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艺国际北京春拍明日预展,石渠宝笈著录重宝余省《鱼藻图》领衔古代书画夜场

带你一起学收藏的 在艺App 2021-09-25





6月5日晚20:00“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将举槌,一起见证华艺国际(北京)今春隆重呈献的这场古代书画艺术盛宴。



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拍从5月31日起,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启璀璨新章。备受瞩目的专场,当属大美三大夜场——古代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宫廷器物夜场,集结大师巨制、石渠重宝、帝王御器、宋代书画等重量级的拍品,震撼来袭。


“大美”作为华艺国际(北京)的品牌性专场,一经推出便屡获佳绩:2020年,华艺国际(北京)首拍,首次重磅推出“大美——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最终100%成交,诞生1件亿元级拍品、16件千万级拍品,缔造逾8.3亿元总成交额。秋拍接力,大美夜场以创新模式,将多元的艺术元素荟萃一堂,最终成交额逾4.27亿元,诞生11件千万级拍品。  


2021年4月,在由北京商报社、北京拍卖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艺势峰会——第五届艺术市场价值榜颁奖盛典上,华艺国际2020年推出的“大美夜场”不负众望摘得“年度创新价值拍卖专场”殊荣。

而此次2021春拍即将再度登场的“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将呈现一场艺术盛宴:以石渠宝笈著录之余省《鱼藻图》、文伯仁《众山皆响》、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等珍罕墨迹《种菜诗唱和诗册》领衔,乾隆时期御制罗古罗尊者和嘉庆四年御制无量寿佛、杨继盛《寿徐文贞遗稿》、梅清《云门峰图》、王翚《秋山行旅图》、杨忠《山水亭台楼阁十屏》、郑板桥《竹石图》《行书自书诗》、赵之谦《芋花图》、傅山《草书游仙诗》、何绍基《隶书八言联》《隶书临<郑子真宅舍残碑>四屏》、左宗棠《行书“春草堂”》、李鸿章《行书<圣教序><心经>》等臻品汇聚,质素规模,精彩可期。



著录于《石渠宝笈》

市场中寥若晨星

惟此一幅余省“鱼藻”之作


作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所藏历代书画精品。著录编撰之人均为书画及鉴藏大家,一定程度保障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皇室荣光加持下,所载作品的史料价值更为世人所肯定,其蕴藏的收藏价值亦受世人所重视。


《石渠宝笈》初编的编纂始于乾隆九年(1744)二月,成于乾隆十年(1745)十月,由张照领衔编撰。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列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各八卷等。

 

作为古代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世巨著,《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书法、绘画、缂丝等艺术品,可谓是对清皇室宏富的书画收藏的整理成果,“既博且精,非前代诸谱循名著录者比也”。


视频: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

解析余省《鱼藻图》

 
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古代书画夜场现身的石渠宝笈著录之余省《鱼藻图》为拍卖市场上仅见的余省“鱼藻”之作,可谓寥若晨星。迄今,《鱼藻图》虽历经近三百年流传,卷幅仍基本保存清宫旧貌,画面神采依旧,品相完好,是余省绘画中的精品佳作,殊堪珍宝


余省(1692-1767)

鱼藻图

手卷  设色宣德笺本  1741年作

28.5×157.8 cm.约 4.1 平尺

RMB:22,000,000-28,000,000


著录: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七)》P4104,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年。

2.《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 P25,见《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 P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

3.《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乾隆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条目。

4.《国朝院画录》卷二,见《历代书画辑录》第一册 P40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年 8 月。

5.《历代著录画目》P93,福开森编,台北,1982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于 1993 年亦出版此书,本条目据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年第二次印刷本)。


说明:此作品在保税状态,成交后需在香港提取,更多详情请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余省(1692-1767 后),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与弟余穉是继丁观鹏、丁观鹤之后又一对同时供职清宫的兄弟画家。二人在进宫供职之前曾馆于户部尚书兼内务府大臣海望家多年,并受业于蒋廷锡。

乾隆二年 (1737)同时祗候内廷,时余省年四十五岁。其善画花鸟、虫鱼、翎毛,尤其以蝶、兰、竹、水仙为题材的作品最为生动。传世作品大多赋色妍丽,间参西法,从目前“臣”字款的作品中可看出其入宫廷后画风工致,设色富丽堂皇。

《清史稿》列传中载:“余省......善写生,能得花外之趣。同时杨大章,亦赋色修洁,可与邹一桂颉颃,花鸟以二人为最工。”清佚名《读画辑略》有载:“余省......居停海尚书望家二十余年,未尝见其疾言遽色。善花鸟、草虫,曾受业于蒋文肃公,其工致者,固嫣然如生,其点笔者,更洒然散朗,一时名辈,鲜有其俦,恭奉内廷,后引老归拂水。”

余省出身于虞山书画世家,其父与弟亦善画。《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有余氏家族传略:“余珣,字荀若,号荆山,善写生,师邱庆余而自成一家。弟璜亦工人物。子省,字曾三,蒋文肃荐入画院,同值九人,省恩遇最优,赏赍频数。在苑三十年,以老告归。”

据乾隆二年(1737)清内府造办处档案所载,余省在该年六月经由蒋廷锡推荐供奉内廷:“于本月十二日首领 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传旨:着传与海望,将画画人柏唐阿王幼学除所食二两钱粮。再新来画画人余省、余穉、周鲲等三名,每名每月赏给钱粮八两。钦此。”至乾隆六年(1741 ),余省被钦定为一等画画人。

《石渠宝笈》著录余省作品共计 37 件,其中最著名者为与张为邦一起完成的中国博物志巨制《临蒋廷锡鸟谱》,共十二册三百六十幅,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著录之余省作品多有乾隆题诗,宠眷之情,可见一斑。

