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法学讲座20+场次汇编

学术之路 2021-09-17

欢迎加入共享法学好书圈子



讲座预告:度量衡的制度意义

主题 度量衡的制度意义

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11日 18:30 - 2019年11月11日 21:00

活动地址 东校园法学院模拟法庭

主讲人 苏力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 林思勤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编辑部

讲座主要内容:

中山大学法学院“立法、社会与思想”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大学苏力教授主讲“度量衡的制度意义”,讲述度量衡在历史中国统一中的制度意义。讲述为何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制度建设卓有建树。伟大的中国为何今天巍然屹立于东方,中华文明终将迎来伟大复兴。

主讲人简介:

苏力,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著作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阅读秩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批评与自恋》、《法律与文学》、《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是非与曲直》等。译有《超越法律》、《法理学问题》、《法官如何思考》等十多种。

欢迎大家参加!

讲座预告:失信联合惩戒的概念地图及制度架构

主题 失信联合惩戒的概念地图及制度架构

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10日 19:00 - 2019年11月10日 21:30

活动地址 东校园法学院模拟法庭

主讲人 王锡锌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 高秦伟教授 中山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编辑部

讲座主要内容:

中山大学法学院“立法、社会与思想”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主讲“失信联合惩戒的概念地图及制度架构”,本讲座聚焦于失信联合惩戒的概念内涵和制度架构,从理论和规范层面对失信联合惩戒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内在逻辑。

主讲人简介:

王锡锌,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治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合作咨询委员。曾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10-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2015-201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Bok杰出国际访问教授(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2013年)。研究领域为中国行政法、法律和行政过程分析、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等 。

欢迎大家参加!

【明德法律文化论坛第103期】钱财与赃罪:唐代司法实践中的赃估规则

题  目:钱财与赃罪:唐代司法实践中的赃估规则

主讲人:陈  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主持人: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与谈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  煜(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

范依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高仰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娜鹤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王帅一(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  群(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朱  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时   间:2019年11月21日(周四)上午09:30-11:30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

主   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

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

主讲人简介: 

陈玺,男,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疆大学双聘博导。兼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等。在《法学家》《法学》《法律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唐代诉讼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和《唐代钱法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等三部学术专著。曾获第五届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历史学最高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学术奖励。

The Impeachment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讲座主题:The Impeachment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讲座时间:11月21日(周四)14:30-16:30

讲座地点:北大法学院凯原楼303会议室

主讲人:

Larry Kramer 美国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总裁、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院长

主持人:

左亦鲁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出席嘉宾:

潘剑锋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郭 雳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王锡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汪 劲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千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唐应茂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陈若英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 晗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阎 天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彭 錞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俞 祺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主讲人简介:

Larry Kramer has been President of 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since 2012.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foundation has maintained its commitment to areas of enduring concern, while adapting it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to meet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nd seize new opportunities. He has, at the same time, been instrumental in launching new efforts to respond to pressing and timely problems, such as challenges related to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nd cybersecurity. He is a leading scholar on the U.S. consititutional law, and served from 2004 to 2012 as Dean of Stanford Law School. His teaching and scholarly interests include American legal history, constitutional law, federalism, separation of powers, the federal courts, conflict of laws, and civil procedure.

讲座主要内容:

To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the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ay seem confusing. The U.S. Constitution was written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uses language and ideas that are unfamiliar even to many Americans today. The processes it establishes have been evolving steadily since 1788, which adds still more confusion. Most of the time, there is little of interest to non-U.S. citizens. Today, however, the world is watching the possibility of impeaching a president unfold—something that has happened only a few times in American history.

In his talk, Professor Kramer will describe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and textual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impeachment process and put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in context. While he will not offer any views on what the outcome should be, he will describe the likely course the current inquiry is likely to take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if the House votes to impeach, in the Senate.

