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挥别“不平凡”的2020——法大、武大法学院的2020年

学术之路 2021-09-17

本文转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的新年致辞。

挥别“不平凡”的2020

蓄力2021的“不平凡”

——校长马怀德2021年新年贺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广大师生校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汹涌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党的建设和综合改革统筹推进,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合作共建迈上新台阶,“双一流”建设取得新成绩,为2021年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育人体系更完善。学校全面实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行动方案》,优化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新增法语、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本科专业,特色化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入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9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4本教材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教材。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创设“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项目,培养“外语法学双精通”高端涉外法治人才。顺利完成疫情期间在线课堂教学、毕业论文“云答辩”和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首次举办“云毕业典礼”。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德育工作成效显著,战“疫”期间制作原创歌曲《远方的守望》,发起《战“疫”当前,遵法守则——致全国大学生朋友们的倡议书》。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北京市模拟法庭、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等系列竞赛中屡获佳绩,法大女足第十五次夺冠。


学科建设显实力。以法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快速发展,进一步充实“法+”学科群内涵。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哲学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审计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通过北京市评审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推荐。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周期总结和建设任务。全力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启动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在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和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位列政法类高校第一,法学学科蝉联最好学科排名榜首


科学研究结硕果。举全校之力、汇学界之智,圆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重大课题,交出了一份“中央满意、学界认可”的合格答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接续推出高水平智库成果,撰写的多份要报和咨询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喜获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荣获18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张晋藩教授和蔡拓教授的2项成果获评一等奖


合作共建上台阶。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共建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国人大法工委在我校设立高校唯一的“立法联系点”,服务国家立法迈上新台阶。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我校合作共建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与我校共建中国体育法治研究基地,国家药品监管局与我校共建药品监管法治研究基地。司法部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全面合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西城区人民政府等十余个政法机关和党政部门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师资队伍获殊荣。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落实《中国政法大学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全面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打造一流人才队伍。焦洪昌、徐世虹两位教授分别受聘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栗峥教授荣获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李建伟、霍政欣两位教授获提名奖。罗翔教授荣获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称号;马怀德教授荣获“中国年度影响力人物评选”之“2020年度法治人物”。“内培外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培训项目全面落实。


国际合作更紧密。克服疫情影响,深化国际交流,与英国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院等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高校、国际组织和机构总数增至283个,合作国家和地区增至54个。续签中欧法学院的延期办学协议,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国际法双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第一批学生。承办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国机构宣讲活动”,全年国家公派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实习学生人数位列全国第二


社会服务展新姿。聚力脱贫攻坚,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现脱贫摘帽,超额完成了国家和教育部下达的任务。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制网、央视频5大权威媒体,深入展开“民法典”公益普法宣传,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在抗疫大战大考面前,广大师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联合研究生会等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展现了法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专家学者撰写数十份智库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在《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声,解读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引导社会舆论,助力依法抗疫。


真抓实干惠民生。与中关村第四小学共建的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小学正式挂牌,争取人才公租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缓解青年教职工子女入学和住房压力。迄今校内最大单体建筑教学图书综合楼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学院路校区学生食堂项目正式开工,昌平校区学生公寓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学院路校区老教学楼保留工作取得突破。网上办事大厅新建用印申请、文件流转等办事流程,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为疫情期间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进一步健全,教职工待遇稳步提高。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勠力同心、勇担使命,以更高起点、更高追求蓄力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以“不平凡”的业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衷心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法大微信 【第20201231期】

内容来源:学校办公室

摄影:卢云开 田哲源

责任编辑:白石


武汉大学法学院冯果

院长新年贺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2020年是全民团结抗疫、共迎挑战的特殊之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全体师生共同见证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涅槃重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这座与武汉城市同名的大学里,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的伟大征程上,法学院不断励精图治,创新求强。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法学院向全体师生、海内外校友、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法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一年以来,广大师生员工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学科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推动着武大法学学科的一流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奋发图强,学科建设迈步前行。法学学科排名在QS排名中名列世界前100,在上海软科排名中稳居中国大陆前三。国际法学科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再上台阶,全球影响进一步扩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继续保持领先,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等各二级学科发展态势喜人,网络法学、公共卫生与健康法学、边界海洋法、党内法规等新兴交叉学科迅猛发展。

2020年,攻坚克难,学术研究再创辉煌。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中,3项成果获一等奖,四项获二等奖,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法学院校第一,总数居全国第二;在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院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我院立项4项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全年发表170多篇学术论文,三大刊共发表3篇,法学类期刊86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3篇,16篇在海外或境外高水平杂志发表。科研经费保持高水平运行,年度到账近2000万元。

2020年,引育结合,人才汇聚效应彰显。本年度,4名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法学院;何荣功教授、Marjan Peters教授、汤诤教授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字号人才计划;陈海嵩教授获评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秦天宝、冉克平教授被遴选聘任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秦天宝教授入选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祝捷、罗国强、罗昆等3位教授荣获“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者”称号。

