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

通讯君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九万学者关注了语言学通讯



本期推荐主题:外语教师发展

通讯君与外研社强强合作,共同推广优秀的学术著作。欢迎更多作者、出版社加入我们的著作推广活动(dianzishu@126.com)。

 

国内合作伙伴

欢迎联系加入我们的推广计划dianzishu@126.com

通讯君还与Routledge, Peter Lang, John Benjamins, Springer, Cambridge, De Gruyter, Bloomsbury等数家国际出版社有合作,推广原版学术著作。如有购买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询价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支持刷公务卡,开具电子/纸质发票。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系列

//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 

夏纪梅教授

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外语教师的确存在科研上不去或开展不起来或成果不被接受的苦恼。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学工作量繁重,教学对象数量庞大,教学内容重复机械,语言教学在国内不属于学科建设范畴而不受重视等客观上不利于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的因素之外,外语教师本身缺乏对科研的意义、本质和方法的正确认识,需要通过培训指导。但是,教师培训切忌出现以下几种“误区/误导”:

在研究导向上:

(1) 重语言研究(语言学理论),轻教学研究(教育学理论);

(2) 重某一学科的理论研究,轻基于课堂的应用研究;

(3) 重研究者为中心,轻教师为中心的研究;

(4) 重国外方法推介,轻国情研讨。

在培训方法上:

(1) 重教师语言水平的提高,轻教师教语言水平的提高;

(2) 重道轻术;重灌输理论,轻技术指导;

(3) 重传统主观经验,轻与时俱进的变化现实;

(4) 重讲座形式(听讲),轻工作坊(参与);

(5) 重宏观整体改革模式,轻微观个性化培养。

许多迹象表明,这些现象可能导致理论脱离实际或为科研搞科研而不是为教学搞科研的后果。从学科归属来看,外语教育研究应当更多地采用教育学、心理学、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甚至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提倡或常用的研究方法,即重方法、重技术、重实践、重实验;以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管理等为研究对象,关注教学的人和与人相关的行为而不是语言本身。

应当指出,即使是研究语言,也应当把该语言作为教学对象,研究与教语言和学语言相关的问题。例如,对语言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教学方法,把语言当作符号系统知识,还是交际工具、应用技能、传播媒介、社会功能、人的行为,教学上都会有所反映,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修订版)


推荐语:

本书第一版于2002年出版,到现在过去十年了。这十年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和实施的十年,而行动研究正是伴随着课程改革走过了在中国推进速度最快的十年,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也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接受和实践。在我们身边,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积极投身行动研究的一线英语教师,他们通过开展行动研究,重新唤起了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加深了对英语教学过程的理解,增长了教学才干,提高了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认可,进而更加坚定了走教学改革之路的信念,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了研究型和专家型的优秀教师。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师,学生的学习会更快乐和更高效,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就有了希望。而对于他们的经验和成果我们需要很好地总结和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专业自主型的教师。也是在这十年中,行动研究在国际上从理论到实践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有更多的关于行动研究的书籍出版、专题的研讨会召开、研究课题立项、研究论文发表。当我们再重新审视第一版行动研究的书稿时,就不难发现,限于当时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程度,加之缺少来自基于中小学课堂的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真实经验,以及受篇幅限制,原书对有关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阐述比较单薄,也缺少来自一线教师行动研究的案例。为此,我们启动了对第一版书稿的修订。这次修订力求在保持与原书稿总体框架和内容基本连贯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结构,增加包括理论基础、发展进程、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并继续保持语言简练、内容通俗易懂的风格和特点。

修订后的第二版分成了上篇(理论篇)和下篇(实践篇)两个部分,上篇包括四个章节,主要结合国内外学术领域对行动研究的理论创新,重新梳理了行动研究的发展背景(第一章),增加了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和行动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概述(第四章),同时对行动研究的意义(第三章)也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下篇包括六个章节,主要按照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引导读者跟随着每一个章节,从选题开始踏上行动研究之旅。在下篇中主要增加了如何在行动研究中进行文献阅读与综述的内容(第五章第三节),增加了如何开展评价与反思的内容(第八章),还在第七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中补充和更新了大量案例,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在第十章也是最后一章中,我们精选了高中、初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撰写的四例行动研究报告并附上了著者的评析,以期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参考。