对外事务办公室

2019年11月6日

国际法沙龙2019年第11期

【主  题】: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主讲人】:丁相朝  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持人】:马  光  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时  间】:2019年11月10日(周日)15:00-16:30

【地  点】:浙江大学之江校区5号楼206会议室

演讲人介绍:

Professor of Law at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has graduated from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NU”) and done his Ph.D. studies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He taught Korean Law at Harvard Law School and a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Law in 2014 and 2015. He has served as the Dean of SNU School of Law, a civilian member of the Presidential Counci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Director of the SNU Center for Law & Technology, and a Panel Member of the WIPO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Center.

跨界水资源与污染

厦门大学法学院

主讲人: Jing Lee

时间: 2019-11-22 14:30:00

People: 33

地点:法学院B522

主持人简介:

Jing Lee博士,国籍:马来西亚。她是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环境与发展学院的讲师,她的研究兴趣是国际环境法、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水法。她在国际知名的国际法专著出版社Brill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Preservation of ecosystems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levant rules: An interpretative mechanism to address the frag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同时在包括Water International(SCI)在内的权威水资源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Dr. Jing Lee is currently a lecturer with the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national water law. She has published her monograph Preservation of ecosystems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levant rules: An interpretative mechanism to address the frag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with Brill, a world-renowned publisher on international law. She has also published her works in some of the widely-recognized journals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water law, such as Water International (SCI journal).

讲座简介:

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集中表现为环境污染的问题。跨界水资源同时涉及两国甚至更多的国家,跨界污染问题则更为复杂。该讲座将从国际水法的重要原则,特别是保护国际水道环境原则的角度,来探讨与跨界水资源跨界污染的法律治理有关的问题。

Title: Transboundary Waters and Pollution

Water management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worldwide. A critical problem in this regard is water pollution, and more specifically, tran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Water does not know borders. When it crosses borders, it involves at least two countries, or more. This physical feature, coupled with th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makes the issue ever more complicated. This lecture, built on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aims to take on this thorny issue by looking at the legal issues arising from tran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and possible ways forward.

国际投资法与水资源治理关系之概述

厦门大学法学院

主讲人: Ana María Daza Vargas

时间: 2019-11-22 09:00:00

People: 33

地点:法学院B522

主讲人简介:

Ana María Daza Vargas博士,国籍:玻利维亚。她目前是爱丁堡大学法学院的讲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WTO法、国际投资法、国际仲裁、国际水法等领域。她尤其对国际投资法与其他领域,如环境、水资源治理、武装冲突等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感兴趣。她同时还在邓迪大学水法、政策和科学中心以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有关课程。她曾多年担任玻利维亚公共设立管理系统(Public Utility Regulatory System)的法律专家和主任,对投资者与国家间在电信、电力、运输和水利等领域的纠纷提供法律意见。

Ana María Daza Vargas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2013 as teaching fellow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he teache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WTO Law,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nd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Recently Ana María’s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focused o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other areas of law, such as environmental, domestic and water law and policy, and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For several years Ana María worked as Legal Officer and Legal Director at the Public Utility Regulatory System (SIRESE) in Bolivia, advising on appeals brought by foreign and national investors against the decision of utility regulators.

讲座简介:

水利设施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公共设施。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足够资金,而需要借助外国投资者来完成该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在此投资-建设-运营的过程中,投资者、政府和当地民众之间,围绕着投资者利益、政府管制权力和民众水权利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往往容易产生法律纠纷。该讲座将对这一棘手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Titl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 Introduction

Water facilitie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public utilities in a state. However, developing countries, due to financial restraint, lack the funding necessary for building such facilities, and therefore often have to rely on foreign investment. Entangled in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s, host government and local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re such complicated legal issues as investor protection, governmental authority over public affairs, and local people’s right to water. These legal issues, if not dealt with carefully, will easily lead to conflicts. This lecture aims to examine such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reveal to the audience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actors, focus of conflicts, key legal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ways forward.