胡敬在《国朝院画录》写道:“臣敬谨案:余省善于写生,摹仿亦肖,蒙高庙命以展扩, 许其所造,而勉所不能。训迪亲邀,荣踰华衮矣。”

其中录有三段乾隆诗题以证对余省之名赞誉:“能知画外趣, 堪作画中诗。”(题余省《菊花》)“余省写生手,仿摹亦称颂。稍命展扩之,宛见薪传火。”(题余省《仿宣 和三思图》)“写生有如此,传神亦云得。”(题余省《杂花草虫》卷)

视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彦

解析余省《鱼藻图》

“鱼藻”一词源于《诗经·小雅·鱼藻之什》中的“鱼藻”篇:“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北宋《宣和画谱》专辟“龙鱼”一门,并有专述:“《诗》之《鱼藻》,有所谓颁其首,莘其尾,依其蒲,以言其游深泳广,相忘江湖,以比夫难致之贤者”,“其鱼龙之作,亦《诗》《易》之相为表里者也。”

“鱼藻”作为一种画题和图样由来已久,历代为人们喜闻乐见。庄子与惠施关于“鱼乐”的“濠梁之辩”亦赋予“鱼藻”题材具有文人趣味。

此题材在北宋时第一次被提升到了理论高度,记载于《宣和画谱》中,其地位甚至超过了山水、畜兽和花鸟。

此外,“鱼”与“余”同音,含“年年有余”之寓意。

此幅余省《鱼藻图》为宣德笺本,设色,绘游鱼九种于藻荇之中,杂以虾蚌蟾蜍。


卷末有画家款题:“余省恭绘”,钤“余”“省” 二印。当为进呈乾隆御览之作,是他宫廷绘画的代表之作。画幅中乾隆帝御题诗一首:“菁藻琳池缛,连行戏众鱼。至清安用彼,知乐亦欣余。癸酉御题。”钤盖“齐物”“轻吟寄遐思”二印。乾隆题诗与画意相宜,参以庄子“鱼乐”之暗喻。



余省(1692-1767)

鱼藻图(局部)



无论从人文内涵,还是表现技法上看,此画皆体现出余氏深厚的功力,反映出乾隆皇帝与宫廷画家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理解与阐释。


元代《画鉴》称:“五代袁义、宋徐白,善画鱼及,观其迹,不过刀几间物耳,使人起羹脍之兴”。《芥子园画谱》 总结画鱼要诀为:“画鱼须得活泼,得其游泳像。见影如欲惊,硷喁意闲放。浮沉荇藻间,清流姿荡漾。悠悠羡其乐, 与人同意况。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状。虽写溪涧中,不异砧俎上。”


余省《鱼藻图》深得画鱼要领,图绘群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追逐、觅食,各尽其性,栩栩如生。水草随波晃动, 落英飘落,浮萍点点,勃勃生意毕现纸上。



余省 鱼藻图(局部)



全画纯以没骨法绘成,而不见勾勒之笔,游鱼种类多样,间作一虾或青蛙,点缀其间,更滋生趣。鱼尾画得轻灵姿媚,一片动势,令人应接不暇。



余省 鱼藻图(局部)



全图画水,不着一笔,而以藻荇随波,群鱼追逐,翻藻依蒲,春水融融,“深得广戏浮沉,相忘于江湖之意”。



余省 鱼藻图(局部)



与宋代刘寀《落花游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 清宫画家如郎世宁等,也作有“鱼藻图”,但生意盎然如本幅者,罕有其匹。



余省 鱼藻图(局部)




余省《鱼藻图》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七)》著录内页



此幅余省奉敕所作的《鱼藻图》,著录于乾隆朝所编《石渠宝笈续编》,钤盖有完整的乾隆鉴藏书画八玺,即卷幅前部的“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和卷幅后部的“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静宜园”,另钤有“古稀天子”印。



余省《鱼藻图》石渠宝笈鉴藏印 与 乾隆印谱对照



余省《鱼藻图》石渠宝笈鉴藏印 与 乾隆印谱对照



说明此画曾收藏于乾隆帝香山行宫静宜园中。




天禄遗珍名家递藏

善本典籍无上珍品


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中,另有《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堪称善本典籍中的无上珍品。


视频: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

解析《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

此次现身的《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两卷两册,经明万表、汪继美、清宫、于怀、康生、邓拓等递藏。出落宫廷、重加装饰、钤印五玺、收入天禄,早已摆脱了自身的物理材质与价值,形成了一种财富与权力的表征,是一种文化与艺术集成的大美之作。



鲍彪(宋) 校注

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二卷

1函2册  黄麻纸 线装

22.6×14.4 cm.

RMB:12,000,000-18,000,000


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明浙江都指挥万表民望书籍、凤阳万氏忠节世家记、汪继美印、就李爱荆汪继美珍藏、爱荆所藏、筠居子、荆筠山人、于怀、莲客读本、归公、康生、戊戌人、邓拓、邓拓珍藏


著录:

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

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录》(八月初六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1926年。

3.《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收到书画目录》(十一月二十三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1926年。

4.《故宫已佚古籍书画目录四种》,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 1934年。

5.《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02834号。

6. 吴希贤辑汇《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宋元版本P39,中国书店,2003年。



同样是在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谕令内廷翰林检阅内府善本,择其宋、元、明之精善者别于昭仁殿设架庋藏,并御笔题额“天禄琳琅”, 初创了内府善本专库。又经30年续藏之后,于敏中等人奉敕据该库所藏书籍编成《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共收书420余部。


《天禄琳琅后编》收入的每一册书附叶上都钤有乾隆皇帝的三方大印,根据书开本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尺寸和文字略有不同的附叶三玺,分别称“大三玺” (即“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中三玺”(“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小三玺”(即“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太上皇帝”)。书的正文首末叶则分别钤有“乾隆皇帝之宝”“天禄琳琅”和“天禄继鉴”三方印。


鲍彪(宋) 校注

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二卷

1函2册  黄麻纸 线装

22.6×14.4 cm.

