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主之作》:反高潮结局令这个隐蔽的传记人物题材找到最适得其所的落脚点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德国的近代历史真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宝矿,供给电影创作者源源不尽的题材和故事。几乎每一位德国导演都拍摄过二战纳粹或者是战后东西德分裂的影片。这部重量级的德国影片曾入围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导演是当年以黑马姿态凭借《窃听风暴》一举成名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蛰伏多年后的新作依然话题十足。时间跨度数十载,涵盖了上述两个德国近代史的重要阶段,给观众展现出德国在二战前后风云诡谲的历史背景,深刻的人性反思与深入浅出的艺术创作观点。


近年来不少德国电影都有类似篇幅绵长的倾向,观感像是将多集剧情浓缩成一部包罗万有的迷你剧。这部影片跟三年前在戛纳铩羽而归的《托尼厄德曼》有不少共通之处,同样有着浓郁的电视剧节奏与视听风格,或许会成为不少人的诟病对象。影片长达三小时的篇幅,将三个貌似不相容的主题故事用情节剧的形式统领起来。从反人性的纳粹历史跨越到现代美术流派的诞生,政治与艺术主题两条线索并行不悖的设计,不但有着创新的考量,也令观众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故事中两名艺术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主人公小男孩的姨妈为艺术冲昏头脑,做出令人不解的行为举止,被认定是精神病继而送入疯人院,最终被纳粹残忍杀害。而同样受艺术熏陶的主人公是天赋异禀的绘画天才,在战后先是经历东德的压抑时期,其后逃往西德艺术学院在导师启发下,开创出照相绘画的独特风格。


两位艺术家不同命运的比照,不仅让电影观众感到唏嘘不已,更是影射出政治及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从纳粹统治下优胜劣汰、追求极端美的病态思维,到东德时期以注重集体而忽略自我的社会主义审美,再到西德真正尊崇个人主观感受的美学倾向,德国当代艺术流派的演变逐渐显露。


除了政治与艺术话题融合有效拓展了德国历史题材一成不变的格局之外,影片也暗藏着人物传记片的脉络。格哈德·里希特这位著名德国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在充满戏剧化的剧本里表现得引人入胜。他对自由的向往,他与妻子的美好爱情,以及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全都在娓娓道来的叙事里彰显出来,不少段落更蕴藏着战后艺术家反思德国历史及自由表达的意味。不落俗套的反高潮结局更令这个较为隐蔽的传记人物题材找到最适得其所的落脚点。


并不是所有历史反思题材都要以正邪激烈对抗作结,也不一定以揭露纳粹的假面具作为警醒世人观众的手段。主人公由始至终被蒙蔽真相的设计令影片重心倾侧在艺术之上,却没有因此削弱影片的反思份量。反而在纳粹医生观看艺术作品后的现场失态,以及最后一场记者会上主人公的讲话,令观众真正了解到他的绘画创作背后的用意。艺术作品同样能够引发观者内心的各种复杂感受,审视人心的力量不可小觑。主人公作为战后的艺术家,更注重艺术里的自由表达,通过模糊照片的背景从而赋予画作崭新的意义,而这种美学观点似乎冥冥中跟二战后艺术家用不同眼光去看待德国历史,具有极度吻合的关系。




近期热门电影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国官场权力与欲望的影像书写

《海市蜃楼》:西班牙导演的痴男怨女情结让人无语

《阿涅斯论瓦尔达》:新浪潮祖母的自画像

《野名留史又如何》:戏中戏结构形式给大屠杀题材找到焕然一新的呈现角度

《过春天》:游弋在两种文化及语境里的剧本具有真实而不突兀的情感力度

《迦百农》:戏剧性因素损害了现实主义的纪录片质感





电影作者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不死鸟》《芭芭拉》《心的居所》《过境》《沃尔夫斯堡》《爱在爱情空窗期》《柏林游魂》

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银湖之底》《它在身后》《不眠神话》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死于明日》《玛丽真快乐》《恋爱诊疗中》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维瑞娜·帕拉韦尔《梦呓》《食人录》《利维坦》

伊利安·梅泰夫 《索菲亚最后的救护车》《四分之三》

阿兰·吉罗迪 《勇者不眠》《湖畔的陌生人》《保持站立》《时候到了》《给乞丐一点阳光》《老梦前行》《逃亡大王》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