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张表,理清抗癫痫药应用5大难题!
用6张表,理清抗癫痫药应用5大难题!
一、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Keypoint:抗癫痫药物选择一定要基于发作类型和综合征分类;原则上从单药开始治疗。
癫痫治疗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其二是防止反复癫痫发作造成的二次脑损伤和发作的难治化。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同发作类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发作性的正确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选择失误,不但不能控制发作,甚至会导致病情恶化。
而且,抗癫痫治疗的原则是单药,如果尝试几种单药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发作,才考虑联合用药。单药治疗时药物选择见表1。
表1:单药治疗开始时抗癫痫药物选择
二、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给药
Keypoint:对于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药物代谢特性调整给药量。
表2:主要抗癫痫药物的代谢、排泄途径,肝肾功能不全时的用量调节
对于肾功能不全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肝代谢(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药物),肝肾代谢(托吡酯、拉莫三嗪),肾排泄选择合适品种。
三、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
Keypoint: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即与药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免疫反应相关的初期急性反应,与剂量相关的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长期服用引起的慢性副作用。
发生频率最高,代表性的副作用是皮疹。与之相比罕见、更严重的是,Stevens-Johnson综合征、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如怀疑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到皮肤科就诊。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与过敏机制相关的副作用也时有发生,通常在开始给药的1~2周至2~3个月以内发生,在给药初期也应十分注意。
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头晕、眼球运动失常、复视、嗜睡、恶心、食欲减退、共济失调等,这些多是剂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伴随的不良反应有体重变化、多毛、脱毛、尿路结石、小脑萎缩、齿龈增生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酶诱导剂(见下Meno)和丙戊酸钠是造成骨质酥松症的危险因素。主要的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见下表3。
表3:主要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表只表示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并没有涵盖所有不良反应。详细信息请参照药品说明书。SJS:Stevens-Johnson综合征、TEN: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DISH:药物超敏综合征。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是药物代谢酶CYP2C9和CYP3A4的诱导剂,与许多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相关。卡马西平可以诱导自身代谢的CYP3A4酶,给药初期和长期服用时(大约一个月自身诱导结束),药物代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四、药物相互作用
抗癫痫药物是涉及相互作用较多的一类药物,随着合用药物的不同,可能需要关注血药浓度变化、不良反应的出现等问题。
表4:抗癫痫药物之间合用的相互作用(血药浓度变化)
血药浓度:↑上升,↑↑著增,↓减少,↓↓著减,→不变
*1:一过性
*2:一过性减少,但最终浓度不变
*3:总浓度减少;非结合型药物上升
*4:轻微增减,实际不变
表5:其他药品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
表6:抗癫痫药物对其他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
五、妊娠期给药
Keypoint:女性的癫痫患者,接受妊娠和生产的基础知识、生活指导和用药教育,是有希望按照计划进行妊娠,生产的可能性的。有计划地备孕,尽量尝试在孕前控制发作。尽可能选择单药治疗。
有报道称在妊娠初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婴儿的致畸率是正常人2~3倍。而且,也有报道称合用抗癫痫药物致畸率显著上升。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由于和二分脊椎裂相关,目前比较受关注。关于致畸作用,国际研究表明单药治疗时, 扑米酮为14.3%,丙戊酸钠为11.1%,苯妥英钠为9.1%,卡马西平为5.7%,苯巴比妥为5.1%。
丙戊酸钠因随着给药剂量,血药浓度的增加致畸发生率增加,所以一日的给药量建议在1000mg以下。如果不可避免,可分次给予或者使用缓释制剂稳定血药浓度。其他药物的每日给药量,扑米酮、卡马西平400mg/日以下,苯妥英钠200mg/日。抗癫痫药物合用会增加畸形率,尤其是以下特定的组合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而且,一部分的抗癫痫药会降低血中叶酸的浓度,孕前就推荐每日补充0.4mg叶酸。
一部分抗癫痫药与口服避孕药存在相互作用,使用时应给予关注。(表5,6)
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同时理论上可以进行哺乳。但是如果使用半衰期长的苯二氮唑类药物,左乙拉西坦,巴比妥类;母乳中分布较高的唑尼沙胺,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态。
下表列出了常见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