 简言之,本书对结构与内容的调整和补充是希望有意愿参与到行动研究中来的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和职前英语教师在理论上能“入门”,在实际操作中能“上手”,在完成行动研究后能“报告”。我们衷心期望修订后的书稿能够得到广大读者、同行专家的关注,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出批评意见。



作者简介:王蔷,女,58岁,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习理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等的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主编、编著相关著作及21世纪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教材多部。张虹,主要从事教师行动研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了很多篇与此相关的论文。


《中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



推荐语:

在二语教育(含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构架中,有四大重要并交织融动的维度和研究导向:(1)教师与教学;(2)学习者与目的语学习/习得;(3)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趋同和差异;(4)教育教学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这四个维度开展的科学研究在发展上并不平衡。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历史最为悠久,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独立的语言学学科,还发展了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分支学科,研究硕果累累;在诸多语言中对英语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二十世纪中叶至今,二语教学和二语习得先后形成研究态势,陆续产出了颇有影响力的成果。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二语教师与教师教育研究起步,至今已在我国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方向。遗憾的是,虽然二语教育环境研究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一些标志性进展,但在我国,直到本世纪前十年,系统的、基于实证的外语教育环境研究一直是个有待填补的空白,虽然人们普遍希望能在理想的环境里工作。

究其原因,显然不是学界没有看到二语教育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个人的讲学经历使我意识到,是环境研究的难度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因为讲座之后,老师们提出的共同问题常常是“环境究竟是什么?” “应该怎样去着手研究环境?”等等。

幸运的是苏州大学顾佩娅教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开启了我国首项对外语教育环境的系统性、规模性实证研究。顾老师是外语教育学界所熟悉的研究者,在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积极投身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培养和凝聚了一批批有志向的青年学者。她在学术上踏实进取、稳步开拓前沿课题的精神令我敬佩。

我有幸提前阅读了顾老师和她的团队撰写的专著《中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简称《环境研究》),在此衷心祝贺该书的出版,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推荐这部不负众望的研究成果。

首先来概括一下《环境研究》的亮点:选题前沿,且直面当下外语教育改革中高校英语教师在职业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复杂样态;理论思路前沿,且与方法论在哲理上通融;成果呈现多维度多角度创新,且蕴含对建构本土化教师发展环境的建设性探索;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环境研究、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环境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环境研究》解答了哪些外语学界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我看来,该书有理据地回答了四个关键性问题:

第一,教师职业发展与其所在的职业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运用人本主义的生态学理论思路,强调教师的职业认知、情感和行为是教师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或消极地营造着教师自身所在的环境;而环境总是渗透在教师的职业认知、情感和行为体系中,激励或制约着教师发展。在把握自己和环境的互动中,教师的主体性起着重要作用。人本主义生态学理论思路使该研究走出了分别孤立考察环境和人的窘境,还原了人与环境复杂关系的生态本质,产出了实在、可信和有效的成果,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环境究竟是什么”和“如何着手研究环境”等问题也迎刃而解。

第二,高校英语教师的当下状况如何?通过颇具新意的规模性叙事问卷调查和教师文化个案深度描述,该书展现了这一群体在职业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复杂样态,为管理层人员和广大外语教师直面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重要参照。

第三,《环境研究》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哪些新意?该书的子课题呈现多角度的新意:如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模型的建构(第三章),教师文化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意义结构的提炼(第四章),教师面对科研困境所采取的情感策略(第五章),教师职业韧性的特质和影响因素(第七章)等。该书首次探究了教师解放性素质的重要内涵及其过程性特点:如个体能动性(第八章)、转化性学习(第九章)、教师职业共同体发展(第十章)。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多个子课题都十分重视挖掘教师与环境互动中的本土化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这些实证性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其前沿性、针对性和导向性,其应用价值在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启示。

第四,该书在研究方法上有何创新?作者把叙事作为理念提出,解析了叙事对环境研究的重要启示:叙事的人文价值和解放性功能,叙事所蕴含的探究精神。另外,项目组对实证性子课题的设计有两个特色:抓住了影响教师发展的关键素质,课题的排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最后,该书的出版又一次验证了教师科研团队合作的力量。几年的过程中,我有幸目睹了这个跨地区、跨学校类型、跨年龄和经历的教师科研团队精诚团结、共闯难关的过程和多赢的收获。这是一个教师合作探索和创造适合自己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典型。书中呈现了众多真实、丰富的教师叙事,简明生动的情景分析和表达产生了前沿理论“接地气”的特殊效果。我相信,这部作品对大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学校管理者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北外 吴一安教授