2020年,稳步推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最高人民法院与学校合作共建的“国际法治人才培养基地”落地法学院;国际法治研究院于11月份成立;学校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湖北制度性开放法治保障创新基地于12月份落成;环境法所主办的刊物《环境法评论》正式成为“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收录和来源期刊。

2020年,强基固本,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全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7位老师获武汉大学2020年教学研究立项,是近年来申报人数最多、获得立项最多的一次;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来武大求学:本年度录取优秀推免生167人,占我院硕士生招生计划61%,其中来自北大的有19人,招录优质生源人数是校内各培养单位中最多的学院;我院学子斩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一项,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一项。我院1人当选武汉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1人荣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是社会科学学部唯一获奖者。武汉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开设的第一个全英文博士生项目暨环境法研究所全英文博士生项目的两位2017级博士生,顺利毕业获博士学位。

2020年,勇于担当,回应重大法治需求。6月7日起,学院成功举办由王利明教授等国内知名法学专家担纲的为期两个月的民法典大讲坛系列讲座,线上线下累计观众达到5万人次。截止12月底,学院教师在全国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230次,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广和普及民法典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11月份,学院主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新时代法学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国内法学期刊的主要负责人齐聚珞珈,引起学界高度关注。湖北制度性开放法治保障创新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助推法治强省战略的实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际法所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的功能,围绕中美经贸协定等主题开展研究,相关调研报告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020年,桃李相报,学院校友心手相连。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关心法学院的校友和校友之友的爱心捐赠,为我院师生打赢疫情狙击战提供了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成立于2019年底的武大珞珈法学发展基金,截止今年12月份,共到账1050万元,极大的鼓舞了士气,为我院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全院教职工在院党委领导下,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多项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依法防疫,助力国家抗击疫情的法治防线建设;学校“抗击新冠疫情”人文社会科学应急研究专项,我院共有肖永平、秦前红等9位老师获得立项;国际法高端智库科研团队围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法律风险等主题展开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秦前红、莫洪宪等教授的建议报告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等有关机构采纳;祝捷教授深入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展调研,勇为抗疫战场的坚定逆行者;肖永平教授获评“珞珈抗疫十大科研攻关人物”。

不忘初心再出发,扬帆起航再驰骋。在即将开启的2021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以“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的理念培养有责任、敢担当、高素质的中国法治建设领军人物和涉外法治人才,服务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需求,为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法治路径贡献武大力量,发出武大声音。

衷心祝愿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祝愿法学院明天更加辉煌!

 

冯 果       

2020年12月31日

男同学看过来!履行义务、圆梦男儿梦的时刻到了!

刘艳红、朱苏力、孙笑侠、姚建宗、刘星、陈景辉、桑本谦等法学大咖邀请你免费上课了!

2021年第三届“会计、法律与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北京市法学会关于征集2021年市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建议的公告

法律读库声明

雄安新区,落户政策来了!

北京市法学会关于征集2021年市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建议的公告

西政2020年学校审定通过的第九批拟录用专任教师人员名单公示

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德邦证券+大信会计师赔7.4亿,大公评级赔7400万,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出炉

扫码加入学习兼顾脱单群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年末最新修订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附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部分指导性案例不再参照的通知

两高修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两高两部印发《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法举行贯彻实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释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纪念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二十五周年典型案例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就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二十五周年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天津市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实施细则
关于北京市拟评定专业律师名单(2020年)的公示
刑法修正案(十一)法条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全文
最高检、国铁集团联合发布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法院决定废止116件、通过14件、修改111件民商事司法解释
两高两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19年)》 司法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全国仲裁工作情况

依法惩治恶意欠薪!最高检发布6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二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90—93号)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落实部分公证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有关工作的通知

最高检发布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沈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
教育部印发意见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耕地保护典型行政案例
最高法举办“严厉打击虚假诉讼,助力诚信社会建设” 主题新闻发布会
监察委出手,多名律师被带走立案(留置)调查,涉嫌……
青岛中院经典力挺职业打假判决被高院再审改判
全国优秀法院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候选对象公示
最高法发布审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释(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全国法院系统2020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二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81-84号)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两高一部印发《办理跨境赌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检下发8起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十批司法改革案例
最高检发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2017.1-202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担保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两高三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规范量刑程序意见答记者问
司法部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1年立法项目建议的公告
教育部答复加大对中西部高校投入的提案
最高检出台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5条意见
最高检发布服务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监督侦查机关撤案典型案例
第二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典型案例(上)
第二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典型案例(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通报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两周年工作情况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就《关于审理涉药品上市审评审批专利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学生在校外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必须经学校授权,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天津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2020年面向律师和法学教学、研究人员公开选拔法官、检察官简章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问答口径(二)
2020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25批指导性案例
赶快扫码加入吧,不错的兼职机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