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苏联的黑历史给我们什么惊人的警示?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电影能让我们沉浸在美好的梦幻之中,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也能让我们在光影之中联想到现实世界诸多问题的存在,给我们清醒的启示。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几部获奖影片不约而同地直面描绘或暗中影射了当下全球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赵婷的《无依之地》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后遗症,还是疫情时代的准确总结;黑泽清的《间谍之妻》涉及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主义;如果说墨西哥的未来寓言《新秩序》警惕着当下军事独裁主义死灰复燃的话,那么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亲爱的同志》则影射了近几年席卷欧洲、亚洲甚至美国等地的抗议示威浪潮。




《新秩序》和《亲爱的同志》里面都有描绘劳动者示威游行的情节,前者的底层抗议活动引爆了阶级矛盾,演变为暴力事件,而后者的工人罢工则被当年的苏联政府暴力镇压,最终酿成了流血事件。这种挖掘黑历史的题材并不罕见,类似影片往往采用全知视角展现,逼真地还原历史,又或者从示威者的视角描述,令观众充分感受他们面对的困境,从而展开深刻的批判。





但这部影片却从一位党内女干部的视点切入叙事,示威游行的经过和血腥镇压的结局成为了背景。女主角一方面享有体制的福利,另一方面又成为了罢工的波及者,因为镇压事件后她的女儿失踪了。在女儿失踪前,她在内部会议上提议要对罢工者严厉惩治,而在女儿失踪后,她的思想动摇了,开始质疑政府的所作所为,自己坚信多年的意识形态逐渐崩溃。由这个人物的角度呈现其遭遇权力体制碾压的命运,以及理想的幻灭具有更高级的象征和讽刺意味




不过,这个视角也有其局限性,情节基本上聚焦在这位体制内人士的个人困境,却对劳动者的生存境况、罢工原因提及不多,难以深入到罢工事件的核心。更令我疑惑的是,在镇压之后的情节陷入了强戏剧化的套路:克格勃和女主角产生出暧昧的感情线,主动出手帮其寻找女儿;半路上遇到查车牵引出军队和克格勃之间的对峙关系,以及最后女儿活着回家的大团圆结局。这些紧张刺激的情节成功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令后半段的节奏感向惊悚悬疑类型片靠拢,却大大削弱了之前所营造的批判力度。




导演的观点似乎与权力体制有暧昧不清的关系,他认为即使在体制内也有好人存在,人性尚未完全泯灭,克格勃头目也会同情游行示威的民众,这也许能够解释后半段突如其来的戏剧化情节。无论如何,手无寸铁的工人惨遭屠杀的场面令人心寒,这个不了解民情、对自身错误视若无睹的政府,执意将枪口对准人民,发生惨剧之后更刻意掩盖罪证。前苏联权力体制的邪恶和暴虐在当下看来有惊人的弦外之音,这个发生在将近60年前的历史事件比墨西哥的寓言影片《新秩序》更有警示世人的意味。






柏林电影节精选



《贡达》:看完这部影片你还想吃猪肉吗?
《亚历山大广场》:具有Netflix味道的“流行史诗片”
《管道》:空有形式的哥伦比亚社会政治寓言
《大写的印刷体》:金熊奖导演稍微失手的影像实验
《出生的烦恼》:当人工智能有了记忆之后……
《杀掉它,然后离开这个小镇》:创作者化身为怪物的诡异动画





电影作者



赵婷:《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

米兰达·裘丽:《亿万富翁》《爱情我你他》

洪常秀 《逃走的女人》《江边旅馆》 《草叶集》
吉约姆·
布哈克 《南法撩妹记》《七月物语》 《金银岛》

杰茜卡·豪斯娜 鬼饭店》《神迹疑云》 《小小乔》

奥尔默·欧默 捷克青春梦幻物语——奥尔默·欧默祖作品

查理·考夫曼:《纽约提喻法》《失常》《我想结束这一切》

索菲亚·科波拉《触礁》《牡丹花下》《绝代艳后》

马可·杜拉: 《所有死者》《好孩子》 《天空之默》《生前之日》《苦差事》

帕布罗·拉拉因:《杀手夜狂热》 《后事》《智利说不》《神父俱乐部》丨《追捕聂鲁达》

路易斯·帕提 《红月》《死亡海岸》 《无边夜色》《阴影之山》

杰罗·布斯塔曼特:《哭泣的女人》《震荡》丨《火山下的人生》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