作者简介顾佩娅,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0年代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语言文学和应用语言学双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ChinaCALL)副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近年出版《中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2017)、《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2009)、《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6)等专著和编著,参编国际TESOL《教师业务档案与业绩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07)等国际英语教育研究系列,并先后在香港《亚洲英语教学》、美国TESOL《Essential Teacher》、国际《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SSCI来源期刊)、《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SSCI来源期刊)、国内《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电化教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三篇被Springer、Swets & Zeitlinger、TESOL国际重要出版社专题文集收录。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8项。曾获美国国务院国际学术交流奖、澳大利亚首届世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大会学术交流奖、中国首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奖、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国内外学术奖项30余次。顾教授自1994年作为国外引进人才来苏州大学任教至今,指导全日制硕博研究生近50名,在职教育硕士近30名,其中十余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别获省级或校级优秀;指导研究生在国内外正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向上滑动阅览

总序(吴一安)
表格目录
图示目录
导言(顾佩娅)
部分背景篇:理论与方法
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综述
第二章叙事研究理念下的方法设计与应用
第二部分现状篇:教师环境体验与文化探究
第三章境由心生: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查
第四章“伊甸园”的守望:高校英语教师文化个案研究
第三部分发展篇:教师与环境互动研究
第五章“痛并快乐着”:高校英语教师科研情感案例研究
第六章“良心饭”的心境变迁:高师英语专业教师情感
劳动研究
第七章在重压下反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韧性研究
第八章如何把握自我人生:高校英语教师能动性探究
第九章解放自我: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研究
第十章对话的绿洲:大学英语教师PART学习共同体
实践研究
结语
课题组成员


《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研究》


推荐语:

张莲编著的《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全书的基本框架,介绍本书研究的背景与动机、目的和方法。第二章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回顾并分析了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历史沿革,为本书研究问题提出和研究路径的确立提供了理据和基础。第三和第四章分别重点评析了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两个主要概念框架,即D.Sch6n(1983)的实践认识论和L.Shulman(1987)的教师发展知识基础论。评析涉及它们的本质、出处/起源及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为本书提供更具体扎实的研究理据。第五章是本书研究方法总论,包括研究设计理据、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信度和研究伦理的讨论。第六章就“案例内(within—case)”和“案例间(cross—case)”两个纬度分析的数据和素材并报告了初步分析和讨论的结果。第七章则对上一章的分析和讨论作进一步的总结和深入探讨,提出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的构念及形成的要素和动力,并据此提出本研究对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的启示与建议。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同时,鉴于对本研究局限以及本研究取向潜力的认识,《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研究》亦对研究程序的改进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张莲,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莲常年坚持本科一线基础段教学,主讲的本科基础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议论文写作、学术写作、英语语音、听力等。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近几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项,主要著作包括《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外语教师文化建构与专业发展》(合编),发表论文30多篇。2009 年、2013 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016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名师奖。


向上滑动阅览


总序
前言
ACKNOWLEDGEMENTS
List 0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Theoretical Evolutions in Teacher Education:AnOverview
Chapter 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A New Epistemology ofPractice
Chapter 4 A Knowledge Base:The Foundation of TeacherEducation
Chapter 5 The Case Studies:the Design
Chapter 6 The Case Studies:Analysis and Synthesis
Chapter 7 Personal Theories: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LanguageTeacher Education
Chapter 8 Conclusion
References

《外语教师教育重点问题研究》


推荐语:

本书主要针对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研究者(尤其是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教师)、各地中小学教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一线外语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而编写。全书围绕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九个重点议

题以及两个研究方法议题,对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作了全景式却又重点突出的介绍、分析和解读,并提供了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具体建议。

本书共11 章,其中第1—9 章分别聚焦教师知识、教师职业认同、教师动机、教师合作、教师课堂话语、教师行动研究、职前教师教育、在职教师培训、教师教育者共9个本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乃至整个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第10、11章聚焦教师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和生态学视角,属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议题,但同时也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思想。



作者简介: 徐浩,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System、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Teacher Development、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教育》等学术刊物审稿人,Springer学术出版评审人,《英语学习(教师版)》主编。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外语教师研究。近年来发表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向上滑动阅览


