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制造》:让人细思极恐的政治正确观念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场景局限在不多的几个室内密闭空间里,残留着舞台剧的影子,然而导演巧妙利用斯坦尼康镜头的摄影技术,紧跟角色的行动轨迹,准确捕捉主人公的神情状态,由此充分打破人物与空间彼此依赖的关系,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关系扩展至人物与社会的关系。这个光头党青年跟传统题材里的形象没啥太大区别:暴躁、蛮横、目空一切,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愚蠢。从他在求职中心为求职者读招聘广告,以及他与教官在禁闭密室里对峙的情节可看出他并非缺乏教养之人。他思路敏捷而思维清晰,完全有别于长期以来刻画的无脑愤青形象。


导演明显是借助这个角色来表达对当时英国政府的鲜明批判态度,对思想管制与泯灭个性的行为大力抨击。尽管这种极端左派的思想主张有过于偏激的嫌疑,但是影片的对白台词里确实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内容。学校似乎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有可能是政府用来管制年青人思想的场所;一味地要求行为不正的青年回到学校上课,就一定能够消除社会上的暴力罪案吗?没有上过学接受教育的人,就一定会过得贫困潦倒而偷盗行窃,最终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吗?


与其说政府给青年人灌输着一种貌似正确有益的观念,倒不如说是变相抹杀掉其他的生活方式,尽管这种做法在稳定社会环境与道德考量上是绝对正确的。人人都得以接受教育而变得听话而服从,殊不知这善良温顺的面目极有可能是人为操控/政治因素的结果。这一点绝对让人思细极恐,没想到早在80年代就有导演有此先见之明。




近期热门影评

《犬之岛》:政治隐喻从没如此强烈地出现在安德森的作品中
《米花之味》:幽默与生活化描绘瓦解掉故事的沉重感
《爱杀》:形式大于内容的实验之作
《骑士》:纪录片风格与虚构叙事浑然一体

《头号玩家》:一封写给80、90年代的浪漫情书



电影作者

阿兰·克拉克 :《大象》《克里斯汀》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泽维尔·多兰 : 《只是世界尽头》《妈咪》《幻想之爱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