Transboundary Reporting as Support for Water Cooperation? Insight from SDG Reporting 以跨界报告机制推动水治理合作——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机制的思考

厦门大学法学院

主讲人: Alistair Rieu-Clarke

时间: 2019-11-21 16:15:00

People: 35

地点:法学院C419

主讲人简介:

Rieu-Clarke教授的研究兴趣是关于国际法、可持续发展和跨界河流问题的跨领域研究,并在《英国国际法年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到全球各主要的跨界流域考察,并且在欧洲、东非和南非、中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地承担了多个研究项目。自2017年9月以来,他便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参与到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关活动中。除此之外,他也以法律顾问身份参与到《关于保护和使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的公约》的施行报告计划(Pilot Reporting Mechanism)中。

Professor Rieu-Clarke's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ransboundary waters. Alistair’s research has taken him to many of the major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s in the world, and he has conducted several maj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s in Europe,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 Central America and South-East Asia. Since September 2017, Alistair has been working as a legal advisor to one of the UN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DGs, namely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ECE). As well as working for UNECE on SDG6.5.2 (transboundary water cooperation), Alistair has assis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ilot report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ransboundary Watercourses and International Lakes.

讲座简介:

Rieu Clarke教授有着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目前是《关于保护和使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的公约》的施行报告计划(Pilot Reporting Mechanism)的法律顾问之一。该讲座主要是建立在这一经历基础上,介绍该机制实施特点、优势和挑战。

Prof. Alistair Rieu-Clarke is experienced in legal practice, and has been ass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ilot report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ransboundary Watercourses and International Lakes. This lecture, based on his first-hand experience, will provide us with an in-depth look into the features, operation and challenges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 Convention.

Transboundary Water Ecosystem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Legal Perspectives关于跨界水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法律分析

厦门大学法学院

主讲人: Owen McIntyre

时间: 2019-11-21 14:30:00

People: 35

地点:法学院C419

主讲人简介:

McIntyre教授是科克大学学院法学院的教授和研究主任。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环境法,特别是国际水法。他曾担任多个爱尔兰和国际性学术刊物的编辑部编辑,并且发表过数量众多的学术论著,包括《国际法下的国际水道的环境保护》(2007出版,2014年被翻译成中文)。同时他也有着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曾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法、政策和科学中心、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欧洲环境机构等多个国际性组织中担任法律专家和顾问一职。

Prof. Owen McIntyre is 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His principal area of interest is Environmental Law, with a particular research focus on International Water Law. He serv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of a number of Irish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is widely published in his specialist areas, including a book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shgate, 2007),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in China (IPPH Publishing, Beijing, 2014). In May 2010, he was appointed as Chair of the IUCN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Law’s Specialist Group on Water and Wetlands, and in February 2011 he was appointed to the Global Faculty of the UNESCO Centre for Water Law, Policy &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Dundee. Since 2004, he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Project Complaints Mechanism of 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and in 2008 he was designated a member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as an expert on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n April 2013 Prof. McIntyre was appointed by the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the Marine to the statutory Aquaculture Licences Appeals Board (ALAB).

讲座简介:

虽然国际水法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是否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学界仍有一定争议,但是McIntyre教授在该讲座中,尝试通过大量的国家条约实践和国际法院判例,证明环境保护原则的法律地位。此外,他还将对该原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重点阐释。

Although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Governing the Non-Navigational Uses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international lawyers are still divided on the question regarding its legal status. In this lecture, Prof. McIntyre, citing numerous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instances of state practice, and judicial decisions by international tribunals, aims to examine its legal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law. In addition, this lecture will place a special focu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 key concept in the analysis of this principle.