总序
序一
序二
前 言
引 言
第一章 教师知识
1.1 本章简介
1.2 研究脉络
1.3 代表性成果与评述
1.4 热点问题
1.5 经典研究案例
1.6 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师职业认同
2.1 引言
2.2 研究脉络
2.3 代表性成果与评述
2.4 争议性问题
2.5 经典研究案例
2.6 结束语
2.7 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教师动机
3.1 本章简介
3.2 研究脉络
3_3代表性成果与评述
3.4 未来发展方向
3.5 经典研究案例
3.6 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教师合作
4.1 研究概况
4.2 研究脉络
4.3 四大类语言教师合作
4.4 焦点话题
4.5 结束语
4.6 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教师课堂话语
5.1 课堂话语的结构和分析要素
5.2 主要分析框架和方法
5.3 外/二语课堂话语研究与教师发展
5.4 争议性问题
5.5 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教师行动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脉络
6.3 实践模式
6.4 热点问题


《课程与人:职前英语教师的成长》


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探讨我国职前外语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专著。它以海南师范大学十余年(1994~2005)所进行的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实践为依据,从教师“完全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英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外语师范生争业成长的关系,呼吁建设…种基于教师个人体验、提倡教师智力与人格同时发展、注重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的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

本书对于我国广大外语教师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历程和探索个人学习外语教学之路,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韩刚,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外语课程与外语教师
 引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
 1.1 外语教师对新课程的误解
 1.2 外语教师的课程职责
 1.3 认识外语教师自己
 1.4 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章 反思外语教师教育课程
 引言:师范生谈外语教师教育课程
 2.1 外语师范生的校园生活
 2.2 教师教育课程中的知识
 2.3 反思英语教学法课程
 2.4 教师教育者的反思
第三章 探索学科教学论课程
 引言:师范生对外语教学的理解
 3.1 课程目标的选择
 3.2 课程内容与结构
 3.3 课程的实践模式
 3.4 课程的评价体系
第四章 课程与外语教学概念
 引言:师范生对外语教学的解读
 4.1 建立外语教学概念
 4.2 师范生对语言的理解
 4.3 观察·分析·描述
 4.4 师范生的概念性思维
第五章 课程与外语教学图式
 引言:师范生对外语教学过程的理解
 5.1 外语教学的基本元素
 5.2 教学目标的设计
 5.3 教学过程的设计
 5.4 师范生的外语教学图式
第六章 课程与外语教学技能
 引言:师范生眼中的外语教学技能
 6.1 外语教师的策略知识
 6.2 师范生的教学想象
 6.3 演示自己的教学思想
 6.4 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七章 课程与反思性实践
 引言:师范生对自己教学的看法
 7.1 反思性实践的准备
 7.2 体验反思性实践
 7.3 师范生的行动研究
 7.4 师范生的心灵守护
第八章 外语教师:超越课程的人
 引言:指导教师眼中的外语师范生
 8.1 超越课程的伙伴
 8.2 超越课程的知识
 8.3 超越课程的生活
 8.4 超越课程的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推荐语: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理论上梳理了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英语教师开展行动学习的具体实施途径。研究结论表明行动学习对于英语教师提升专业知能、改进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为此,作者总结并分析了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对于英语教师校本学习实施和在职培训设计具有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王栋,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大学英语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曾前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研究项目等。近年来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外语教师教育和语言测试。


向上滑动阅览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理念的发展
二、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方兴未艾
三、教师专业化运动风起云涌
四、教师在职培训计划日新月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诉求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取向
二、研究步骤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分析
一、教师学习
二、教师知识
三、行动学习
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师学习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师学习的内涵研究
二、教师学习的特征研究
三、教师知识研究
四、教师学习策略研究
五、教师学习的条件研究
第二节 行动学习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行动学习的理论研究
二、行动学习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教师行动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
一、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二、行动学习的主要特征
三、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要素
一、教师行动学习的构成要素
二、教师行动学习的基本流程
第三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类型
第四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意义
一、对教师个体成长的意义
二、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意义
三、对学生群体进步的意义

第四章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问卷调查
第二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访谈研究
一、英语教师访谈分析
二、学校校长访谈分析
三、教师培训人员访谈分析
第三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地观察
第四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物资料分析
第五节 实证研究小结

第五章 教师行动学习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第一节 课堂观察与交流
一、教师课堂观察的内涵与特征
二、教师课堂观察的价值与实施
三、教师课堂观察与行动学习
第二节 案例总结与研修
一、教师案例研修的内涵
二、教师案例研修的价值
三、教师案例研修与行动学习
第三节 行动研究与践行
一、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二、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
三、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
第四节 校本研修与分享

