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外人间 画时光的细响:魏葵近作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北京画院建院六十余年来,人才倍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不同文化背景的几代艺术家汇聚在一起为新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精品力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多样性与风格的独特性。

建院初期以传统派画家为代表的艺术家和延安时期的艺术家相继进入北京画院,六十年代美术学院一批高才生为画院增添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初又有大批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使北京画院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世纪北京画院在人才引进上制定出选择画家的标准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面向社会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材,其中有院校培养的博士硕士的研究人员及院校毕业在艺术上已有风格和影响的年轻画家,同时又更加观注社会上的艺术人才,破格引进了一批没有专业学历但艺术修养全面,在传统艺术上研究颇深又有自己独特风格面貌的艺术家进入画院,他们的进入使画院增添了活力和拓宽了画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与交流。补充了单一从院校引进只重学历而教育背景过于趋同的不足。

“人间·山外”是魏葵与徐卫国到北京画院三年创作的汇报展,二人均是破格录取进入画院的非美术专科出身的艺术家。

魏葵从小酷爱艺术,自学成才。曾师承沈道鸿先生。他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乐于钻研,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并热衷研修儒释道中的文化精髓。他对所表现的题材都充满激情,擅长从生活中抓取瞬间的灵感用最快的速度表现出来。他强调记忆,笔下很多山水动物草虫都表达他的灵性与率真。他喜欢搞大创作,执着且自信地按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并有时出奇制胜。我认为他的创作感性多于理性、情感多于技巧、他的激情和肆意挥洒可能就是他真正可贵之处,往往艺术的本质就在这里。在捕捉瞬间的过程中很多画面他自己也无法复制。他有感而发地去表现,但永不重复自我,不断发现、探求新的视角。

徐卫国和魏葵通过三年的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二人并不满足。他们酷爱艺术充满激情、多情善感、热爱自然、注重修养、尊重传统、敬畏生命… 这些往往是艺术家具备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样条件的艺术家路是走不远的。他们用自己的艺术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即非科班专业出身也能够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撰此小文,是为序。

戊戌大雪于潜心斋

点击阅读之前深度报道:

 魏葵新作《雨园》:十丈红尘落成青苔的记忆

 魏葵全新古典人物画力作:金戈铁马绕指柔

 我们画里重逢:魏葵最新中国画作品《沙漠新娘》赏析

 魏葵的情境水墨新作:锦江旧梦浓 似是故园春


(请各位观赏者横屏前锁定屏幕)

《玉成街68号》

俯视的角度、凌乱的街景、斑驳的墙面,带你进入普通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与平淡过往。

《告别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木门、水泥水池、晾衣绳、小板凳、塑料外壳暖瓶,这一切的构建不仅仅是一种时代景象,更是魏葵的情感诉说。

这是历史,更是情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照相机,绘画还更加繁盛的原因。它是一种诉说,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就会讲出不一样的效果,画作也是如此。

- 《告别的年代》245x125cmx3 2018 -

- 《告别的年代》局部 -

史学研究者要有自己的史学观,方可彰显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而一位画家的历史观则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画画这件事并不像研究,文字的直白与特有的苍白属性,远远不及创作与观赏绘画时的解读空间尺度。我常常在看书的时候去勾勒一幅幅画像,史景迁用第一人称书写的《康熙》在我脑海里成就不一样的千古明君,格非的《人面桃花》三部曲则也成为我脑子里独有的连续剧。画家,与写作者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构建一个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故事框架,带你进入他的世界,理解他的情怀。画家魏葵近期的创作可谓带有清晰的个人态度。他以画者独特的视角,引领观者体味历史的温度,画笔下流淌着脉脉温情。

点击图片,阅读之前深度报道

- 《玉成街68号》纸本 125cmx220cm 2018 -

故乡滋养着每一个感情细腻的人,齐白石一生中“乡愁”无时不在,他被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里必然与偶然之间的戏剧情节把他变成一个“北漂”,常为人所道的“故乡无此好天恩”难道是真情所致吗,大约“到老难胜漂泊感”才是他一生的情感囹圄。同齐白石思念湘潭一样,魏葵爱成都,也珍视自己的过往。局外人画的是画,魏葵画的是情怀。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向着现代性的多方位结构转变,是毋庸多言的,而各类人文学科给予的诠释和说明,也纷繁复杂。于绘画而言,也许是最直白的一种表现方式,画家可以用画笔表现时代,书写情绪,其间那种举重若轻的直白,也成为绘画独有的属性。