RMB:12,000,000-18,000,000



著录:

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

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录》(八月初六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1926年。

3.《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收到书画目录》(十一月二十三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1926年。

4.《故宫已佚古籍书画目录四种》,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 1934年。

5.《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02834号。

6. 吴希贤辑汇《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



此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存卷三第二十五页至末(第一至二十四页藏上图)、卷五全卷共两册。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 左右双边,双顺鱼尾。蓝绫面、黄绫书签,题“国策”,黄麻纸刷印。卷端题“战国策楚卷第几”,隔行下题“缙云鲍彪校注”。每册均钤天禄继鉴诸玺,前后副叶用罗纹纸钤“中三玺”。


鲍彪(宋) 校注

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二卷(部分)



《战国策》记载的是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的这段先秦诸国史事,最早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但是,到宋代曾巩曾为之订补。后南宋鲍彪作注之外,还对全书的编次作了较大的变动,按国别定为十卷。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著录,考钤印可知,此本“明浙江都指挥万表民望书籍”“荆筠山人”“汪继美印” 等均与《后编》著录印章相合,经万表(明正德)、汪继美(与项元汴同时)、天禄琳琅、于怀、康生、邓拓等递藏。



《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 封面 



《故宫已佚古籍书画目录四种》 封面



“文革”期间,中央成立古书文物清理小组,吴希贤先生自中国书店调任至此,曾经眼这两册书,著录于《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天禄遗珍,天佑神护,历经古今名家递藏,堪称善本典籍之上品,洵可宝也。



清初《种菜诗册》重磅面世

名家云集蔚为大观诗书双绝


本次“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中,还有一件重磅面世的清初《种菜诗唱和诗册》,堪称名家云集蔚为大观诗书双绝。



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等

种菜诗唱和诗册《系列作品》


尺寸不一

RMB:18,000,000-28,000,000


本标的的详细内容请参阅单行册,有以下14种作品组成

1.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二十九人《种菜诗唱和诗册》

2.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二十八人《赠行诗册》

3.禹之鼎 《橙斋先生像》

4.吴之振 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帖》

5.吴之振 行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6.吴之振 行书临王羲之《兰亭序并跋》

7.吴之振 行书节选《雪堂行拾遗录》《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二则

8.吴之振 行书节选杨慎《升盦诗话》

9.吴之振 行书《南村辍耕录》《次韻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文士润笔》

10.吴之振 行书《後赤壁赋》

11.吴之振 行书《后饮酒五首》册

12.吴兰成 行书《唐宋诗钞》

13.吴 滔 山水对屏

14.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其中“履仁”“吴芝芳”“洲钱千年吴氏珍藏”三枚为田黄。)




共由十四件作品组成,分为四大类:一为吴之振唱酬墨迹之《赠行诗册》《种菜诗唱和诗册》;二为吴之振画像——禹之鼎《橙斋先生像》;三为吴之振自书墨迹八种;四为吴之振后人丹青墨迹及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


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二十九人《种菜诗唱和诗册》

纸本册页(27开)

26×37cm×27


著录:

1.吴之振《种菜二首》《自和种菜二首》载於

1)《黄叶村庄诗集》卷三,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2)《黄叶村庄诗集》卷三,清光绪四年吴康寿刻本。

3)《石门县志》卷十一,道光元年刻本。

4)《右台仙馆笔记·卷十六》P40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37》P703,齐鲁书社,1997年。

6)《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P62,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吴之振诗选》P96、98,桐乡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7年。

8)《梧桐树下的辉煌——桐乡历史人物杂记》P115,宁波出版社,2011年。


2.吕留良《和种菜诗》载於

1)《吕留良诗·零星稿》,御儿吕氏抄本。

2)《吕晚村诗集》,民国石印本。

3)《吕留良诗选》P177,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4)《吕留良诗文选》P152,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5)《吕留良诗文集》上册P412,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3.黄宗羲《和种菜诗》载於

1)《南雷诗补遗》,《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P387,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2)《黄宗羲著作汇考》P191,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4.曾灿《和吴孟举种菜诗》载於《六松堂集》卷九,《豫章丛书》集部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汪琬《次韵石门吴孟举种菜四首》《再赋种菜赠吴孟举》载於 

1)《尧峰文钞》卷四十七、卷四十二,《四库全书》本。

2)《汪琬全集笺校》P383—385,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6.尤侗《和吴孟举种菜诗二首》载於《看云草堂集》卷七,清康熙刻本。 

7.郑梁《题吴孟举种菜诗册次韵》载於《五丁诗稿》卷三,清康熙刻本。 

8.劳乃宣《题吴孟举先生黄叶村庄种菜图》载於《桐乡劳先生遗稿》卷七,民国十六年刻本。 

9.《清代文化与浙派诗》P110,东方出版社,1997年。 

10.《天盖遗民——吕留良传》P202—203,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种菜诗册》黄叶村庄图


吴之振《黄叶村庄诗集》(光绪版)中的黄叶村庄图。根据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研究考证,吴之振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交往甚密,并对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有着深远的影响。“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后来曹雪芹“著书黄叶村”的故事和吴之振的所归隐的“黄叶村庄”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种菜诗册》中吴之振墨迹



《种菜诗册》中黄宗羲墨迹



《种菜诗册》中黄宗炎墨迹



《种菜诗册》中吕留良墨迹



《种菜诗册》汇聚从清初至民国的二十九位名士墨迹,时间跨越二百余年,更是有黄宗羲、黄宗炎、吕留良等著名明遗民的罕见墨迹,无比珍贵。



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二十八人《赠行诗册》

绫本册页(28开) 1671-1672年作

31.5×26cm×28 


著 录:

1.陈廷敬《送吴孟举还语溪》《午亭文编》卷四,《四库全书》本。

2.陈祚明《赠吴孟举》《稽留山人集》第十九卷,《四库全书》本。

《洲泉镇志》P665,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严我斯《送吴孟举》《尺五堂诗删初刻》卷之四,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

《洲泉镇志》P665,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徐乾学《送吴孟举》《憺园文集》卷五,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5.二十八人诗皆见于《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




《赠行诗册》中张玉书墨迹



《赠行诗册》中梁清标墨迹



《赠行诗册》集结了康熙朝众多官场名人、文坛巨子的手迹,涵盖梁清标、张玉书、陈廷敬、徐乾学、王士禛、王士禄等二十八位当时名流才俊的赠诗或和诗,见证了清初京城的一件隆重的文学大事,可谓是诗化的《清明上河图》



禹之鼎(1647-1716) 橙斋先生像

纸本手卷


著 录:

1.《橙斋先生像》见於《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

2.陈訏诗见於《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时用集》己亥年诗。

本幅:21×32.5 cm   题跋:27×184 cm


《橙斋先生像》是康熙年间著名肖像画家禹之鼎为吴之振生前所作的一幅肖像,其后并有康熙朝著名书法家汪士鋐、数学家陈訏等题赞,表达了对吴之振的景仰与怀念。康熙年间禹之鼎声名已远播中外,“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请禹之鼎画像成为王公子侯的风雅之事,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早年吴之振的黄叶村庄别墅的设计规划也出自禹之鼎之手。




禹之鼎 橙斋先生像(局部)



这组作品中也有诸多吴之振同辈和儿孙辈的墨迹,如吴见思、吴自牧、吴宝芝、吴震方、吴震翱、吴兰同、吴兰成、陈世修。这些人也多以进士、举人出身,有诗文杂说著述留存于世。



吴之振(1640-1717)行书《南村辍耕录》《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文士润笔》

纸本册页(13开) 1704年、1707年作

25.5×30 cm×13



吴之振(1640-1717)行书《后赤壁赋》

纸本手卷 1708年作

本幅:29×553 cm 题跋:33×10 cm



家学传承,吴氏家族后代才俊辈出,在晚清、民国以降的近代历史承接中均可见吴氏书香和耕读传家的遗风与义举。清末、近代著名画家吴伯滔、吴待秋父子是吴之振的第八世、第九世嫡孙。这组作品中的《山水对屏》即是吴伯滔壮年时期力作。



吴滔(1840-1895) 山水对屏

纸本立轴

173×46 cm×2




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


吴氏家族用印:

1.闲鸥野鹤

2.汉廷尉吴公后裔

3.洲钱千年吴氏珍藏(田黄)

4.语溪吴氏

5.晚宜轩(边款:汉印免作“免”分从之,己酉九月,仓石。)

6.汉廷尉吴公后裔(边款:癸未七月,安吉吴俊刻于削觚卢。)

7.州钱吴氏珍藏(朱文,边款:芗岩宗兄正篆。壬辰处暑节,昌硕。)

8.州钱吴氏珍藏(白文,边款:辛已二月朔日客申江作,震志。)

9.吴景行(边款:庚辰夏月,虞山子鹤刻。)


吴炳元用印:

10.芗砚一号香严

11.芗研翰墨

12.石门吴炳元印


吴芷芳用印:

13.吴芷芳印

14.吴芷芳(边款:芷芳吾师正之,泽耀赠。丙戌七月,天新。)

15.芷芳(边款:伯谦拟秦铸,丙寅五月;白厂爲芷芳先生仿汉。丁亥冬。),

16.阿芳(边款:甲申七月,师法在封泥汉专,觉初。;梅石拟吉罗居士爲香岩兄属,癸未十月二日。)

17.吴芷芳(边款:拟汉凿印,觉初;翁大年爲小安先生作。)

18.履仁(边款:癸丑秋九月。)(田黄)

19.吴芷芳(边款:寿君仿汉印,觉初刻。)(田黄)


Wuchangshuo,ETC.   Seap

尺寸不一


另还有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的十九方印章,则印证了这一家族文化史的延续和传承,弥足珍贵。


更多详情请阅:轰动文坛两百年,《种菜诗唱和诗册》华艺国际北京春拍登场,吕留良珍稀墨迹现身


臻品汇聚

再现书画之“大美”


宋画既是中国丹青史上的最高峰,更是全球顶级收藏的衡量标准。宋画既精且稀,存世量不过两千件,其中绝大部分归于馆藏,重要程度足以见之。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集结数帧宋画精彩呈现,实属弥足珍贵。



佚名(南宋)

寻梅访友图

镜片  设色绢本

24×24.5 cm.约 0.5 平尺

RMB:7,000,000-9,000,000


藏印:子京、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吴廷、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

说明:本作品曾经项元汴、吴廷、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



此次呈现的这幅佚名(南宋)《寻梅访友图》是一幅典型的南宋宫廷画家夏圭的风格画作,墨色苍润,灵动鲜活,以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营造出一幅清净旷远的湖光山色。

另外,山脚之下若隐若现之间,湖面似有罩网捕鱼,与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的罩网捕鱼类似。这种局部式特写与江南特有的风光也有一定的关系,与宋人画学转变也有关联,非是所谓的“残山剩水”。




佚名(南宋)

高士临眺

团扇  设色绢本

RMB:6,000,000-9,000,000


藏印: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

说明:本作品曾经耿昭忠、耿嘉祚鉴藏。


出版:

1.《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P24,松美术馆,2018年。

2.《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览明信片,松美术馆,2018年。

展览:“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松美术馆,2018年4月28日—7月29日。



佚名(南宋)《高士临眺图》既有状物精微的写实的特点,又能在细处做到纤巧与富丽。全图气势豪放,笔墨精准,斧劈皴法峭拔方硬,画树如铁钢杵,与马远画作比较,松针略弱,或为马远晚年所画,或为南宋画院高手所为,为南宋团扇山水之佳构。