山大法学高端论坛:诉讼爆炸的中国应对

题 目:诉讼爆炸的中国应对

主讲人:左卫民 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主持人:魏建 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

时间:2019年11月10日晚19:00——

地点:华岗苑北楼526

主讲人简介:左卫民,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人社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纠纷解决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实证法律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法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四川省委政法委、省委、省政府法律顾问等职。1988至今在四川大学任教,27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9岁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获得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03)、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4)、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等荣誉称号或奖励。曾为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马普刑事法律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实证法律研究、纠纷解决、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体系的完善》(首席专家)等科研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中国基层纠纷解决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独立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其中有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或转摘。研究成果获得部省级一等奖四次、二等奖六次。

山东大学博士生高端论坛:新中国国际法学70年——历程、贡献与发展方向

题  目:新中国国际法学70年:历程、贡献与发展方向

主讲人:杨泽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黄世席,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  间:2019年11月15日19:00——

地  点:华岗苑北楼526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杨泽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家高端智库)博士生导师,中国2011“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海洋权益的保障与拓展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邓迪大学访问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总主编“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丛书”(十三卷)和“海上共同开发国际案例与实践研究丛书”(九卷),独著有《国际法析论》(第四版)、《国际法史论》(第二版)、《主权论》、《国际法》(第三版)和《中国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世界历史》、Journal of East Asia & International Law(SSCI)、Hong Kong Law Journal(SSCI)、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Law、Groning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山大法学高端论坛:民法典编纂对新闻事件的应急反应初步观察

主题:民法典编纂对新闻事件的应急反应初步观察

主讲人:王竹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满洪杰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与谈人:张平华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谈人:孙犀铭 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

时间:2019年11月9日 19:30——

地点:华岗苑北楼526

主讲人简介:王竹,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智慧法治”超前部署学科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治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

11.15 凯斯西储大学法学院院长Michael P. Scharf讲座预告: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一、讲座主题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Some say we have moved from an age of impunity to an age of accountability. The past 20 years have seen the creation of several ad hoc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But this past year has not been a good one for international justice. Michael Scharf, author of the award-winning new book, "The Legacy of Ad Hoc Tribunals i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will discus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from the Nuremberg and Tokyo Tribunals to the ICC.

二、讲座嘉宾

Michael P. Scharf, 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法学院院长

Jack Turner, 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LL.M项目主管

Su He, 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教授

三、讲座安排

时间:11月15日 14:00-

地点:华岗苑北楼101

四、讲座语言

英语

五、报名邮箱

为了更好的安排教学,请有意参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发信息至yanjie@sdu.edu.cn,格式:姓名+专业。

新生引航工程

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8

主题:非诉律师的多角度思维

主讲:晏国哲(嘉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委员委员、法学院95级本科生)

时间:2019年11月13日(周三)18:30-20:00

地点:学院南路校区主教学楼206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法律实务论坛

主题:司法与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化解

主讲:薛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时间:2019年11月13日(周三)19:00-21:00

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604

主持:邢会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评议:杜   晶(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刘   权(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Benjamin L. Liebman:比较法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体制责任分配与大数据分析(11月12日)

主  题:比较法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体制责任分配与大数据分析

主讲人:Benjamin L. Liebman(李本)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L. Lieff讲席法学终身教授、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the Robert L. Lieff Professor of Law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hinese Legal Studies at Columbia Law School)Faculty of Law, Pontifica

主持人:童之伟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与谈人:商建刚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第一庭高级三级法官、审判员

孙煜华  华东政法大学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时  间:2019年11月12日(周二)  下午15:00-17:00

地  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第四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李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L. Lieff 讲席法学终身教授,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他研究的重点包括中国侵权法、中国司法制度、法律职业的演进以及民众对法律体系的运用等。李本教授在中国法方面著述广泛, 议题涵盖法院和媒体的关系、舆论和信访对司法的影响以及中国证券法等。

(讲座语言为中文)

复校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刘宪权——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演变的昨天、今天、明天

主  题: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演变的昨天、今天、明天

主讲人:刘宪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主持人:卢勤忠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教授、博导

时  间:2019年11月13日(周三)13:30

地  点:长宁校区交谊楼第三会议室

主  办:科研处

复校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何勤华 ——“华政的故事----以复校40年的成长为中心”