- 《淌过空海1》125cmx245cm 2018 -

- 《淌过空海2》245cmx250cm 2018 -

具有鲜明现代感的《生存与行走》系列作品,好似通过共享单车、外卖小哥讲述现在;磨刀人与街边缝纫,正在被所谓的时尚潮流慢慢吞噬;墙边生锈的面包车、街角报废的人力三轮,奄奄一息间被时代浪潮轻轻裹挟,又重重跌落地痕迹显露无疑。一切显得那么轻松随意,却又好似轻轻挠拨你心间那一处最柔软的所在,正如《行走与生存——灯影人彷徨》画面中的那个女孩,万分辛劳与十分困顿的交杂,是内心写照的放大,更是人间百态的缩影。

写作需要有玲珑心,更需要口灿莲花般的讲述,画画亦如是。画面是否感人,全凭此道。魏葵正在用他看似朴实无华的画面语言,加之细腻筹谋的构思,以及极具个人特色的表现技法,娓娓道来那个成都。

好的画家画画,如同在打太极,画面看似云淡风轻,实则运足了全力,越是细细品读,越能找到画理真味。魏葵以人物画见长,配以景物写照的细腻传神,共同构建了魏葵画面里的历史观,这一画脉确有源头可朔。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画“徐蒋体系”,在上世纪初成为“合中西而为新纪元”的典范,大框架下的悲悯情怀与人文关照,成为时光流转中遗传性最强的基因。后来者卢沉与周思聪夫妇在《矿工图》里的展现,视为最具历史温度的时代华章。就职于北京画院的魏葵,在这样的遗传因子里,诉说现实,关照历史,用脉脉温情看待过往,承继着那一份画者的历史担当与人文情怀。

魏葵的画,平平静静的将画家当有的一份感性认识转化为历史情怀的理性传达。它们理智又多情,在一切注重市场的年代里,犹如一股清流缓缓汇入历史长河。


-《笨小孩》15cmx20cm 2018 -

-《拒绝再玩》15cmx20cm 2018 -

-《等爱》15cmx20cm 2018 -

-《倔强》15cmx20cm 2018 -

-《我想我是海》15cmx20cm 2018 -

-《我愿独行》15cmx20cm 2018 -

-《最初的梦》15cmx20cm 2018 -

-《一条路》15cmx20cm 2018 -

-《寂寞的缺口》15cmx20cm 2018 -

- 水墨猪《小强》16cmx16cm 2018 -

-《且听风吟》24cmx40cm 2018 -


魏葵在2018年秋天去了一趟尼泊尔,回来后他一直处在一次现场写生时所体悟到的某种难以名状的生动感受中。街景作品主题平民化的倾向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感,这也许来源于一行人对尼泊尔浓烈宗教情怀的领受与熏染,那些异域风物与表情,镶在昏昏沉沉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与朝圣者神秘的快感和美感。勾连绵密浪漫色彩的作品成为世俗生活的风习画廊,更成为照应人文关怀、走向谨细深远的文学哲思。

-《光与沙》40cmx24cm 2018 -

“意”,不太容易言传,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蕴含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一组九件水墨人物巨制,成为尼泊尔之行的最大收获。魏葵临兴创作的自在与放松让画面人物的变形与他们各自内心的世界相吻合,是他们心目中“世界成像”、“人间情绪”的表达,也同样落实了人的“日常”与“超日常”的微妙界线,首次出现在魏葵笔下的水墨自画像,超然年代的面孔、服饰与道具,画家隔着时间看自己,现实与意象往复回流,互为同化,虚实合一,那是对象化了的魏葵,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生趣。

-《泰美尔街的黄昏》20cmx40cm 2018 -

-《䃼鞋匠的生意》20cmx40cm 2018 -

-《路边的三轮车》20cmx40cm 2018 -

-《古玩店老板》 20cmx40cm 2018 -

-《风铃》20cmx40cm 2018 -

-《博卡拉随记》30cmx245cm 2018 -

-《蜀山传》245cmx70cmx9 2018 -

-《蜀山传局部》 245cmx70cm 2018 -


魏 葵 (字一葵)

四川成都人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展览时间:2018.12.27—2019.01.06

展览地址:北京画院美术馆


四川浙商美术馆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美编:西子

● 徐匡:逝去的一切仍魂牵梦绕,永远不会忘记(独家视频)

● 11+锦源:成都唯一纯公益艺术基金三年的乐与路

● “诗意的重逢”何多苓师进滇双人展(第二回)M5将开展

博舍九张画廊《鸟语花间 陈承基作品展》: “象牙红”一眼入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