佚名(南宋)

牧牛图

团扇  设色绢本

D:26.5cm

RMB:3,500,000-5,500,000


藏印:山阳赵文美书画印、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赏

说明:本作品曾经赵文美、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



佚名(南宋)《牧牛图》画树、画牛全用李唐、阎次平等大家画法,与李唐《牧牛图》(故宫博物院藏)、《乳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南京博物院藏)在构图与布景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佚名(南宋)

牧牛图(局部)



在皴法、人物、树石、云水等表现方面都有着相同高度的规则与技法。一河两岸,河岸以墨浅染,树石设色较为精工,整体造型极具特色,虽景色不多,但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是宋人审美趣尚的体现。



佚名(南宋)

江中垂钓图

镜片  设色绢本

22.5×25 cm.约 0.5 平尺

RMB:800,000-1,200,000


藏印:云西、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耿嘉祚印

说明:本作品曾经耿昭忠、耿嘉祚鉴藏。



佚名(南宋)《江中垂钓图》为绢本镜心,构图为一河两岸式,图中远处为郁郁葱葱的的矮山坡,树木高低错落,多以墨笔勾轮廓,再辅以颜色。虽用笔不多,但画面都极为耐看,与只用花青轻轻染了一层的远景相映成趣。



季友直

荷塘纳凉

镜片  设色绢本

27×26 cm.约 0.6 平尺

RMB:3,800,000-5,800,000


藏印:朱之赤鉴赏、一卿父

题识:季友直。

题签:季友直荷塘纳凉。



季友直《荷塘纳凉》整体构图与马远《荷塘按乐》、宋人《荷塘鸂鶒》近似,极富生活气息。共绘有高士五人,坐于湖边,或静坐,或挥扇,或回眸。构图画面主体的是繁茂的柳树,柳枝婀娜,柳叶松软。树下有两只仙鹤,一直一弯,一静一动,与高士也形成了一种呼应。



刘绍祖

松鼠得瓜

镜片  设色绢本

20.5×22 cm.约 0.4 平尺

RMB:2,000,000-3,000,000


藏印:怡亲王宝、江邨秘藏

题签:宋刘绍祖松鼠得瓜神品。

说明:本拍品曾经高士奇、允祥等鉴藏。



刘绍祖《松鼠得瓜》,观其材料与画意,应为宋人所作。画面绘一只松鼠小心翼翼地趴于西瓜之上,正欲偷食西瓜,松鼠蜷身而卧,尾巴斜翘,描绘的极其生动。松鼠的毛发特别细腻,层次分明,以墨点点缀,松鼠的眼睛正专注于咬开的西瓜,能看到里面的瓜仁。旁边的瓜叶已经开裂,画家以赭石加墨来表现发蔫的感觉,特别形象,可见描绘之细致。



佚名(宋)

舞乐图

团扇  设色绢本

26×28.5 cm.约 0.7 平尺

RMB:1,800,000-2,800,000


藏印:宋荦审定、王崇烈宜观堂书印

说明:本拍品曾经宋荦、王崇烈等鉴藏。



佚名(南宋)《舞乐图》为团扇界画,整个画面构图繁复,场面宏大,但具体的局部皆精细入微,即使与宋代名家所绘界画相比也毫不逊色。此作楼阁与树石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人物工笔细作,虚实相生;假山以石青染成,造型生动灵活。亭台尤为逼真,严谨而工整的画风,显示了宋人超凡的艺术功力。


马 麟

双株竞秀

团扇  设色绢本

25.5×26 cm.约 0.6 平尺

RMB:1,200,000-1,800,000


题识:马麟。

说明:画心钤(传)祥哥剌吉“皇姐图书”、(传)张丑“张氏鉴藏”及(传)乔篑成“乔氏真赏”鉴藏印,皆略漫漶难辨。



《双株竞秀》为马麟所作。马麟为马远之子,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双株竞秀》表现出了花冠的不同姿态,既有含苞待放,也有烂漫盛开,尤其花冠的设色非常雅致,精细入微;花瓣摇曳生姿,任意舒展,使画面构图看起来尤为丰富。


本次夜场中有两幅亦值得关注,堪称清乾嘉两朝中正殿唐卡遗珍,此二幅中正殿乾隆时期御制罗古罗尊者和嘉庆四年御制无量寿佛兼具有宗教性与艺术性,对世人了解和研究乾嘉时期清宫唐卡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绘制工艺的传承和流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二者于颜料和装潢的选材尽皆精贵,品相上乘,宫廷御用,皇气十足,福瑞无边。此等珍品同时面世,实属难得。




清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

钦命中正殿绘罗古罗尊者像

镜框  布本设色  1793年作

裱边:122.5×68.1cm  约7.5平尺

画像:82.5×56cm  约4.2平尺

题字:27.5×57.5cm  约1.4平尺

RMB:3,800,000-5,800,000


题识: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半托迦尊者,番称拉穆丹,清称朱浑图瓦布哷阿克敦雅绷阿,蒙古称穆乌哷珠固鲁克齐阿辉施图根。

来源:法国 L.上校旧藏。



《清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罗古罗尊者像》属于清代宫廷十六罗汉唐卡组画中的一幅,与清宫绘制的其他罗汉相比,这幅唐卡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罗汉头光为透明状,与清宫罗汉绘画的传统完全不同。


从故宫保存的唐卡来看,头光透明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如四十二年(1777)和五十四年(1789 )西藏进贡的一组罗汉唐卡明显受到了藏东绘画风格的影响,乾隆五十五年(1790 )带御制十八罗汉赞的一套唐卡和五十六年(1751 )中正殿绘制的另一套十八罗汉唐卡不仅明显继承了藏东绘画的传统,而且与本画有强烈的相似度。