主  题:“华政的故事----以复校40年的成长为中心”

主讲人: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主持人: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导

时  间:2019年11月13日(周三)18:45

地  点:松江校区明镜楼尚法厅

主  办:科研处

缪因知:证券虚假陈述赔偿制度疑难前沿问题(11月11日)

主  题:证券虚假陈述赔偿制度疑难前沿问题

主讲人:缪因知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丁勇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与谈人:郑彧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

金小野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

肖宇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

廉鹏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讲师

时  间:2019年11月11日(周一)13:20-16:00

地  点: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明法楼西A101教室

主  办: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主讲人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LLM,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独著《中国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副主编《证券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主要内容:证券虚假陈述赔偿是我国目前最活跃的证券民事诉讼类别,其法理基石相对扎实,制度规范相对成熟,实务案件井喷,司法观点在前沿也多有探索。本次讲座将为大家勾勒这一制度基本的原理框架,并且提出若干制度生发与展开的疑难之处,包括无赔偿责任的中性虚假陈述形式、虚假陈述损害的自我填补问题、揭示日确定、因果关系判定、系统性风险扣减适用的诸多疑难方面等。

华东政法大学复校四十周年系列讲座:法学东方明珠论坛第十五讲

主  题: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合宪性审查制度

主讲人:陈弘毅,香港大学法学院郑陈兰如基金宪法学教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朱应平,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会长

主办方: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

时  间:11月9日(周六) 18:00-21:00

地  点:长宁校区交谊楼圆桌会议室

法律职业技能讲座(44)暨“资产安全与保险法制前卫论坛”(3):保险公司运营与如实告知、提示说明义务的实务架构

讲座题目:保险公司运营与如实告知、提示说明义务的实务架构

主 讲 人:刘亚鹏

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法律合规部主任

长春市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

与 谈 人:高 宇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讲座时间:2019年11月10日上午8:30

讲座地点:东荣大厦B区313教室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投资管理与保险法制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陈弘毅教授简介

1984起任教于香港大学法律系,1993年起任香港大学法律系教授,并兼任香港大学法律系主任(1993-96年)及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1996-2002年)。现任香港大学法学院郑陈兰如基金宪法学教授,并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今)。教学及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宪法学及法理学,著作包括超过二百篇中文和英文期刊论文和书章,以及《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1998年初版,2012年第二版)、《法理学的世界》(2003年初版,2012年第二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治轨迹》(2010年)、《宪法学的世界》(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导论》(英文,2018年第五版)等书。

【理公明法论坛第101讲】北理刑辩大讲堂第2期“情势变更”下的刑法罪名适用

主讲:朱明勇

北京京门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刑事辩护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曾办理浙江张氏叔侄案,该案被拍成电影《无罪》。

主持:郑晓静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调解中心主任,刑辩律师

时间:2019年11月15日(周五)晚18:30-20:55

地点: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7号楼108模拟法庭

一道关于爱情的50分法理学试题(附2020全球法学排名)
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9年年会
2019航空法治论坛暨北京航空法学会学术年会通知
湖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通知
“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诉讼法与司法文明”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中国知竞论坛(第三届) 暨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
2019互联网法律大会——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创新
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12次例会:法理与法教义学
朱庆育:这是属于我的法大故事
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前三讲精彩内容回顾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统计分析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统计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硕士项目(2020)招生说明
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研究高端论坛会议议程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0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超期未毕业研究生(部分)公告
法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50名学生无正当事由未注册研究生公示
复盘自我的法学教育——观《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期有感
提高要求!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成果要求发布
姜敏:刑法预防性立法应恪守科学、理性
清华大学接收的2020年推免生,本科都来自哪些高校?
中山大学法学院招聘助理教授启事
天津大学法学院学术沙龙——刘召成教授:学术研究的一点体会
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在2019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比赛中获得佳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