20位的期刊发文总量为276篇,约占全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64%以上。在这20强期刊阵营中外语类核心期刊占据绝对数量。《中国翻译》发表相关论文38篇,《外语教学》发表32篇,《外语与外语教学》发表30篇,其余的都在10篇左右。
3.基金资助的论文分布
对所收集的427篇期刊论文,按照不同级别基金支持的项目数量和论文数量、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百分比以及占全部期刊论文总数百分比分别进行统计。生成的数据表明相关论文所获得的资助渠道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直至各个院校的校级资助项目,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多层级立体的物质资助体系,有力地保障了研究的顺利开展。
4. 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我们利用CitespaceIII 软件生成节点106个,连线166条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可视化共现知识图谱。对关键词进行归类后发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1)对翻译本质及过程的认知研究,(2)翻译教学的认知研究,(3)翻译认知策略的研究,(4)翻译活动中的译者认知机制研究,(5)翻译认知能力的构建研究,(6)对源语中隐喻、转喻现象的翻译研究,(7)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翻译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主要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转喻理论、识解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图式理论等。
5. 核心作者群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我们利用CitespaceIII 软件生成作者群体共现知识图谱,并从“作者发文量”和“文献被引频次”这两个维度对核心作者群进行分析。从发文数量上看,谭业升以11 篇居首,其它前5强分别为刘绍龙、肖坤学、王寅、王明树;从论文的被引频次看,排在首位的是王寅,论文总被引频次为581次,其它前5强分别为王斌、肖坤学、李占喜、谭业升。 这些核心作者已经形成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他们研究取向相近,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1.认知翻译理论的建构之路漫长
目前国内翻译认知研究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之“石”,攻翻译之“玉”。这对翻译研究的范式提升,以及拓展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空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认知翻译理论的建构之路仍然漫长。我们主张认知翻译理论的建构要本着“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超越”这一原则,注重该学科内外理论的厚积与创新,即应基于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以翻译为内核,以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成果与手段为辅证,结合对翻译活动主客观环境的考察,才有可能建构切实可行并能充分解释所关涉要素的认知翻译理论模式。
2.研究方法重内省思辨,轻实验实证
对所收集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后,我们发现内省思辨最为常用,采取这一方法的论文占文献总数94.8%,而采取实验实证的论文才占文献总数的5.2%,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比例严重失衡。我们主张坚持采取内省与实证结合的研究路径,多元互补、协同印证。
3.推动与发展这一研究路径的手段和形势单一
我们建议语言学出身或是翻译学出身的认知翻译研究者可以充分利用本学校优势硬件平台,也可和相关的神经医学机构进行合作。这样通过语言学、翻译学和心理学、神经医学的跨界结合,容易形成合力进而推动该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再者可以举办全国性或是区域性的翻译认知研究专题会议,为有共同研究取向的研究者提供更为有效的交流平台。另外定期聘请国外专家讲学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我们仍应“采取‘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基本价值观”(刘宓庆2005b:4),避免盲从,要立足国内实际,通过重点考察汉译外,来推动该领域深入发展。
本研究囿于条件所限,未对港澳台地区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对于研究的全面性会有一定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该将其纳入考察范围。
文本来源:
金胜昔、林正军.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外语教学,2016 (5): 96-1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认知教学语法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AYY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阅读:
学界新闻| 2016年第3期《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目录+投稿方式
读书小札:翻译研究
【读书小札】翻译史研究的方法论典范:读廖七一《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
读书小札| 适用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读何伟、赵常玲《从功能语境看译者的选择》
读书小札| 赵彦春教授论“国学经典英译的时代要求:基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读书小札】追古溯今、放眼世界:王宁教授谈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及翻译研究
读书小札| 翻译研究的书评写作策略:以《翻译批评的本质回归与价值重塑》为例
读书小札| 语料库翻译学视角下术语翻译策略的历史文化解读:读黄立波、朱志瑜”严复译《原富》中经济术语译名的平行语料库考察“
读书小札: 认知研究
【读书小札】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读书小札|张辉、邸伟超 Making Intelligence More Transparent
【读书小札】王文斌,崔靓《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