此幅罗汉唐卡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罗汉异乎寻常的形象特征。此幅罗汉像打破了传统,其头上有螺发和肉髻。螺发和肉髻是佛陀的象征,目前所见罗汉像中未见到有如此尊的形象。髭须淡而细长,形象清秀, 与络腮胡须或长须的西域梵僧相不同,更近汉风;戴金色耳环和项链的情况在罗汉形象中是较为少见的。



清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罗古罗尊者像 白绫签


白绫签是宫廷绘画唐卡或者收藏唐卡的重要标志,即在一张白绫上以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题记。白绫签上汉文题记曰:“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供奉利益画像半托迦尊者”云云。题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的十八罗汉唐卡组画中故宫目前只收藏了三幅,即迦诺迦伐黎堕阇尊者、阿氐多尊者和注荼半托迦尊者,此唐卡应当就是其中从宫廷佛堂中流失的一幅。


这幅唐卡代表了清乾隆时期晚期中正殿画佛处唐卡绘画的主要特点,同时又融合了以丁观鹏、姚文瀚为代表的宫廷画师独创的罗汉新样,学习和引进了西藏噶玛嘎智画派的特点。其装裱保存了宫廷罗汉画的原状和用料,奢华而低调,虽是晚期宫廷之作,但充满了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失为一幅精品之作。



清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

钦命中正殿绘无量寿佛像

镜框  布本设色  1799 年作

裱边:123×68.8cm约7.6平尺

画心:85.5×56.5cm约4.3平尺

题字:25.7×55.5cm约1.3平尺

RMB:3,800,000-5,800,000


题识: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无量寿佛,番称策巴克墨忒,清称莫浑阿库扎拉丰阿拂齐希,蒙古称察克拉什乌格依那苏图布哷汉。

来源:法国 L.上校旧藏。



《清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无量寿佛像》是一幅以极乐世界和无量寿佛曼荼罗为主题的唐卡。画面正中为无量寿佛,红色身,菩萨装束, 头戴五佛冠,发髻高挽,饰珠宝,帔帛飘扬,绕身而走,垂落座面,戴金色项链、臂钏、手镯、足镯等为装饰,绿色金边嵌珠石头光,后倚大背屏。



清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无量寿佛像 白绫签



白绫签字体规范清晰。汉文作:“嘉庆四年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无量寿佛。”其它三种文字的内容与此一致。这种白绫签题记是清宫廷唐卡的标准样式。带类似题记、同样表现无量寿佛主题的唐卡目前大部分均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此幅唐卡正好为故宫藏品系列中的一幅,显系从清宫佛堂流出。


此件唐卡反映了嘉庆朝中正殿唐卡的绘画风格和水平、宫廷唐卡装裱的原貌,尤其难得的是,白绫签仍保存完整,可算是清宫唐卡晚期绘画的珍贵遗存。



郑板桥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756年作

167×105.5 cm.约 15.9 平尺

RMB:10,000,000-15,000,000


钤印:郑板桥、乾隆东封书画史

藏印:邓拓珍藏、苏画庐

说明:邓拓旧藏。邓拓(1912-1966),学名子健,又名季立,改名云特,福州人。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主编,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1945年主持编印《毛泽东选集》。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中国社科院社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委文教书记,兼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主编《前线》。


出版:

1.《中国画家丛书•郑板桥》图2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2.《郑板桥书画集(第一集)》P59,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2月。

3.《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P81,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


著录:

1.《郑板桥全集》P200,齐鲁书社,1985年6月。

2.《扬州八怪现存画目》P412,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

3.《郑板桥年谱》P379,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

4.《扬州八怪题画录》P193,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2月。

5.《扬州八怪书画年表》P252,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12月。

6.《扬州八怪年谱(下)》P298,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5月。

7.《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P309,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

8.《郑板桥生平与作品鉴赏(上)》P204,远方出版社,2005年。

9.《郑板桥年谱》P2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0.《扬州八怪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P174,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5月。

11.《郑板桥全集(增补本)第一册》P334,卷——“题画一”编者注(二),凤凰(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

12.《郑板桥年谱编释》P192,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1月。



郑板桥《竹石图》创作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郑板桥年六十四。这是他辞官二到扬州、重过“二十年前旧板桥”卖画生活期间的作品。此时的“扬州八怪”已谢世殆半,晚年的板桥在扬州诗文雅集,以画会友,度过了他最后的艺术生涯。本幅写湖石一尊,疏篁数枝,布局疏朗,清气袭人,实属精诚之作。


画面左侧以其独创“六分半”书题,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来纵横跌宕,老辣奇崛,或楷或行,忽篆忽隶,虽不拘一格,然狂奇中得意得趣。值得说明的是,这段关于审美形象创作构思的著名画论,曾被全文收录于《板桥年谱》。画竹“三段论”之后曾被板桥屡屡提及,是其对宋代文同“胸有成竹”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此图系邓拓先生旧藏,画面下方钤有“邓拓珍藏”“苏画庐”二枚朱文方印。青花瓷轴头,上有“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标签,当系落实政策后抄家退赔之作。此幅《竹石图》尺幅巨大,品相完好,集书、画、画论于一身,实为板桥晚年精品之作。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个重要画派,诞生了沈周、文徵明、文嘉、钱榖、周天球、陆治、陆师道等众多大家,其中文徵明的侄子文伯仁也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山水画家。



文伯仁

众山皆响

手卷  设色金笺  1548年作

29×373 cm.约 9.7 平尺

RMB:22,000,000-27,000,000


钤印:五峰

藏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题识:隆庆戊申秋日五峰文伯仁写。

引首:众山皆响。顾苓。  钤印:顾苓印、云美

锦套签条:明文伯仁山水长卷。志希题。

说明:1.顾苓(1609-1682后),字云美,一字员美,号塔影园客、荆蛮、浊斋居士,明遗民,篆刻取法文彭,有时誉,工隶书,取法《夏承碑》。

2.罗家伦旧藏。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院教育长等职。去台湾后任考试院副院长、评议委员、国史馆馆长。