第六章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与专业发展
第一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部机制
一、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施流程
二、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运作机制
三、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内部影响因素
四、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伦理准则
第二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外部条件
一、整体教育教学环境
二、学校文化氛围
三、对教师行动学习的管理
第三节 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概述
三、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构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对英语教师校内学习的启示
二、对英语教师校外培训的启示
三、对其他相关人员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现状与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英语教师行动学习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行动学习校长访谈提纲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


推荐语: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涉及网络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两个重要内容。书中融合了理论思考与现实扎根性研究,在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模型,并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着眼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全新领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视角,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孟丽华、武书敬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1.1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征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  1.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综述  2.1基本理论  2.2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历程  2.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模型构建  3.1 引言 85  3.2 专业素质发展内涵及假设模型  3.3 研究设计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1.1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征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 
  1.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综述 
  2.1基本理论 
  2.2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历程
  2.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模型构建 
  3.1 引言 85
  3.2 专业素质发展内涵及假设模型 
  3.3 研究设计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全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研究 
  4.1 引言 
  4.2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内涵 
  4.3 研究设计 
  4.4 结果与讨论 
  4.5 结语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模式 
  5.1 引言 
  5.2 构建虚拟学习社区,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5.3 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理论概述 
  5.4 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 
  5.5 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学习框架和学习模型 
 第六章 大学英语教师虚拟学习社区模式应用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6.1 方案执行概要 
  6.2 评估方法 
  6.3 主要研究阶段 
  6.4 研究发现 
  6.5 启示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7.1 研究基本结论 
  7.2 建议与启示 
  7.3 研究的创新点 
  7.4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英语演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推荐语:

《英语演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运用课堂观察、访谈、文件、工作坊录音等资料收集方式,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探究了五位中国英语演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来源及发展过程,并讨论了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冯瑞敏,女,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 参加中美富布赖特外语助教子项目,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The College of Wooster进修。讲授课程: 大学英语;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教学。

《我国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推荐语:

《我国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和文献梳理,二是实证研究。理论和文献梳理部分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体系的介绍和对比、外语教师语言能力的相关标准和分析、我国外语教师培育机制的发展背景回顾、外语教师专业能力体系的构成和分化趋势等,其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专业发展困境、外语语言意识、语言能力磨蚀等概念进行了重点关照。在实证研究部分,笔者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学知识、语言能力、写作和词汇能力等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秦杰,男,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1975年生于山西高平。1994-1998年在山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英语语言文学),后留校任教;2002-2005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英语教育学);2006-2007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获英语教学论研究生学位。2010年4月至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挂职锻炼(挂职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2011年赴日本广岛大学、福山市立大学访问。自1998年在山西师范大学留校任教以来,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现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领域为英语课程和教学理论与实践。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回顾与相关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世界范围外语教育政策调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第二节 我国英语教师培养的历史与现实困境

第三节 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特性与分化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

第二节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第三节 外语教师语言能力标准研究

第四节 外语磨蚀理论及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报告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市基础阶段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调查

第四章 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第五章 中学英语教师外语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第六章 中学英语教师写作能力抽样调查

第七章 从巾学英语教师“同课异构”活动看其外语能力现状

第八章 教师成长档案袋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第九章 中学英语教师词汇能力磨蚀抑制个案研究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欢迎加入语言学通讯读者群,添加时请自报实名,单位和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加群联系人:sflsy0803 孙老师

文学与翻译加群联系人: dragonabovesea 龙老师




赞赏我们

应用语言学读物相关推荐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学、二语习得国际前沿研究

专著推荐 | 国际二语语用前沿研究

专著推荐| 刘迪麟《词汇和语法的描述与教学:基于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

专著推荐 | 鲍贵:《理解与评价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

专著推荐 | 高霞:《朗读与外语能力测量》

专著推荐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专著推荐 | 黄忠廉《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重磅上市

专著推荐 | 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

专著推荐| 王璐璐:《社会认知主义视域下学术写作指导反馈研究》

专著推荐 | 多模态话语分析国际前沿研究

专著推荐| 多模态语篇的连贯构建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广告为例

专著推荐 | 甄凤超:《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特征研究及应用》

专著推荐|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构型研究》

专著推荐 | 学术语篇分析的国际最新进展

专著推荐 | 国际期刊论文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系列著作推荐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学通讯

微信号 :LingForum

外联邮箱:dianzishu@126.com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