著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十)》P1938,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文伯仁《众山皆响》全卷长度近四米,画法多变,造型别致,在吴门中可谓别树一帜。文伯仁对元代画家王蒙的取法颇多,学习他的皴法;对吴门画派中的沈周、陆治借鉴的也比较多,学习他们的笔墨。文伯仁巧妙的将文氏笔墨与王蒙的繁密之风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郁茂的风格。



文伯仁

众山皆响(局部)



此卷引首为顾苓所题“众山皆响”,顾苓,字美云,号浊斋居士,江苏苏州人。明亡后,自辟塔影园于虎丘山麓,隐居不仕。


著有《塔影园稿》、《塔影园印稿》。此画流入清宫,为《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被记录为“设色画,群峰断续,云气往来,岩刹相望,风樯浩渺。”这段描述与画意极其相合。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十)》内页



包袱皮外有原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题签:“明文伯仁山水长卷。志希题。”罗家伦不仅是民国著名教育家,亦雅好收藏,多与王世杰、蒋谷孙往来赏鉴,所藏明清书画甚丰,后捐赠台北故宫。此为沧海遗珠,识者岂能不宝之。


杨继盛,有明一代第一直谏之臣。历史上,因上疏力劾严嵩而遇害,后人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尽管其历来被视为士大夫精神的完美诠释者,但传世的手泽却难得一见。杨氏后裔珍藏的《劾严嵩疏稿》今藏于河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而另一卷《寿徐文贞遗稿》则将于此次夜场惊艳亮相。



杨继盛

寿徐文贞遗稿

手卷  水墨纸本

引首:29×65 cm.

书法:29×423 cm.

RMB:2,200,000-3,200,000


说明:宋荦、许卓然、许庭坚、许建封、秦祖永递藏。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五)》P84-85,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4月。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五),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4月。


著录:

1.《筠廊二笔》,(清)宋荦著,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2.汪琬题跋著录于《国朝三家文钞》之《汪钝翁文钞》卷十。康熙刻本。

3.汪琬题跋著录于《汪琬全集笺校》(四)P2205-220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4.《筠廊偶笔 二笔 在园杂志》P50-52,(清)宋荦、刘廷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5.《宋荦和他的朋友们》P232,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16年。



《寿徐文贞遗稿》卷是目前所见市场流通的惟一一件杨继盛完整手翰。此卷原一直为杨继盛直系后裔宝藏,清康熙年间因感念著名收藏家宋荦重修杨继盛祠庙之功,以之相赠,并著录于宋荦亲撰的《筠廊二笔》中,后由许氏一门、秦祖永辗转珍藏,数百年几无间断,流传脉络极为清晰。


尽管历来杨继盛均被视为士大夫精神和节操的完美诠释者、践行者,与战国屈灵均、南宋文天祥可鼎足称三,但传世的手泽却难得一见,尤其完整的文稿件,可谓凤毛麟角。


此卷由明季大家朱彝尊隶题引首,由明季有清两朝鼎鼎大名的汪琬、张仁熙、邵长蘅、秦道然、钱伯埛、钱大昕、汪志伊、顾光旭、许庭坚、许仲堪、许建封、秦祖永等名家先后题跋。



王翚

秋山行旅图

手卷  设色绢本  1702年作

33×269 cm.约 8 平尺

RMB:5,000,000-7,000,000


出版:《银座风韵——银座美术馆藏作品集》,P240-241,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说明:本作品经清代宋荦、法式善、何厚琦等名家递藏,梦禅居士瑛宝、著名学者罗振玉题后跋。



王翚《秋山行旅图》是王翚71 岁时所作。王翚题款表明是仿范宽之作,此画却与范宽的典型幅式不同,范惯作立式,而《秋山行旅图》图卷是横幅。然而就风格来看,确有范华原的笔意。


画幅中部的峰峦大气磅礴,俨然宋画风范,如果说范宽作品因其立式而凸显气势之森严,王翚此图卷由于横式固然难及其嵯峨危耸,却能开张起伏,便于营造辽阔豁朗的境界,而疏密的铺排与对比,浓淡的施赋与反差,更拉开了咫尺千里之距。


放眼观望,无限江山,千岩万木掩映下的板桥、舟楫、亭台楼阁、车马人物以及远帆飞鸟,则不仅为画品平添了生机,而且使主题升华到一个超凡的境域。


此外,《秋山行旅图》曾经清代宋荦、法式善、何厚琦等名家递藏,梦禅居士瑛宝题跋,著名学者罗振玉题边跋,可谓流传有序,弥足珍贵。



杨忠(明末清初)

山水亭台楼阁十屏

立轴  设色绢本

181×46 cm.×10约 75 平尺

RMB:1,600,000-2,600,000


钤印:杨忠私印、移孝氏

题识:赵松雪画法拟于玉辉草堂。莆田杨忠。



《山水亭台楼阁十屏》乃明末清初福建莆田画家杨忠绘巨幅屏风山水,松树、楼阁、殿堂、亭台穿插于整幅画面,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三月桃花盛开,万物复苏, 三五好友于楼阁、亭台闲谈、远眺。


请横屏观看



画中诸景安排布局合理,山中树木茂盛,楼阁高耸游人穿梭其中。其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画风精密严整、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独树一帜。


画面构图巧致,人物刻画笔致细腻,生动入微,山石树木的繁密与江面的空旷形成鲜明对比,层次深远,气势博大,局部则各显精神。


杨忠用赵孟頫笔法,严谨精到,注重于块面体积感的表现,皴法笔触灵活多变,楼阁画法也有宋人余韵。



左宗棠

行书 春草堂 

镜片  水墨纸本

106×182 cm.约 17.4 平尺

RMB:800,000-1,200,000


钤印:大学士章、青宫太保愙靖伯、御赐旗常懋绩

题识:春草堂。同治十三年秋,吉田观察先宅春草堂额,为黄石斋先生所书,毁于兵燹,拟复斯堂,属补书此。左宗棠并识。

说明:沈应奎上款。沈应奎(1821-1895),号吉田,浙江平湖人。左宗棠巡抚闽浙时,以同知衔命沈应奎赴闽,至福建加知府衔署泉州府。后升陕西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台湾总办全台粮台兼理捐借事务,光绪十年,法军侵台,台湾人民在沈应奎的组织下,遭受重击。后成为台湾第一任布政使。



左宗棠为清末一代名将,篆、隶、行、草皆善,笔力雄健,风格豪迈。《行书“春草堂”》书法高古精凝,朴拙峻厚,是左宗棠难得一见的大尺幅斋额作品。上款人“吉田”为左宗棠极为倚重的名将沈应奎。沈应奎(1821-1895),号吉田,浙江平湖人。台湾第一任布政使。


此斋额行书既沉着凝练,又圆劲畅达,时运篆隶笔意,将清峭的结体参以雄健的骨力和疏落的布局,使其于传统文士的内敛中流露出一丝清越激迈的盛气。左公生性耿介清正,此作瘦硬通神之态与大开大合之象,亦可当做其人物品性在书写审美中的投射,更添肃穆敬仰之感。



李鸿章

行书《圣教序 》 《心经》

手卷  水墨纸本  1901年作

35×428 cm.约 13.5 平尺

RMB:2,200,000-3,200,000


钤印:李鸿章印、大学士肃毅伯、青宫太傅

题识:辛丑六月十五日。李鸿章。

引首:李文忠公临怀仁集圣教序全本真迹。迈钝丁佛言。钤印:佛言之印、还仓室。



李鸿章《行书圣教序、心经》的运笔与结体完全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与后半卷所书《心经》一样,凝重静穆,一笔不苟。李鸿章毕生最喜王书,府中藏有宋拓《兰亭序》神品。


此卷书于辛丑,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本年九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本卷书于此前三月,临《圣教》,抄《心经》,或许李鸿章企图在运笔布局中谋求其内心的平衡与归属。



何绍基

隶书八言联

立轴  水墨洒金笺

235×39 cm.×2约 16.5 平尺

RMB:500,000-700,000


钤印:何绍基、子贞

题识:敦诗悦礼藐然高厉,琢质绣章耀此声香。清甫观察道兄属,蝯叟何绍基。

说明:1.上款人或为故达源(1778-1841),字清甫,号云阁,室名文妙香轩、闻妙香室,湖南益阳人。授翰林院编修,晋国子监司业,擢少詹事、日讲起居注官。

2.嘉德1994年春季拍卖会Lot86

3.文物商店旧藏。



何绍基《隶书八言联》呈现出篆隶互融的古拙朴茂之趣,也是他书法最具有特色的一环。正是这样对隶书精髓的准确把握,才能够自然的移入其篆体创作中。同时,由于其重视篆分,勤练不辍,篆意才得以在其隶书中体现。



何绍基

隶书临《郑子真宅舍残碑》四屏 

镜框  水墨纸本

165×46 cm.×4约 27.4 平尺

RMB:500,000-800,000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

题识:所居宅舍一区直百万,故郑子真舍一区七万,潘盖楼舍并二区,扶母舍万二千,凤楼三万,旾秋之义,五让为首,郑子真宅舍残碑。官吏有郎中 及贼曹掾史,又有左都字彦和,及胡恩、胡阳、陈景等姓名,似是官为检校之文。结单言府,班董科例,结单言府,具单而言之上官也遂须为事例耳。临时慕顾,不烦居民,太守东郡王褢丞济阴华林优防民隐。梅阁属,蝯叟。



另一件何绍基隶书临《郑子真宅舍残碑》四屏,以颜真卿楷法入隶书,笔意粗重,宽博大气,拙朴之势见于笔端。整体笔酣墨饱,线条举重若轻,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是他隶书中写得极用心极精彩的一组。


风云乘势,“大美”再起,6月5日晚20:00“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将举槌,让我们一起见证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献上的这场古代书画艺术盛宴。



更多

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


观点丨从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帝王玉玺与文人闲章,看18-20世纪印章文化

观点|60年了,被低估的长安画派


全球化语境下,成立60年的长安画派如何启示当下的中国画
  
长安画派名家力作重回故里,华艺国际北京春拍“晚晴居珍藏”亮相西安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登场,同名专场现身华艺国际北京春拍
  
特展x学术沙龙,晚晴居珍藏“长安画派”名家作品重磅集结华艺国际2021北京春拍
  
轰动文坛两百年,《种菜诗唱和诗册》华艺国际北京春拍登场,吕留良珍稀墨迹现身
  
直播预告|黄仲涵翡翠项链特展亮相北京,一探“中国古董珠宝之冠”与中国玉石文化的渊源
  
观点丨百年瑰宝传奇“黄仲涵翡翠项链”与中国古董珠宝的传承
  
“黄仲涵项链”在沪亮相,演绎民国糖业大王百年传奇
  
直播预告丨中国“古董珠宝之冠”重回上海,从黄仲涵翡翠项链看古董珠宝的鉴赏与收藏

它是独步瓷坛青花大王的夺魁华章,王步青花芦雀图瓷板重磅现世






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以全新姿态、至诚之心,呈献25个专场、近3000件拍品,从5月31日起,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启璀璨新章。


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日程




-END-
图文信息来源丨在艺App、华艺国际
禁二改丨盗用

编辑:谢媛





往期文章回顾


观点丨从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帝王玉玺与文人闲章,看18-20世纪印章文化

观点|60年了,被低估的长安画派

李移舟:深不可测“测”乾隆 (上篇)

对话丨刘小东x万玛才旦,《西藏组画》就像一段记忆被定在那儿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